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朱子语类》三则对应学生用书P57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朱熹的思想与程颢、程颐的思想合称程朱理学。朱熹一生关心现实,对金人南侵、土地兼并、赋役繁重、民不聊生的现状焦虑不安,要求选贤任能,修明军政,爱养民力,实现统一。从中进士至死50多年间,虽为官仅9年,在朝廷任职仅40天,但在任上都能革除弊端,打击贪吏,救灾安民。朱熹是一位热心讲学兴教的著名教育家。他一生直接从事教育活动达40余年,即使在他从政的十余年间,也热心教育,每到一地,都倡办地方学校和学院,并亲莅讲学。他的弟子众多,留有很多著作。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四书章句集注》《近思录》(与吕祖谦合编)等,尤其是《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南宋以后封建教育的正统教材,在中国封建社会盛行达七八百年之久。他的学术思想对中国周边国家产生很大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等国都曾提倡程朱理学,印刷和发行程朱的著作。宋明理学所讨论的,主要是以“性”与“天道”为中心的哲学问题,同时也涉及政治、教育、道德、史学等方面的问题。性指人性,天道即理或天理。《中庸》一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提出了性、道、教三个问题。理学家就是顺着《中庸》的这三个问题接着讨论。理、气、心、性、太极、无极等成为理学家讨论的主要问题。在宋明理学六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主要的派别,其中朱熹是最为关键的人物。朱熹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北宋时期兴起的理学思想,为理学思想体系初步确立了范围及基础。宋明理学发展到朱熹这里,才确立了独特的学术规模与体系,奠定了确然不拔的基础,并影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响了此后学术思想的发展达六七百年之久。朱熹的一生,大都是在著述与讲学中度过的。朱熹的门人九十多人记录了他讲学时的一些问答,后人分类整理,编为《朱子语类》。《朱子语类》共140卷,是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其中《四书》占51卷,《五经》占29卷,哲学专题如理气、知行等,专人如周、程、老、释等,以及治学方法等,约占40卷,历史、政治、文学等约占20卷,较详尽地保存了朱熹晚年的许多言论,内容生动,极具魅力。其中密布着师徒间紧凑的对答,且以口语式的文体记录下来,使朱子精深细致的哲学观点,变得极为平易而实用。当然由于语录是门人的记录,与朱熹原话不免有出入可疑之处,但其分门别类,明白易晓。《朱子语类》有三大特点:一是朱熹晚年精要语多,可纠正其早期著作中的某些不成熟意见;二是《朱子语类》中所涉及的许多问题,在其文集中有言之甚简或完全阙如的,可以弥补其文集之不足;三是《朱子语类》与其他理学家语录多谈性理者不同,上自天地之所以高厚,下至一物之微,无所不谈,范围广泛。从这三个特点可知其价值之高,“历千载而如会一堂,合众闻而悉归一己”。想要深入了解朱子学派的思想,探寻其问题的本意,《朱子语类》乃是最宝贵的资料。本文的三则语类分别谈论了读书的方法、天理及人欲问题、义利问题。一则:朱熹认为读书要熟读精思。从反复诵读入手,做到学与思结合,力求透彻理解和领悟,牢固记忆和掌握。二则:朱熹所说的“天理”即是心之本然,而“人欲”即是超越延续生存条件、追求美好物质生活的欲望。作者认为“存天理、灭人欲”是复归于人的本心的必要环节,越是修养不高的人,越要努力克制私欲。三则:朱熹引用孔孟的话阐述自己的义利观,认为“为义”还是“为利”是君子与小人的分别。读书为了提升自己就是“义”,而为了向别人炫耀就是“利”。章节主要内容第一则朱熹对于学生读书,一向主张精读,反对贪多。他认为为学者必须通过熟读精思,其学习才会取得进步第二则主张人的修养目标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儒家的道德伦理学说去规范人的行为,也就是用天理格去人欲。明天理,灭人欲,是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第三则朱熹主张既要实行奖励生产、开荒救灾、薄赋赈济以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措施,又要重义轻利,讲义不讲利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读书必须读到不忍心放弃之处,才真正读出了书的真趣。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若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如果只读过几遍,大致明白它的要义就满足了,数:几。过:遍,次。厌:满足。欲别求书看,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想要另外找书来读,那就是对这一卷书还没有领悟它的意旨。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用之则愈明。人心的性灵,是由天理所决定的,勤于用心则更加明白事理。只提醒精神,终日着意,看得多少文字,穷得多少义理。提神醒志,整天用心,可以读很多的文章,研究深透很多的道理。徒为懒倦,则精神自是愦愦,只是懒散倦怠,那么精神自然是昏乱不清醒,盖:句首发语词,没有实际意义。天理:指的是心之本然。它表现为仁义礼智四德。提醒精神:提神醒志。着意:用心。穷:穷究。愦愦kuìkuì:昏乱不清醒。只恁昏塞不通,可惜!如此迷糊而不通达,可惜啊!恁nèn:副词,如此,这样。问:“寻常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问:“平常遇到事情时,也知道这是心之本然,那是为人欲。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事人的欲望。等到做的时候,却被人的欲望牵引而去,事情已却悔,如何?”做完又后悔,该怎么办呢?”乃:却。为:表示被动。引:牵拉。曰:“此便答:“这就是是无克己工夫。没有克制自己的功夫。克己:约束、克制自己的言行和私欲等,使之合乎天理。工夫:同“功夫”。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方如果这样,特别要帮他洒扫收拾思想行为,才能够得。克制自己。埽:同“扫”。打叠:收拾、安排。如一条大路,又有比如有一条大路,又有一条小路。明知合行大路,一条小路。明明知道应该走大路,合:应该。然小路然而小路前面前有个物引著,自家不知不觉行从小路去;及至面有个东西吸引着,自己就不知不觉从小路走去;等到前面荆棘芜秽,又却生悔。走到前面却发现荆棘丛生荒秽不堪,却又心生后悔。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这就是天理和人欲交锋的关键。著:同“着”。芜秽:荒秽不堪。机:关键。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必须是遇到事情的时候攻克下来,不能的时候,就把事情随便放过。克:攻克,战胜。苟且:随随便便。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这就要求必须先明白事理,然后勇猛地去做。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不用著力,如果拥有圣明之人的资质,不用努力,上:上等的。底:的。著力:用力,努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若贤人资质次于自然而然会依天理行事,不会被人欲左右。如果贤人的资质低于圣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圣人者,到遇事时固不会错,只是人的资质,遇到事情时本来不会出错,只是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预先也要用不同的方式教他然后再去做事。次于:低于。分别:不同的方式。若是中人之资质,须大段著力,无一时一刻如果只有中等人的资质,必须仔细努力,没有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始得。不照应自己、克制自己,才能依天理行事。大段:仔细。照管:照应。克治:同“克制”。曾子曰:‘仁以为己任,曾子说:‘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又曰:不是很沉重吗?到死才能停止,不是很遥远吗?’又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战战兢兢,就好像站在悬崖边上,又好像踩在薄冰上。从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直是恁地用功,以后,我知道怎样避免身体损伤了,弟子们!’应当这样地用功,方得。”才能战胜人欲,依天理行事。”不……乎?:反问句,不是……吗?直:应该,应当。廷秀问:“今当读何书?”曰:“圣贤教人,都廷秀问:“现在应当读什么书?”答:“圣贤教导人,都提切己说话,不是教人向外,只就纸上读了便了。是从自身说话,不是教导人装点门面,只在书上读了就算了。切己:切身。向外:学习是为了装点门面,炫耀自己。自家今且剖判一个义我现在姑且分析一下义利。试自睹当自家,今是要求人利。试着自己观察一下自己,现在是要求别人了知?要自为己?孔子曰:解自己?还是要自己为了提升自己?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品德高尚的人懂得理义,品德低下的人只计较利害得失。’又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又说:‘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提升和充实自己,今天学者为人。’孟子曰:习的人是为了装点门面做样子给别人看。’孟子说:‘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虽是‘只要有仁义就足够了,何必谈利!’这虽然是孟子为时君言,在学者亦是切身对当时的国君说的话,对学习的人来说也是跟自己有密切关系事。大凡为学,且须分个内外,这便是生死路头!的事。大凡研究学问,必须分个内外,这便如生与死的区别!今人只一言一动,一步一趋,便有个为义现在人只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有个是为了义还是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为利在里。从这边便是为义,从那边为了利的问题在里面。从这边讲就是为了义,从那边讲便是为利;向内便是入圣贤之域,就是为了利;读书为了提升自己就迈入了圣贤的行列,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途。读书为了向外人炫耀自己便是迈向了愚蠢不正派的道路。时君:当时的君主。不肖:不才,不正派。这里只在人札定脚做将去,这里只要求人踏踏实实地做下去,札定脚:踏踏实实的。札,立住、扎根。无可商量。若是已认得没有什么可商量的。如果是已经懂得这个了,里面煞有工夫,却好商量也。”这个道理了,里面再有奥妙,却也是好商量的。”煞有:很有。对应学生用书P59诵读《朱子语类》第一则,完成以下各题。[突破词句]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若读之数过.(遍,次)(2)略晓其义即厌.之(满足)(3)终日着意..(用心)(4)穷.①得多少义理..②①(穷究,即研究深透)②(道理)(5)则精神自是愦愦..(昏乱不清醒)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欲别求书看,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译文:想要另外找书来读,那就是对这一卷书还没有领悟它的意旨。句式:省略句,应是“犹未得(其)趣”。(2)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译文:人心的性灵,是由天理所决定的。句式:判断句,无标志词的判断句,句意本身有判断意味。[要义探究]3.本则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朱熹有怎样的读书观?[明确]朱熹不但是著名的理学家,而且还是著名的教育家。朱熹对于学生读书,一向主张精读,反对贪多。他认为为学者必须通过熟读精思,其学习才会取得进步。朱熹熟读精思的读书法,首先是讲究“熟读”。这也就是文中所说的“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他的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熟读,是在专精条件下的熟,他认为只有通过熟读,才能真正掌握书中所讲的义理,也就是他在这里所说的“真味”。因此,朱熹所讲的读书法,是与他的哲学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勤读书熟读→多用心精读→勤思考⇒有智慧更聪明4.“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若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欲别求书看,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请联系这现实分析这段话。[明确]读书是有方法的,根据读书的目的去选择读书的方法。若要把握书中的精髓,读书就应该坚持不懈,若浅尝辄止,就不能掌握义理、获得知识。有些人读了书,之所以记不住、说不出,“皆是不精不熟之患”。但在信息爆炸的当代,若要扩大知识面,一目十行,观其大意的速读也是必不可缺的能力。精读与泛读有机结合才是高效的读书法。诵读《朱子语类》第二则,完成以下各题。[突破词句]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洒扫收拾。“埽”同“扫”。打叠,收拾、安排)(2)明知合.行大路(应该)(3)此便是天理..①人欲交战之机.②①(心之本然,即本来的思想)②(关键)(4)若是中人..之资质(普通人)(5)须大段..著力(仔细)(6)如履.薄冰(踩)(7)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同“克制”)(8)直.①是恁地..②用功①(应该,应当)②(如此,这样)6.翻译下列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