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的概念和特征(1)概念—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认为“信息时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2)特征—a传载性—可以传递,并且在传递中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通常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都是信息的载体,用于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的物质也是信息的载体;b共享性c可处理性可以通过处理增加使用价值;d时效性;2.常见的信息技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3.信息的处理过程—获取;加工;表达;传播;存储;转换;使用;4.信息科技的发展及影响—语言;文字;造纸术;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有线电报机;电话;电视;第一台计算机;5.信息的数字化—把各种形式的信息转化为二进制数形式的过程;6.数制及数制之间的转换7.字符的编码—数字、英文和汉字的二进制编码;ASCII码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在计算机中,实际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输入码—区位码、音码、形码、音形码;汉字内码;字形码—位显示和打印输出汉字而形成的汉字编码;8.声音的编码—采样(采集模拟信号的样本)和量化(把采集到的模拟量值序列转换为一个二进制数序列);采样频率为44.1kHz,量化的值用16位二进制数表示,立体双声道,每秒数据量的计算公式为44100*16*2/8=176400字节;音质CD、WAV、MP3、WMA、RA;9.图像的编码—矢量图(无论放大、缩小或旋转都不会失真;难以表现色彩层次丰富的逼真图像效果)和位图(会失真;三原色—红蓝绿);包含黑白两个的图像每个像素只需要用1位二进制数来表示;分辨率位800像素*600像素、用24位二进制数表示的彩色图像具有800*600*24./8个字节;位图格式BMP、TIF、GIF、JPG;10.数据的压缩11.冯诺依曼体系及五大逻辑部件—CPU(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ROM—只能读出不能写入信息,断电不消失;RAM—能写入能读出,断电消失,计算机中的内存一般是指RAM;)(外存储器的存期速度较慢,断电后信息仍保存);输入、输出设备(多媒体电脑—指具有多媒体信息能力的计算机系统);12.计算机硬件的基本配置—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应采用二进制运算;程序可以像数据那样存放在存储器中,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执行;指令—让计算机执行某个操作的命令;程序—为解决一个问题而设计的指令序列;13.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a操作系统—windows、macOS、unix、linuxb语言处理程序—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的翻译程序,把源程序翻译成二进制代码的机器语言,使计算机能够识别和执行;c数据库管理系统—SQL、Oracle、DB2;应用软件a办公软件—WPS、Office;b多媒体制作和播放应用软件—photoshop、premiere、flash、realplayer、mediaplayer、authorware、director、multimediatoolbook;c网络应用软件—outlook、foxmail、frontpage、Dreamweaver;d管理信息系统e生产过程控制系统14.常用软件的安装—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安装操作系统和设备驱动程序;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安装应用软件;15.网络的组成要素—计算机设备(处理信息)、通信线路及连接设备(传输信息)、网络协议(提供对信息准确传输的规范和保障);16.网络的功能—a数据通信—对各类数据进行传输、交换和处理;b资源共享—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c分布式处理—某台计算机的任务过重时,网络控制中心将部分工作自动转移到任务量较轻的计算机中去处理;17.网络的分类—a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差别主要是在所用的通信线路、设备以及通信协议上;B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树状型;18.网络的硬件(1)网络的传输介质a双绞线—插在计算机网卡接口上的网线;传输距离有限,不超过拜米;b同轴电缆—传输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传输效率比双绞线高;c光纤—外形更纤细;传输速率更高,抗干扰性更强,更适合远距离传输;通过线缆传输信息的方式称为有限传输,把依靠电磁波传输信息的方式称为无线传输;(2)网络的连接设备a网卡—网络适配器,直接插在计算机相应总线槽里,然后与网线相连;b调制解调器—网络适配器,通过电话线连接上网;c集线器—hub;将一些计算机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局域网;共享宽带的工作方式,容易造成网络堵塞;网络数据传输效率相当低,不够安全;d交换机—独享宽带;过滤和转发,减少误送或错送数据情况的出现,避免共享冲突,不容易造成网络堵塞;e路由器—使局域网与其他网络相连,使一种连接多个网络的网络设备;属网际设备;把多个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网络彼此俩你就可起来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使不同网络内计算机的通信变得快捷、高效,让网络系统发挥更大的效益;f无线网络环境中,广泛使用的是无线路由器和无线访问接入点设备AP;AP相当于局域网的集线器,通过通信协议标准与有线网络连接,通过天线与无线设备进行通信;19.网络协议—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规则;就是计算机在网络中实现通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具体定义了双方“讲什么”、“怎么讲”及双方讲话的次序等信息;IPX/SPX及NetBEUI—局域网中比较常见的协议;HTTP—万维网的超文本传输协议;SMTP和POP3—电子邮件发送和接受协议;TCP/IP—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协议;20.因特网协议—(1)IP协议—无连接的协议,提供不可靠的传输;(2)TCP协议—确保数据准确、快速、可靠传输,提供一种可靠的、无差错的数据传输;21.IP地址和域名(1)32位的二进制数;(2)包括两部分,前面是网络地址,用以区分因特网上连接的各个网络;后面是主机地址,用以区分在同一网络上的不同计算机;(3)三类地址;A类地址—10.0.0.0~10.255.255.255;第一个字节是网络地址,后三个字节是主机地址;B类地址—172.16.0.0~172.31.255.255;前两个字节是网络地址,后两个字节是主机地址;C类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前三个字节是网络地址,第四个字节是主机地址;(4)域名—用含有一些具体意义的名字来代替IP;最右边的子域是最高层域名,由右向左层次逐渐降低,最左边的子域是主机名,一般格式为:计算机名.网络名.机构名.最高层域名;(5)域名与IP地址的转换是由域名系统DNS来实现的;(6)ipconfig—显示本机的IP地址及TCP/IP协议设置的相关信息;ping—获取网络中任何主机的IP地址;测试网络中两台主机或其他设备之间的联通情况,帮助分析网络故障的原因;tracert—检查数据分组从一台网络设备到另一台网络设备所经过的路径,了解访问各个网站所进故宫的路由情况,判断在检查过程中是否有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发生故障;22.因特网的接入方式(1)拨号上网—普通的电话线路、计算机、调制解调器;先拨通本地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指定的电话,再由该ISP负责处理这个拨号请求,并发往所需访问的目的主机;简单便宜,数据传输速率较低,接入稳定性较差;(2)ADSL接入—分离器、ADSL-Modem、网卡;利用分离器把普通电话线路所传输的低频(电话语音)信号和高频(网络数据)信号进行分离,即实现在一根电话线中同时传输语音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而互不干扰;非对称,即上行、下行传输速率不一样;上行、下行带宽是独享的,不会由于接入用户或数据量增加而导致网络服务质量下降;(3)有线通接入—Cable-Modem、网卡;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并稍加改造,利用有线电视线缆的一个频道进行数据传送,而不影响原有的有线电视信号传送;无需拨号,开机永远在线;带宽共享,上网人数增加后,网络传输速度会下降许多;(4)光纤接入—利用数字贷款技术,将光线直接接入小区,用户再通过小区内的交换机,采用普通的双绞线实现连接的一种高速接入方式;共享带宽,用户的实际速率会随上网人数的增多而下降;(5)无线接入—采用无线手段连接因特网的接入技术;固定接入(微波接入、卫星接入)和移动接入(移动电话和一部分便携式计算机),采用无线应用协议;23.万维网—由许多信息资源相互链接而成的一个世界范围的信息网,其信息资源可以供用户进行访问;HTTP是用于从万维网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种数据通信协议;传送浏览器的网页请求和服务器返回的网页;网页时用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的超文本;常见的浏览器有internetexplorer、netscapenavigator、mozilla、firefox;24.统一资源定位器—万维网撒谎那个的每一个网页、每一种资源都有的具体地址;协议名://【用户名:口令@】域名【:端口】/路径/文件说明;协议名是指访问该资源所采用的协议,如HTTP、FTP;用户名和口令仅对某些协议有要求,如FTP;端口是传输控制协议TCP要求的,大多有缺省规定;25.搜索引擎—全文搜索引擎(关键词简单查询;关键词复杂查询;高级搜索;)“”精确查找;+或and同时包含两个关键词的信息;—或not不包含连接在后面的关键词的信息;|或or包含任意一个或全部的相关信息;分类目录搜索;26.电子邮件—(1)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把电子邮件先送至发送人的电子邮件服务器中,然后该服务器再将邮件发送至接收人的电子邮件服务器中;(2)电子邮局协议第3版POP3—帮助接收人利用邮件管理软件将邮件从他的电子邮件服务器接受到自己的计算机中;用户名@域名;用户名是用户自定义的字符组合;域名是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的服务商;27.文件传输—依靠文件传输协议FTP实现,基本思想是客户机利用类似于远程登录的方法登录到FTP服务器,利用该机文件系统的命令进行操作;28.信息安全意识的建立—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和可控性;29.计算机病毒及其特征(1)概念—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2)特征—寄生性;隐蔽性;潜伏性;传染性;破坏性;不可预见性;(3)蠕虫病毒—网络传播;传播最快;“爱虫”、“冲击波”、“震荡波”、“熊猫烧香”;大礼啊不过复制自身,在网络中传播,疯狂占用有限的网络资源,最终引起整个网络的瘫痪;木马—未经用户同意进行非授权操作的一种恶意程序;30.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手工检测;自动检测;31.软件版权的保护32.各类侵权行为的辨别和抵制33.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的识别34.良好的网络道德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