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反杜林论》简介(1876年9月-1378年6月),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反杜林论》是恩格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批判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E·杜林假社会主义的斗争中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部伟大的经典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这部著作的内容十分丰富,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的主要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反杜林论》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和崇高的战斗风格,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马克思说:“《反杜林论》这本书对于正确理解德国社会主义是很重要的。”(马克思:《致摩·考夫曼》(l启78年10月3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第322页。)“不仅普通工人······,而且真正有科学知识的人,都能够从恩格斯的正而阐述中吸取许多东西。”(马克思:《致威·白拉克》(1877年4月11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第242页。)列宁也曾指出,《反杜林论》“分析了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最重大的问题。”(列宁:《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05年,月)。《列宁全集》第2版第2卷第9页。)它同《共产党宣言》一样,是“每个觉醒工人必读的书籍。”(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二个组成部分》(1923年3月).《列宁全集》第2版第23卷第42页。)《反杜林论》是当时社会主义工人党内思想斗争的直接产物,它的发表对捍卫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维护科学社会主义纲领推动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辨别真假社会主义的理论武器决不会因为丧失原来的斗争目标而钝化,当代,马克思主义正受到挑战.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反杜林论》仍然具有科学的和实践的意义。历史背景《反杜林论》写于1876-1878年间,以论文的形式陆续发表在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机关报《前进报》上。于1378年7月编成单行本出版。在初版序言中对这本书写作的原因作了扼要的说明。“这部著作决不是什么‘内心的激动’的成果,(《全集》第7页)或纯学术争论。而是当时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内思想斗争的直接产物,也应国标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写作的。1870年至1871年,德国在普法战争之后实现了统一。统一后的德国,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资本主义剥削的加深,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封建贵族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化。随着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广泛传播,特别是1875年5月在哥达召开的联合代表大会上实现德国两个毛人政党即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和全德工人联盟(拉萨尔派)的统一,对资产阶级政府的反动统治形成了严重的戒胁。德国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同地主阶级的联合专政穷凶极恶地向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发动进攻。一方面以碑斯麦为首的反动政府极力迫害先进工人和无产阶级的领袖,企图以暴力镇压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另一方面,又采用种种阴谋手段分裂、瓦解工人队伍收买工人贵族,大肆宣扬各种浅薄庸俗的折衷主义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极力抵制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影响,企图从思想、理论上腐蚀瓦解无产阶级的革命意志,从组织上分裂无产阶级政党,挑起工人阶级内部的斗争。当时,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虽然已实现了统一,但在统一过程中对拉萨尔派的机会主义观点作了难以容忍的让步。在两党联合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哥达纲领》充满了拉萨尔机会主义观点,因此,尽管在组织上实现了统一,但由于在思想上容纳了机会主义,理论上的分歧构成重新引起分裂的危险。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曾坚决地反对哥达纲领。马克思写了《哥达纲领批判》彻底地批判了拉萨尔的机会主义观点,但当时考虑到两个工人政党刚刚实现了统一,为了避免激化矛盾而造成分裂故没有发表。党合并后,思想水平大大下降,党内对机会主义的妥协情绪更加上升,机会主义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行起来,杜林就是主要的代表。柏林大学讲师杜林(1833一I921年)从1867年就攻击马克思主义。杜林看到投靠牌斯麦政府达不到飞黄腾达的目的,便突然宣称改信社会主义。1875年前后,他以社会主义“改革家”的面貌出现,扬言要在科学中实行一次完全的“变革”,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更加猖狂的攻击。他的主要著作是:《哲学教程》、《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教程》、《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在哲学上杜林鼓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谬论.反对唯物论和辩证法,反对历史唯物论,以折衷主义手法把机械唯物主义和实用主义、康德主义等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混在一起,企图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原则界限、调合矛盾。在政治经济学上杜林极力散布庸俗经济学的反动观点,肆意歪曲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抹煞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根本对立,宣扬庸俗的政治经济学.其社会主义理论,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完全陷入小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根本否认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实现社会主义,他特别仇恨暴力革命,宣称暴力革命是绝对的恶事,用反动的伦理社会主义对抗科学社会主义,当时,杜林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已是无产阶级的最危险的敌人。杜林狂妄自大,目空一切,明明是个不学无术的江湖骗子.却打扮成跨时代的伟大天才,第一个超人,工人政党的理论权威。他根本否认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领域实现的革命变革,自吹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的真正改革者,创造了完整的科学体系.达到了永恒的最后的终极真理。杜林的反动思想直接危害着当时德国工人党的健康发展。1875年两党合并后在党内滋长的对机会主义的迁就情绪,致使杜林的反动理论得以泛滥。杜林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在党内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反击,相反,杜林的反动思想在当时工人运动内部广泛传播开来。更为危险的是党内出现了一部分领导人如莫斯恃、恩斯、伯恩施坦和弗里切等都成了狂热的杜林分子,他们和杜林勾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机会主义的小宗派.他们无耻地赞颂杜林是“科学领域内最热心、最果敢、最勤奋的首领”,称烦杜林的著作是,划时代的著作”并且采取阴谋手段,迫使党的机关报《人民国家报》发表他们吹捧杜林的反动文章,妄图使杜林的荒谬理论散布到工人群众中去。更为严重的是.杜林对资本主义不痛不痒地“批评”和对共产主义的虚伪“称赞”甚至骗取了党的左派领袖倍倍尔等人的支持和信任。倍倍尔在1874年曾匿名发表文章称赞杜林的“基本观点是卓越的”党的刊物也转载过杜林歪曲马克思学说的著作。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杜林“及其小宗派利用一切广告和阴谋的手段,”(第7页)通过党刊向工人阶级推销杜林的认套假社会主义的黑货,大树杜林的权威。而杜林野心勃勃,公开要在自己周围建立一个宗派集团,一个未来单独政党的核心,阴谋分裂党组织,另立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篡夺工人运幼的领导权。凡此种种,都给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造成了严重的混乱.特别是当时的德国工人阶级,正处于国际无产阶级斗争的最前列,如果让杜林之流的阴谋得逞,必将给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严重的危害。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在思想理论战线上的迫切任务就是彻底批判杜林,以捍卫共产主义学说,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避免党内造成派别分裂和混乱局面,使刚刚统一起来的党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恩格斯指出:“德国社会党正在迅速地成为一种力量。但是,要使它成为一种力量,第一个条件是不让这个刚刚赢得的统一受到危害。而杜林博士却公开地着手在自己周围建立一个宗派,一个未来的单独的政党的核心。因此,不管我们是杏愿意,我们必须应战,把斗争进行到底。”(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1892年4月)。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单行本第8页,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334页。)于是恩格斯放下《自然辩证法》一书的撰写着手对杜林进行批判.恩格斯撰《反杜林论》的整个过程都得到马克思的支持,都是同马克思互相研究的。正如恩格斯指出:《反杜林论》“本书所阐述的世界观,绝大部分是由马克思所确立和阐发的,而只有极小的部分是属于我的,所以,我的这部著作如果没有他的问意就不会完成,这在我们相互之间是不言而喻的。在付印之前.我曾把全部原稿念给他听,而且经济学那一编的第十章(《<批判史论述》)就是由马克思写的,只是由于外部的原因,我才不得不很遗憾地把它稍加缩短。”(第11页)据此,我们可以说,《反杜林论》是由恩格斯和马克思共同完成的科学著作。《反杜林论》的发表,粉碎了杜林一伙的进攻,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加强了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了党的统一和团结。到19世纪90年代,《反杜林论》一书,“所主张的观点已经深入科学界和工人阶级的社会意识中,——而且这种情况出现在世界上一切文明国家里。”(第18页)因而也有力地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在反对杜林和拉萨尔的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恩格斯深刻地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两条路线斗争的经验,强调了无产阶级政党特别是党的领导者学习革命理论的重要意义。恩格斯向当时德国工人党的领导人指出:“领袖们有责任越来越透彻地理解种种理论问题,越来越多地摆脱那些属于旧世界观的传统词句的影响,而时时刻刻地注意到: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第二版序言的补充》〔1874年7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01页。)德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只有用革命理论武装起来,才能经受住阶级斗争的严重考验,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先锋作用。《反杜林论》在批判杜林的论战中,上面阐明和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完整体系;在当代.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反杜林论》仍具有科学的和实践的意义。中心思想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总结了《共严党宣言》发表之后二十年来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成就,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气义的行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七义等月个组成部分的扩要内容及其内在的联系,集中地概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时所达到的成果。唯物史观是贯穿《反杜林论》全书的红线,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先获得唯物主义历史观,然后探索深藏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下的根源——剩余价值剥削,从而最终使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全书围绕着科学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全面地论述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书义原理和剩余价值学说,以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方法总结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及科学社会主史的基本内容,并运用这些原理深入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墓木矛盾,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彻底揭露和批判了杜林假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荒谬性和欺骗性。《反杜林论》“引论”的第一章‘概论”是全书的总论,概述了全书的中心思想。在“概论”中指出“这两个伟大的发现一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破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第30页)为了论证“概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概论”和第三编“社会主义”中详尽而系统地考察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的历史过程,并正确评述了空想社会主义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及其时代的局限性。在总结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归宿时,恩格斯深刻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第22页)这里既指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又说说明了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出路。所谓“立足现实”,就是要看到: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所谓绝对真理或先天理性中去寻找,而应到现实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中去找;不应到抽象的哲学中去找,而要到具体的经济学下去找。揭露和消除资本主义社会弊病的手段,“不应当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应当通过头脑从生产的现成物质事实中发现出来。”(第292页)一句话,不应当用社会意识说明社会存在,而应当用社会存在来说明社会意识。即用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取代形而上学唯心史观。恩格斯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在现代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上的特别应用,只有借助于辩证法才有可能。”(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德文第一版序言》〔1882年9月)。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单行本第5一6页,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46-347页。)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