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义(Symbolism)象征(symbol):象征一词来自希腊语,原意是将一物破成两半,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对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几经演变,引申为“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惯代表”。象征主义(Symbolism):这一术语由法国诗人莫雷亚斯首先提出。1886年,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象征主义宣言》,从此,拉开了象征主义文学帷幕。先驱:爱伦•坡(EdgarAllanPoe)远祖波德莱尔(CharlesPierreBaudelaire)近宗(创始人)爱伦•坡(EdgarAllanPoe):提倡“纯艺术”、“纯诗歌”,“以韵律创造美”,强调作品的暗示性和音乐性,描写古怪、奇特、病态的社会现象和心理活动,为象征派文学开了先河。代表作有诗歌《乌鸦》和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波德莱尔(CharlesPierreBaudelaire):一生只写过一部诗集——《恶之花》(FleursDuMal)(1857)。是象征主义文学的起点。《恶之花》分为“忧郁与理想”、“巴黎即景”、“酒”、“恶之花”、“叛逆”和“死亡”六部分。书的主题是恶及围绕着恶所展开的善恶关系。恶指的不但是邪恶,而且还有忧郁、痛苦和病态之意,花则可以理解为善与美。《恶之花》是波德莱尔的代表作,也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创新之一在于他描写了大城市的丑恶现象。创新之二在于展示了个人的苦闷心理,写出了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悲惨命运。分期:前期象征主义(Pre-Symbolism)(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代表人物是兰波(ArthurRimbaud)、魏尔伦(Paul-MarieVerlaine)、马拉美(StephaneMallarme)。他们把客观世界看作主观世界的的象征,着重表现直觉和幻想,发展了波德莱尔关于“世界是一座象征之林”的观点。兰波(ArthurRimbaud)(1854-1891)认为诗歌要表现自我,要“探索自己的灵魂”,诗人应该是“通灵者”。长诗《醉舟》写喝醉的诗人随波逐流泛舟大海,摆脱了“纤夫”、“舵”、“锚”等外界的束缚,看到了层出不穷的怪异景象,以此比拟感官麻醉、心灵开启的诗人抵达“未知”境界后的感受。保尔·魏尔伦(PaulVerlaine1844-1896)保尔·魏尔伦,法国诗人。1886年中学毕业后,在巴黎市政府当小职员,同时开始写诗。主要诗集《土星人诗集》、《戏装游乐图》、《智慧集》等,强调主观感受,追求诗歌形式完美和音乐效果,表现忧郁、朦胧的梦境。被象征派诗人尊为诗坛魁首。马拉美(StephaneMallarme1842-1898)主张诗歌要表现梦幻,创造纯粹美。他认为美是神圣的,一切神圣的东西都是神秘的。他还认为在观念和语言中,要排除日常的意义,使其象征化,不给读者留下任何理解的线索。长诗《牧神的午后》熔梦幻象征于一炉,集诗、画和音乐为一体,在朦胧的色调和悠长的牧笛声中,森林、湖泊、赤裸的仙女和轻盈洁白的纱裙构成了一幅奇幻的图景。瓦雷里称此诗为“法语文学中无可争议的最精美的诗”。山林水泽的仙女,我愿她们永生。她们轻柔的肤色,如此艳亮,在空中轻轻飞翔沉睡于浓密的梦乡。噢,仙女,让我们再度沉入回忆。“我的目光穿透藤杖,射向每根喉管,看那光焰在波浪里永生,空中传来森林疯狂的吼叫;沐浴金辉的长发融进了光辉、战栗和璀璨的宝石!后期象征主义(Post-Symbolism)(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今):后期象征主义诗人若星汉灿烂,多不胜数。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的瓦雷里(PaulValéry)、爱尔兰的叶芝(WilliamButlerYeats)、俄国的勃洛克(AlexanderBlok)、奥地利的里尔克(RainerMariaRilke)和英国的艾略特(ThomasStearnsEliot)。瓦雷里(PaulValéry1871—1845)法国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诗人,也是现代法国最有影响的诗人和文艺批评家。《海滨墓园》全诗分24节,每节6行,共144行,从诗人的思路和诗篇意象的展开上看,大体可分成4个部分。《海滨墓园》:第一部分(1-4节)描述诗人对永恒、和谐的幻觉。诗的开篇,用纷呈的意象构筑了一幅虚静恬淡的海滨景象,诗人凝神于其中,顿觉火与水这两种对立的物质已融合为一,生命似乎已安然溶化于永恒之中,诗人的自我也俨然与宇宙浑然一体。第二部分(5-8节)描述诗人对生命和自我的意识和思考。诗人从大海中体味到生命的运动和变迁,又从坟丛上一掠而过的幽灵中证实了人生的急促短暂,于是从对永恒和绝对和谐的遐想中清醒过来,转而对生命与永恒、自我与苍天对立的问题进行思索。第三部分(9-18节)引入墓园的意象,诗人也从思索生命和自我的意识转入追寻死亡所包含的意义。首先否定了宗教所宣扬的“灵魂不朽”、“转世超升”的观点,指出那不过是思想懒惰者的慰籍。接着又否定了那种视死亡为解脱的虚无主义看法,摆脱了对死亡的渴慕之情。至此,诗人进一步否定第一部分中那个沉溺于梦想的“我”,在思想深度上前进了一大步。第四部分(19-24节)是全诗的高潮。诗人从正视死亡出发,驳斥了古希腊爱利亚派哲学家芝诺否认生命和运动的形而上学诡辩,指出生者离不开变化、运动、冒险。同时又指出,生与死的区别就在于意识的有无,意识乃是人生的条件,甚至是人生存的理由,它和生命融为一体。人通过意识感知自己的生存,因此号召人们投身到充满感觉意识的现实生活中去。《海滨墓园》表达了瓦雷里对生命和死亡这类人生问题的哲学思辩。诗人从对永恒的幻想出发,经历了对生命和自我的意识,终于从沉醉中醒来,摆脱了“不朽”的诱惑,得出肯定现实、拥抱生活的结论。诗中关于大海“风起”的描写,正象征着诗人思想的这一觉悟。《海滨墓园》用人生的无常变化烘托出面向现实,拥抱生活的主题,指出死亡的念头非但不令人沮丧,反而促使人创造幸福、创造希望。人的价值就在于既知道生的痛苦和死的必然又不为痛苦和死亡所动摇,而坚定不移地去行动和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海滨墓园》的立意是积极的、辩证的。勃洛克(AlexanderBlok1880—1921)二十世纪早期俄罗斯诗人、戏曲家,代表作《十二个》。长诗根据十二使徒寻找耶稣基督的故事,写十二个赤卫军战士在狂风暴雨之夜,勇敢的行在大路上。他们在红旗指引下,“踏着威武的步伐走向远方”。里尔克(RainerMariaRilke1875-1926)里尔克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作当推《杜伊诺哀歌(DuinoElegies)》,由十首长诗组成,具有内在关联和镜像对称性,向人们呈现出对现代世界中个体生存的意义根据的困惑。该诗持续十年方得完成,以其晦涩难解而著称,但正是这组诗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抒情诗的顶峰,奠定了里尔克在诗坛上不朽的地位。前后期象征主义的区别:首先,前期象征主义象征内涵意义单一、单义、简单,暗示和对应的关系相对明晰。而后期象征主义则表现出多重、多义、复杂的特征,其内涵意义更具暗示性、联想性、含蓄性,象征意象交错重叠,复杂难辨。其次,前期象征主义注重感情象征,通过对应和暗示,可以窥见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后期象征主义更在于表现理智,表现抽象的思想观念,着眼于对艺术、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其深刻的思想内蕴,令读者回味深思。第三,前期象征主义追求迷离朦胧的诗歌意境,把迷朦纯净,幻觉梦境作为象征主义艺术审美的追求,一切都笼罩在一片优美的朦胧梦幻的氛围中,把直觉、梦幻、暗示、象征、音乐性等熔于一炉。后期象征主义则把诗歌引入到宗教神秘之中,表现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物质世界,也不局限于主观心理对现实的思想、评价,而是建立起象征主义的神话体系,将玄学、神话、宗教与象征融于一体。更多地运用宗教故事,神话传说,玄学典故等,使人对自然世界、社会人生的感悟,遁入到宗教神秘、不可捉摸的虚无之中。象征主义文学基本特征:一、病态性。二、象征性。三、通感性。四、音乐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