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溪县生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第一章生态旅游产业基础和条件分析一、地理环境地理位置资溪县地处江西省东部,东邻福建省光泽县,南交黎川县,西毗南城县,西北接金溪县,东北界贵溪市,有“江西东大门”之称。地理坐标为东经116O46’—117O17’,北纬27O28’—27O55’。南北最长处48千米,东西最宽处51千米,全县总面积1,251.03平方千米。地形地貌资溪地处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西麓,县境东北部至西南部横亘着武夷山脉,形成东南高、西北低的走势。境内多山,群峰耸峙,地形复杂,按海拔高度可分为山地、丘陵两大类型。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69%,海拔200米以上的丘陵占26%,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岗占5%,境内最高峰鹤东峰海拔1364米。主要水系资溪境内无大江大河,县中部有一条隆起的地带把全县分成东、西两部分,故河流亦分成两部分。东部河流均流入信江,属信江水系,以泸溪为主,控制流域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0%;西部河流均流入抚河,属抚河水系,以欧溪为主,控制流域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40%。由于多山,小溪山涧遍布全县,其中以纵贯东部的泸溪和横穿西部的欧溪较大。山区溪流虽无舟楫之利,但落差大,水量丰富,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1,149千瓦,可开发的蕴藏量34,618千瓦。泸溪由发源于福建省光泽境内的凤形山南麓的铁关河与发源于凤形山北麓的增坊河在鹤城镇三江汇合而成,往北经高阜镇、马头山镇流入贵溪,称白塔河,再注入信江,全长61千米,平均宽度77米,控制流域面积835平方千米,在县境流域面积654平方千米,河道弯曲,谷深滩险,暗礁多,不宜通航。欧溪(亦称许坊河),发源于嵩市镇的出云峰,汇入抚河,全长32.5千米,控制流域面积362平方千米,资溪境内流域面积314平方千米。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气候特征资溪县境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9℃,无霜期270天左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929.9毫米。光热资源较充足,年平均日照1,595.7小时。为大力发展农业、林业、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平均气温低于周边各县,每逢盛夏,凉爽宜人,俗云“五岭皆炎热,惟独资溪宜”,乃避暑胜地。植被物产资溪县森林生长茂密,有林地165万亩,占总面积的87%,森林覆盖率87.1%,是江西重点林业县、全国生态示范区。盛产毛竹、杉、松、栲、楮等多种优质木材,并有南方红豆杉、银杏、江南油杉等珍稀树种57科,150种。油茶、茶叶等经济林也有大片分布,还盛产闽笋、香菇、松脂等林副产品以及桂皮、大活血、草珊瑚、灵芝等野生药材。森林中有华南虎、金钱豹、梅花鹿、穿山甲等数十种珍稀野生动物。矿产资源有钨、钼、花岗石等,其中已探明的花岗石总蕴藏量约5亿立方米。土地资源类型多种,可分为红壤、黄壤、石灰土、水稻土、潮土5个土类,10个亚类,122个土种。二、历史沿革资溪建县于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时名泸溪县,民国3年(1914年),因避湖南省泸溪县同名,奉命改为资溪县,至今已有427年的历史。资溪县春秋属吴。周平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改属越。周显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楚威王伐越,尽取吴故地,故又属楚。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析豫章郡南境立南城县,资溪属南城县管辖。三国时属吴境。隋朝属抚州郡。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抚州属江南道。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天下为十五道,抚州属江南西道。五代南唐以南城置建武军,隶属抚州。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改建武军为建昌军。元丰四年(1018年)建昌军于南城之东北境泸溪设抚建都巡检使。元朝因之。明朝洪武三年(1371年)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改泸溪都巡检使为泸溪都巡检司,设巡检一人。后因山川险阻,治理不便,建昌府知府王知屏和南城县县令范涞议改巡检司为县治,析南城之56都至72都置泸溪县。民国元年(1912年)江西省分为四道,泸溪属豫章道。三年(1914年),改名资溪。1949年5月8日,资溪解放,始属赣东北行政公署贵溪区督察专署,同年8月改属抚州专员公署。三、社会经济概况1、面积与人口资溪县下辖5个镇(鹤城、高阜、乌石、嵩市、马头山)、2乡(石峡、高田)、5个采育林场(高阜、石峡、马头山、陈坊、株溪)。全县共有7个居民委员会、21个居民小组、70个村民委员会,692个村民小组,689个自然村。2002年,全县总人口为10.67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72万,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5.1%,有畲、蒙、苗、侗、壮等少数民族52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03‰。全县土地面积为1,251平方千米,山地面积达160多万亩,耕地面积10万亩。2、经济现状2002年,资溪县国内生产总值为4.262亿元。第一产业1.333亿元,第二产业1.638亿元,第三产业1.291亿元,三类产业结构为30:39:31。2002年全县财政总收入为4,0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88.69元,比上年增长2.7%;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8,088元,比上年增长13.1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62,593万元,比上年增长1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4,526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四、区位条件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资溪县地处江西省东部,东邻福建省光泽县,南交黎川县,西毗南城县,西北接金溪县,东北界贵溪市,有“江西东大门”之称。县城距省城南昌铁路里程215千米,公路里程224千米,交通比较便利。鹰厦铁路纵贯南北,316国道横穿东西。沪瑞高速公路通车后,赴上海仅6小时车程。全县境内主要公路全部硬质化,南下武夷山机场140千米,北上昌北机场220千米。资溪县处于旅游胜地武夷山和道教发祥地龙虎山之间,与周边旅游中心距离分别为,距武夷山约140千米,距龙虎山50千米。周边较成熟的景区还有南城麻姑山、乐安流坑村、弋阳龟峰,距离均在100千米左右,便于联线互动。资溪县区位条件好,交通便利,内外政策协调,有条件抓住机遇,率先在抚州市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五、旅游业概况资溪县旅游资源较丰富,旅游活动从古至今都有,文人骚客往来不断,对法水温泉、高云塔、大觉岩等名胜多有诗词歌赋等题咏。由于观念等因素制约,旅游资源开发起步较晚。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资源开发,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绩。目前已初步开发出生态观光、温泉沐浴、健康养生、竹海漂流、奇景观赏、宗教朝圣、民俗探秘、幽谷探险、原始人祭祀物猜想等诸多生态旅游项目。狮子山的年游客接待量已达到2万人次左右。2002年,资溪县成功引进大觉山、狮子山两个旅游开发项目,现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建设。法水温泉度假休闲项目开发建设较早,现已初具规模,建有浴池、宾馆等接待设施,冬季游客接待量较大,但服务项目还较为单一,不能充分满足现代游客的多样化旅游需求。资溪还与武夷山、龙虎山、三清山、庐山、井冈山连成一条金色旅游带,对接江、浙、沪、闽、港、台等南来北往的游客,在全国各地旅游景区建设中,资溪的“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开发条件日渐成熟。六、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一)有利条件1、区位优势资溪境内有316国道和鹰厦铁路交叉经过,形成大“十”字型对外交通体系,进出十分便利。资溪距省会南昌约200千米,距华东地区铁路枢纽城市鹰潭70千米,距福州380千米,沪瑞高速公路通车后,赴上海仅需6个小时。由于靠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溪有条件在江西“建设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休闲后花园”的过程中占得先机。资溪周边有武夷山、龙虎山、龟峰、流坑村、麻姑山等旅游发展成熟和旅游开发成功的景区,且距离均在100千米左右,便于联线互动。资溪周边区域旅游经济发达,经济繁荣,人口众多,拥有巨大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客源市场。2、资源优势资溪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高,旅游特色较明显,主要表现为森林山水生态和田园乡村生态,且资源实体综合度较高,具有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和生态休闲旅游业良好的条件。3、决策优势资溪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以良好生态环境为依托的旅游业发展,制定了“生态立县”战略。2002年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资溪县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资溪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加快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的决定》〔资发[2002]33号〕,决议中提出“要以生态旅游为突破口,举全县之力,用全县之能,集全县之智,聚全县之财,尽快把资溪建成特色鲜明、有较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生态旅游胜地,旅游直接收入达3亿元,……使旅游业成为资溪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的目标。”2003年3月3日资溪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全面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加快小康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建设步伐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保护生态环境,重点发展生态旅游。这不仅为资溪发展旅游指明了方向,也为资溪县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公众意识支持和良好的政治环境支持。2003年3月5日资溪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又通过《资溪县旅游资源保护办法》〔资常发[2003]10号〕,进一步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法律保障。4.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二)制约因素1.县域经济总量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受到制约;2.现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发展的支持体系不够完善;3.人文景观数量不多,品质不突出;资溪县是个缺乏文化积淀的地方,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太少,有一定知名度的历史名人只有北宋李觏。古建筑存量不多,而且损毁较为严重,如高云塔塔顶已完全倒塌,港口的古建筑群也被人为拆除一部分。宗教建筑,如大觉岩寺、狮山古寺、圆通寺等,不仅其建筑体量小,而且也不符合佛教建筑规范,观赏性较差,对旅游者产生不了吸引力。百越(主要是闽越)文化,在资溪境内有一些相关物证及一些异化的痕迹,但大多分散、模糊,作为学术考察研究,有一定价值,但作为大众旅游产品开发,不具有可操作性。因而,从总体上看,资溪县人文旅游资源赋存状况不够理想。但是旅游景区不能没有人文景观,纯粹的自然美是无法满足当代旅游者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的。这决定了当地在旅游开发中对人文景观只能走重建、修复和新建的道路。4.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不到位;生态旅游发展是未来主要趋势,但目前周边客源市场不够成熟。第二章旅游资源分析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一、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旅游资源调查是科学编制旅游规划的基础性工作,旅游项目开发和旅游市场运作等都要求对旅游资源有全面的了解与客观的评价,这是实现旅游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可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气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8个主类,包括31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本规划组依据上述标准对资溪县旅游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对其主要旅游资源赋存状况已有了基本的把握。调查中,我们采用的是旅游资源概查法,即对那些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旅游资源给予了重点关注。资溪县拥有的旅游资源可分为7主类,15个亚类,30个基本类型,包括典型旅游资源实体共计86处(不含旅游商品类与人文活动类)。(详见表2.1)。表2.1资溪县旅游资源分类主类亚类基本类型旅游资源名称A地文景观AA综合自然旅游地AAA山丘型旅游地大觉山、狮子山、方家山、马头山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ACL岩石洞与岩穴风洞ACE奇特与象形山石大觉岩神女峰,方家山鼓石、和尚驮姑娘、驼峰、龟峰BBA河段BAA观光游憩河段芦溪河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水域风光BB天然湖泊与池沼BBC潭池假龙潭、长远潭、土地潭、龙王潭、头潭、园潭、长潭、印石潭、菜地潭、脚潭、关公潭、印石潭、三角潭、墨潭、牯潭BC瀑布BCA悬瀑大龙瀑布、小龙瀑布、战坑瀑布、马兰瀑布、千岗际瀑布、对坑瀑布、磨石瀑布、纱帽瀑布、芋头坑瀑布、龙坑瀑布、高岭瀑布、鸡脚叉瀑布、二叠泉瀑布、三叠瀑布、BCB跌水龙女玉带BD泉BDA冷泉法水冷泉(鸳鸯泉)BDB地热与温泉法水温泉(鸳鸯

1 / 10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