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中外文化典籍翻译技巧的综合研究报告内容摘要在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全球一体化新时代,国际交流日益深入,我们在不断了解和吸收各国优秀文化和先进科技的同时,还应当大力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在这样的形势下,典籍外译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对于中国译者而言“典籍英译——即把中国典籍翻译为英文,自然构成了文化传播的重要方面。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保持中国固有的文化身份来说,典籍外译译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1.前言由于近百年来,英语世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价值和文化标准,所以在中国翻译中,直译成为一种主导力量。翻译者根本不考虑中国读者的语言和文化习惯,一味突出的是文化差异,这使得中国文化即使在当下的汉语环境中,也成为一种弱势文化。可以说当下流行的翻译策略,在某种程度上显露的正是文化被殖民的迹象。而英美国家的主流翻译观,更倾向于意译,对原文多采用了非常保守的同化手段,使译文符合本土的习惯和政治需求。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在这些译文中被掩盖,文化的陌生感在其中被淡化处理,这其实也是一种文化霸权意识2.主题关于文化典籍的翻译,目前翻译界对此并无固定策略,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翻译众多中外优秀文化典籍时可以“死译”、“乱译”。总结笔者所看过的这基本书,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翻译文化典籍时应考虑到语源知识尽量求的对应,基本定义,搭配关系,语境变异和系统的构建,句子需要明晰而行文晓畅,篇章层次可做必要的调整以求适合性,译文应关注不同文体和表达功能的体现,在知识可靠的基础上讲究艺术性和诗学功能。本文总结了几位翻译大家所引用的翻译特点和策略,希望能便于今后研究翻译文化时学习与借鉴。2.1以《红楼梦》为例杨宪益的翻译理念2.1.1杨宪益翻译非常注重准确性,其次还注重译、介结合。“译、介结合,是先生的治学态度所致。杨先生对历史研究感兴趣,也写过一些历史考证的文章。他在介绍作品的同时,总是会做一些文学研究的工作,对作家本身以及创作背景做相应的介绍,以让外国读者更好地走进作品。这对翻译工作者而言,的确是非常珍贵的学术习惯。此外,杨宪益还特别注重译介的系统性,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品都有涉猎。22.1.2杨宪益译本的文化策略杨宪益和戴乃迭最著名的译本,就是《红楼梦》了。《红楼梦》英文全译本,除了杨戴本外,还有一种译本是英国的霍克斯在1973年的译本,由美国企鹅出版社出版,该版本译为《石头记》。在对一些容易引起理解歧意的地方,霍氏译本采用更多的方法是意译,所以他的译本非常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在英美世界影响力很大。杨戴译本更多地采用的是直译,一般人多以此认为他们的译本只适合中国人来读。其实,这正是杨宪益的高明之处。在典籍翻译的问题上,杨宪益等一些老一代翻译家是有清醒认知的。所以杨宪益在翻译《奥德修纪》和《牧歌》时多采用意译,译文有很强的中国味,另一种文化的陌生感被减至了最弱,而在翻译《红楼梦》时,采用的却多为直译手法。在这点上,杨宪益先生显示了极高的文化智慧。2.2余光中“译原意,而非原文”对于翻译,余光中先生说,他“做译者一向守一个原则,要译原意,不要译原文。只顾表面的原文,不顾后面的原意,就会流于直译、硬译、死译。最理想的翻译当然是即达原意,又存原文。退而求其次,如果难存原文,只好就径达原意,不顾原文表面的说法了”(《余光中选集》第4卷,第181页)。而著名文学大师钱钟书曾云:“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留原作的风味,那就算的入于‘化境’”。可见翻译是并不是说要完全忠于原文,而是要更具目标语的现实需要,作一番变通,使其成为更加忠实、地道的语言。译者翻译任何语篇时,必须对有关该语篇的文化、历史、现状等有较好或至少是粗浅的了解;理解正着手翻译的原文的全部,甚至局部、片段时,译者都要运用这一知识,都要密切注意该语篇涉及的有关的各种背景知识,因为所需翻译的原文涉及的有时不只是该篇短文字面上所涉及的点滴知识,而且会旁及使用该文字的国家的上下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以及当前的文化现状。2.3尤金·奈达“动态对等”理论尤金•奈达突破了文化翻译中一对一的局限,提议用“动态对等”来解决文化缺省时翻译面临的困境。在“动态对等”的观念下,假使译入语文化没有“雪”的概念,译者也可以把“白如雪”译作译入语中具有相同文化功能的“白如白鹭毛”。文学的翻译不急要求传达原作的思想内容,而且还要求再现原作的艺术意境,保留原作的美学价值。以文学作品的翻译为例,译者不仅要掌握汉译英的基本技巧,还应该熟悉文学创造的必要技能,具有广博的知识,有较强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能够用相关的文学翻译理论来规范和知道自己的翻译实践,用文学翻译批评原则了提高自己分析和鉴赏翻译文学的水平。3.总结3今天的译者,多把翻译只看作两种语言间的转化,其实远非如此,它更多是两种文化间的互转,是转化为另一种文化方便接受的语言与表达样式,使其成为那种文化的一部分。汇集华夏文明精髓的典籍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炎黄子孙应该很好地利用,自不待言;向世界广为传播,作为大家的共有财富,也是应有之议。在当今越来越多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具有较高汉语水平的外国友好人士也希望了解更多的汉文化。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辉煌悠久的汉文化典籍却鲜为世界所知。我们要充分发挥翻译的文化功能和影响力,倡导文化研究乃至社会科学研究的“翻译转向”,把翻译的重点从外译中转变成中译外,不仅需要更多具有开放胸襟和气象的“拿来主义”,而且要有更多大胆的“送去主义”(季羡林语)把我们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旧成果积极主动地翻译出去,让英语读者“知之、好之、乐之”,改变“拿进来的东西日益增多,而送出去的东西实在少得可怜”的状况。我们不应该被动等待西方学者来“发现东方”,实现中国的“文化输出”。4.与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相关性针对以上问题,我的论文将从四个方面来进行探索:首先诠释自己对文化典籍中中西方不同文化差异的理解,接着阐述当今众多翻译者对文化典籍翻译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外文化典籍翻译的现状,接着要搜集众多学者对典籍翻译的理论、观点,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分析、总结,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分析。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笔者认为应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意积累知识,同时多像优秀前辈学习。翻译给了人们互相了各国文学文化的途径,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能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也可以使各国民族文化获得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养分。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活动,还是作为一项谋生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它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5.参考文献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杨宪益,戴乃迭译,1978:外文出版社2.朱明炬,谢少华,吴万伟,《英汉名篇名译》,2007:译林出版社3.王佐良“新时期的翻译观”,《中国翻译》,1978:年第五期,第2-4页4.《余光中选集》第4卷,第181页5.《社会语言学》,陈原,学林出版社,19946.《英汉比较与翻译》,陈安定,2000: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7.《和而不同安乐哲儒学典籍英译研究》,谭晓丽,2012:中央编译出版社8.ALinguisticTheoryofTranslation,Catford,1965:OxfordUniversityPress9.LanguageandCulture-ContextinTranslatingt,Nida,Eugene,1964: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