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秋季部编版语文上册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五年级上册教学主题:家国情怀《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写于1938年11月,日本侵略者侵占了祖国的大半部分国土,诗人避难于广西桂林,用饱含怒气的笔墨写下了这首诗。语文要素: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本单元课文都是情感类的,体会情感是本单元阅读的落脚点,也是五年级的一个重要的训练点。单元的人文要素就是体会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由关注自我到关注社会,实现由个体向社会人的转变。要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离不开朗读,“交流平台”指出这几篇课文丰富的情感要读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因此,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在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又围绕这一要素对学习重点、学习方法做了进一步梳理。学习《古诗三首》,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少年中国说》和《圆明园的毁灭》是在第一课学习搜集运用资料的基础上,能结合更多的资料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进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目标在单元的层次性很明显,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螺旋上升的。2020-2021学年秋季部编版语文上册古诗文教学《古诗三首》具体的训练点:借助了解写作背景或关键词句的内涵,示范并指导学生筛选有用的资料,示范地将资料反映的内容与诗人情感对接。学习方法引领:1.读懂诗歌的题目,获得内容信息。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3.查找资料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怀。4.指导有感情朗读表达诗句中的情怀。5.背诵积累。《古诗三首》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差距较大,需要借助资料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来帮助体会诗歌的情感。但学生不能够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甄别、筛选、整理、运用,这就需要教师重点指导,使具掌握搜集资料、筛选整理的方法。这是第三学段要教给学生的基本方法。2020-2021学年秋季部编版语文上册教师要依据文本预设学生不知道或不懂的地方,如一些典故、历史事件、当时环境等,让学生课前有目的地搜集,然后进行资料的二次整理。在交流汇报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两种资料的整理方法:一是对所搜集的资料筛选提取有用信息,二是对所搜集的资料加上自己的分析理解。如读《示儿》,学生不能深刻体会诗人渴望“王师北定中原”的情感之强烈,不能理解诗人“不见九州同”的悲伤之深。因为学生不了解诗人写这首诗时的背景,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对应诗句中的关键词去筛选、整理对应的资料,使资料与体会情感有机融合。聚焦文中关键的词句,梳理有价值资料:诗人为何“但悲不见九州同”?这时需要老师帮助学生发现:搜集资料时不是随意的,需要筛选有用的资料。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九州同”思考“九州”在诗句中指什么?为什么不同?为了了解当时九州不同的背景,我们要整理哪些信息?老师示范将学生的资料进行筛选、提炼。选取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补充关键资料:诗人临终前最盼望的是“王师北定中原日”,披肝沥胆地嘱托儿子。为什么呢?这里可以结合资料了解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学生在资料与诗句对接的过程中,掌握了结合资料阅读的方法:学习古诗词需要借助资料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和人生经历。同时,这样也达2020-2021学年秋季部编版语文上册到了从一首诗读到一个人,进而从本单元一组诗读到一群人(陆游、林升、龚自珍等)的一种情,并将这一爱国组诗放在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中来重新认识其价值意义,自然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少年中国说》具体的训练点: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问题来搜集资料。预设学生的搜集、整理、甄别、运用资料的能力,教师关键时补充,并指导学生将文本内容和搜集的资料对接。学习方法引领:1.连贯有气势的朗读;背诵积累。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哪些事物”代表的含义。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体会诗人强国梦想。查找作者生平资料,及原文。3.集体朗读,在共鸣中体会。选做:对比新旧中国,激发继往开来的强国情怀。连贯有气势的朗读:《少年中国说》朗读基调是直抒胸臆的,要充满激情,铿锵有力。1.先把文中不认识的字读正确,整篇文章读通顺后再进行朗读。2.第一自然段的语句较为对仗,读时可以对长句进行断句,这样才能读起来琅琅上口。2020-2021学年秋季部编版语文上册3.第2段都是四字短语,要先理解其中的意思,再有感情朗读。预设学生体会情感的难点,指导运用资料:《少年中国说》一课的韵文中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目的是什么?学生只能借助注释了解作者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如何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时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时可以结合以下资料:学生搜集展示梁启超写作前后的突破、视频资料(当时八国联军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等);四字韵文中的事物图片、影像资料,了解这些事物特点与作者心中的少年中国相似之处,体会作者心中少年中国的美好前景和强烈的爱国情怀。这篇写于1900年的文章,是120年前发出的强国呐喊与号召,当下我们依旧可以听到它强而有力的回响。如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依然需要一代代少年为“中国梦”而继续奋斗、不懈努力,或许这就是《少年中国说》的当下意义。《圆明园的毁灭》具体的训练点:结合更多的资料来丰富对课文的认识。(斗鸡资料的途径、资料的类型、资料的内容等方面)课后练习凸显学习方法的引领:1.在默读理解课文表达情感基础上反复朗读,体会情感的变化。2.感悟“反衬”的写作方法。2020-2021学年秋季部编版语文上册3.语文要素:抓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运用对比的方法表达情感。4.查找资料。课文与“阅读链接”的情感相似之处:课文与阅读链接中的诗歌在表达上都是对祖国的赞美和对西方列强的憎恶。《小岛》具体的训练点:能在自主阅读中灵活运用资料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列小标题,用将军的口吻讲述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2.结合资料,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战士们的爱岛爱国之情,激发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用将军的口吻讲述小岛上发生的故事。结合资料,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战士们的爱岛爱国之情。主要教学过程:1.了解文章内容。(1)反馈预习情况,指名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在交流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列小标题:岛上环境或将军登岛、发现秘密、晚餐风波、深情敬礼。2020-2021学年秋季部编版语文上册(3)从登岛后到离开小岛,将军的表情和心理有哪些变化?预设:不由一愣、纳闷—脸色马上变了、一愣、心里一阵沉吟、凝视—鼻子有些发酸、怔了一下、喉咙哽了一下、鼻子又发起酸来、行军礼。(抓住人物的心情变化是厘清故事内容的一个好方法)2.走进将军内心。(1)细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将军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在相应的地方备注。(2)学生交流反馈。3.总结升华感情。4.练习讲故事:试着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交流讲述注意要点:转换人称,以“我”的口气讲将军的所见、所闻、所感;由“我”看到的、听到的,讲出“我”的内心;把“我”印象深的、最受感动的地方讲具体,传递出“我”内心真实的情感。讲好故事的方法:(1)抓住线索讲完整。可以看着黑板上将军的心理变化讲。(2)转化角色讲心理。(3)重点情节有创造。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本单元习作,不仅是写出一篇《二十年后的家乡》,更重要的是学习编写提纲,让学生有“篇章写作”的意识,明确在整篇习作中要“分段叙述”,要“突出重点”。2020-2021学年秋季部编版语文上册列提纲,至少有两个方面的优势:第一,提纲就是预先构思。写作主张构思先行。列提纲中的构思,能让想象的夸张与合理不断调合(提纲为线索、提纲为提示、提纲为规约)。第二,列提纲中还具备多种有利于写作的能力,如组织能力、选择能力、自我约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