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浅谈化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程选庄(江西省新建县望城新区中学)学习是一种艰苦复杂而又抽象深奥的脑力劳动,学生长年累月的学习是很艰苦又艰难的,如果没有学习的主动性来支撑那的确是一种十分乏味和痛苦的事情。主动性学习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和困难,学习起来不仅不觉得苦和累,而且会感到其乐无穷,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知识的宝贵。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一、加强课堂直观型、实验操作型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初中化学是建立在以实践为基础上的科学,其理论体系是从实践中不断归纳总结积累起来的。因此,课堂教学要符合从实践到理论,然后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认识过程。例如在讲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做如下实验:(1)从金属与酸反应来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在试管里放入两小块镁,加入5ml稀盐酸,并把生成的气体用尖嘴玻璃管导到酒精灯上点燃,观察现象。参照上述实验步骤分别在放有两小块铝、锌、铁和铜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填右表。根据金属与盐酸反应放出气泡的快慢,可以分为三类:放出气泡快的金属其活动性较强;放出气泡慢的金属其活动性较弱;不能放出气泡的金属其活动性更弱。(2)在实验基础上,分析镁、铝、锌、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类别特点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概念,并迁移到金属与其他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中。这样的直观实验教学方法,学生较易接受,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二、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业成就的心理因素,在于自身的学习主动性。无论是一个学生,还是一个其他的人,如果他对某一样东西或某一件事情有了兴趣,其就会产生对学习的主动性。而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增强了所授知识的趣味性,就能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为了加强学生对燃烧所需三个条件的理解,我们不防做一个“海底火山喷发”的实验。如右图,在500ml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杯中放一个漏斗,漏斗底垫一小块铜网,铜网上放细小白磷和细沙的混合物,用导管通入氧气,观察现象。这样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便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三、加强课堂教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管是学生还是其他人,只要感到所学知识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切身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那么就会促使人不断地去学习、去钻研、去探究新的知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在教授了灭火的原理后,就举出如下事例讲解分析:(1)油锅中的油着火后应用锅盖盖熄;(2)房屋着火后,应先截断电源,再用水扑灭;(3)发生森林火灾时,灭火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林砍掉;(4)活泼金属着火后应用沙土盖灭;(5)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可用干粉灭火器;(6)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这样,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深深体会到课堂所学知识对自己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重大的指导作用,甚至影响到自己的生命安全。因此,便促进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四、加强课堂问题启发式教学,增强师生互动和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学习金属试管中现象点燃现象实验结论化学方程式稀盐酸火焰颜色火焰情况镁铝锌铁铜2主动性。问题启发教学能把学生从感觉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从教师死板、枯燥的讲述引导到教师为辅导、学生为主导的问题讨论中,从而简化知识深度,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例如,为了加强学生对物质溶解度概念的正确理解,可以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辨析。如对“20°时,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为36.0克”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1)20°时,100克水最多能溶解氯化钠固体多少克?(2)20°时,将36.0克氯化钠固体全部溶解至少需水多少克?(3)20°时,将36.0克氯化钠固体溶于100克水中,所得溶液是氯化钠的什么溶液?如果将它溶于102克水中,所得氯化钠的什么溶液?如果将它溶于95克水中,又所得氯化钠的什么溶液?(4)20°时,从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蒸发掉100水,析出氯化钠晶体多少克?(5)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溶液的质量比是多少?(6)20°时,将氯化钠与水以18:50的质量混合,得该温度下的氯化钠什么溶液?如果以16:50的质量混合,得该温度下的什么溶液?溶液质量多少克?(7)20°时,将40克氯化钠放入100克水中,得该温度下的氯化钠的什么溶液?得出溶液质量多少克?通过以上问题讨论,加深了学生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和对溶解度概念的应用,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总之,在课堂上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必要条件,同时,也能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负担。(作者电话:13576267901;信箱:535132932@qq.com)(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1年6期,)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