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验满、以及操作注意事项。2.学生能理解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及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过程与方法:1.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2.促进学生各种观念方法的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环保、低碳的理念。2.通过氧气在航天事业中的应用,关注国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验满、以及操作注意事项。教学难点催化剂概念理解。教学方法情境—问题—探究—小结—训练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播放视频: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升空。飞船携带的液氧起什么作用呢?观看,思考创设情境,调动起学生的思维,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氧气在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要研究氧气的性质,首先要获得纯净的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般策略是什么呢?学生思考后组内交流教师引导、启发学生了解制取气体的实验思想和方法。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实验探究总结提升:前面学习多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分析是否适合实验室制取?小组交流,获得不同方案;明确实验室制取气体方案选取的一般原则。通过交流,筛选,归纳,提升化学方法观。1、药品①以下哪些物质一定不能作为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依据是什么?②通过信息超市的提示,选择最佳制取方案。小组抢答小组交流做出选择体现元素守恒观③催化剂探究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3-5ml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试管口;B试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并记录现象。学生分组实验,组内协同合作。代表交流获得催化剂的初步概念,理解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2、反应原理通过以上探究尝试书写以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学生板演指正,落实3、反应装置①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固液常温型②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思考选取发生装置要考虑哪些因素?思考收集装置的选择要考虑哪些因素?通过比较,选择装置,提升科学试验观。学生探究能力刚起步一定要设计好问题难度,保持学生的探究激情。4、实验步骤通过探究,同学们自行整理实验步骤。组内讨论,交流比拼。5、检验与验满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如何验证氧气已集满?学生上台演示实验,观察记录。指导实验的规范化操作总结归纳通过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学生代表踊跃回答使学生上升到化学素养的理念。课堂延伸完成学案相关练习。检测训练,夯实基础巩固所学,目标检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化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生活”。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不久,学习热情很高。氧气是学生熟悉的物质,通过前面的学习已初步具备了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实验操作的技能,让他们亲身体验氧气的制取过程,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基于学生化学学习层次的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同,在课上组织问题提问要因材施教,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认真,积极主动,知识基本能消化,但是表达能力需提高,所以我在分组时,使用了不同的角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效果分析基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我做以下分析:1、创设情境,时值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一周年,重温这激动人心的伟大时刻,让他们快速并且兴趣盎然地切入学习主题。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课件演示形象、直观,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拘泥于传统教学形式,力图创设与众不同的生本愉悦课堂。3、设问激疑,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允许有不同结论但必须要说出理由。教师适当引导,归纳小结,增强学生的理解、认识问题的能力,突破难点。通过小组活动,小活动图文转换,发挥合作学习优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增强读图和口头表达能力,突破重点。总之,本堂课的学习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生动机,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施加适当的压力,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是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的探索,进一步的了解学生,总结经验,更好的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材分析《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位于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第三节第一课时。这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又是初中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气体制取的实验,该课题的学习将对以后化学知识的进展作下铺垫,同时也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知识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般思路。2、催化剂的概念及理解。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验满、以及操作注意事项。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关键:小组采取合作探究方式突破重难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评测练习【课堂反馈】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就是用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B.二氧化锰就是催化剂.C.没有二氧化锰,过氧化氢也能缓慢分解放出氧气.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性质不变.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过氧化氢中含有氧气B加入二氧化锰是为了产生更多的氧气C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D只有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才能分解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实验步骤可分为以下几步: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组装仪器③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通过长颈漏斗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实验步骤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④C②①③⑤④D①②⑤③④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可燃性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均为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请回答:(1)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______(填序号);(2)收集满的一瓶甲烷气体应如何放置?盖上玻璃片,在桌面上。(3)点燃甲烷前,一定要。【课外延伸】1.证明某集气瓶中的气体是否是氧气,最简单的方法是()。A.插入镁条B.插入带火星的木条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D.在瓶口闻一闻2.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能正确表示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的质量m随反应时间t而变的图象是()。3.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选择此发生装置时,二氧化锰盛放在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过氧化氢溶液从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加入。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起_________作用,因为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没有变化,所以可以回收再使用,方法是将反应后的混合物用__________法回收二氧化锰,此方法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ABCDEABCDE请从上图中选出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是,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化学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实验序号溶质质量分数温度/℃催化剂的种类收集氧气的体积/mL反应所需的时间/S1520二氧化锰41621520二氧化锰463520瓷片43141530二氧化锰44①实验1和2对比证明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②实验______和________对比证明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③实验_______和_______对比证明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与温度有关。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课后反思在本节课,我采用了“探究--感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做中学”,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主生成。尝试建立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本愉悦课堂”,让学生收获到不一样的学习感受。“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引人入胜、别致新颖的导入对课堂教学至关重要。时值“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一周年,在课的开始,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利用多媒体,及时投放了“神州十一号”发射时激动人心的场面,让大家在感受伟大场景的同时,以万分自豪的心情和浓厚的探究欲望进入新课的学习。之所以采用“神州十一号”这一事件,而不用氧气广泛的用途等引入课题,是因为“神州十一号”这一事件信息量大,影响大,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学生对此事的了解就是一种教学资源。就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因为新知识的获取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真实、生动、直观的情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引入了新课,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对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的药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思考实验室中可以用哪些物质来制取氧气。此时学生所学知识还很少,尚未学到质量守恒定律,启发学生从实验室角度出发,引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这一环节,培养学生化学思想,为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做下知识铺垫。本节课我最大的遗憾是课堂环节衔接不够连贯,细节处理得不够细腻,略显顿挫。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课标分析新课程标准指出:基于全面发展观的教学目标设计,要按照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来重新构建教学目标。在《标准》中课程目标每一句话的主语位置,都可以加入“学生”两个字,即课程目标的对象定位是“学生”,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相对应。我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根据课标要求和课文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三维目标如下: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验满、以及操作注意事项。2.学生能理解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及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2.促进学生各种观念方法的提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环保、低碳的理念。2.通过氧气在航天事业中的应用,关注国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