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高等教育学电子课件主讲:谢振安教授第四章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1主要内容高等学校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2第一节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一、高等学校的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或学校系统,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高等学校学制指定的基本依据有:1、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3、受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制约。(一)高等学校学制的概念及其指定的依据3第一节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一、高等学校的学制从宏观上高等学校的学制系统概括为四种基本类型:1.单一公立系统中的单一机构部门2.单一公立系统中的多重机构部门3.多重公立系统多重部门4.公立私立高等学校并存,多重部门管理(二)国外高等学校的学制概况从微观上高等学校的学制系统分为:1.初级学院或短期大学2.大学和独立的专门学院3.研究生院4第一节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一、高等学校的学制高等学校学制结构一般是指高等学校的形式结构和层次结构。从形式结构看,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两大类,还有高等职业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形式。从层次结构看,有专科、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等。(三)我国高等学校的学制结构5第一节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二、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和就业制度1、国外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概况(1)证书制(2)高考制2、我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发展历程(2)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利弊(3)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一)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1977-1985:恢复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时期1985-1992: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时期1992年10月至今: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初步深化6第一节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二、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和就业制度1、国外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概况2、我国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制度(1)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现状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完全打破了传统的计划就业模式,总体特点是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就业。以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基础性的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又适当地利用计划手段作为补充。(2)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方向(二)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制度7第一节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三、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1、美国的学位制度协士(即准学士)、学士、硕士、博士2、俄罗斯的学位制度副博士、博士3、法国的学位制度大学普通学业文凭、学士和硕士、博士、国家博士4、英国的学位制度学士、硕士、博士(一)国外学位制度分哲学博士和专业博士分为博士和高级博士8第一节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三、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1、我国学位的级别和标准(1)学士学位——能较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的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可授予学士学位。(2)硕士学位——学士学位获得者或同等学力者,经考试进入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继续学习2.5--3年,通过硕士学位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者,且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具有从事科研工作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的学习者可授予硕士学位。(3)博士学位——硕士学位获得者或同等学力者,经考试进入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继续学习3年,通过博士学位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可授予博士学位: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成果。(二)我国学位制度9第一节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三、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2、我国学位的授权体系、授予学科门类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中国的学位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这12个学科门类授予。(二)我国学位制度10第一节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三、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3、我国学位制度的发展与改革方向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学位以学术性学位为主,有重学轻术的倾向;硕士。博士的授权学科、专业存在口径偏窄,基础学科的比重过大,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所占比例较小;学位管理中评估制度不够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远未能得以发挥,学位授予点至曾不减,没有从评估的角度加以控制和调整;研究生教育的入学条件和修业年限略显刻板等。围绕以上问题进行改革,将成为完善与发展我国学位制度的重要方向。(二)我国学位制度11第二节高等学校管理体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有宏观和微观之分。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在协调和指导高等学校的办学而在有关机关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上的各种制度的总和,集中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系统中高等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微观管理体制,一般指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指高等学校人、财、物的配置,招生、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等食物的责任权限划分,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各种制度的总和,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基础和细胞。12第二节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一、高等学校的领导制度1、高等学校的校长高等学校校长由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决定的。一般情况下,在中央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公立高校校长由政府部门任命;在自治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高等学校校长一般由学校董事会、理事会任命。高等学校的校长一般是学校对外的法人代表,负有对高等学校全面管理的职责。一般情况下,高等学校的校长实行任期制。(一)高等学校内部领导层的构成及其决策模式13第二节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一、高等学校的领导制度2、高等学校的决策权力机构(1)董事会——高等学校法定的所有者或管理者担任。(2)学术委员会或学术评议会——主要由学术人员组成,负责专门处理学术事务方面的决策问题。(3)理事会或校务委员会——日常行政决策机构。(一)高等学校内部领导层的构成及其决策模式14第二节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一、高等学校的领导制度3、高等学校的决策模式(1)科层式模式——高校决策权力倾斜在行政管理人员的一侧。(2)学术团体式——高校决策权力倾向于学术人员的一侧。(3)双重组织模式——高校决策权力力图在学术人员和非学术人员之间维持一种权力分配上的平衡。(一)高等学校内部领导层的构成及其决策模式15第二节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一、高等学校的领导制度我国高等学校领导的内容主包括政治领导、行政领导和学术领导,而我国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其所具有的领导功能,决定了高等学校领导体制的构成具有中国特色,其构成包括以下几方面:(1)组织构成——党组织和行政管理组织。(2)人员构成——行政和学术领导人员系统和学校政治领导人员系统。(3)条件构成——能够全面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具有高度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熟悉高等教育概况;具有高级专业职务和一定学术地位;年富力强等。(二)我国高等学校领导体制16第二节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组织特性:1.组织结构上的学科性与国际性2.组织目标上的多样性和模糊性3.组织成员的专业性和相对独立性(一)高等学校的组织特性和组织结构西方学术界的不同见解:1.作为科层组织的高等学校2.作为松散连接系统的组织3.社会—政治系统的组织4.作为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的组织17第二节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一)高等学校的组织特性和组织结构高等学校组织结构是指高等学校内各要素及其组合方式。1.直线型组织结构2.职能型组织结构3.直线—职能型组织机构4.矩阵型组织结构18第二节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1.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理想目标2.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沿革第一阶段: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计划经济时代的高校管理体制(集中、统一管理)。第二阶段:80年代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启动与尝试。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与推广。第四阶段:世纪之交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兴起。(二)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19第二节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问题集中反映在:1.校—院—系或校—系之间权利结构不尽合理,行政权利过于向上集中,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基层自主发展的能力,特别是学院制尚在探索之中,学院的行政权利有待大力加强。2.学校职能部门机构臃肿,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并且相互之间还存在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的现象,致使工作效率低下。3.行政管理部门包得过多、统得过死。4.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趋同和模仿现象也十分严重。(三)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20第二节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围绕以上问题,改革的基本方向是:1.扩大高等学校改革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强调和支持高等学校进行个性化改革。2.调整院系结构,把内部管理的重心放在院(系)一级。3.加大人事制度的改革力度,建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用人机制和制度。4.转变管理模式,依靠教授办学。5.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新的激励机制。6.深化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三)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21作业:一、解释概念1、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宏观微观)2、高等学校学制3、学位制度二、简答题1、高校学位指定的基本依据。2、如何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三、论述题结合实际,谈谈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2223目前,国外毕业生基本上是按照市场规律来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自由择业制度。国外十分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就业工作:(1)在宏观调控方面,只在宏观上对社会就业进行一些间接的调控,而不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干涉企业内部的用工方式,更不硬性地对企业安插就业人员。(2)在就业指导方面,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都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给予高度的重视,往往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几乎所有学校都常设一个专门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机构——学生就业指导中心。(3)在与就业市场接轨方面,国外不少高校都有自己的信息资料库(包括专业、志愿、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也有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包括职位空缺、招聘条件、单位简介及可能提供的报酬)。24第一,加快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全国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指导信息服务体系。第二,加强和深化以用人制度改革为重点的综合配套制度改革,改善就业环境,促进毕业生的顺利就业。第三,进一步调整改善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和培养模式转变。第四,加强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建设,注重发挥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中介服务的重要作用。25①国家核定高等学校的每年的年度招生计划,分地区、分学校下达招生计划指标。②高等学校招生实行全国统一考试。③强调在高等学校招生计划中,要贯彻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④高等学校招生要有利于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有利的一面在于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录取,有利于保证入学新生的质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且有利于制止高校招生中的不正之风。但不足之处也有一些,如一考定终身,难免出现随机性和偶然性;文理过早分科导致学生的素质结构不尽合理;高考科目太多,学生压力太大,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等等。同时,由于区域间中等教育质量的差异,地区间新生录取数量上的不平衡,导致局部的人才短缺。26第一,进一步保证和扩大高等学校招生的自主权,初步尝试招生权利的下放。第二,高考制度的改革应从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则出发,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考核的比重,逐步建立更加灵活地为考生和社会普遍接受的招生考试制度,高考内容和形式在总体上将更加注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察,有利于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第三,高等教育大众化使高等学校培养方式也体现了多样化,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式更加灵活,成为终身教育的一环。第四,进一步完善高校招生收费制度,并通过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制度,保证其得以顺利有效的实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