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重要考点一览考点·商品及其基本属性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其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2.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3.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劳动,它是商品的本质属性。考点·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考点·供求影响价格当商品供不应求,商品的价格就会上升。当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此时,这个市场就成为了卖方市场。反之,当市场中商品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对购买者有利,称为买方市场。考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考点·我国的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考点·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1.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2.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考点·促进就业的措施1.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2.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考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2.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考点·财政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考点·税收的特征1.强制性。2.无偿性。3.固定性。考点·市场经济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2.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考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其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再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考点·民主监督的方式1.信访举报制度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3.舆论监督制度考点·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考点·民主决策的主要制度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专家咨询制度。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4.社会听证制度。考点·人大代表的权利1.审议权2.表决权3.提案权4.质询权考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原则——首要原则2.民族团结原则——重要原则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根本原则考点·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2.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存在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差别乃至对立。3.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考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考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考点·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考点·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考点·意识活动的性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考点·意识的作用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考点·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考点·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承担者考点·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1.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考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考点·发展的实质1.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方法论: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考点·社会发展的基本运动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考点·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考点·认识自我的途径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3.通过集体了解自己,集体往往对一个人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考点·勤俭持家的要求1.通过勤奋、苦干,夯实家庭物质基础。2.树立具有现代文明的消费观。考点·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1.避开诱因法。2.婉言谢绝朋友,提高自制力。3.专时专用,改正不良习惯。考点·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3.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4.自我疏导。考点·在竞争中合作1.在竞争中合作的要求:应体现“双赢”的原则,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排斥,而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2.“在竞争中合作”需要我们形成团队精神:(1)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2)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的利益服从团队的利益。考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性质1.思想性。2.人文性。3.实践性。4.综合性。考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基本理念1.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2.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3.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考点·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建议1.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2.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4.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5.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考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建议1.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2.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3.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4.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考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理念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2.积极主动开发课程资源;3.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4.转变学习方式,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考点·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特点1.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2.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3.重过程与重结果的统一。考点·新课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1.教师要更新观念、目的明确。2.课堂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但不能偏离课堂教学主题。3.课堂活动要有逻辑性。4.教师应具有教学机智。5.教学活动在精不在多。考点·教学规律1.知行统一规律。2.灌输与疏导统一的规律。3.时代性规律。4.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考点·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知识体系,即在整课或整个单元甚至全书中起重要作用的那部分知识。2.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3.社会生活实际。考点·确定教学难点的依据1.较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2.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远的内容。3.学生思想认识上比较容易产生疑难的内容。4.容易混淆、误解的相似、相近的内容。考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课程资源既包括学校内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学校外的各类社会机构和各种教育渠道所蕴含的多种教育资源,教师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之为课程实施和教学服务。1.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开发、选择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2.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将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等结合起来,使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3.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重视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使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生活体验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4.结合当地和学校实际情况,重视对本土资源尤其是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独特价值。5.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考点·教学评价实施要求1.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2.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3.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4.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5.采取多样化和开放化的学习评价方式6.要重视对学生评价的反馈考点·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即预期学生身心诸方面发生的变化。1.目标设计内容要全面,并具有针对性2.目标设计应坚持预设与生成的统一3.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具有可测评性考点·案例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1.案例源于积累2.案例需要提升3.案例贵在出新考点·思想政治课的学生分析1.学生身份在以人为本的新教学观中,学生具有三重身份:教学对象;学习主体;教学资源。其中,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学习主体。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认真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组织教学。2.思想政治课学生分析的几个主要方面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学生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掌握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特点与现状。要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本状况,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这是课程教学的基础条件,也是确定教学手段的重要依据。(2)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学会反思、学会践行。教师必须明确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认知内容掌握程度、认知和能力水平的提高程度;反思自己对获取知识方法、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反思自己对社会客观存在的种种现象即事物的感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程度。(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教师在备课时,应该立足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和偏好。考点·宪法的概念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考点·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1.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2.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考点·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根据我国《继承法》第10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考点·履行受教育的义务1.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2.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3.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考点·民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与人们日常活动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民法涉及的问题有:财产所有、债权债务、知识产权、婚姻家庭和遗产继承等。民法的主要法律规定有:总则性的《民法通则》,单行法有《物权法》《婚姻法》《继承法》《合同法》《商标法》《专利法》和《著作权法》等。主观题答题技巧及例题展示一、简答题简答题相对于材料分析题和教学设计题来说,其内容容量相对较小,但命题方式多样,题目设计灵活,要求考生用较短的文字准确地表达出题目要求回答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