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必背100简答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简述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2)生物起源说,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2.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和无阶级性,是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3)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3.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和学生。(2)文字的产生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3)经验的积累,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和充分的教育内容。(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记忆技巧:生产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文字的产生,国家机器的需要。4.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1)阶级性:学校是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场所。不同阶层的人接受教育的内容、程度均不同。(2)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3)刻板性:教学内容固定、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4)宗教性:(5)道统性:教育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6)象征性:接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记忆技巧:古代阶级专刻宗统(棕桶)象。5.简述近代教育的特点。(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德国最早)。(3)教育的世俗化(与宗教分离)。(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记忆技巧:公义法世(“公益法师”)6.简述20世纪后期的世界教育特点(发展趋势)。(1)教育的终身化(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2)教育的全民化(《世界全民教育宣言》)。(3)教育的民主化(对等级化、特权化、专制化否定)。(4)教育的多元化(对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补】教育的个性化、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科学性、(不同版本教材呈现不同,做多选题时候注意变通)。记忆技巧:全、民、多、现献、身;个(各)国全信科学。7.简述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教育的社会属性①教育的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②教育的历史性教育的历史性表现在,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都是各不相同的。③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虽然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其相对独立性。8、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制约)作用。(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规格)(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此条可以不写)记忆技巧:规(龟)速组织人才结构,内容、方法、手段相对独立。9、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此条个别教材中有呈现)记忆技巧:劳动力学知识有利于发展科技。10、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不同版本教材表述不同)(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政策、制度和内容体系。(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体制。(此条个别教材有呈现)记忆技巧:领受权质、目策容制11、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政治功能)。(1)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2)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完善。(3)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4)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记忆方法:意识形态管理人才民主政治影响舆论。12、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4)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记忆方法:文化影响内容方法的价值。13、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中学资格证2015年已考)(1)教育具有筛选和整理文化的功能。(2)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3)教育具有交流和融合文化的功能。(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功能。记忆方法:筛理递存交融创新。14、简述学校文化的特征。(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记忆方法:整合组织传递校园缩影。15、简述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形式。(1)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2)教育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3)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4)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记忆方法:质规继承不平行。16、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基础。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影响作用,但其作用不能夸大。(2)环境影响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具有其独特的功能,例如,加速个体发展、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等得功能。(4)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记忆方法: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17、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记忆方法:专门训练的教师有组织有计划有组织的有效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18、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记忆方法:加速个体特殊才能,发展个性符合社会规范19、如何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1)遵循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的教学(2)遵循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来教学(3)遵循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抓“关键期”适时而教(4)遵循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帮助全体学生,发挥优势,长善救失。(5)遵循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迅速地切实地提高。记忆方法:顺阶不补差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否则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损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另一方面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的发展。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能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注重发展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困难,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因此,培养信心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在男女性别的差异。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教育工作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20.简述教育目的意义和作用(功能)。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其层次的多样性,使它有多方面的功能。(1)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功能(2)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功能(3)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功能(4)教育目的地调控功能(5)教育目的的选择功能(有版本教材没有此条)记忆方法:励评调选向21.简述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1)社会的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教育目的受生产力制约;教育目的也受生产关系及政治观点和制度的制约。教育目的的制定还受各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记忆方法:政治、经济、文化、个人、理想和价值观22.简述我国现行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1)要培养的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4)全面发展,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3.简述教育目的的基本结构。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遵循的总方针,但各级各类学校应有各自的具体工作方针和培养目标,这就决定了教育目的具有层次性。教育目的层次包括:(1)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国家的教育目的是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指定其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3)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记忆方法:目的-培养-教学24.简述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命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4)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5、简述影响学制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1)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4)人口发展状况。(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记忆方法:经济+政治+儿童+人口+影响26、简述现代学制发展的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渗透。(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7)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个别教材呈现)(8)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记忆方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