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旅游的发展状况五台山五台山旅游业发展的实践和思考五台山是国家35张旅游王牌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属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合璧的名山胜境。作为山西省的旅游龙头,从旅游发展现状和科学发展要求,须进一步创新思路,科学开发,以提升旅游档次,形成大五台山旅游格局,促进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一、五台山资源分布概况五台山苍山如海,峰峦重迭,最高处海拔3061米,最低处仅624米。五座台顶如垒似台、巍峨高峻,巨大的海拔落差形成了层次分明的植被,一峰一态,一沟一景,自然风光神奇秀丽,景色旖旎动人。五台山地质构造古老,绝对年龄在25亿年之上,具有最古老的真核生物化石、完全的早前寒武纪沉积、典型的绿岩带,以及独特罕有的古夷平面、冰缘地貌、高山草甸景观,是研究地质构造及地球演变历史的活标本,被誉为“中国地质博物馆”,正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五台山植物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特有物种和珍稀物种现存数量较多,是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国内同纬度植被类型最丰富和保存较完整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其中金莲花、迎红杜鹃国内独有,有金雕、丹顶鹤、大鸨等1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五台山佛教地位尊崇,为全国唯一的青庙(汉传佛教)和黄庙(藏传佛教)并居一山讲经说法的道场,位列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是世界文殊信仰中心、国际佛教文化交流中心。北魏孝文帝、清圣祖、清高宗等都曾驾幸朝山,至于历朝皇帝、皇后遣使札礼者,从未间断。五台山自东汉永平11年(公元68年)始建庙,现台内外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有寺庙100余座、宝塔150余座,其中唐代建筑佛光寺被誉为“亚洲第一古建”,南禅寺被誉为“中华瑰宝”。众多彩塑、壁画、以及无数石、木、玉、铜等雕刻作品和佛经,以及历代帝王和名家亲笔题写的碑文、题字、楹联和字画等,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故被誉为“中国古建艺术的宝库”、“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展览馆”、“中国佛教音乐奇葩”。二、五台山旅游业存在的问题1985年五台山对外开放以来,通过整合资源、完善设施、打造品牌、强化管理,旅游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从长远、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前期发展存在不少弊端,主要表现在:(一)缺乏整体科学规划,景区无序建设现象严重。改革开放后,五台山旅游迎来空前的机遇,景区建设进入新一轮高潮。由于对景区发展缺乏系统、长远的规划和管理,公私宾馆、餐厅饭店、商店门铺、旅行社等逐年增多,至2007年底达到500余家。许多建筑违规兴建,个别寺院随意改扩建,严重破坏了景区和寺庙的原有风貌及自然景观。服务区和旅游景点交织,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景区商业化、集镇化氛围浓郁,商业味冲淡了文化味,喧闹声搅扰了清净地,直接影响了旅游品味。(二)忽视旅游经济开发,产业化水平较低。近几年,五台山以其特殊的地位和盛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入山游客数逐年递增。从表面看,景区旅游发展火爆;但深层次分析,忽视旅游开发,产业链条延伸不广,旅游纪念品研制和土特产品加工滞后,文化产业开发几近空白,最终导致旅游产业化水平较低。2008年,五台山入山人数281万人次,景区财政收入1.71亿元,其中门票收入近1.4亿元,占财政收入的81.9%,旅游经济实际上就是门票经济。受产业化水平低的影响,发展旅游效应不明显,就连景区一些村庄,农民也普遍存在就业和增收难问题,更谈不上辐射带动区域经济。(三)主打佛教圣地牌,全方位旅游体系远未形成。五台山是佛教圣地,大力宣传佛教文化毋庸置疑是正确的。但只重视佛教文化宣传,忽视其秀丽奇特的自然风光、淳朴憨厚的民俗风情、灿烂多彩的乡土文化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古建、泥塑、雕刻、书画艺术等方面的宣传,势必造成佛教文化“一枝独秀”,自然风光“黯然失色”的局面,使游客产生了到五台山就是“游庙拜佛”的印象,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固大多不愿多游久留,直接影响了旅游效益。(四)财力投入单一,旅游开发力度不够。20年来,由于县财政财力有限,资金投入不足,又缺乏市场化运作,导致旅游业发展缓慢。近几年,由于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各级政府对五台山的支持力度加大,但大部分资金都用在了旅游沿线绿化、拆迁整治和移民补偿上,真正用于景点开发、旅游产业上档升级的资金却有限。故而许多有价值的自然景点、人文景点都得不到开发利用,多年来新景点不增,老景点未变,对游客的吸引力自然就打了折扣,回头客明显较少。(五)旅游服务管理存在不足。近年来,景区政府尽管在规范市场秩序、整治旅游环境和交通秩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黑导游”拉客、宰客,假和尚骗人、坑人,餐饮、宾招等服务单位损害游客权益的投诉事件时有发生,景区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得不到彻底根除,交通堵塞、拥挤的现象仍然存在,寺庙和僧人的管理和规范力度还亟待加强等,诸如此类,各方面的管理和服务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三、促进五台山旅游产业发展的点滴设想为推进五台山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在今后的开发建设工作中,本人认为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一)还原五台山清幽本色。近两年,县区政府紧抓申遗契机,按照拆迁整治方案要求,对核心景区建筑进行了彻底拆除,拆迁整治工作得到了世遗专家的充分肯定。下步,从五台山长远开发的角度,仅局限于申遗要求的一期、二期拆迁工程还远远不够,应继续在“拆”字上做文章。要对核心景区内有碍观瞻的建筑、寺庙内的违章建筑及景区内的宾馆、旅行社、驻台机构等全部拆迁出山,实现景点和旅游管理服务区彻底分离,凸显红墙碧瓦、玲珑佛塔、苍松古柏、青山秀水,使五台山真正成为清净幽雅的修心、养性、怡情之所。(二)凸显五台山自然生态之美。作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要按照生态建设的要求,重点在“绿化”和“美化”上下功夫。对景区内的自然景点,特别是拆迁整治区域,要结合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种植的花草树木和草皮,按开花显绿的季节合理搭配,多种一些早绿晚蓑、色彩各异的草木,达到维护原始生态和审美情趣的统一,将五台山打造成春天山花烂漫、盛夏树木葱茏、秋日色彩斑斓、冬季寒松雪峰的“四季宜游”景区,改变以往半年热闹半年闲的旅游现状。(三)在新旧景点的创新开发上下功夫。要充分利用南梁沟、射虎川、写字崖、太子城、龙风洞等人文自然景点,创新思维,打造新的文化和自然景点。要像河南的云台山一样,留水于山,用自然、古朴的手法,打造一些人工湖泊、飞流瀑布;要像山东的泰山一样,因地制宜,人工雕琢,增设一些石刻、石雕,特别是在清水河两岸山崖绝壁上增添一些摩崖石刻,打造风格独具的文化长廊;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新建一些人文景点,使古迹和新景互相映衬,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相互交融,提高景点品位。(四)打造五台山旅游文化品牌。要充分借助佛教文化优势,除国际旅游月及佛教文化节外,多举办一些大型佛事活动,彰显五台山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要充分利用原生态优势,打造世界级的生态观赏园,培育生态文化品牌。要吸取平遥古城举办国际摄影展、青海湖环湖自行车赛等活动的成功经验,积极争取、主动举办一些有影响的全国性、国际性的活动,如假日登山比赛、书画联谊、佛国写生采风、文化论坛以及世界体育单项赛等活动,打造全新的多系列的文化品牌。(五)加快五台山旅游产业开发。树立品牌意识,充分发挥品牌效应,积极扶持土特产品开发,重点推出台蘑、金莲花茶、金针菜、核桃、花椒等名优品牌。扶持精淀粉、干鲜果、小杂粮、畜禽、蔬菜等深加工企业,以市场创品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新上一批旅游纪念品项目,如木制品、布制品、玉制品加工业,打造世界级旅游系列产品。同时,积极发展文化娱乐业、商贸服务业等相关产业,修建一些现代化的休闲娱乐场所和高档次星级宾馆,使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六)强化旅游软硬件服务和管理。随着忻阜高速公路的建成,五台山的游客必将成倍增加。但如果各方面服务设施跟不上、管理不到位,必然造成游客朝来夕去,不利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为此,一要加快服务基地建设进度,在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味上下功夫。既要搞好金岗库后勤服务基地建设,又要在全县其他景点附近建设一些相应的服务区,发展农家客栈,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旅游需要。二是在服务方面,要不断加强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办好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旅行社,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积极开发一些新的旅游服务项目,增设一些文化娱乐活动和设施,丰富和活跃夜间旅游文化休闲活动,以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增加消费时间和空间。三是在管理方面,要强化政府职能作用,从严规范旅游市场和交通秩序,严厉打击黑导游、假和尚坑骗游客的行为,规范旅游产品、法物香火市场,营造文明向上、热情友好的人文环境。(七)广辟渠道,解决筹资、融资难题。要创新资金筹集渠道,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的理念,既要积极争取国家、政府专项资金的扶持和银行等金融部门的支助,又要充分吸收社会资本、民营资本进入旅游开发行业,采取公司化运作机制,采用股份制经营和上市融资等手段,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四、树立大五台山理念,构建全县大旅游格局要充分发挥五台山资源、品牌优势,科学整合,深度挖掘,带动全县旅游产业升级优化,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创新宣传理念,全面推介五台山。要改变以往的宣传定势,既要宣传好佛教文化,又要宣传好厚重的民俗文化、乡土文化、名人文化和神奇优美的自然风光,真正让世人全方位、多角度认识五台山旅游体系。同时在一些有影响的主流媒体上加大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五台山,走进五台山。完善旅游发展规划,推出旅游精品线路。把五台山旅游放在全县通盘考虑,充分发挥“龙头”效应,激活全县各旅游景点。加强与全国各大旅行社沟通联系,重点推出以佛光寺、南禅寺为重点的佛教旅游精品路线,以西龙池、五龙池、南梁沟、驼梁等自然景点为重点的山水风光精品线路,以徐帅故居、南茹村八路军总部旧址、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和毛主席路居纪念馆为核心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西龙池电站为代表的工业、自然景观旅游景点,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现代旅游目的地体系。加快县城中心服务区建设进度。抢抓忻阜高速公路建设机遇,全力实施13公里的县城外环线建设工程,进一步拉大县城框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稳步实施唐家湾水库周边绿化、美化、休闲、健身带建设和新城区开发,按照宜居、宜商、宜休闲要求,把新城区打造成休闲娱乐、旅游度假、商贸服务为一体的旅游服务基地,从而提高旅游服务档次,促进旅游产业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