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侵犯财产罪第一节-概述一、类罪概念与特征(一)类...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侵犯财产罪第一节概述一、类罪概念与特征(一)类罪客体要件讨论:1.甲分期付款卖给A电脑后又暗中盗回2.乙抢劫B手中的淫秽物品3.丙将C委托其行贿的2万元据为己有4.丁使用胁迫手段要求D履行债务5.戊故意毁坏E盗窃的P的摩托车6.己嫖娼后欺骗卖淫女F免收嫖费1.国外学说⑴日本:本权说占有说中间说⑵德国:法律的财产说经济的财产说折中说2.国内学说——通说:财产所有权⑴实践上的缺陷盗窃自己所有而由他人合法占有财物为实现债权而骗取他人财物盗窃诈骗抢劫他人违禁品、不法给付物、用于犯罪之物故意毁坏他人非法占有的财物⑵理论上的缺陷:保护对象:自物权——他物权保护范围:所有权整体(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所有权分离保护内容:财物——债权(财产性利益)3.本人观点观点:财产所有权及其他本权+应依法追处的或合理对抗本权的占有理由:侵犯财产罪的用语;财产关系的复杂化;占有的重要地位;民刑保护范围的差异;处罚范围的扩大与限制;对疑难问题的解决(二)类罪客观要件1、行为:⑴取得公私财物⑵毁坏公私财物2、对象:财物是指具有价值与管理可能性的有体物、无体物与财产性利益A公共财产B私人财产(1)财物是否仅限于有体物?(盗用电力、盗打电话如何处理?)学说:有体性说管理可能性说(物理/事务)(2)财物是否仅限于动产?①限于动产的:盗窃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挪用资金罪②均可的:诈骗罪、侵占罪、敲诈勒索罪、毁坏公私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③有争议的:抢劫罪(例如甲采用暴力强占乙住房)私见:均可(3)财物是否仅限于有价值?讨论:纪念价值——经济价值主观价值——客观价值(4)财物是否包括违法所得的财物和违禁品?私见:包括(5)财物是否包括祭葬物?私见:包括(6)财物是否人的身体?①受精卵②人的身体(有机组成的、单个分离的)③人工制作的身体代用品(已完全、未完全成为身体的组成部分)(7)财物是否包括财产凭证私见:可以(三)类罪主体要件抢劫罪——14其他罪——16(四)类罪主观要件1、毁坏财物——故意2、取得财物——故意+非法占有目的理解:非法占有目的①非法支配——非法暂时持有并使用如:挪用资金罪②不法所有:A.排除权利人控制将财物作为自己所有物区别:盗窃与盗用B.遵从财物的用法进行利用处分区别:盗窃与毁坏:二、侵犯财产罪的类型(一)暴力胁迫型:抢劫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敲诈勒索罪(二)窃取骗取型:盗窃罪、诈骗罪(三)侵占挪用型: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三)毁损破坏型: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第二节暴力、胁迫型财产犯罪一、抢劫罪(一)概念和特征1、普通抢劫⑴客体要件: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⑵客观要件:①手段行为:A.暴力—内容:对人身施加不法有形力对象:财物持有者、有权处分者、妨碍劫取者程度:足以抑制反抗B.胁迫—内容:当场立即使用暴力对象:直接性程度:足以抑制对方反抗C.其他手段—暴力胁迫以外的致使不能反抗的强制方法②目的行为:当场强行劫取财物A.当场——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的连续性、犯罪现场与犯罪时间的延续性B.强行劫取——直接劫取迫使交付乘机取走逼弃取走讨论:甲抢劫乙,乙在逃跑过程中遗落钱包,甲捡走的,是否强取财物?⑶主体要件——14⑷主观要件——故意+不法所有目的(聚众打砸抢的转化抢劫例外)2、转化抢劫⑴事后抢劫(269条)①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罪讨论:转化前罪是否要求达到犯罪标准私见:情节犯A盗窃、诈骗、抢夺接近“数额较大”标准的;B入户或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诈骗、抢夺后在户外或交通工具外实施上述行为的;C使用暴力致人轻微伤以上后果的;D使用凶器或以凶器相威胁的;E要求成立犯罪但无须满足既遂(仅有故意和行为即可无需考虑数额)②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讨论:暴力威胁的对象有无限定。例如:甲误以为乙是失主私见:没有③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⑵携带凶器抢夺的定抢劫罪(267条第2款)⑶聚众打砸抢,毁坏或抢走公私财物的首要分子定抢劫罪(289条)(二)认定1、罪与非罪的界限2、罪与彼罪的界限⑴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①为图财先谋命的——抢劫罪②先劫财后灭口的——抢劫与杀人并罚③杀人后见财起意的——杀人与盗窃并罚④劫财中杀人的——抢劫罪讨论:抢劫罪中的致人死亡是否包括故意(2)抢劫罪与绑架罪的界限①侵犯的主要客体不同:财产所有权;人身权利②客体行为不同: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施加于被害人当场强行劫财;将人掳走限制人身自由后,威胁其亲属或其他人在限期交财③行为方式不同:直接遭使被害人支付财物;向被害人家属或其他人勒索④犯罪主体年龄不同:前者为14;后者为163⑴罪数形态:伤害强奸+未失去知觉+起意劫取=前罪与抢劫罪并罚伤害强奸+失去知觉+起意劫取=前罪与盗窃罪并罚⑵停止形态(既遂)学说:抢到财物说/侵犯人身说/形态区分说司法解释:已劫取财物或致他人轻伤以上,均属既遂4、八种从重法定情节的认定⑴入户抢劫的①户的范围:供他人家庭生活(功能特征)与外界相对隔离(场所特征)入的目的:实施犯罪的非法目的抢的表现: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必须发生在户内例如:封闭院落、牧民帐篷、渔民渔船,集体宿舍、旅店宾馆、临时工棚②抢劫:包括普通抢劫和事后抢劫、转化抢劫⑵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①交通工具:运营中的、机动公共交通工具(不含小型出租汽车)②抢劫:直接位于上面抢劫拦截再后上去抢劫⑶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资金、有价证券、客户资金、使用中的运钞车⑷多次抢劫(三次以上)或者抢劫数额较大的讨论:多人抢劫、多户抢劫、连续抢劫⑸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⑹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讨论:军警直接抢劫如何处理⑺持枪抢劫的理解:枪⑻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二、抢夺罪(一)概念和特征(二)认定1、抢劫与抢夺罪的区别⑴侵害客体不同:财物所有权和人身权利;财产所有权⑵作用对象不同:暴力行为指向被害人的人身;强力行为指向被害人的财物⑶行为强度不同:暴力强度大足以压制抗拒;强力强度小行为人只是不及抗拒⑷心理内容不同:暴力目的制服被害人反抗;强力的目的在于迅速夺得财物讨论:利用行驶中机动车辆夺取他人财物的如何处理?(1)驾车逼挤撞击逼倒他人以排除反抗后乘机夺取财物的;(2(32、携带凶器抢夺的认定(267条第2款)⑴规定的性质—法律拟制⑵凶器的认定—在性质上或用法上足以杀伤他人的器物①性质上的凶器:管制枪械刀具等本身用于杀伤他人的器具②用法上的凶器:判断标准:杀伤机能的高低供使用的盖然性观念的危险程度携带可能性大小⑶携带的认定—在日常生活居室以外的场所将某种物品置于身上或身边的现实支配行为比较:携带与持有①客观上—A.不要求实际使用显示(使用—暴力显示—胁迫)B.但要求使用的可能性②主观上—A.性质上的凶器:推定B.用法上的凶器:为了实施犯罪意图三、聚众哄抢罪犯罪主体:首要分子(组织策划指挥者)、积极参加者犯罪行为:聚众公然抢夺(不使用暴力胁迫手段)四、敲诈勒索罪(一)概念特征1、客观要件:⑴威胁他人使对方产生恐惧①威胁的内容:以恶害相通告②威胁的方法:暴力胁迫、利害要挟⑵对方基于恐惧作出财产处分人处分方式:直接交付与间接取得(默许取得第三交付)当场交付与事后交付⑶行为人取得财物数额较大(1000—3000)2、主观要件:故意+不法所有的目的(二)认定1、本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行为人取得被害人基于恐惧交付的财产讨论:被害人基于怜悯给付财物?被害人为配合侦查而给付财物?2、权利行使与敲诈勒索的界限(为实现债权而采用威胁手段)国外:无罪说、胁迫罪说、敲诈勒索罪说我国:无罪说(权利的正当性,手段的限制性)3、敲诈勒索与抢劫罪的界限①行为的方式不同:以声称暴力胁迫或利害要挟当场或事后取财以当场暴力侵害或暴力胁迫当场劫财②手段的程度不同:有一定的意志自由即可进行利弊权衡须达到不能抗拒失去自由意志的程度讨论1:轻微暴力侵害当场劫取财物的?2:轻微暴力侵害限期交付财物的?3:严重暴力侵害当场劫取财物的?4:严重暴力侵害限期交付财物的?4、敲诈勒索与绑架罪的界限案例:孙某以为陈某的理发店在从事不正当生意,便产生挟持陈某的儿子曹杰向陈某勒索钱财的歹念。孙考虑难以将曹杰挟持走,便决定先杀死曹杰。孙杀死曹杰后,将尸体隐匿,次日凌晨7次打电话陈某,要求陈某使2万元赎人。区分关键:是否实际上绑架了他人第三节窃取、骗取型财产犯罪一、盗窃罪(一)概念与特征1、客观要件⑴行为对象:财物①有体物、无体物:②他人占有的财物:占有的含义:a.客观的支配事实(物理的支配、推定的支配)讨论:公园水池内的硬币他人门前未锁的车他人饲养的宠物遗忘旅馆房间的钱包b.主观的支配意思(明确的意识、潜在的意识)讨论:位于不特定人通行的道路上的钱包他人不慎从阳台掉落道路上但一直看守的钱包③疑难问题:A.死者的占有:a甲以非法占有财物目的杀害乙后当场取得财物b甲出于报复目的杀害乙后产生非法占有意思取得乙财物c无关的第三者从死者身上取得财物私见:死者占有肯定说B.多人的占有:私营商店的店员取走商店的财物?私见:上位者决定说(实质的占有占有的辅助)C.封缄物的占有:大型保险箱远洋货柜、装有巨款的密码箱学说:区别说/修正区别说/非区别说(受托人占有说/委托人占有说)私见:具体判断说(交付目的、支配范围、支配程度)⑵盗窃行为——秘密窃取公私财物①秘密:A针对性B主观性C始终性案例:工人甲乙要值班员打开库门拖走工厂废钢材②窃取:排除他人的控制+建立自己的控制③行为表现:盗窃有体物盗窃无形能源盗窃电信码号资源: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号码或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而使用的盗用他人上网账号密码电信卡非法充值后使用的⑶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①数额较大:相对性a起点的相对性:500-2000b适用的相对性:从重从轻情节的定罪补充②多次盗窃:司法解释: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三次以上私见:综合考虑(故意、时间、数额、对象、方式)2、主观要件:故意+不法所有目的——普通盗窃非法牟利目的——盗窃电信码号资源(二)认定1、罪与非罪的区别①既遂数额(客观数额)未遂数额(主观企图盗窃且客观可能盗窃数额)未达较大②也不属多次盗窃的③数额较大但情节轻微的④数额不大但情节严重的⑤偷拿自己家里或者近亲属的财物的2、本罪与他罪的区别⑴本罪与他罪的竞合盗窃罪与破坏广播电视设备、公用电信设施罪盗窃罪与破坏电力设备罪盗窃罪与盗窃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盗窃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盗窃罪与侵犯商业秘密罪⑵盗窃罪与抢夺罪①行为方式不同:秘密窃取;公然夺取②行为内容不同:对财物的转移;对财物的暴力3、盗窃数额的计算(略)4、盗窃罪的着手、未遂与既遂⑴着手:类型区别说(入户盗窃—侵入住宅说,扒窃—接触说,等)⑵既未遂:接触说/转移说/失控说/控制说/失控+控制说/控制+失控说私见:有体物——失控说(原则)+控制说(补充)无体物——损失说二、诈骗罪(一)概念和特征1、客观要件⑴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①欺诈的性质:关于事实的欺诈(事实表示)关于价值的欺诈(意见表示)例如:黄铜黄金②欺诈的内容: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作出财产处分③欺诈的程度:足以使一般人陷于错误④欺诈的形式:虚构事实、隐瞒真相⑤欺诈的手段:不限讨论:利用对方的错误能否视为不作为的欺诈?⑵使对方陷于错误认识讨论1:甲实施了欺诈但对方知道真相并未陷于错误而只是基于怜悯交付财物2:从精神病患者、婴儿幼儿手中骗得财物?3:把铁片投入自动售货机取得其中物品?投币电话?投币游戏机?⑶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①处分行为:直接交付财产、承诺转移利益、承诺免除债务、许诺对方取得案例:甲欺骗乙母,说乙在门口被车撞了,乙母慌忙出门,甲趁机拿走财产(盗窃)②处分意思:A.被骗者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把财产转移给对方占有案例:佯装成顾客到服装店试穿衣服,穿上后以去厕所为名而逃走B.被骗者根据自己的意思自由作出此种决定案例:甲伪装警察要求盗窃犯交出所盗赃物。讨论1:欺骗他人放弃继而取得财物2:骗取不法原因给的财产案例1:甲女谎称只要先给一笔钱,就可向乙卖淫乙预付现金给甲后,甲溜走案例2:丙使卖淫妇女丁与自己性交后,欺骗丁使之免除嫖宿费。⑷行为人获得财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