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第一部分:课题研究的论证报告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我校数学教研组申报的银川市级教研课题《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实践与研究》逐步通过县级、市级逐级审批,于2014年元月六号成功立项。为此,我代表银川十四中数学教研课题组做开题报告,请各位领导审议,各位老师讨论。一、课题的提出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又具有严密逻辑性和高度抽象性等特点,数学学习更需要积极思考、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教育理念,它体现了数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反观数学教学的现实状况,就会发现由于内容偏难,要求偏高,若再加上作业布置的不合理,自然会形成部分学生学习困难,即使付出努力也不见得能有很好的分数的情况。因此学生普遍感到压力巨大,对毅力较弱的学生,难免产生厌学情绪,抄作业,甚至不交作业也成了常有的事,造成恶性循环。由于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激情得不到刺激,中等生则有一种安逸感。总之,与我们教师设想结果相差甚大。任何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主动发展。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理应发挥它的反馈作用:找出教学中是否有疏漏,学生是否消化吸收;发挥它的激励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树立自信,克服恐惧感,为后继学习扫除障碍。分层布置作业可以改变教师课前备课的关注点和备课方式;可以改变教师业务能力的评价标准;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研究时我们必须注意教师课前备课的关注点和备课方式是否合适;学生智力分层是否恰当;学生作业量的多少;学生的作业难度是否适宜。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二、课题的现状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学生的数学水平差异这一问题。有的同学接受得快,一点就通,甚至无师自通;一些同学要经过努力也能过得去;另一些同学则是不能拿同样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的,否则会使他们学起来非常吃力。这一现象几乎在所有班级都出现过,在所有学科中出现过。对于数学作业来说更是这样。所以,数学作业很有必要分层。尽管分层布置作业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困难。分层次布置作业使得作业的布置不再一刀切,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类别的作业,用意是好的,但却带给了学生谁好谁坏的暗示,程度较差的学生容易受歧视,自卑;而且分层次布置作业大大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有些时候为了布置好合适的作业,需要花上一早上的时间。作业的批改量也大大的提高;还有布置适合的作业,题目不能全部来自课本和学案。题目如何呈现给学生也是一个难题,我现在采取的措施是打小纸条或打在大屏幕上,但学生容易丢;最后,由于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无论你给他布置什么样的作业,都在那里应付,抄袭,达不到自己预想的效果,总会给自己“自寻烦恼”的感觉,这使得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推行陷入困境。美国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的目的主要定位在十个方面:一是提供练习机会;二是作好课堂准备;三是参与实践活动;四是发展学生的个性;五是改善亲子关系;六是加强交流;七是促进同伴互动;八是执行有关政策;九是树立学校的形象;十是惩罚问题学生。在国内,对于作业的研究开展相对较晚。综合近些年研究,有论者把作业在教学中的作用归结为:一是教师反思课堂教学的媒介;二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平台;三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载体;四是师生沟通和交流的纽带。为此,我们迫切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二)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突破。1、转变我校数学组教师对学习、实践新课标的观念和态度,落实国家课程计划,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形成校本教研文化,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3、通过分层作业的研究,解决合理布置,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教学实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4、将研究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使其更具有普遍性和推广性是研究的难点。三、实践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1)设计合理本课题是在新课程改革大潮下对班内学生存在的普遍现象进行研究,是每一位一线教师都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有研究的师资条件,也有利于我们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2)制度保障学校有健全的教育科研制度和机制,学校上下已形成浓郁的科研气氛,有利于本课题研究顺利完成。(3)队伍优良本课题组的成员都是多年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具有数学教育的专业素质,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经常性地在一起交流与反思。四、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能力分析课题组王萍、牛庆锐、林美娜、马爱红、汪培兵、樊利祥、葛燕、董秀兰、孙卫平、杨莉娟等老师综合素质较高、教研能力强,业务水平一流,撰写相关论文在国家级、区级、市级论文评选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所辅导学生参加各种学科大赛取得辉煌成绩。所以课题组成员具备研究课题能力,能胜任课题研究工作。五、研究方法的设计(一)研究方法:以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自学相关理论知识,寻求更有力的、直接的理论来支撑和完善本课题的理论依据。用理论指导课题研究,着力收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与经验,确保课题按照正确的方向进行。行动研究法:一是课题组成员单独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二是课题组成员共同协作研究,定期开设公开研讨课,经常听课、评课。经验总结法:一是有计划的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及时总结阶段性的研究成果,总结经验,交流问题,探讨解决方法,制定下阶段的工作重点;二是向周边学校、教研员及有关专家求取宝贵经验,对课题研究进行中期指点,提高课题研究的精确度和实效性。第二部分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一、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通过分层作业的研究,解决合理布置,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教学实施取得更好的效果。2、将研究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使其更具有普遍性和推广性。二、研究方法在研究组织上,以教研组为龙头,以三个备课组为支线(初一、初二、初三),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1.学习理论,搜集资料,提出依据,大胆实践;2.不断总结当前存在的问题,找准切入口,寻找有效途经;3.反思、观察、发现、调查、分析,以获得真实的研究信息和资料。4.归纳总结、再实践、反复提高,形成理论。三、研究步骤(一)本课题分三个阶段进行。1、准备阶段:(2014年2月-2014年5月)(1)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该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制作问卷,了解学生数学学习情况。(3)组内专题座谈,对本校学生学习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对策,进行重点实验研究。(4)拟定、撰写课题研究方案。2、实施阶段(2014年5月-2015年8月)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1)2014年3月-2014年7月,通过对准备阶段了解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汇总,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2)定期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初步进行分层作业的实践。(3)课堂观察,对学生的课堂情况、小组学习参与情况进行量化统计和研究,并进行定期的数据比对。(4)问卷调查,了解前一阶段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进行阶段性总结。第二阶段:(1)2014年9月,问卷收集,作业收集,整理归纳存在的问题第三阶段:(2)2014年10月,进行专项讨论,针对不同课型提出作业分层设计的方法及策略(3)2014年11月-2015年6月,第二轮分层作业实施阶段,并跟踪进展情况。3、总结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1)归类收集实验过程中各种资料、统计分析。(2)进行全面分析,撰写实验研究总报告。(3)完善提升,在课堂实践中完善作业分层设计,整理汇编实验成果(4)常规工作分工:课题组组长:王萍负责《结题报告》、《阶段性总结报告》的撰写,负责文献资料的查找。核心成员:马爱红负责设计调查问卷王萍、牛庆锐、葛燕、董秀兰、樊利祥、孙卫平负责教学观摩研讨课。樊利祥、孙卫平负责分析、归纳、整理分层作业事件过程中的优缺点,及时总结牛庆锐负责开题报告的撰写,以及作业分层的实施者林美娜负责对分层作业的收集,调查问卷的收集整理归纳,分析。葛燕,负责撰写结题报告以及作业分层实践者。董秀兰,分层作业的实践者。杨莉娟,分层作业的实践者。(5)阶段成果形成:1、问卷调查表及分析材料2、中小学衔接教学校本课程、测试卷3、作业分层的典型案例研究、经验材料、调查报告4、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观摩研讨课录像光盘5、结题报告和教师撰写的案例和论文四、研究途径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实践与研究,是教师每天的日常工作,因此,工作即研究:课题组成员单独进行作业分层设计研究,从理论的层面、实践的层面、清晰的层面、有效的层面对分层作业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实践,并在大家共同评议讨论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归纳,形成本学科的分层作业的模式,再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发挥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和优势进行经验借鉴,最后形成教学模式和方法,形成我校重要的校本教学资源,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2014年4月20日附录:课题申请表一、数据表课题类别一般课题课题名称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实践与研究主题词数学作业分层兴趣负责人姓名王萍性别女民族汉出生日期1978、2、17行政职务数学教研组长专业职务中教一级研究专长最后学历大学最后学位学士担任学科数学工作单位银川十四中电子信箱1020334654@qq.com通讯地址银川十四中邮政编码750021联系电话(区号)(单位)(家庭)2032515(手机)18795378800主要参加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职务学历学位工作单位王萍女19780217中教一级大学学士银川十四中牛庆锐男19770701中教一级大学学士银川十四中樊利祥男19670614中教一级大学银川十四中林美娜女19710922中教一级大学学士银川十四中马爱红女19701101中教一级大学银川十四中刘兵男19690201中教一级大学银川十四中汪培兵男19740501中教一级大学银川十四中葛燕女19811020中教一级大学学士银川十四中董秀兰女19861104大学学士银川十四中杨莉娟女19881210大学学士银川十四中孙卫萍女196608中高大学学士银川十四中预期最终成果(可以兼报)A.论文B.研究报告C.其它预计完成时间(两年左右)2015、12二、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限3000字内)一、课题的提出:1.研究背景: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又具有严密逻辑性和高度抽象性等特点,数学学习更需要积极思考、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教育理念,它体现了数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反观数学教学的现实状况,就会发现由于内容偏难,要求偏高,若再加上作业布置的不合理,自然会形成部分学生学习困难,即使付出努力也不见得能有很好的分数的情况,因此学生普遍感到压力巨大,对毅力较弱的学生,难免产生厌学情绪,抄作业,甚至不交作业也成了常有的事,造成恶性循环。由于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激情得不到刺激,中等生则有一种安逸感。总之与我们教师设想结果相差甚大。任何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主动发展。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理应发挥它的反馈作用:找出教学中是否有疏漏,学生是否消化吸收;发挥它的激励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树立自信,克服恐惧感,为后继学习扫除障碍。分层布置作业可以改变教师课前备课的关注点和备课方式;可以改变教师业务能力的评价标准;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研究时我们必须注意教师课前备课的关注点和备课方式是否合适;学生智力分层是否恰当;学生作业量的多少;学生的作业难度是否适宜。二、研究现状及成因分析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学生的数学水平差异这一问题。有的同学接受得快,一点就通,甚至无师自通;一些同学要经过努力也能过得去;另一些同学则是不能拿同样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的,否则会使他们学起来非常吃力。这一现象几乎在所有班级都出现过,在所有学科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