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礼仪与商务礼仪概述第一节礼仪概述第二节商务礼仪概述公元前592年,当时的齐国国君齐顷公在朝堂接见来自晋国、鲁国、卫国和曹国的使臣,各国使臣都带来了墨玉、币帛等贵重礼品献给齐顷公。献礼的时候,齐顷公向下一看,只见晋国的亚卿郁克是个独眼,鲁国的上卿是个秃头,卫国的上卿孙良夫是个跛脚,而曹国的大夫公子首则是个驼背,不禁暗自发笑:怎么四国是使臣都是有毛病的。当晚,齐顷公见到自己的母亲萧夫人,便把白天看到的四个人当笑话说给萧夫人听。萧夫人一听便乐了,执意要亲眼见识一下。正好第二天是齐顷公设宴招待各国使臣的日子,于是便答应,让萧夫人届时躲在帷帐的后面观看。第二天,当四国使臣的车子一起到达,众人依次入厅时,萧夫人掀开帷帐向外望,一看到四个使臣便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她的随从也个个笑得前仰后合。笑声惊动了众使者,当他们弄明白原来是齐顷公为了让母亲寻开心,特意做了这样的安排时,个个怒不可遏,不辞而别。四国使臣约定各自回国请兵伐齐,血洗在齐国所受的耻辱。四年后,四国联合起来讨伐齐国,齐国不敌,大败,齐顷公只得讲和,这便是春秋时著名的“鞍之战”。小故事:玉帛成干戈请分析:齐顷公为什么会招来四国的联合讨伐?什么是礼仪?在《礼记·曲礼》中有一段很精彩的论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仪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既是交往活动的重要内容,又是道德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庖丁解牛——礼仪“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从示,从豊。“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礼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第一节礼仪概述请说说你身边的“礼”?(一)中国礼仪的渊源一、礼仪的历史渊源起源于人类最原始的两大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禮”通“履”“礼贵从宜,事难论古”(二)西方礼仪的渊源英语单词“Etiquette”起源于法语,意为“法庭上的通行证”礼仪具有三层含义:一是谦恭有礼的言谈举止;二是教养和规矩;三是指仪式、典礼、习俗等。二、中国礼仪的发展阶段阶段时间特点礼仪的起源时期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前)天地信仰、祖先信仰;区别部族内部尊卑等级的礼制;祭天敬神的祭典仪式;礼仪的形成时期夏、商、西周三代(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为维护统治阶级的礼仪而制定的礼制,周代的《周礼》《仪礼》《礼记》礼仪的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对礼教给予了研究和发展强化时期秦汉到清末(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神抑人“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近代礼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时期“大杂烩”式的礼仪思想现代礼仪辛亥革命以后“自由、平等、民主、博爱”(一)起源于原始社会:政治礼仪、宗教礼仪、婚姻礼仪(二)形成于夏商周《周礼》:官员制度《仪礼》:各种典礼、礼节《礼记》:礼的性质、意义和作用仪礼(三)变革于春秋战国时期2011年1月11日上午,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塑像在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孔子生平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以礼治国孔子幼时生活的鲁国是当时公认的文化中心,保存了很多古老的商周文化。无论是结婚、死人、还是祭祀祖先,都有一套十分繁琐的仪式。从天王、诸侯、大夫,到一般奴隶主富贵人家,对此特讲究,他们认为这正是炫耀自己财势的好机会。每逢婚丧大事,他们便会雇用一班子人来举行礼的仪式。那时管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叫“儒”。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关于礼仪的名言黄香扇枕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自小懂事,帮父亲干活儿时很勤劳,读书时很刻苦,对父亲也很孝顺。当夏季炎热的时候,他拿扇子给父亲扇凉,晚上为父亲把床上的枕、席也扇凉,驱赶蚊虫;冬季寒冷时,他替父亲把被窝暖热。黄香成年后知识渊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受到人们的赞扬和爱。中国古代礼仪故事三顾茅庐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2、盛唐时期,《礼记》由“记”上升为“经”,成为“礼经”三书之一3、宋代家庭礼仪研究:司马光:《涑水家仪》;朱熹:《朱子家礼》4、明代时,交友之礼更加完善,而忠、孝、节、义等礼仪日趋繁多。1、规范性2、限定性3、可操作性4、传承性5、变动性三、礼仪的特征思考与练习:请举例解释礼仪的特征限定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传承性——春节:“二十三糖瓜儿粘(祭灶神的麦芽糖);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变动性——西式婚礼礼名动作适用范围礼义拱手礼胸前拱手,后收,前推日常礼仪恭敬,接受,礼让揖礼曲臂,抱手,躬身常规礼仪恭敬,给予,接受一拜礼臂,拢手,躬身30度初相见,敬长恭敬,接受,给予两拜礼展臂,拢手,躬身45度,两次常规大礼恭敬,接受,报答三拜礼高揖至额,躬身90度,三躬敬天地祖师国恭敬,接受,报答叩首礼踞坐至地,拜,叩首特定大礼恭敬,接受,报答执手礼双手出,长下幼上,长执幼行于长幼之间父慈子孝,师道生尊交手礼双手交叉胸前,推出,平示代孔夫子还礼推让,给予,示之鞠躬礼垂手,躬身,可深可浅通行礼仪谦恭,接受,礼让附手礼双手附胸腹间,上手男左女右行大礼前站姿诚意正心传统十大礼仪动作礼仪的定义为:是指一定社会结构中,在国际交往、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中表示尊敬、善意、友好的方式、程序、行为、规范和惯用形式以及实施交往行为过程中体现于语言、仪表、仪态、气质、风度等外在表象。四、礼仪的原则礼貌、礼节、礼仪的关系:礼貌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中,通过言谈、表情、举止等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礼节是礼貌的具体表现,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交际场合中,相互问候、致意、祝愿以及表示相互尊重的惯用形式。如握手礼、鞠躬礼、迎宾礼的惯用程序等都属于礼节的范畴。礼仪是人们对较大或较隆重的场合共同认可的程序。包括在礼遇规格、礼宾秩序等方面应遵循的礼貌、礼节要求。1、遵守的原则2、自律的原则3、敬人的原则4、宽容的原则5、平等的原则6、从俗的原则7、真诚的原则8、适度的原则小故事:孟子休妻孟子一生所取得的成就,与母亲的教导是分不开的。一天,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叉开腿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叉开腿蹲在地上。”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曰:“我亲眼看见的。”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请分析:(1)古人对礼仪教育的态度如何?(2)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分析提示:我国是礼仪之邦,古人对礼仪的教育及其重视,其教育方法,切合实际;孟母教子,循循善诱;孟子受教,知错就改。礼仪的基本要求:真诚尊重,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课后作业1、简述礼仪的定义2、简述礼仪的特征3、礼仪的原则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