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消化系统影像解剖P154-178第二临床医学院影像科:刘玥.2第五章消化系统第一节消化系统解剖概要.3第五章: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起自于咽部止于肛门,全长约7~8米。消化管包括口、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消化管是一条管径粗细不均、弯曲、连续的肌性管道。消化腺主要有肝脏及胰腺。CompositionDigestivetube消化管•Mouth口腔•Pharynx咽•Esophagus食管•Stomach胃•Smallintestine小肠•Largeintestine大肠Duodenum十二指肠Jejunum空肠Ileum回肠Digestiveglands消化腺Superiordigestivetube上消化道Inferiordigestivetube下消化道•Majorsalivaryglands大唾液腺•Liver肝•Pancreas胰上消化道下消化道.6消化管自咽至肛管全长7~8米食管25CM–30CM颈段5CM胸段18CM腹段1~2CM十二指肠25CM上部5CM降部7~8CM水平部10CM空肠和回肠4~6M大肠1.5M盲肠6~8CM直肠10~14CM.7一、食管的解剖概要食管(esophagus)上端在第6颈椎下缘与咽相接,下端于第11胸椎水平终于胃贲门,全长约25cm,依其行程分为颈、胸、腹三部,分别长约5cm、18cm、1~2cm。.8二、胃的解剖概要胃是消化管的囊状膨大部分,上连食管,下接十二指肠。胃有上下两口、大小两弯、前后二壁。胃的右上缘称胃小弯,低处的转角称角切迹。.9三、消化腺(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唾液腺在影像解剖学上显示靠造影检查,不专门讲述。肝和胰的影像解剖学十分重要,将作专门讲述。.10消化系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养料、水分和无机盐并排出残渣(粪便),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11第二节消化系统常用影像检查方法评价一、消化管常用影像检查方法的评价①X线腹部平片只在诊断消化管穿孔、肠梗阻等几种疾病时使用,可以发现腹腔游离气体、肠管扩张、积液等异常,得到的信息量十分有限。.17②钡剂造影目前,对于胃肠道疾病的检查,首选钡剂造影检查方法。优点:清楚显示消化道位置、形态、轮廓和管腔大小。缺点:很难了解肿瘤内部结构、胃肠道壁浸润程度和转移情况。胃小弯乳头状龛影,窄颈、粘膜纠集穿孔性溃疡.22③CT--主要可以显示胃壁的结构,故用于了解肿瘤有无、向管腔外侵犯及其程度;--CT横断面可清晰的显示腹腔软组织断面,因此可显示肿瘤与周围脏器及组织结构的位置关系,胃肠壁病灶的蔓延和转移;--恶性肿瘤治疗后的随访复查。消化管的CT检查常在胃肠道钡剂造影发现病变后选用。.23④超声由于胃肠道腔内常有气体干扰,影响声波的透入,超声对消化管的检查意义不大。但在上腹部切面图上认识消化管正常结构对鉴别消化管道有无异常仍有一定意义。若使用胃肠声学对比剂并结合超声内镜(EUS)和经直肠探头作腔内检查,可扩大超声对胃肠道疾病的诊断范围。.24⑤选择性血管造影通常采用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造影。用于胃肠道血管性疾病、胃肠道出血的检查和介入治疗。在临床上有很高的价值;对小肠的病变的诊断亦起一定的作用。.25血管畸形表现为动脉期肠壁静脉早期充盈及异常血管丛,肠壁内密度增高,静脉期仍见扩张迂曲之静脉。平滑肌瘤除显示丰富的肿瘤血管外,部分可见引流静脉提前显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病表现为病变肠段细小网状血管分布。.26消化管X线造影解剖造影检查方法分为四段进行:食道段上消化道(GI)小肠(全消化道造影)结肠钡剂灌肠X线片上被造影涂布的消化管为白色的高密度影像结构。.27消化道造影观察重点:①充盈像②粘膜像③功能像消化管全貌.29一、咽部X线影像解剖咽部是胃肠道造影检查的开始部位。在吞钡正位像上,其上方正中为会厌,两旁充钡的小囊状结构为会厌溪。会厌溪外下方较大的充钡空腔是梨状窝,近似菱形且两侧对称,梨状窝中间的透亮区为喉头。梨状窝汇合并引入食管,平C6水平。.30二、食管造影(esophagography)吞钡观察起自于咽止于贲门。食管位于脊柱之前、气管之后。透视下转动患者体位,加摄片多方位检查。依其行程可分别识别颈、胸和腹三段。在食管上口与咽连接处以及在膈的食管裂孔处各有一生理性高压区。为上、下食管括约肌。.32食管造影(esophagus)解剖吞钡后正位观察,食管位于中线偏左。轮廓光滑整齐,管壁伸缩自如,宽度可达2~3cm。右缘可见主动脉弓压迹和左主支气管压迹。侧位.35食管造影(esophagus)解剖食管全程有三处生理性狭窄:第一狭窄:位于食管和咽的连接处,距中切牙约15厘米;第二狭窄:位于食管与左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约25厘米;第三狭窄:穿经膈肌处(膈食管裂孔),平T10。这些狭窄处异物容易滞留,也是肿瘤好发部。三处狭窄.38影像上的生理性狭窄食管胸段在平T4下缘处,行经主动脉弓和左支气管的后方时,因受这些器官压迫而形成第2个生理狭窄。此外,食管在起始处和穿过膈肌食管裂孔处也分别出现第1和第3个生理性狭窄。.39食管造影(esophagus)解剖食管全程有三处压迹:右前斜位可见食管胸段前缘自上而下有三个压迹,分别称为主动脉弓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和左心房压迹,为食管前方同名结构毗邻推压所致。.40食管造影(esophagus)解剖右前斜位是观察食管的常用位置,在其前缘可见三个压迹,在上两个压迹之间,宛如三角形憩室状,但并非食管扩张,亦勿误诊为憩室。食管的三个压迹只是针对食管前缘而言的。.42食管造影(esophagus)解剖左心房压迹最长且浅,可随心动周期来回运动。此外,在8、9胸椎高度与胸主动脉交叉处可见食管后缘压迹。右前斜位患者右前斜位显示的食道充盈像时三个压迹.45食管造影(esophagus)解剖钡排空的食管内表面显示出2条~5条纵行、连续的细条状影、相互平行、并与胃小弯的条状影相移行,此影为皱襞间沟,条影间则为食管粘膜皱襞。.46食管造影(esophagus)解剖食管空虚时,前后壁贴近,粘膜表面形成7-10条纵行皱襞,当食团通过时,肌膜松弛,皱襞平展。.47患者右前斜位显示的食道充盈像和粘膜像比较正常食道粘膜食管下段局部粘膜皱襞中断、破坏.55食管造影(esophagus)解剖食管的正常收缩波1.第一蠕动波(原发性):由吞咽反射引起,自上端一直运行到下端,是推送食物的主要动力。第一蠕动波系由吞咽动作激发,使钡剂迅速下行,数秒内进入胃。.56食管造影(esophagus)解剖2.第二蠕动波(继发性):与吞咽反射无关,是食团作用于食管壁引起的,自主动脉弓开始向下推进。食管前庭部的钡剂倒流入其上段食管、扩张食管壁,引发反射,从而出现继发性蠕动波,将钡剂再推入胃食管前庭。.57另外,尤其是老年人,食管中下段出现多发性环行收缩,无推进功能。可表现为二种形式,一为环肌瞬间收缩,使食管中下段的边缘呈锯齿状;另一为持久性收缩,食管表现为串珠状或瓶塞样变,这种蠕动又称为第三蠕动波。.58食管造影(esophagus)解剖3.第三种蠕动波:由食管环肌局限性不规则收缩形成。钡剂短暂停留,形成局部扩张。所谓第三收缩波是食管环状肌的局限性不规则收缩性运动,形成波浪状或锯状缘,出现突然,消失迅速,多发于食管下段,常见于老年和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患者。.60食管的生理作用是将食物推送入胃,主要靠食管的蠕动来完成。每吞咽一次,引发一次蠕动,使食物迅速下行,数秒钟达到胃内。正位收缩波.62贲门上方3~4cm长的一段食管,是从食管过渡到胃的区域,称为胃食管前庭段,具有特殊的神经支配和功能。此段是一高压区,有防止胃内容物返流的重要作用。.63A、B、C环当食管蠕动向下推送钡剂至膈上4~5cm时,食管膨大呈壶腹状,称膈壶腹。壶腹上界缩窄处称A环。食管腹段相继扩张,称胃食管前庭。膈壶腹下端与处(膈食胃食管前庭交界管裂孔)形成的狭窄成为B环。食管前庭扩张时,贲门括约肌收缩形成的狭窄为C环。食管膈壶腹.68食管动脉来自胸主动脉、肋间后动脉、支气管动脉等。.69食道静脉(动脉伴行)食管下段的静脉向上汇入奇静脉,向下可与胃左静脉的食管支吻合,从而与门静脉系沟通,是门-上腔静脉系间的重要侧副循环。故当门静脉高压时,部分门静脉血可通过食管下段的静脉网注入奇静脉和半奇静脉。.72.73食管CT解剖因食管周围有一层脂肪包绕,CT能清晰地显示食管的断面形态。因其管腔扩张程度不同,而食管壁所显示的厚薄也不一致,一般管壁厚度在3mm以下,40%-60%的受检者可显示食管内充气。正常时食管内气体居中。.74食管CT解剖颈段食道位于中线,紧贴气管后壁。.75正常颈段食道.76食管横断面.77食管CT解剖胸骨切迹水平食道位于气管右后方,紧靠椎体右前缘。.78正常胸骨切迹水平食道.79食管CT解剖主动脉弓水平食道紧靠气管左后方,奇静脉于食道后方向前走行于气管右侧入上腔静脉。.80正常主动脉弓水平食道.81主动脉弓层面(平扫).82食管CT解剖气管隆突以下水平食道紧靠左主支气管后壁。.83正常气管隆突以下水平食道.84气管分叉层面(增强).87左主支气管水平以下食道紧靠左心房后壁,后方见奇静脉。.88正常左主支气管水平以下食道.89左心房水平以下食道位于降主动脉前方。.90正常左心房水平以下食道.91.92.93.94.95.96食道穿膈后向左水平走行经膈食管裂孔入胃底,1/3的人在食道贲门区显示类似胃底内壁增厚或团块。.97正常膈下食道.98食管CT解剖食管胸段的毗邻:前方由上向下是气管、左喉返神经、左主支气管、心包和膈。后方为胸椎体,食管与脊柱间构成食管后间隙。右侧邻纵隔胸膜和奇静脉弓。三.胃的影像解剖腹上区气体充盈胃.102胃(stomach)是消化管的最膨大部分,大部分位于腹上部的左季肋区。上端与食管相续的入口叫贲门,下端连接十二指肠的出口叫幽门。Cardiacpart贲门部Fundusofstomach胃底Bodyofstomach胃体Pyloricantrum幽门窦Pyloriccanal幽门管Pyloricpart幽门部.104胃的造影解剖上缘凹向右上方叫胃小弯,下缘凸向左下方叫胃大弯。贲门平面以上向左上方膨出的部分叫胃底,角切迹和大弯最低点连线与幽门之间的区域叫胃窦;胃底和胃窦之间的部分叫胃体。.105角切迹:胃小弯先下行,后转向右或右上方,转角处即为胃切迹(胃角)。.106胃胃底、胃体、胃窦三部分及胃小弯和胃大弯。贲门将胃与食管相连。幽门(管)为长约5mm的短管,宽度随括约肌收缩而异,将胃和十二指肠相连。胃的肌层.108.109胃小弯处恒定呈现4~5条纵行皱襞,襞间沟称为胃路(道)。胃粘膜表面遍布网目状的小沟称胃小沟,网眼中的胃黏膜呈小丘状隆起,称胃小区。幽门括约肌表面因黏膜覆盖形成环状皱襞突向腔内,称为幽门瓣。.110胃窦幽门.111胃的造影解剖消化管的膨大部分。收纳食物、分泌胃液的作用。成人胃容量约1~3升。造影剂(钡餐用混悬液):硫酸钡与水重量比约为1:1~2,约每人用150g加温开水200-250ml。.112.114胃肠造影体位及影像.115胃的造影解剖1.掌握胃的形态、分部、位置和主要结构。2.了解胃黏膜的正常影像表现。.116胃的形状与体型、张力和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有关。一般分为四种类型。.117胃解剖的各种形态.118造影时胃的分型1.钩型:钩型胃,位置与张力中等,胃角明显,胃下极大致位于髂嵴水平。胃体与幽门间的角度呈锐角。2.牛角型:牛角型胃,位置与张力高,呈横位,上宽下窄,胃角不明显,多见于胖型人。.119造影时胃的分型3.无力型:又叫长型胃,位置与张力均较低,胃腔上窄下宽如水袋状,胃下极常在髂嵴平面以下,多见于瘦长型人。4.瀑布型:胃底大体小(下部肌肉群收缩的结果),胃底呈囊袋状向后倾,张力高,钡先进入后倾的胃底,充满后再溢入胃体,犹如瀑布。不同胃形态.123无力形胃胃下垂造影时患者的体位改变影像上胃的形态和毗邻结构都不相同.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