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余淼杰May2013概览•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概述•三十年外贸改革的主要成果•外商直接投资•经济特区与外商投资管理制度•中国各部门外贸分析•中国的对外贸易盈余第一节改革开放前中国外贸概述•典型的苏联式计划经济体制•原则:“互通有无、调剂余缺”•两个手段:–对外贸易垄断–官方控制的外汇体系•原因:–现代化赶超、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林毅夫,2003)–重工业优先发展,企业缺乏比较优势—“政策性负担”–压低利率以降低资本成本–压低汇率以降低进口设备的成本第一节改革开放前中国外贸概述中国在1978年以前的情况:•从1949年到1960年,中国也存在着大量的对外贸易,不过几乎全部都是与前苏联之间的。•“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自然灾害以及苏联政府背信弃义的撕毁合同,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经济衰退,粮食大幅减产;中国对外贸易停滞,此后逐步退化为世界经济的孤岛。•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逐步恢复。1977-78年中国的技术进口项目成倍增加,但随着油田发展计划的失败,中国出现了严重的外汇短缺,而且在原有的控制体系下一切可利用的创汇机会都已经被使用殆尽。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第二节三十年贸易改革的主要成果中国对外贸易改革的进程,按照决策目标与改革性质,可以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改革的第一阶段(1979-1987):以调动对外贸易部门经营积极性为目标的改革•改革的第二阶段(1988-1993):以建立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自负盈亏为中心的改革第一个十年:以调动对外贸易部门经营积极性为目标的改革•1979-1987外贸体制改革探索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增加对外贸易口岸,下放外贸经营权,广开贸易管道,改革高度集中的贸易体制;–二、改革单一的指令性计划,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向结合;–三、建立和完善外贸宏观管理;–四、探索促进工贸结合的途径;–五、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第一个十年:以调动对外贸易部门经营积极性为目标的改革增加对外贸易口岸•“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点: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汕头、厦门、珠海、深圳)•线:开放广东、福建的贸易管道•面:对广大内地实行贸易自由化(1984年全面的对外开放政策开始实行)第一个十年:以调动对外贸易部门经营积极性为目标的改革初步建立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体系:•高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被广泛利用以保护国内市场•1992年,中国的税率同其他高度保护的发展中国家差不多。未加权平均关税为43%,加权后为32%。•51%的进口受到四种不同又相互重迭的非关税壁垒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影响。•最重要的非关税壁垒是对交易权利的严重限制。国有外贸公司控制着垄断贸易权。非贸易壁垒等价关税率产品分类CoreNTMs(%)1活动物与动物产品31.12植物产品36.43动植物油脂74.54食品;30.85矿物产品55.16化学品23.67塑料及塑料制品,31.38皮革,原材料;皮革制品,毛皮,0.09木材与木制品;木炭,51.910木浆,植物浆;纸15.111纺织品15.712鞋帽,雨伞,0.013岩石制品;石膏,水泥,0.014宝石与半宝石,0.015贱金属及其制品41.116机械,设备;35.517地面、空中、水中运输方式81.718光学、照相设备,25.319武器,军需品等269.320多种制造品0.021艺术品,文物与收藏品0.0表2-1(核心)非关税壁垒的等价关税率第一个十年:以调动对外贸易部门经营积极性为目标的改革启动汇率改革•改革开放之初,人民币被高估(1980年1美元兑换1.5元人民币),对出口不利。•80年代,人民币不断贬值。1986年,1美元兑换3.5元人民币。•1988年到1993年之间,“汇率双轨制”。–计划轨–市场轨•1994年,汇率并轨,进入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11人民币汇率及各亚洲其他国家地区汇率122005年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13第一个十年:以调动对外贸易部门经营积极性为目标的改革下放外贸经营权和进口定价•国家放宽外贸公司数目•同意各级工业部门设立外贸公司•原国有垄断外贸公司在各省的分公司变为独立公司•许多地方政府和经济特区也自己开设外贸公司•外贸公司数目急剧上升14改革的第二阶段以建立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自负盈亏为中心的改革(1988-1993)主要特点:•在仍然保持国家垄断外贸的前提下,试图通过将外贸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来改善外贸部门的经营状况•包括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实行企业自负盈亏两个阶段15第三节外商直接投资改革三十年来,外商对华投资的特点•数量多•规模大•分布广•趋势稳定•资金来源充裕1617外商直接投资:规模•1979-1984年总共利用的FDI数额很小。•整个20世纪80年代,FDI的增长都十分缓慢。•90年代后,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经历了巨额的增长。–1992年至1998年,急剧增长–2001年底入世以后,新一轮的增长。•GDP的增长比FDI的增长快•中国相对于其他东亚国家(地区),如日本、韩国,对外商直接投资是十分开放的18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利用外资最重要的方式。19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外商直接投资资金来源:地理分布2021外商直接投资资金来源:地理分布名次国家(地区)2011年FDI数额(万美元)1中国香港70500162维尔京群岛9724953日本6329634新加坡6096815韩国2551076美国2369327开曼群岛2241968中国台湾2183439萨摩亚20762310毛里求斯113921表14-2:2011年外商直接投资前10国家(地区)22外商直接投资资金来源:地理分布•1992年为止,很大程度限制在出口制造业•从1992开始,开始有选择的开放国内市场。•一些新部门也开始允许外国投资者参与。23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分布外商直接投资:在华地理分布•外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吸收的外资非常有限。–1979年到1985年,东部沿海地区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例为64.1%,内陆地区为35.9%。–1985年到1990年,东部沿海地区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例为73.8%,内陆地区为26.2%。–进入90年代以后,东西部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东部沿海地区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例每年均在84.6%以上。24外商直接投资:在华地理分布25第四节经济特区与外商投资管理制度•中国对外贸易改革进程中的重要现象之一就是数量众多的特殊经济性区域的设立。•5个经济特区:深圳、海南、厦门、珠海、汕头•特殊的经济区域还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和出口加工区等。•目的:用进口原料免税、行政管理宽松等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发展对外贸易。26经济特区27外商投资管理制度•利用外资的方式:外商直接投资与其它方式的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商独资–外商投资股份制公司–合作开放•其它方式的投资包括补偿贸易,加工装配等。2829外商投资管理制度•改革开放初期:鼓励外商合资企业。•入世之后:外资可以按照自身优势,进行投资决策。这有利于中国进一步吸引外资,并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外商独资企业的投资在外商总投资中所占的份额稳步上升,2004年占到了外商直接投资的三分之二。30外商投资管理制度•外商独资企业重要性不断上升31外商投资管理制度外商投资管理制度•外商独资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占有更高比重32进出口份额•外商独资企业在进出口份额上的不断上升33第五节中国各部门外贸分析•贸易总额•初级产品•农产品•工业产品•服务贸易•行业内贸易•外贸地区分布34贸易总额•1990年之后,中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十分快速。2002-2006年增长的尤其迅猛35贸易总额•中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在1991年至1994年增长得很快,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1995年起开始了减速与不稳定,一直到了2002年,才开始了新一轮的稳步增长。36初级产品贸易•初级产品贸易增长没有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的快•初级产品贸易的份额会趋于下降37•改革开放以来,初级产品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份额先是急剧下降,进入21世纪后逐步趋于稳定。38初级产品贸易农产品贸易•农产品关税逐渐递减39图14-19中国的农产品平均关税:2001-2007年数据源:中国海关红线为加入WTO时的承诺关税,而蓝线则为实际关税。•中国的农产品进口与出口在1996年以来呈总体上升趋势。40农产品贸易工业产品贸易•工业制造品一直占据中国进出口的主导地位41工业产品贸易•工业制品的出口增长率变动几乎是与出口总额增长率变动重合的。42工业产品贸易•中国的货物出口总额自1990年以来经历了与国内生产总值速度相近的增长。43工业产品贸易•机器机械、电子设备等制造品增长速度高于纺织品等传统制造业4445工业产品贸易年份出口总额进口总额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机械、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零件出口纺织品比例机电产品比例两类合计比例200126612435.5498.29848.7818.73%31.90%50.62%200232562951.7578.491159.2117.77%35.60%53.37%200343824127.6733.461723.3416.74%39.33%56.06%200459335612.3887.72477.8427114.96%41.76%56.72%200576206599.51076.613220.0814.13%42.26%56.39%200696897914.61380.9414014.25%42.73%56.98%表14-7:纺织品与机电产品占全国出口的份额(亿美元):2001-2006年服务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务贸易无论是规模还是发展速度,都有了显著提高。46差额贷方(出口)借方(进口)服务-8,833,91391,999,237100,833,1501.运输-13,353,74121,015,28534,369,0262.旅游9,627,29633,949,00024,321,7043.通讯服务-26,202737,871764,0734.建筑服务702,9182,752,6392,049,7215.保险服务-8,282,919548,1768,831,0946.金融服务-746,042145,425891,467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1,218,8602,957,7111,738,8518.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6,429,577204,5046,634,0819.咨询-555,0667,834,1428,389,20810.广告、宣传490,0731,445,032954,96011.电影、音像15,954137,433121,48012.其它商业服务8,432,22719,693,33411,261,10613.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72,306578,685506,379表14-8: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6:服务贸易部分,单位元:千美元行业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在机械与运输设备这一行业中,出现了显著的行业内贸易模式。47出口进口200519961985200519961985初级产品6.4415.8364.2522.3824.266.53制造品93.5684.1935.7377.6275.6895.37化学品与相关制品4.693.792.411.7818.7610.94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16.957.4910.7212.2913.3429机械与运输设备46.238.93044.0340.7249.98杂项制品25.4863.9816.799.221.876.75未分类的其他产品0.2105.820.30.990表14-9中国外贸中的行业内贸易(%)外贸的地区分布•2010年,进出口排名前五的地区依次是: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但是进出口份额由南(广东省)向北(上海、江苏和浙江)转移。原因:–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