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专业地区人才需求与毕业生跟踪调研报告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服装专业一、调查目的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了解地方服装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学校更好的服务地方支柱型经济,从而使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接轨,有效的融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成为社会培育人才的摇篮。二、调查内容深入企业各部门,掌握毕业生工作情况并了解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的信息。三、调查时间2013年8月---2014年9月四、调查对象及方式为了详细了解本校服装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本组选了从2006届至2010届的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涉及的届数较多,能充分反映近五年的毕业生就业及工作发展情况。调查的企业有:江苏利布瑞服饰有限公司;常州奥芬服饰有限公司;江苏晶励集团;常州艾贝服饰有限公司调查表发放的方式分为两种:一是通过学生班级的QQ群发送,二是到企业巡视学生就业情况时发给毕业生直接填写,为了保证问卷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本文于2010年8月份先在2006届毕业生中发:收了10份进行预调查,根据回收反馈情况在用词表达、题目顺序、便于回收后的统计等问题上进行了适当修改。问卷设计:问卷采取封闭式和开放式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主要体现以下七个方面内容:(1)就业单位基本情况;(2)就业岗位情况;(3)专业与工作岗位对接情况;(4)就业感受。围绕这四个问题,除了填写个人信息中的毕业时间、现工作单位、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手机、QQ等,共设置了12道单、多选题以及1道开放式问答题。同时,结合本文的调查目的,问卷内容多设在专业与工作岗位之间的关联上。五、调查总结一、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一)服装企业对于一些技术人员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但根据调查每年约有20%的服装专业毕业生因各种原因流失,有40%左右的毕业生因不胜任工作或怕苦怕累而改行,仅剩40%的毕业生从事与服装行业相关的工作。可见,服装企业从业人员中一方面专用毕业生所占比例很小,另一方面却有很多受过服装专业教育的学生不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这反映了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行业发展及社会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已经日益突出。随着WTO的加入,服装企业从原有的来料加工向自我研发、自创品牌、自重营销的综合性企业过渡,服装企业对人才的则是能从事设计研发、生产管理、策划营销等综合性的服装人才,加之中职服装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蓝领,就要求我们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从传统的简单操作型向复合型、综合型人才转变,因此需要学生在校期间除懂得基本的制图及缝制工艺以外,还需掌握面料学、美术学、设计学、计算机、营销管理、纺织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掌握工业化生产流程管理知识及在工业化生产中相关关键岗位制版、质检等工种技术要领。(二)随着中国服装企业的规模日趋壮大,层次越来越高,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21世纪的毕业生。除了必备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包括学生的品德、团队精神、以及本职工作的兴趣等,这些非智力因素都是主导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上能不能有所发展的重要因素。除此以外,还必须强调学生对本专业的视野,服装行业具有很强的互通性,学生在了解本专业相关信息的同时,也要了解其他设计专业,甚至其他行业的信息,这样才能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做一名合格的设计人员。二、随着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能力、素质、技术水平等要求的提高,我们中专职业学校要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而现有的服装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这种需求。(1)现有的专业教育教学和课程特色不突出,普通文化课、技术技能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教学分段安排,各门课程自成体系,缺乏应有的沟通,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2)教学内容明显陈旧落后,专业面过窄,不能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因此对服装专业教学的内容的改革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3)教训形式过于传统,难以适应职业教育的改革,更难适应飞速发展的服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4)专业实践环节薄弱,学校缺乏必要的实习设施和较高水平的实习指导老师。(5)课程结构及内容不符合学生进入企业的就业需求,例如:企业需要的大量上午制版、推版人员、或CAD制版以及生产管理方面的人才,而学校的课程主要以工艺、制图为主,学生对于制版接触很少,一旦碰到款式变化的制版,则一筹莫展、手忙脚乱。学校还应在CAD软件上进行大量的投入,意义班规模大的企业即以CAD为制版的基础。所以,学生必须掌握CAD的操作技术。三、提出对服装专业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1、注重课程改革依据项目教学特点搞课程整合。制定新的课程设置体系,我们传统的服装课程主要有服装缝制工艺、结构制图、结构设计、服装材料学、服装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也是以对学生传授、讲课为主,而各科教师按各自的教材体系各自的进度组织教学,严重影响了服装专业技能训练效果。因此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课程的开设不应是单一、分离的,而应是系统、实用的,要能依据项目教学法的要求围绕不同的项目来组织课程,选择相应的教材内容,并要补充企业生产一线用的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培养。从而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融会贯通,有机整合,并灵活运用于实践创作中。2、设置新的服装课程体系。不能简单的以工艺和制图为主要课程。根据服装企业和服装行业的要求,还应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课程体系,可以将缝制工艺、结构制图、结构设计、服装设计、服装样板与推版、服装材料学等作为基础必修科目。而人体素描、服饰图案、立体裁剪、时装画技法等作为选修科目,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质,增强了新的专业技术能力。3、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到课程体系的连贯性、所学知识的完整运用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模仿高等教育的教学思路和模式,课程相互分离,缺乏各课程的横向交融,理论与实际等过于注重教学的独立性,无助于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社会生产实践、社会需求相适应。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改革原有教学模式的突破点,其主要做法如下:(1)、对应模块,编排具体项目,整合教材内容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尽可能提高实际训练效果,则不能简单地分成各个模块后机械的课程相加,必须重新梳理教材内容,充分运用项目教学法,围绕各个模块制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大纲,依据企业对应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确定相对应模块主要教学时间段的训练项目,围绕训练的单个项目来选择各学科相应教材内容,从而让实践教学更丰富、真切,除此以外还须将企业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内容及时的贯穿项目教学始终。因此,制定一套切实可行、围绕项目来组织的综合各门学科内容的综合类校本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2)、边讲边练。本专业对技能的要求很高,主要专业课程应采取边讲、边练的教学方法,打破课堂教学与实习分离、与车间分离的状况。课时安排上,以一个专业项目为主线,开设所有与此项目有关的专业课程。(3)、分组教学。分组教学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组成员水平相当,需要的是每组中安排1—2名技能骨干,这种教学带有一定的竞赛性质,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和好胜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骨干进行传递教育,带动整个小组乃至全班的技能水平。(4)、产教一体化。中等职业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产教结合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根本途径。近年来,由于过于强调教育的独立性,导致学校专业教学存在脱离生产实际的倾向。随着经营管理体制的转变,企业重视市场竞争和经济效益,影响学生的下厂实习。为此学校自己创办生产性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的机会很有必要。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