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背诵知识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一、教育基础(一)教育与教育学1、近代教育的特点: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③教育的世俗化;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2、行动研究的步骤:①发现问题;②分析问题;③设计研究方案;④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⑤总结与反思,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⑥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3、实验研究的基本步骤:①实验设计;②实验实施;③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实验结论;④撰写实验报告;⑤进行扩大实验或重复实验,以进一步推广或验证实验结论。(二)教育与社会发展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②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③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①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②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③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5、教育的文化功能:①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传递和保存文化,活化文化;②教育的文化改造功能,包括选择、整理、提升作用;③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④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三)教育与人的发展1、遗传对人发展的作用:①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身心发展的过程;③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2、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①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②环境对人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③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具有主观能动性。3、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独特功能:①学校教育对个体发挥在发展作出了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4、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差异性。(四)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①国家教育目的;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③课程目标;④教师的教学目标。2、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②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③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与价值观。3、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①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②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③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体自我实现。4、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①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②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③教育是国家的事业;④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指标。5、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它们间的关系:①德育:灵魂和统帅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②智育: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③体育: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物质基础;④美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⑤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五)教师专业发展1、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2、教师劳动的特点:强烈的示范性;独特的再创造性;劳动的复杂性;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劳动效果的隐含性。3、教师职业素养: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身体素养。4、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①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②教育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5、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的差别:①课前计划的差异:专家型教师的课前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新手教师的课前计划依赖课程目标,不会随课堂情景的变化而修改课前计划;②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前者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后者课堂规则较为含糊,不能坚持执行;前者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后者缺乏这些方法;前者在教学时注重回顾先前知识,并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后者不能;前者将练习看做是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后者仅仅把它当做必经的步骤;前者具有一套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规范化、自动化常规程序,后者没有;前者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灵活应用,后者缺乏或不会运用教学策略。③课后评价差异:前者多谈论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好他认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后者更多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6、福勒和布朗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①关注生存,这一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②关注情境,这一阶段的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③关注学生,这一阶段的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7、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一是加强理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二是借鉴他人经验,加快自身发展;三是参与行动研究,提高自身素质;四是反思教学经验。8、教师反思的步骤:①选择特定的问题加以关注,并从课程、学生等领域,收集关于这一问题的资料;②分析收集来的资料,形成对问题的表征,并利用自我提问的方式帮助理解;③建立假设以解释情境和指导行动,并且在内心对行动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加以考虑;④实施行动计划,当这种行动再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循环。(六)课程1、知识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①知识是前人获得的关于世界正确的认识,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习者快速地提升自我的认识能力,有效地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②教师的任务是把各门学科的指数交给学生,学生的任务是掌握预先为他们准备好的各门学科知识。③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2、学习者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①课程应以学习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等为核心编排。②课程强调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学生的发展,课程的内容不能超出儿童经验和生活的范围,组织应心理学化,因为儿童还没有能力接受成人完整的经验,所以应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内容。③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关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突出知识的活动过程。3、课程的三种文本变现形式:①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②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③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4、课程计划的构成: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5、课程实施的结构:①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②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③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④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⑤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⑦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为下一轮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6、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需求,学科知识水平,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课程理论。二、学生指导(一)认知基础1、“注意”的功能:选择、保持、调节。2、“注意”的品质: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3、“记忆”的品质: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4、影响遗忘的因素:学习材料的性质,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识记的方法,时间因素,情绪和动机。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知识,扩大表象储备;创设想象情境,引发想象;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6、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功能固着,原型启发,情绪与动机,个体的智力水平。8、发散思维的特征:流畅性,变通性或灵活性,独特性。(二)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的动机: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2、内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学生归因信念的训练,学生自我效能的增强,学生学习中自我价值的维护,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支持,学生成就目标的引导。3、外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明确、及时且经常性的反馈,合理运用外部奖励,有效的运用表扬。4、班杜拉认为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三)学习迁移1、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2、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学习材料的性质,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年龄特征,智力水平。(四)学习与学习理论1、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态度的学习。2、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的教育意义: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多尝试,从错误中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才会更牢固。②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得到自我满足的积极结果,防止一无所获得到消极的后果。(效果律)③在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合理的练习,并注意学习结束后不时地进行练习。(练习律)④任何学习都应该在学习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准备律)3、程序教学的做法(基本原则):教材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以自定步调;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积极反应,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学生的错误率降低。4、建构主义基本观点:知识观,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学习观,构建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和主动构建;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教学观,强调情景式教学,合作学习。5、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6、加涅的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的构成:一是信息流,从这一模式是一个信息从一个假设的结构流向另一个假设的结构的过程(感觉登记,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信息提取,发生反应)。二是控制结构,在信息加工的流程中控制结构至始至终都在起着作用。控制结构包括期望事项和执行控制两部分。7、罗杰斯有意义自由学习包含四个要素是:一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整个人都要参与到学习中,既包括认知参与,也包括情感参与;二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起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主要作用;三学习是渗透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以及个性等都发生变化;四是学习的结构由学习者自我评价,他们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和学到了什么。(五)知识与技能的学习1、知识概括的方法: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正确使用变式,科学的进行比较,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2、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3、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过程: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4、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阶段: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5、我国学者冯忠良心智技能形成阶段: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6、操作技能训练的培训要求:准确讲解与示范,合理安排练习,充分而有效地反馈,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六)态度与品德的形成1、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一是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二是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