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调节理论追溯:情绪调节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中国传统医学把情绪调节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如“怒伤肝,忧思伤脾”的观点,反映了朴素的心理免疫思想以及对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关系的认识;西方:向前追溯,情绪调节进入心理学的视野要数精神分析理论了,该理论是当代情绪调节研究的先驱,它否定情绪的积极作用,认为情绪如洪水猛兽,而个体情绪调节的任务就是,使自身尽可能少地受消极情绪所左右,通过行为和心理上的控制来降低消极情绪的体验。早期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出现精神问题是由于两类焦虑的调节出现困难:一种是基于现实的焦虑,它是由于自我难以达到现实需要而产生的,而个体对焦虑的调节就是尽量避开某种情境或者过分抑制个体的行为。另一种是由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出现矛盾而体验到的焦虑,个体对其的调节就是降低受超我所审视的本我冲动,然而却可能因此导致未来更高水平的焦虑。而自我防御则是基于调节这两类焦虑以及其它消极情绪而提出来的术语[2],也是精神分析理论中具有标志性的概念。在这里,情绪调节仅仅作为降低消极情绪体验的防御机制,情绪调节的困难导致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但是,它却难以解释人们有意识地主动调节情绪困难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也不能解释有些人因为积极情绪调节不当,为什么也会产生心理问题?(弗洛伊德的情绪调节理论是基于他治疗精神病人的临床实践而提出的,所以,只重视消极情绪调节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后来的研究者基于正常人群经验和有关实证研究,提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均可以通过主动调节,从而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样,情绪调节不再仅仅作为个体被动防御机制,而强调主动进行情绪调节的积极作用,从而在心理健康中的地位得到肯定。尤其是随着智力或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面对不同情绪刺激,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不仅与心理或精神问题关系密切,尤其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一共识对情绪调节研究的深入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后的研究者对于情绪是否需要调节,如果需要调节,到底该怎样调节,调节多少等问题的展开了争论与探讨:(最早的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情绪调节理论,针对的是消极情绪,往后都是研究者的各自的理论)1.情绪调节的情境观比较有影响的如Lazarus和Folkman提出的应对模型[4]:他们把情绪调节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以问题为中心——个体通过使用问题解决策略试图改变情境或去除引起紧张的威胁,如重新定义问题,考虑替代解决方案,衡量不同选择的重要性等,这样,个体面对问题情境,如果经过努力,问题获得解决,从而降低个体的情绪紧张程度或压力;一种是情绪为中心——个体为了降低情绪压力采用行为或认知调节策略,如行动上回避,转移注意力,换个角度看问题等,个体主要关注其自身的情绪调节,而不关注实际问题的情况过多使用以情绪为中心应对的个体,表现出较高的抑郁水平,而过多使用以问题为中心应对的个体,在任务不可控制的情况下,表现出较高的焦虑水平。事实上,当知觉到的情绪情境为可控时,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应对,直接解除刺激对情绪的压力,有助于心理健康;而当知觉到的情绪情境为不可控制时,以情绪为中心应对情境,通过改变主体的认识或行为而降低情境对情绪的消极影响,进而有利于心理健康[8]。评价(优缺点)该理论尽管采用压力和应对传统,有其精神分析的根源。但是,它的适应性、有意识的主动应对情境是与精神分析有根本区别的,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它把情绪调节的注意力从个体的人格变量转移到所面临的情境变量。但其主要关注的仍是情绪调节对诸如焦虑,抑郁等个体内部心理问题的影响,而对个体情绪调节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则未给予应有的重视。2.情绪调节的过程观(1)情绪调节的两阶段过程模型Gross提出的情绪调节两阶段过程模型[3],则认为情绪调节是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展开的,在情绪发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情绪调节。他根据情绪调节发生在情绪反应之前或情绪反应之后,把情绪调节分为先行关注情绪调节和反映关注调节。情绪调节发生在情绪反应激活之前,称先行关注情绪调节。情绪调节发生在情绪已经形成、情绪反应激活之后,称反应关注情绪调节。Gross把情绪调节策略归为两大类:即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认知重评从认知上改变个体对情绪事件的理解,从而改变其情绪体验,属于先行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表达抑制是指对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进行抑制,该策略调动了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但仅仅控制了情绪的表达,改变了外部情绪表现,情绪体验并没有因此改变,属于反应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Gross及其同事就该模型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善于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个体其幸福感、抑郁和满意度等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较积极。而使用表达抑制的个体其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这一点也得到了进一步研究的证实,研究还发现,抑制消极情绪表达增强了消极情绪体验,抑制积极情绪表达降低了积极情绪体验[16]。同时,由于表达抑制需要耗费认知资源,从而对其它认知活动产生消极影响[,(比如,社会交往目标难以有效达成,可能因此导致人际交往、社会关系的破坏,反过来,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又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内部和外部双重的消极影响使使用表情抑制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而认知重评策略发生在情绪产生之前,不需要持续的调节,从而较少占用认知资源,因此,几乎不影响认知任务的完成。)该模型把情绪调节看作在情绪产生过程不同阶段所进行的,既有消极情绪调节,也有积极情绪调节,强调一般情绪调节过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另外,从调节情绪体验到调节情绪表现,在关注内部环境的同时,强调了情绪调节通过影响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然而,该模型主要强调从行为层面上,降低不良情绪的表达,而没有重视对消极情绪适应性的表达。虽然抑制消极情绪与短期的社会能力呈正相关,然而长期而言,一味地抑制消极情绪表达不但使个体难以理解自己的情绪,还容易导致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而适应性的情绪表达却有利于提高个体的情绪理解能力、社会能力以及心理健康水平。(有适应性的情绪表达倍棒儿~)(2)自动-主动情绪调节的神经科学研究Davidson从神经系统科学的观点出发,认为情绪调节包括内隐的、自动的情绪产生过程和主动的情绪调节过程当然,作为广义上的情绪调节过程,这两个阶段具有一定的交叉和重叠,但这并不能否定二者在时间上的相对先后延续性。自动的情绪调节过程与主动的情绪调节过程分别激活大脑不同的部位。当个体受到情绪刺激时,先是自动的情绪产生过程,该过程更多与边缘神经系统、海马回、杏仁核等神经系统的变化有关,然后涉及到主动的情绪调节过程,该过程主要与认知调节以及个体对有关情绪肌的抑制与调节有关。(该假设也得到了实验的支持,研究通过先诱发被试产生某种情绪,对反映其有关情绪的指标进行测试,随后施以不同的指导语,目的是使被试进行不同方向的主动情绪调节,然后测试有关情绪指标。结果发现,不同的指导语对反映情绪的有关指标产生了显著的效应。实验还发现,抑制消极情绪的能力与增强消极情绪的能力出现了显著的负相关[22],表明在调节情绪的方向与效价(valence)上有显著的个体差异。而这种差异有可能导致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同。另外,自动情绪调节过程的长期影响有可能塑造情绪的中央神经系统,从而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甚至身体健康或免疫系统的功能。)该理论扩展了Gross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即不管是先行关注的情绪调节还是反应关注的情绪调节之前,都有一个自动的情绪产生过程,该过程与随后的调节过程关系密切,理应是情绪调节过程的内容。况且,情绪调节过程的部分目的是使个体适宜的情绪产生于自动的过程,一旦自动的情绪产生过程符合个体的内外环境需要,主动的情绪调节就没有必要再参与进来。从这个角度来看,情绪产生与情绪调节更像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此消彼长的部分。评价:无论是应对模型还是情绪调节过程模型,只强调了情绪调节内容或情绪调节过程本身,即把情绪调节看作情境性的行为或过程,一旦完成,该情绪调节行为或过程即告结束。它们主要考察个体面对情绪刺激反应的广度或不同调节策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却忽略了另一个重要方面:情绪调节所持续的时间即个体对情绪刺激反应的深度。而情绪调节持续时间理论则弥补了这一缺漏,该理论强调个体恢复到情绪刺激前的正常情绪状态所需的时间,以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相当于从时间维度上扩展了情绪调节的过程。(3)情绪调节的持续时间理论研究发现,消极情绪调节持续时间越长,与其消极的健康状况成正相关,研究者用心理恢复力(Psychologicalresilience)来解释这种现象,指个体在面对丧失、困难或厄运时有效的应对与适应,对某些事件的心理恢复力正如金属的弹性,如有的金属质硬,易折断,说明弹性小,而有的金属则质软,柔顺,不易折断,说明其弹性大。人的心理恢复力与此类似,在面对消极事件或情境时,个体在产生消极情绪的同时,也会产生与该消极情绪相对抗的心理恢复力[24]。基于此,Fredrickson提出了心理恢复力的形成理论[25]:扩大与积聚理论(broaden-and-buildtheory),与以往情绪调节理论不同,该理论强调积极情绪在消极情绪调节中的积极作用。该理论认为,积极情绪体验扩大了个体瞬间思维-行动的资源库,反过来,这些可利用的资源又可能帮助个体建立或积累从身体、智力到社会和心理的资源。通过该机制,个体在面对消极情绪情境时,积极情绪能够帮助其较快地恢复到正常情绪状态,包括诸如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以及主观情绪体验等[11]。这也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研究发现,个体在体验积极情绪时,其思维模式更可能与众不同,灵活,有效且具有创造性,而且更可能使个体采取多种可能行为[25]。消极情绪则使个体思维狭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如果个体在遭遇消极情绪情境时,通过积极情绪调节策略提高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可以缓冲消极情绪所带来的压力,充当消极情绪延迟效应的“解药”(antidote),使个体尽快从消极情绪体验中恢复到正常水平,Fredrickson及其同事称该效应为“解除效应”另外,研究者还设计了一个实验[27],通过不同的任务诱发个体消极,积极和平静的情绪体验,然后再给予所有被试消极情绪刺激,结果发现,积极情绪体验组其心血管指标恢复得最快,悲伤情绪组恢复到正常水平所用的时间最长,平静组次之。因此,常体验到积极情绪的个体或能够较有效地调节自己体验积极情绪的个体,在遭遇消极情绪刺激时,其心理恢复力较高,具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心理恢复力是个体相对稳定的应对消极情绪的资源,它使个体尽快恢复到正常情绪状态,然而积极情绪并非仅仅反映了心理恢复力的高低,随着时间的推移,积极情绪通过扩大机制能够提高个体的心理恢复力,二者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28]。情绪调节的主要任务是使个体在面对消极事件时,通过利用各种情绪调节策略,尽可能地体验积极情绪,在提高心理恢复力的同时,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评价:在该理论中,积极情绪作为应对消极情境的工具,而不仅仅是与消极情绪相对应的情绪类型。该理论把心理恢复力引入到情绪调节中,从而弥补了先前研究的不足,从只强调情绪调节知识或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是否合适,到关注情绪调节所延续的时间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情绪调节延续时间的机制。3、情绪调节的结构观不管是情绪调节的情境观还是过程观,认为情绪调节是偏线性的,这也与信息加工过程的主流思潮相呼应,而与这种线性观点理解角度不同的情绪调节结构观,主要从横向角度考察情绪调节的结构,从而探讨其与不同的情绪失调或紊乱的关系。(1)多维度的情绪调节结构Kim认为,行为主义或功能主义的情绪调节概念系统过于强调对情绪体验和表达的控制(control),以及降低情绪唤起的水平等[29]。而实际上,许多情绪失调或情绪问题症状的出现恰是情绪控制的结果,例如,避免体验、尤其是避免消极内部情绪体验促成了部分情绪紊乱的出现,同时,限制情绪表达还会提高个体生理唤醒水平,而且,有研究者[30]干脆把情绪调节等同于情绪控制。显然,情绪调节的概念系统本身就容易出现对情绪调节的误解。用Kim的话[29]来说,适应的情绪调节不是控制、排除(elimi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