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见面礼仪一个人如果不同其他人进行任何交往,那么他不是一位神,就是一只兽。——亚里士多德三A原则•接受对方(Accept)•重视对方(Attachimportanceto)•赞同对方(Agree)主要内容称呼介绍握手名片交谈一、称呼在社会交往中,交际双方见面时,如何称呼对方,这直接关系到双方之间的亲疏、了解程度、尊重与否及个人修养等。一个得体的称呼,会令彼此如沐春风,为以后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否则,不恰当或错误的称呼,可能会令对方心理不悦,影响到彼此的关系乃至交际的成功。主要内容•生活中的称呼•工作中的称呼•外交中的称呼•称呼的禁忌(一)生活中的称呼•对亲属的称呼(1)常规(2)特例:对内——家、舍、小对外——尊、贤、令•对朋友的称呼(1)敬称(2)姓名类称呼(3)亲切类称呼•对普通人的称呼:“同志”、“先生”、“女士”、“小姐”等;以职务、职称相称;入乡随俗(二)工作中的称呼•职务性称呼•职称性称呼•学衔性称呼•行业性称呼称呼职业•姓名性称呼(三)外交中的称呼•成年人均可以称“先生”、“小姐”、“夫人”或“女士”•国际商务交往中一般不称对方行政职务•商务交往中,很少使用“夫人”这种称呼•政务交往中,先职务,次先生,最后阁下。例:“总理先生阁下”•军界:先姓名,次军衔,后先生。例:“布莱尔上校先生”•宗教:神职;姓名+神职;神职+先生•社会地位高的可直接称呼,如教授、医生、法官、律师等•错误:注意读音和身份•过时:老爷、大人•不通行:师傅、伙计、爱人、小鬼…•庸俗低级:哥们儿、姐们儿…•绰号:柴火妞、秃子、四眼、菜鸟…(四)称呼中的禁忌•自我介绍•他人介绍•集体介绍二、介绍(一)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的时机(1)本人希望了解他人;(2)他人希望结识本人;(3)本人认为有必要令他人了解或认识本人;•自我介绍的分寸(1)讲究态度(2)力求真实(3)注意时间(二)他人介绍他人介绍,又称第三者介绍,经第三者为彼此不相识的双方引见、介绍。社交活动中的东道主社交场合中的长者家庭中聚会的女主人公务交往活动中的公关人员(礼宾人员、文秘人员、接待人员)等。1、介绍者的选择•把职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把晚辈介绍给长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学生介绍给老师•把公司同事介绍给客户•把非官方人士介绍给官方人士•把本国同事介绍给外籍同事尊者居后优先知情权2、介绍的顺序3、介绍他人的方式•标准式•简介式•强调式•引见式•推荐式•礼仪式•介绍之前征求双方的同意•注意举止表情•问候语的呼应4、介绍的应对(三)集体介绍集体介绍,是他人介绍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介绍者在为他人介绍时,被介绍者其中一方或双方不止一人,甚至是很多人。大型公务活动规模较大的社交聚会婚礼、生日晚会举行会议接待参观、访问者1、集体介绍的时机少数服从多数强调地位与身份人数较多一方的介绍顺序2、集体介绍的顺序三、握手能体现交往双方对对方的态度能体现人们的礼仪修养能促进人们的交往握手的作用•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同事;•迎接客人及拜访辞别时;•别人向自己送礼或祝贺时;•当你向某人道贺时(在演讲或颁奖之后);•当你与人道别时;•在商业或社交场合当有人为你介绍时;•当你安慰某人时,在这情况下,握手可能会持续几秒钟,这时你可以将你的另一只手放在两人握着的双手上,表示借着两人等握的双手传达同情,慰问之意。1、握手的时机尊者决定原则:尊者先行•长幼之间,长者先;•男女之间,女士先;•已婚者与未婚者之间,已婚者先;•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下级屈前迎握;•迎接客人,主人先;送走客人,客人先。2、握手的顺序行礼时行至距握手对象约1米处,双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握手时应用力适度,上下稍许晃动一两下,时间控制在三秒钟以内,随后松开手来,恢复原状。3、握手的方式•时间•力度•手位•神态4、握手的规范握手时的语言感谢时——感谢语道歉时——道歉语祝贺时——祝贺语慰问时——慰问语重逢时——问候语欢迎时——欢迎语安慰时——安慰语再见时——告别语其一,忌心不在焉或面无表情。其二,忌伸出左手。其三,忌握手时戴手套。其四,忌交叉握手。其五,握手时戴着墨镜。其六,握手时另外一只手依旧拿着香烟、报刊、公文包、行李等东西而不肯放下。6、握手的禁忌其七,忌握手时另外一只手插在衣袋里。其八,忌握手时长篇大论,点头哈腰,滥用热情,显得过分客套,让对方不自在,不舒服。其九,忌握手时把对方的手拉过来、推过去,或者上下左右抖个没完。其十,忌握手之后,立即揩手,好像与对方握一下手就会受到病毒感染似的。握手的禁忌拥抱礼•两人正面对立,各自举起右臂,将右手搭在对方的左臂后面;•左臂下垂,左手扶住对方的右后腰。•首先向左侧拥抱,然后向右侧拥抱,最后再次向左侧拥抱,礼毕。•拥抱时,还可以用右手掌拍打对方左臂的后侧,以示亲热。合十礼双掌十指在胸前对合,掌尖和鼻尖齐高,手掌向外倾斜,上身微欠,头略低,兼含敬意和谢意双重意义。举手礼•行举手礼时,要举右手,手指伸直并齐,指尖接触帽檐右侧,手掌微向外,右上臂与肩齐高,双目注视对方。•待受礼者答礼后方可将手放下。鞠躬礼基本姿势:身体成标准站姿;手放在腹前.角度:20度~30度。表情:自然,符合场景。眼神:视对方或视地面。拱手礼•一般以左手抱握在右拳上,双臂屈肘拱手至胸前;•自上而下,或自内而外有节奏地晃动二三下。吻手礼•女方先伸出手作下垂式,男方则可将其指尖轻轻提起吻之•女方身份地位较高,男方以一膝作半跪姿势,再提手吻之点头礼行点头礼时,一般应不戴帽子。具体做法是:头部向下轻轻一点,同时面带笑容。不宜反复点头不止,也不必点头幅度过大。路遇熟人,在同一场合碰上已多次见面者,遇上多人而又无法一一问候时,或其它不宜与人交谈时多用点头礼。四、名片——名片制作的规格:国际规格:6cm×10cm国内规格:5.5cm×9cm女士规格:4.5cm×8cm——材质:选用纸张(再生纸)不选用金、银、木头等材料制作1、名片的制作——名片的色彩:白、米、淡蓝、淡黄、淡灰——名片的图案:企业标志、产品;以少为佳——名片的板式:横式,竖式;多采用横式名片的制作2、名片的用途•介绍自身•结交朋友•维持联系•业务介绍•通知变更•拜会他人•简短留言•用作短信•用作礼单•替人介绍(1)交换名片的时机—希望认识对方—表示自己重视对方—被介绍给对方—对方提议交换名片—对方向自己索要名片—初次登门拜访对方—通知对方自己的变更情况—打算获得对方的名片3、名片交换过程中的礼仪(2)名片的准备—名片不要和钱包、笔记本等放在一起,原则上应该使用名片夹。—名片夹或皮夹置于西装内袋,避免由裤子后方的口袋掏出—名片可放在上衣口袋(但不可放在裤兜里)—要保持名片或名片夹的清洁、平整。3、名片交换过程中的礼仪(3)递名片——递名片的次序是由下级或访问方先递名片,如是介绍时,应由先被介绍方递名片。——起身站立走上前,使用双手或右手,将名片正面面对对方。——递名片时,应说些“请多关照”、“请多指教”之类的寒喧语。——互换名片时,应用右手拿着自己的名片,用左手接对方的名片后,用双手托住。——遇到难认字,应事先询问。——在会议室如想和多人相互交换名片时,可按座次排列互换名片。——上司在时不要先递交名片,要等上司递上名片后才能递上自己的名片。名片交换过程中的礼仪(4)接受名片——必须起身双手接收名片。——应口头称谢或重复对方所使用的谦词敬语。——接收的名片不要在上面作标记或写字。——接收名片时,要认真地看一遍。——接收的名片不可来回摆弄。——不要将对方的名片遗忘在座位上,或存放时不注意落在地上。名片交换过程中的礼仪•接受名片后,不宜随手置于桌上;•应随身携带名片夹、公文包、办公室抽屉常备;•接过名片要精心放入自己名片夹或上衣口袋里;•对名片进行整理并加以利用。4、名片的存放•语言•内容•方式•态度五、交谈•文明:不采用粗话、脏话、黑话、荤话等•礼貌:五句十字礼貌用语•准确:发音、语速、外语、缩略语•1、讲究语言艺术•准确流畅的语言•委婉表达自己的意思•把握一定的分寸•适度表现幽默•2、使用礼貌用语(一)交谈语言•“你找谁?”就不如“您找哪一位?”好;•“来不了”就不如“真对不起,我确实不能来”诚恳;•“不行就算了!”就不如“如果觉得有困难的话,那就不麻烦您了。”妥贴。•“干不了”——不如----•“有事吗?”——不如----用词用语要文雅(二)交谈内容•忌谈的主题•宜选的主题•不非议国家国政•不涉及国家或行业秘密•不评论交往对象的内部事物•不议论同事领导•不涉及格调不高的话题•不涉及私人问题1、忌谈的主题(六不谈)(6)私人问题六不问①不问年龄④不问经历②不问收入⑤不问健康③不问婚姻⑥不问信仰•既定的主题•高雅的话题•轻松的话题•时尚的话题•对方擅长的话题2、宜谈的主题(三)交谈方式•耐心倾听:耐心、目光关注,不轻易打断,及时予以回应,不显烦燥。•善于提问:能打开僵局和沉默,善于诱导启发和提出话题,转到中心主题上。•调动气氛:用语言、语调、言词内容,个人情意营造谈话气氛,调动对方。•幽默处理:通过语言反常组合构造幽默意境,祛除忧虑愁闷。•委婉含蓄:用不直接提及事情不愉快的侧面言词来替代令人不悦的内涵。•模糊回避:在某些语境和环境用宽慰式、回避式、选择式模糊语言传递信息。•言行暗示:通过语言、行为或其它符号把自己的意向传递给他人。•拒绝艺术:通过沉默、转折、诱导等方法否定,不直接说“不”。言词的沟通技巧1.声音大小:全场听得见,声音有强弱变化2.讲话速度:快慢适中,约100-120字/分钟,重要地方放慢3.音调变化:根据内容改变,有高昂、有低沉,配合面部表情4.重音运用:在关键性词句上加强,时而轻松叙述5.顿挫使用:短暂的顿挫促使听者期待或思考6.措辞格调: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避免粗俗或咬文嚼字。7.逻辑顺序:先后成章,不颠三倒四,举例后能回到中心8.情绪修饰:要有表演者精神,依内容体现情意,吸引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