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秘的武昌旧城:昙华林的前世今生一、昙华林的区域范围昙华林,位于老武昌的东北角,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与螃蟹岬(亦名城山)南麓之间,随两山并行呈东西走向,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历史上的昙华林是指与戈甲营出口相连的以东地段。1946年,武昌地方当局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统称为昙华林后,其街名一直沿袭至今。现今所说的昙华林一带,具体指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包括昙华林、戈甲营、太平试馆、马道门、三义村及花园山和螃蟹岬的两山在内,全长约1.2公里的狭长地带。昙华林街区内各条街巷的历史地名,蕴含着丰厚的文化植被,具有官府衙门地名多、老街旧巷地名多、文化古迹地名多的特点。2二、昙华林名字的由来及周边街巷的考证“昙华林”作为地名见诸文字记载,始于清末光绪年间(1883年)绘制的《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而究其称谓由来,至今有三说:其一是附会而来。传说此处多小型庭院,居者多善植昙花,因古时“花”与“华”通假,故而街名被人们附会而成“昙华林”。其二是音讹而来。传说此处古街人家,多喜植花,花盛之时置坛于庭外,于是一年四季一坛一花,坛坛花花,蔚然成林。“昙”与“坛”字音相近,由此谬讹而来。其三是佛语衍化而来。“昙华”意出佛经《妙法莲华》中的如来语:“优昙钵花,时以现耳”。当年老武汉佛教四大丛林(归元禅寺、宝通禅寺、正觉律寺、莲溪寺)之一的正觉律寺,就曾位于其境内南麓。关于“昙华林”一名由印度梵文衍化而来的说法,曾客居于此的郭沫若在其相关文稿中有所提及,遗憾的是后续并未进一步考证。1、戈甲营:戈甲营是武昌区一个纯居民社区,社区历史悠久,民风纯朴,因明末清初时一崇姓藩王在此建王府及兵器库并存放大量兵戈战甲而得名戈甲营。现在社区内仍有很多清代、民国时期的楼阁、牌匾,有辛亥革命时的“日知会”,天主教会圣约瑟学堂及北伐时在此建立的革命军军部等。2、螃蟹岬:位于昙华林与中山路之间,山体东西长1.8公里,东抵中山路、沙湖路段,西至得胜桥,隔路与右紫金山相望,面积十万平米,海拔57米。因为山体东端呈蟹钳状,故名。武昌古城垣曾沿此山脊而筑,所以也叫城山,现如今部分地区仍有城墙遗迹。3、凤凰山:凤凰山位于解放路北段东侧,东至得胜桥,西接解放路,南邻武昌实验中学,北挨中山路,面积2万平米,海拔44.9米。三国吴黄龙初年,夏口言凤3凰现,因名山。凤凰山有孟母墓、孟宗宅、孟井、孟宗哭竹生笋处、孟孝感庙、孝感王祠、凤凰山炮台等遗迹。4、花园山:也叫崇府山,明朝初年朱元璋把自己的第六个儿子朱桢封为楚王,建治武昌,史称楚昭王,楚昭王的第五个儿子朱孟炜被封为崇阳靖简王,王府设于此处,所以叫崇府山,因为此山的东边一代当时是王府的花园,所以也叫花园山。5、胭脂山:根据《明·一统志》记载,胭脂山以“其土色赤故名”为了疏通武昌老城内南北部交通,1936年劈胭脂山为东西两段,从中修建南北向通道,即胭脂路,后来在此大量建房,今天基本上已经消失在市井之中。三、昙华林历史演变1、1371年:这条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南抵粮道街,北含东西城壕的狭长街道初形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古城的扩建。2、1861年:汉口开埠后,外国宗教渗入昙华林,开始文化殖民。昙华林一代逐渐成为外国人的居住区。意大利、英国、美国和瑞士的传教士都在此传教、办学、施医,逐步形成了以花园山为主的意大利教区,以戈甲营为主的英国教区,以螃蟹岬为主的瑞典教区和以昙华林正街为主的美国教区。众多的教会(主要是天主教和基督教),传至昙华林,留下了具有明显“中西交融”特征的宗教建筑,是当时中国社会进程的历史见证。3、发现昙华林:最早发现昙华林的人据说是刘谦定,他是武昌粮道街的一位退休干部,在他与媒体的共同呼吁、努力之下,昙华林受到关注和重视;4、2005年:7月开始,武汉市政府先后启动一、二期保护工程,对这条历史名街进行抢救性修复。到2008年,昙华林抢救工程历时三年,耗资近一亿,仁济医院、嘉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孙茂森花园、翁守谦旧居、昙华林32号民居、昙华林34号民居、昙华林81号民居、教士公寓楼八栋历史建筑已全部完成修缮保护工作。5、2008年:9月昙华林片区正式对外开放。6、2011年:启动三期整治和改造工程。7、2016年:重点推进瑞典教区全面保护性改造工程。四、昙华林主要历史建筑昙华林一共有52栋优秀历史建筑,瑞典教区15栋优秀历史建筑,1、文华大学礼拜堂:该建筑位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昙华林校区内,建于1871年,是文华大学的最早建筑,其廊柱造型为仿古希腊廊柱风格。2002年维修,木板地面改为大理石,三拱卷4门改方门。该建筑为省内独有,且是鄂校园中兴建最早和使用时间最长的礼拜堂。辛亥革命期间,日知会成员刘静庵、胡兰亭、余日章等在此宣传反清革命思想。1906年,由张统一作词、余日章作曲的《学生军军歌》在此诞生。2、文华大学文学院:也位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昙华林校区,1915年建,1920年,陈独秀来到文华大学演讲时,曾住在这里。3、翟雅各健身所:位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昙华林校区内,建于1921年,为纪念文华大学创始人翟雅各而命名。系混砖木结构中西合壁二层建筑,中式屋面,西式屋身。是国内当时少有的按照西方体育馆功能设计的健身所,1931年武汉大水,蒋介石曾在2楼向操场上的灾民发表演讲。54、仁济医院:1861年,英国公理宗伦敦会传教士杨格非在戈甲营建礼拜堂,后又办一诊所,1868年,诊所迁往昙华林并扩建,1883年改名为仁济医院,后来更名为湖北医院,就是今天湖北省中医院的前身。5、螃蟹岬南麓的瑞典教区:穿过昙华林中部一个中式的门楼(,有一组北欧风情的建筑物(共四栋),它建于1890年。是瑞典神职人员、瑞典驻武昌领事馆(当时武昌惟一的外国领事馆)人员住宅区。66、天主教中南神哲学院主教公署大楼:7、嘉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位于花园山山顶,属古典主义建筑,1888年建成。原建筑分为礼拜堂和修女居所两部分,现在能看到的只是礼拜堂。这个修女会1806年在意大利创建,总部设在罗马。1868年该修女会应湖北教区主教明位笃邀请,派遣人员来汉。在花园山置地创建分院,开办教理班、工艺所、育婴堂等公益性事业。8、翁守谦故居:位于昙华林75号,建造于1895年前后,为二层砖门结构,原有结构及形式均有较大改变。沿革:原为清末北洋水师翁守谦住宅,是1895年前后购置的房产,现7为私人住宅。翁守谦,福建人。曾是北洋水师官员。甲午战争中兄弟多人战死。作为幸存的翁公,后来弃官隐居于此,潜心修佛。9、昙华林32号:1901年建成,是一栋独门独院欧式洋楼,保存较完好,在这里曾经拍过电视剧。从门里看天井,彩色玻璃、雕花栏杆,无不显示出异国情调。共进会领导人刘公,在这幢老房子里,领导赵师梅等湖北工业中学堂的三位青年学生,设计制作出了辛亥革命军旗——“九角十八星旗”。10、崇真堂:位于戈甲营44号,是由基督教英国伦敦会的杨格非牧师于1865年兴建的,它是外国列强在武昌建立的第一座基督教堂。1924年,该教堂经过维修保存至今。该教堂主体是一座平面拉丁十字形的单层哥特式建筑,可以同时容纳200人做礼拜。崇真堂的兴建,象征着基督教(新教)传入武昌的历史开端。如今,杨格非牧师在武汉兴建的教堂除了崇真堂外,其他的都消失了,崇真堂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加突出。811、其他建筑废址A、夏斗寅公馆:昙华林141号的原国民党武汉警备司令夏斗寅公馆,几经拆除,当时仅剩一栋砖混房屋和一个碉堡,墙体和西式科林斯廊柱破损;B、徐源泉公馆:与夏斗寅公馆共用一个门牌号的原国民党第6集团军总司令徐源泉公馆,后成为武警医院家属住房;C、晏道刚公馆:高家巷14号的原国民党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参谋长晏道刚公馆,仅大门和卫兵室尚存;D、石瑛故居:三义村14-17号的原孙中山军事秘书石瑛故居曾一度半毁,2005年武昌区政府专项拨款予以修复。E、第三厅:原国民党政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过半已毁,当时仅存砖木结构二层楼房一栋。F、江夏民居:双柏前街20号的方家老宅为典型的江夏民居,目前这座老宅的马厅、轿厅已作他用,轩廊、神龛已拆除,廊顶不全,门上额匾毁坏,木门斑驳不堪。G、胡贽故居:鼓架坡27号的原清末夏口厅长胡贽故居,大门石匾上由原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谭延?亲笔题写的“半园”二字早已模糊不辨,门口的两尊石狮在“破四旧”中被移去,门楣上也被红小兵用油漆喷上四个不伦不类的印刷体大字――“向阳院好”。H、瑞典教区:占据了昙华林6个楼牌号的老建筑群落是基督教瑞典行道会于1890年在武昌创建的传教基地。如今已被拆散为民宅,低矮错杂的电线,光线昏暗的楼道,已经上霉的墙皮成片成片剥落,砖瓦缝隙间苔痕攀附,野蕨丛生。五、昙华林的文化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带医院、学校、公寓、花园、教堂,比邻而居1、艺术文化:邻近湖北美术学院,大批艺术家工作室云集于此,咖啡馆,街边手工艺品丰富。2、自然文化:9螃蟹岬、花园山、凤凰山三山平行,昙华林即坐落于三山之间的山谷之中,绿树成荫,现存的历史建筑大多依山而建或散布于三座山体之间,营造了自然宜人的氛围。3、古城文化:武昌老城墙沿螃蟹岬山脊而建,昙华林依城墙而展,构成了独特的古城文化,至今螃蟹岬还有当年炮台遗迹、城墙遗迹和正卫衙门遗址。特别是帝国主义文化入侵武昌城的宗教建筑群,以及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纪念地,政要名人故居、公馆、寓所等建筑,赋予了古城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具有深刻革命意义的纪念价值。4、宗教文化:古代的昙华林就是因为佛教、道教的兴盛而得名,到了近代的1861年,外国宗教渗入昙华林,开始文化殖民,逐步形成了以花园山为主的意大利教区,以戈甲营为主的英国教区,以螃蟹岬为主的瑞典教区和以昙华林正街为主的美国教区。众多的教会(主要是天主教和基督教),传至昙华林,留下了具有明显“中西交融”特征的宗教建筑,是当时中国社会进程的历史见证。5、教育文化:汉口开埠以来,以张之洞为首的湖北执政者在昙华林兴办新式中、小学堂达10所之多。外国教会学校也在此择地而建,包括西式医院在内达8所之多。中国学堂和西方教会学校隔街相望,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中西合璧的学校建筑,形成了以教育为特色的街区文化。6、建筑文化:昙华林历史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是近代建筑。近代中国传统建筑、西式建筑、中西合璧建筑,形成了昙华林的整体建筑风貌,呈现出中西交融的特征,使中西文化交流在建筑上得到充分体现。7、街巷文化:大部分名人故居、公馆依山而建,民居错落,互为参差,分布于昙华林正街、戈甲营、花园山北麓和螃蟹岬南麓的建筑密集地带,见证了各阶层当时的人居环境和生活环境,反映了历史街巷的结构形态和基本骨架,形成了昙华林颇具特色的古韵街巷建筑文化。六、昙华林的现状101、昙华林的改造史昙华林被誉为活着的武汉近代史书,已成为江城新名片、文青聚集地。A、2005年,昙华林街区首次大规模修缮;武昌区政府于2004年提出改造昙华林,2005年正式动工,斥资1.3亿元,对昙华林西段道路和房屋进行里面整修及山体绿化,又在其基础上,建设昙华林艺术村,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总面积104公顷,文化底蕴丰富,分布优秀历史建筑和遗迹52处。一期工程启动了八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仁济医院、嘉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孙茂森花园、翁守谦旧居、昙华林32号民居、昙华林34号民居、昙华林81号民居、教士公寓楼等)、花园山山体恢复暨胭脂路小游园建设、昙华林正街西段道路改造等三项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拆迁居民及企事业单位142户(面积10824㎡)、抢救性保护修缮历史建筑8处(面积5727㎡)、花园山山体保护及小游园建设(面积5276㎡)、昙华林正街西段道路综合改造(长433米、宽8到15.4米),概算投资5083万元。B、2006年,二期启动了昙华林正街西段管线入地工程、昙华林正街西段街景及立面整治、胭脂路立面整治等三项工程,主要实施供电、路灯、电信等杆线入地,整治各类房屋86栋,面积65000㎡,概算投资3396万元。C、2008年,对石瑛旧居、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原武汉市电子工业局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