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阶梯教学探究与实施策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5高中数学阶梯教案探究与实施策略安徽太和中学:张平内容摘要: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这势必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案带来负面影响。本文结合自己的教案实践和探究,从“阶梯教案”的指导思想,“阶梯教案”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普通高中数学“阶梯教案”的实施,“阶梯教案”的成果,“阶梯教案”的启示等方面阐述“阶梯教案”教案法的简况。关键词:阶梯教案理论和实践正文:高中教案中存在教材衔接问题,教师在教案中又常常忽视知识的衔接问题,易造成高中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在高中数学教案中仍采用“一刀切”,不顾学生水平和能力差异,以为教案就是把学生聚在一起上课,沿用过去同一教材下采用统一要求,同一方法来授课,势必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这样,必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对这些现实情况,在普通高中数学教案中试行“阶梯教案”的教改实验,就显得格外重要。一、“阶梯教案”的指导思想阶梯教案与以往分快慢班有着本质的区别。以往重点班、普通班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的,所以往往可以通过一般性的考试选拔,而阶梯教案就是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按教案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阶梯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阶梯的教案要求,将学生依次分为、、三个阶梯。阶梯教案中的阶梯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利用学生的个别差异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案任务,进行因材施教,逐步递进,以便“面向全体,兼顾两头”,逐渐缩小学生间的差距,-2-/5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这完全符合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要求。二、“阶梯教案”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教育教案理论依据。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案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阶梯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案效果。教育教案实践依据。目前普通高中,面对传统教案模式,有不少困难。首先,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理论性强,运算能力要求高,课本习题及复习题量大,但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不进去”,“学了也无用”,导致教与学陷入困境。对普通高中,以高考升学率的高低去衡量办学的成败的观念至今未打破,于是,多数教师往往不惜血本,绞尽脑汁,采用多种手段,使大多数学生,陪同几个所谓“有希望”的“尖子”,为之而“奋斗”,这样就使大多数“陪”读生“劳师无功”,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普通高中的教育教案质量,这显然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差异的客观存在及教案现状,切实开展教改实验,探究“阶梯教案”的有效途径,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以全面提高教案质量,使数学教案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以适应社会需要。三、高中数学“阶梯教案”的实施、阶梯教案中的分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阶梯,而不是人格的阶梯。为了不给差生增加心理负担,必须做好阶梯前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情道理: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阶梯教案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阶梯教案的原则是在完成《大纲》任务的前提下,对学生个体要求有所不同,使学生心理平衡,互相帮助,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作为合格的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民主的教风,要敢于承认工作中的不足,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要注意师生感情的交流,注意信息反馈,不断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阶梯化。在教案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3-/5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案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阶梯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阶梯的教案要求,可将学生依下、中、上按::的比例分为、、三个阶梯:阶梯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阶梯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阶梯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阶梯同学请教;阶梯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阶梯、阶梯的难点,与阶梯学生结成学习伙伴。、在各教案环节中施行“阶梯教案”。()教案目标阶梯化。分清学生阶梯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案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阶梯学生的教案目标,并将阶梯目标贯穿于教案的各个环节。对于教案目标,可分五个阶梯: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阶梯的学生,教案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组学生达到①-③;组学生达到①-④;组学生达到①-⑤。()课前预习阶梯化。针对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提高,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明显增强的特点,只要教师能深钻教材,领会一“纲”两“说明”之精神,把握其弹性,根据己定的教案目标,明确提出各阶梯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就会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比如,让高一学生预习时,可要求阶梯学生主动复习旧知识,基本看懂预习内容,试着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懂时主动求教于别组的学习伙伴,带着疑问听课;阶梯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会参照定理、公式、例题的推演自行论证,并据此完成练习题,遇阻时,能自觉复习旧知识,能主动求教或帮助别组;阶梯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定理、公式要主动推导,例题要先行解答,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力求从理论和方法上消化预习内容,并能自觉帮助别组同学。()课堂教案阶梯化。课堂教案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阶梯教案的关键所在,课堂教案中要努力完成教案目标,同时又要照顾-4-/5到不同阶梯的学生,保证不同阶梯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安排课时的时候,必须以阶梯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两阶梯,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教案活动的比率,不至于受冷落。一些深难的问题,课堂上可以不讲,课后再给阶梯学生讲。课堂教案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阶梯落差不宜太大。同时,对新知识的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题型的变换等,每个阶梯的设计都要照顾各阶梯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补充些趣味数学,以便活跃课堂,努力做到全体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教案全过程。()布置作业阶梯化。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阶梯习题是阶梯教案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组学生吃不消,组学生吃不饱。为此根据不同阶梯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梯:阶梯是基础性作业(课后练习),阶梯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课后习题),阶梯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课后复习题)各半。阶梯布置作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并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题组,克服了“大一统”的做法,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阶梯的学生也没有过大的压力,可以减少抄袭作业的现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单元考核阶梯化。每一单元学完后,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它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三阶梯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阶梯的单元测试卷,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阶梯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只要求阶梯学生完成,部分题只要求阶梯学生完成(可用附加题形式)。()课外辅导阶梯化。教师要做补缺、提高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给没有过关的阶梯学生补课,给阶梯学生增加次竞赛讲座。四、“阶梯教案”的效果及启示学生阶梯是通过学生学生自我评估完成的,完全由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阶梯,这样既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保护了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到轻松自如,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阶梯教案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保证了面-5-/5向全体学生,并特别重视对后进生的教案力度。由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阶梯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由于教案目标和教案进度符合学生的实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由于优化了课堂教案结构,提高了课堂教案质量和效率,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一定的提高。阶梯教案的目标,预习、课堂、作业、考核、辅导等阶梯化固然重要,但还有一些表面上看不见的因素影响着阶梯教案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注重成绩水平,轻视能力培养;②阶梯分得过死,加重两极分化;③只重视部分优生,忽视全体学生;④学生阶梯分明,教师教法单一;⑤缺乏思想引导,学生心理负担过重;⑥教案阶梯与考查不配套。对这些不利因素在教案实践中要注意克服。此外,课后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家长密切配合,与班主任的协调,教师的责任心,教态,语言,作风,人格等都会对阶梯教案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进行阶梯教案的实践中值得注意。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阶梯教案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工作量更大.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在普通高中数学教案中正确地运用“阶梯教案”,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案质量的目的。阶梯教案是一种新的操作难度大的工作,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探讨与改进。参考文献:、钟启泉,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案的若干问题认识教育发展研究「」、《在阶梯教案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学数学教案参考付海峰;、《中学数学教与学》期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