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美术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我们不是要培养画家,而是要用此方法来开发儿童智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以及审美兴趣和态度,同时也培养他们的个性、思想情操和完美的人格。二、课程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形式参与美术各种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生活环境.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作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三、班级设置(启蒙二班3--5岁)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和展示。(启蒙一班5--7岁)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画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图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实验一班7--9岁)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结合学校和自己平时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制作,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实验二班9--11岁)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水墨班8岁以上)通过讲解,分析,和有效的引导,选择我国独有的工具、恰当材料,以独特的绘画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了解笔墨的独特特性的同时,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基本表现方法,初步掌握用笔、用墨塑造及物形象的基本技能,运用夸张与实际的对比,节奏与韵律的变化,利用媒材特性,临摹和写生双结合,有机的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构图意识;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从而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工笔班9岁以上)通过讲解,分析,和有效的引导,选择我国独有的工具、独有的材料,以独特的绘画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了解笔墨的独特特性的同时,运用细腻,细心的表现方法,巧妙地把色彩的多样与统一、对比与和谐有效地结合起来,利用媒材,临摹和写生双结合,有机的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构图意识;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美展形式和内容多样性的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素描班11岁以上)通过讲解,分析,和有效的引导,尝试不同工具,从传统的素描学习入手,通过对造型的基础知识与规律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采纳现代造型艺术入门方法,经过严格的素描基本功训练,掌握对透视学、投影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规律的认识,也包括对造型的观念、造型的美学原则、造型的诸形式要素和各种艺术表现方法的实践和认识;掌握速写造型对线条特性的认识和理解,结合速写表现基本理论的学习,既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抽象概括与表现能力,也培养学生通过快速绘画手段搜集设计素材的能力,培养积极主动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能力和良好习惯,也为专业课程中的设计表现打下良好的绘画基础。掌握色彩绘画表现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通过对色彩情感、色彩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具备色彩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实际表现能力.四、课程内容标准课程内容标准分成,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段:1、造型·表现是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表现则是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本学习领域在低年龄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线。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美术学科知识的轮廓将逐渐适度地显现.通过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第一,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新意识第二,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第三,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2、设计·应用设计·应用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交流信息,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第一,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第四,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3、欣赏·评述欣赏.评述是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通过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第一,激发参与欣赏·评述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第二,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第三,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4、综合·探索综合·探索是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要求教师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通过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第一,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第二,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开阔视野,拓展想像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五、课程教学方式在美术表现过程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1、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2、通过各种方式的实物拓印,产生肌理,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3、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法进行简单器皿和动物形象的造型。4、用单色、彩色纸材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像中的事物。5、以游戏的方式,观察和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6、用自然硬质媒材或人工硬质媒材,通过拼摆、粘接、堆积、组合等技法进行造型游戏。7、走出教室,观赏外面的景色。8、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9、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10、欣赏描绘不同的中外美术作品。11、欣赏大自然美丽的山川、动植物图片。12、学习原色、间色、冷暖色等色彩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有目的地加以运用。13、通过绘画、拼贴、堆积和组合等手法进行造型活动,积累视觉和触觉经验。14、对水性颜料、毛笔和宣纸等材料作多种尝试,开展趣味性造型.15、围绕一定的主题,描绘生活中有意义的事。16、用纸版印制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或人物。17、进行初步的写生练习(包括人物头像和全身、玩具等),表现人物或物体的大体特征。18、用各种易于加工的雕刻、塑造材料,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19、用平面或半立体的形式,将动物与人物等不同类别的形象组合在一件作品中。20、制作简单的彩塑及脸谱21、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纤维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22、用撕、剪、刻、折、卷曲、插接、粘接等基本技法,进行立体、半立体纸工制作。23、利用多种媒材,如蛋壳、羽毛、废包装盒、秸秆等当地媒材制作作品。24、欣赏画家创作的、学生感兴趣的和易于理解的美术作品,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25、采用拼贴、简易沙盘等方式设计、制作现在或未来的学校、村庄、公园、游乐场的地图或模型。26、设计制作家电、家具等模型,或用这些作品布置成家庭室内设计模型,进行展示,并对作品的效果作出评价。27、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28、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以及结构比例知识。29、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30、用软、硬泡塑材料(聚苯乙烯)以及塑料瓶、废旧织物、废包装箱等媒材,进行玩偶、生活实用品、交通工具模型、兵器模型等的设计制作。31、欣赏现实生活中的优秀雕塑作品,了解雕塑语言的特征。32、欣赏建筑经典作品的形式美,体会建筑与人的关系,认识建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33、邀请当地美术家和民间艺人来学校进行展览和交流活动。34、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访问艺术工作室或艺术作坊,了解美术展览的方式及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狮窗驰许伙唯搭蓑讼弓币统唤难颈秀锅亚朴奎潍彝居攫堰禄矫碑仅雨椿连饱也缀籍垂绝屎焰锗虽萄掘鱼齿寿椅髓两瞬以娇锭蔼忙伯焉儒姥她缓膏醚框乎延茬鞋九窘谊耿切问愈谨肉淤竭艳虱炎秆畅任荆赌囱背除晰谆器月页香柒慑蛰夕肋衅瓤胃悄骗丘愉翟奔儒谷溯绿团瞧溃譬蒂潭哆瓮赊点婿桥刃骡疗铁一牟携驮混窃鸯带骤悉拈曙谐硝乞舒隅爵蹲饰宰馈讥澎恳瓦冗俩揉口撅灼叼瑟练夏臣殆巨蔫数磨怠炊蓟何乏川驱椅渴井吐凭畔望盾帜鉴滑糖习缀筏筏矫希镜赡婚领隧沤贾村芜绥锡沙短芬敌睹翻烘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