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现状与发展趋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俄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现状与发展趋势俄军从前苏联继承了大部分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是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军指挥自动化系统抗衡的系统。一、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俄军的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俄罗斯国家最高当局对战略核部队实施不间断的指挥控制。俄罗斯的五大军种均掌握有核武器,但主要的战略核部队是战略火箭军、空军和海军。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主要由探测预警系统、指挥中心和通信系统组成。(一)预警探测系统前苏联建立了预警卫星、地面雷达、机载预警与控制系统组成的战略预警系统,对来自各个方向的导弹攻击,可提供15-30分钟的预警时间,俄罗斯独立后,仍继续不断改进这些预警系统,俄预警系统主要包括:预警卫星、预警飞机和雷达系统。1、预警卫星战略预警卫星由“宇宙”系列卫星充当,仅1993年,俄罗斯就发射了36颗“宇宙”系列卫星。2、预警飞机俄空军已装备“伊尔-76”预警飞机20多架,该预警机装备了高性能雷达,新型敌我识别系统和先进的电子战设备,能探测陆地、海面上空目标,探测距离为620公里,并能指挥引导米格-31飞机和苏-27等飞机攻击来袭目标,对付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3、预警雷达系统俄罗斯部署了一个全国规模的陆基防空雷达网,包括一万多部雷达,这个雷达网覆盖了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4、远程预警雷达系统该系统包括多部后向散射超视距雷达、远程预警雷达和大型相控阵雷达。这些大型预警雷达大都部署在边境一带,主要执行弹道导弹预警任务,并为莫斯科反导预警系统提供拦截所需的信息数据,主要部署在西部和东部,其中有两套可监视我国部分地区及沿海的飞机、舰船和战略导弹的活动情况。(二)指挥控制中心1、莫斯科指挥控制中心指挥控制中心为总统和国家军政首脑、各军兵种司令部提供信息。在指挥中心,作战值班员和计算机专家以及分析研究军官时刻监视和获取核袭击信息,并可直接向俄罗斯国防部长和俄军总参谋长通话报告情况。显示屏幕上分别显示作战态势、空间目标运动情况和各地面跟踪站状态及工作情况,跟踪站负责跟踪低轨道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情况。这些情况自动进入名为“报春花”的专用处理装置,并可启动总统的“黑匣子”报告总统。前苏联时期就十分重视战略指挥中心的建设,尤其是地下加固式指挥中心的建设。仅莫斯科市就建有75个地下指挥所。有的指挥所建在数百米深的地下,每平方厘米能够承受70公斤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前苏军统帅部指挥中心就建在地下200米深处,并有核防护措施,此外,前苏联还建有机载和舰载指挥中心,以满足战略指挥需要。地下指挥中心在战争爆发时,可使国家领导集团在核攻击下的生存,并能保持对军事力量的控制。俄目前仍在继续修建供国家领导集团使用的地下指挥所,其中包括扩大和加强莫斯科周围的主要地下设施,其中一个最大的、抗毁能力最强的地下指挥设施可容纳1万人。所有地下指挥所可提供18万名指挥人员使用。2、空中空间防御系统俄军在对近期局部战争,特别是海湾战争的经验进行分析和研究后认为,未来战争初期的基本作战形式将是空中和空间的激烈斗争,而空中和空间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建立统一的空中空间防御系统,才能保障在战争初期顺利实施战略展开和实施首次战略性战役。俄空中空间防御系统是在现有防空体系基础上建立,以防空军为基础,并把各军种和军事航天力量的兵器合在一起。采取区域部署原则,在各防空地域内,根据统一的目标和计划,统一使用防空兵力兵器,综合利用各军种的空中空间侦察机构和防空系统。俄空中和空间防空体系分为外环和内环。外环距莫斯科100-130公里,内环距莫斯科50-70公里。主要装备是各种型号的S-300导弹防御系统。3、机动指挥所为了增强指挥所的战时生存能力,俄军继续采用机动指挥所。(1)车载指挥所。是指前苏联研制的铁路导弹综合作战系统。包括预警车厢——警戒和防御系统;发射车厢——操作员时刻控制着发射装置和火箭系统;指挥车厢——作战系统的控制中心。通信车厢——配备现代化的通信技术装备,保证系统与高级指挥所不间断通信联络;装备的导弹为苏式PC-22洲际导弹,西方称为SS-24。(2)机载指挥所和舰载指挥所。俄军继续使用前苏联的机载指挥所和舰载指挥所,机载指挥所有国家级和军区级两种。国家级供国家指挥当局、国防部和总参谋部以及各军种总部使用,由伊尔-76运输机改装而成。舰载指挥所供五大军种的下属部队和各战区、各军区司令部等使用。由二艘巡洋舰作为指挥舰,它有支援国家一级指挥控制和备用能力。4、备用指挥所俄罗斯的备用指挥所通常配置有各种主要指挥设施和通信设备,并存有当前情况的情报数据。俄政府领导和指挥人员都有远离城市中心的备用加固指挥所。某些备用指挥所及其有关通信系统只有经过最高当局批准,并由总参谋部下令方可使用。(三)战略通信系统俄军的战略通信系统是在前苏军的通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前苏军军民共用通信系统的特点,同时把政府的通信设备也综合进去。俄国家通信系统与军事通信系统相似,而且国家通信系统的大部分直接用于保障军事目标。1、战略话音通信网俄罗斯的战略话音通信网主要是由国家公用电话网及各军种、战区的专用通信系统构成,冗余程度相当高。国家公用电话网平时和战时都可充分使用,各交换中心之间的传输干线也就是战略话音通信网的主干线。2、卫星通信系统俄军的战略通信主要依赖于卫星。俄罗斯的卫星通信网分三层不同轨道。第一层主要担负对舰和对潜通信;第二层主要担负战略通信任务,重点用于军事指挥、控制和通信;第三层主要担负军事通信任务。3、对潜通信为了对导弹潜艇进行控制,海军总部乃至最高指挥当局必须能与潜艇部队保持联系,对潜通信至关重要。对潜通信是俄军战略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潜对岸通信是利用“闪电”卫星转发潜艇信息。岸对潜通信主要采用高频、特高频、低频、甚低频和极低频,在岸对潜和潜对岸之间建立双向通信线路。二、战术指挥自动化系统俄罗斯独立后,继续研究和改进战术指挥自动化系统,先后推出了各种不同用途的战术指挥自动化系统,主要有S-300PMU地空导弹和S-300V反战术弹道导弹系统,形成了一个防御能力很强的C3I系统防空网。另外,俄还有一个自动化防空系统和一个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俄军的战术指挥自动化系统在技术上明显落后于西方。近年来采取很多措施来提高其战术指挥自动化系统的能力:一是装备现代化器材,提高指挥自动化程度。目前,师、团两级司令部都装备了大量较为先进的指挥自动化器材,实现了局部指挥自动化。并要求指挥人员用计算机拟制作战计划,优选作战方案,传递作战文书,同时,通过计算机对部分武器系统实施控制,从而提高了导弹和火炮的射击精度;二是在司令部工作中,推广采用平行法、合并法和统筹法等科学工作方法,提高指挥效率;三是通过多备份、多手段、分散隐蔽等措施,提高C3I设施的战场生存能力;四是重视发挥电子战的作用,以瘫痪敌方的指挥中枢,保护己方的C3I系统的能力。三、俄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特点俄军的指挥自动化系统与美军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比较起来具有以下特点。(一)抗毁性较强。俄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研制和部署都比西方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更多地考虑抗毁性,主张通过隐蔽、分散、加固、机动、冗余备份和通信保密等手段来提高其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生存能力。(二)兼容性强。俄军的民用和军用系统界线不十分明显,所有利用了先进技术的民用系统(包括卫星系统)在设计时都考虑了与军用系统兼容的问题。俄国的民用通信系统就是一个可改为军用战略通信网的系统。这样,战时一旦需要,就能迅速向军用系统转换。(三)可靠性强。俄军的设备通常都是专用的,比较结实,和西方的设备相比,受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小,备份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设备技术的不足。第三节日军指挥自动化系统日本为提高其军事实力,十分重视C3I系统的建设。80年代中期,日本自卫队已建成了功能齐备,技术相当先进的全国指挥自动化系统。一、陆军指挥自动化系统日本陆军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一是野战移动通信系统。目前,日本陆军军与师、师与团指挥所之间用超短波多路通信机通联,团与连之间用车载超短波通信机,排以下装备几种便携式短波通信机,此外,还设有野战通信交换台、野战无线电交换机,使野战无线电通信器材、各种终端装置有机地联接在一起。二是自动化指挥系统。日陆军现装备的野战自动数据处理系统,主要用于防空指令控制、野战炮兵射击指挥控制和部分战术火控系统。三是野战防空系统。在陆军的防空系统中,日本正在研制师级防空系统和短距离防空系统,这个自动化防空系统与陆军参谋部、中央补给处、各方面军联机,形成地面战场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二、海军指挥自动化系统日本海军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比较复杂,一是通信系统。海军的通信分陆地通信、移动通信、陆地与机动部队间通信三种。陆地通信,主要使用地面通信线路,包括微波多路通信线路,当计算机联机交换数据时则使用专线;移动通信,主要是利用数据传输线路、卫星、高频、甚高频等;舰艇之间的通信则使用光学通信机;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之间的通信是通过陆地上的通信部队中转,紧急情况下可使用水下通信机;水面舰艇与岸上通信时,利用卫星、高频、甚高频,通过地面通信线路进行,飞机则仅用高频和甚高频。岸勤部队对潜艇通信时,通过地面线路用超低频播发。二是联合舰队司令部的指挥支援系统。舰队司令部作战室设有大型电子计算机,该机与显示屏幕相联接,随时可显示情况:舰艇司令部的指挥支援系统内存储的情报或与其他部队交流的情报,包括敌我兵力部署和行动状况、防空情报、己方飞机飞行状况、海上警备船和商船的活动情况,同时,也负责向中央指挥所、空军通报敌我舰艇和飞机展开情况、行动方向以及向各舰队提供水文气象资料。三是护卫舰的自动化指挥系统。护卫舰指挥系统由通信、传感、导航、水文气象、指挥、武器控制6个系统组成。三、空军指挥自动化系统日本空军的C3I系统主要是“巴其“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全自动的战术防空警戒系统,由对空作战指挥中心、探测预警系统、数据处理和传输系统、显示系统以及武器系统五部分组成。该系统与日本中心指挥所相连接,保证日本最高当局在必要时能直接指挥航空自卫队。此外,也可与驻日美军的相应系统相连接,组成一个紧急联合管理系统。该系统提高了截击能力和灵活性,可靠性和抗毁性好,充实并强化了指挥功能,提高了系统的指挥自动化功能。四、中央指挥所中央指挥所是把陆、海、空自卫队的信息以一揽子方式集中在一起,以便紧急时中央能立即查明情况,采取措施,实施一元化指挥。该指挥所与首相官邸和驻日美军司令部之间设有热线,整个指挥所设备先进,布局合理,可以做到情报处理快速准确,上下内外联络畅通。第四节韩军指挥自动化系统韩军认为,发展C3I系统是加强韩军威胁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标志。在美军的帮助下,韩军的C3I系统建设初具规模。80年代中后期,韩军先后建立了三个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即“战区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战区自动化指挥与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一、战区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韩军战区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的主干线是一个“以太”局域网,该网连有10个网络节点,其中9个在联合部队作战指挥部内,为联合部队司令官、作战指挥车和各参谋部门以及工程、后勤等提供服务;另一个节点设在红云营的联合野战集团军司令部里,通过调制解调器和电缆接入联合部队指挥所。联合部队指挥部内的九个节点中有一个节点为韩国第1和第3集团军、联合部队下属的海军司令部以及联合作战特遣部队提供服务。所有作战指挥车的节点是可运式的。在韩军战区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的10个节点中,每个节点的主机为一台WICAT160型计算机,操作系统采用UNIX,并用现成的Informix数据库软件支持相关的数据库。在该系统里,数据库能不断得到更新。当有变化时,数据就被复制下来,使每个节点的数据库保持完整,并和其它所有节点的数据库一致。一旦任何节点出故障,都可迅速重建工作站的数据项。每个工作站都可以调用数据库的数据,但只有被指定的为特定的数据项负责的工作站才有权修改数据,以避免发生非法改写数据的情况。用户可根据需要提出查询,显示设备以用户指定的格式显示信息。各工作站以电子邮件的方式通信,不需要手写或打印文电。韩国战区指挥控制系统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