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应用题解答能力》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群科镇中心学校数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1、背景(1)学生对应用题普遍具有畏惧心理和漠视心理,为了应付考试只有简单地套用“类型”解题,缺乏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及对解题策略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优良思维品质的培养,造成解答应用题错误率之高,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之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之弱的现状。很难实现让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目标。在小学教学活动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也处于一种核心地位。然而许多教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仍运用传统方法,学生往往凭生搬硬套就能解决基本概念问题,教师无意之中强化了学生机械模仿与不深入思考的思维习惯。虽然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学生解题正确率仍很低。这充分暴露了应试教育在思维技能培养上的缺陷。(2)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意识到:注重学生解答应用题方法的指导及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课改的需要。要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必须了解学生解题能力如何。由此,我们数学组提出开展《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应用题解答能力》的探究活动。通过对错题的调查2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寻求对策,提高他们的思维技巧。2、课题要解决的问题(1)改变在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解题兴趣、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2)通过调查,掌握学生解应用题的情况。在研究的过程中针对“好、中、差”三种类型学生解答应用题时的问题所在,进行个案分析,缩短认知距离。(3)通过调查分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练习方法。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学习模式。切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4)通过调查,分析和了解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水平、解题知识和技能类水平。使学生在遇到各种类型的应用题时,都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解答,逐步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他们学习过程和结果,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6)通过师生的活动与实践,进一步了解应用题的结构,从而提高小学应用题课堂教学质量。二、课题研究的意义3理论意义:针对小学生解答应用题错误的分析,既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对差生的学习障碍进行诊断,提高他们的思维技巧。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单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数学课堂的生命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将会探索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找到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在实践上可以促进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发展,从而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观点、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生活、事物,进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三、研究的目的通过调查、访谈与课堂分析等方法,从解答应用题的一般策略“条件和问题的收集、分析数量关系、拟订解答计划、解答、检验与评价。”这五个方面对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能力作描述性的记录与分析,针对解题错误原因,找出及时补救的策略。旨在为《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实践提供丰富、4翔实的研究资料和一定的教学建议。引领本校广大数学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努力转变教学方式,促使教师在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从而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四、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全镇十所完小三、六年级学生。2、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勤于将自己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2)、调查法:以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收集有关数据和资料进行汇表。(3)、观察法:通过对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表现,进行全面、细致和深人的观察,从而获得比较充实、比较客观的事实材料,确定其得以发展的条件。(4)、个案分析法:以个别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个案,对其应用题的解答分析,进行追踪记录,对个体情况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为验证课题提供依据。(5)、经验总结法;认真撰写阶段性报告,总结各阶段的得失,不断调节研究步伐,最后以总结形式完成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五、研究步骤:5第一阶段:(2011.3):准备阶段。⑴、确定课题名称,研讨撰写课题方案,拟定试验计划。⑵、成立课题实验研究小组;⑶、搜集相关理论资料。⑷、课题组成员拟定实验方案,准备申报,进行课题论证;(5)确定研究实施方案第二阶段:(2011、3—2012、3)研究的具体实施阶段⑴、探讨课题的适用性;构建子课题模式示范引导;全员参与;推广深化⑵、修改研究方案,调整研究方向。⑶、构建学科子课题模式,进行全方位研究。⑷、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推广,促进研究深化。⑸、阶段性成果鉴定、推广、子课题模式构建。第三阶段:(2012、3—2013、3)课题研究的矫正、成果总结和推广阶段(1)、根据方案、课题实施计划开展研究工作,根据各学科特点进行分解和细化。(2)、认真作好记录和阶段性总结。(3)、定期召开课题成员会议,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4)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再研究。(5)召开成果推广会。6(6)统计数据,写出相关的总结材料。(7)撰写研究总结报告。(8)向上级申请课题的结题验收,评估并总结推广科研成果。六、课题组织:为了保证本课题的顺利实施,成立群科镇中心学校课题实施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组长:马成学副组长:张六成、于海峰、张万平成员:各校校长、数学教研组长、三、六年级数学教师二0一一年三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