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南京市人民政府文件宁政发〔2015〕21号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南京市人民政府2015年1月26日—1—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11.1总则为在城市建立完备、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全面提升南京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根据《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和法规规定,制定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1.2本《标准》以国家、省、市和部门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吸取有关公共设施配套规划、建设的成熟经验,参照同类城市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南京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1.3本《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南京城市规划编制和建设管理,并为公共设施实施和运营管理提供参考。新建地区编制规划时应依据本《标准》提出的标准和布局形式安排各类公共设施用地。新建地区进行具体的建设管理时,应按编制的规划和本《标准》控制预留用地,保证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在进行已建成区的更新改造时,应结合人口情况和实际需求,在既有设施基础上进行优化完善,鼓励功能混合、提高使用效率,保证设施配套的服务水平,对设施的布局形式不做硬—2—性要求。保障房片区的公共设施配套,要根据人口规模和结构进行针对性核算,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性。1.4基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遵循公益性设施优先、集约节约用地、复合利用空间、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进行公共设施配套规划。1.5在具体的规划编制和建设管理中应用本《标准》时,应衔接各类相关专项规划,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行政辖区及其管理要求、各类设施服务范围和人口规模、现状及周边用地和设施情况等,设施项目、规模及布局可结合实际作适当调整。1.6本《标准》提出的公共设施配套标准中涉及用地的为刚性规定,新建地区规划建设时必须予以保证,已建成区尽量通过用地盘整达到标准。用地上配套公共设施的开发建设强度,可根据服务范围内住宅的开发强度和人口规模做适当调整。1.7进行规划编制和管理时,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2.1公共设施的分级和分类公共设施的分级2.1.1公共设施按市级、地区级、居住社区级、基层社区级四级配置。—3—2.1.2市级公共设施是指以全市及更大区域为服务对象的公共设施。2.1.3地区是指功能相对完整、由自然地理边界和交通干线等分割形成的、人口规模为20~30万人左右的功能片区。2.1.4居住社区是以社区中心为核心、服务半径500-600米、由城市干道或自然地理边界围合的以居住功能为主的片区,人口规模为3~5万人左右;2.1.5基层社区是由城市支路以上道路围合、服务半径200-300米的城市最小社区单元,人口规模为0.5~1万人,3-6个基层社区构成居住社区。2.1.6鼓励同一级别、功能和服务方式类似的公共设施(如商业服务设施、公共文化设施、体育设施、行政管理、社区服务、社会福利设施等)集中布局、组合设置,形成各级集中的公共设施中心。功能相对独立或有特殊布局要求的公共设施(如教育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等)可相邻设置或独立设置。2.2公共设施的分类及控制要求2.2.1本《标准》所指的公共设施按照使用功能分为七种:(1)教育设施;(2)医疗卫生设施;(3)公共文化设施;(4)体育设施;(5)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6)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7)商业服务设施。考虑到空间布局关联性等因素,本《标准》将邮政普遍服务、停车场、公厕、公用移动通信基—4—站、公园绿地、公交首末站、公共自行车服务点、环卫作息场、环卫车辆停放场、垃圾收集站等一并纳入考虑。2.2.2将公共设施按照公益属性和刚性控制要求分为三类。一类为严格保障的公共设施,应移交产权至政府,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保障、行政管理和社区服务等设施;二类为应予保障功能的公共设施,可不必移交产权,包括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以及商业服务设施中的菜市场、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和必备型商业等;三类为经营性公共设施,在有条件情况下可以保障,包括各类商业服务设施等。2.2.3根据不同类型公共设施和市场力量的关系、公共设施建设运营过程中政府作用以及公共设施运营对于空间的要求,设置强制性配置规定和引导要求。强制性配置规定包括内容、规模、用地控制和设置要求等。2.32.3.1公共设施的规划实施要求环卫作息场、环卫车辆停放场、垃圾收集站等邻避性设施一般应在住宅建设之前提前建设和移交。无法提前建设的也应在现场或相关约定中予以标识和说明。2.3.2其它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必须与服务范围内的首期住宅建设同步进行、同步验收交付使用。各级公共设施中心和其他独立占地的公共设施,在规定的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完成前,用地不得占用。3市级和地区级公共设施的设置准则—5—序号分类设施内容用地规模(公顷)1教育设施科教馆、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特教学校、成人(社区)教育机构等4~122医疗设施300—500床综合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卫生防疫设施、妇幼保健所、残疾人康复中心、护理院等7~93文化设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2~34体育设施标准体育场、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等3~55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区级社会福利院(含福利性老人公寓),区级养老院,残疾人工疗站,区级育儿中心和特殊幼儿中心,社会服务发展中心,儿童福利院,精神病人福利康复中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中心等3~56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工商、税务、公安、市场管理等派出机构、区级社区服务中心等2序号分类设施内容用地规模(公顷)7商业服务设施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银行、专业商场、旅馆及餐饮、电信分局等设置项目内容每处一般规模千人指标配置规定引导要求归口管理单位建筑规模(㎡)用地规模(㎡)建筑规模(㎡)用地规模(㎡)医社区卫生集预防保健、全科医疗、妇幼保健、4000~50003000~100~12575~125应建;独立占地(一般每个街道或3~设在交通便利、环境安静地段,应市或区卫生管理部门3.1市级和地区级公共设施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规划的要求,与规划功能定位、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以市和区(片区)为单位,在符合相关标准的条件下,合理布置,统筹安排。3.2市级公共设施是以满足城市居民较高层面的公共服务需求、发挥区域辐射作用为目标提供服务功能的设施。市级设施的内容和规模应根据城市发展的阶段目标、总体布局和建设时序而确定。3.3地区级公共设施以本地区20—30万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居民提供门类齐全又有选择的生活服务项目。地区级公共设施内容和规模参照表3.3进行设置和用地预留。具体可根据市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情况和行政区划设置要求,以及地区人口规模和周边公共设施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部分公共设施内容。—6—地区级公共设施内容和规模引导表3.3序号分类设施内容用地规模(公顷)1教育设施科教馆、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特教学校、成人(社区)教育机构等4~122医疗设施300—500床综合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卫生防疫设施、妇幼保健所、残疾人康复中心、护理院等7~93文化设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2~34体育设施标准体育场、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等3~55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区级社会福利院(含福利性老人公寓),区级养老院,残疾人工疗站,区级育儿中心和特殊幼儿中心,社会服务发展中心,儿童福利院,精神病人福利康复中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中心等3~56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工商、税务、公安、市场管理等派出机构、区级社区服务中心等2序号分类设施内容用地规模(公顷)7商业服务设施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银行、专业商场、旅馆及餐饮、电信分局等设置项目内容每处一般规模千人指标配置规定引导要求归口管理单位建筑规模(㎡)用地规模(㎡)建筑规模(㎡)用地规模(㎡)医疗卫生设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预防保健、全科医疗、妇幼保健、康复治疗、健康教育、计划免疫、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可含老人和残疾人康复中心,残疾人托养所。4000~5000(30~50个护理床位)3000~5000100~12575~125应建;独立占地(一般每个街道或3~10万常住人口设置一所)设在交通便利、环境安静地段,应有对外方便的出入口和无障碍通道,宜院落式布局。若增设残疾人托养所,增加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市或区卫生管理部门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社区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居家养老服务的日常管理和服务,有信息服务平台和数据库,对辖区内需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进行资格评估。为老人及其家庭提供全面的信息咨询服务(如医疗、保健、康复、保险、法律等),设医疗保健系列课程,对家庭照顾者和养老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指导,老人身体常规体检与评估,组建高性价比的社会化家政服务和老人家庭生活照料队伍,为健康老人组织社会文化活动。使用面积:200~250(有10张以上短期照料服务床位)6~7(或2~4/百户)应建(使用面积不得2少于200m)未集中设置社区、基层社区级中心的住宅区,按照住宅总建筑面积的2‰予以配套居家养老服务用房设在交通便利、社区服务半径适中地段,应有对外方便的出入口和无障碍通道市或区民政管理部门、老龄办归口管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日托所)(★)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半失能日托老人配置的设施,包括生活服务、保健康复、娱乐及辅助用房,配置必要交通工具1600~1800(其中休息室使用面积320~350,可根据需要设置短期照料床位)40~45(或12~17/百户)应建,应有室外活动庭院宜设置于建筑低层,邻近公共绿地,有独立出入口。宜与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合设,并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运营。符合《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43-2010),应设置必要的室外活动场地和绿地。市或区民政管理部门、老龄办归口管理设置项目内容每处一般规模千人指标配置规定引导要求归口管理单位建筑规模(㎡)用地规模(㎡)建筑规模(㎡)用地规模(㎡)公共文化设施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含自修室)、公共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科普知识宣传与教育、排练厅、书画创作室等,其中综合性文化站包括:公共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排练厅、辅导培训、图书阅览、书画创作等功能室(不少于8个且每个功能室面积应不低于30平方米)4000~5000(其中,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建筑面积≥300㎡)100~125必建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综合性文化站可与其他商业设施、行政管理和社区服务设施共同进行混合用途开发;宜结合开敞空间或居住区公园设置≥300㎡的室外文化活动场地区政府市或区文化管理部门3.4规划引导形成集中的地区中心。结合轨道交通和公交枢纽站点在交通便捷的区域中心地带设置,形成地区级公共设施中心,保证实现居民在步行30分钟、自行车10分钟、机动车5分钟以内可达,用地规模控制在20~30公顷,与地区公园绿地、广场共同形成综合的地区级公共活动中心。地区中心必备的功能构成包括上述医疗、文化、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商业服务等设施。4居住社区级公共设施的设置准则4.1居住社区级公共设施以服务半径500—600米内的3—5万左右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居民提供较为综合、全面的日常生活服务项目。在居住社区交通便利的中心地段或邻近公共交通站点集中设置居住社区级公共设施(少数独立设置的设施除外),与居住社区公园共同形成边界明晰的居住社区中心,保证实现居民在步行7—10分钟、自行车3—5分钟以内可达。4.2居住社区中心应集中布局,形成中心用地。用地规模控制在4—5公顷,其中公共设施用地2.2—4公顷、居住社区公园1—2公顷。其内容和规模应按照表4.2(附后)的规定设置。根据行政辖区及有关管理要求以及社区具体情况可适当调整部分公共设施内容。行政管理中心和派出所一般每街道设置一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每个街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