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期末知识点归纳总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朝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两晋(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中国历史朝代歌: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公元前,公元后。1世纪=100年。1年代=10年。前30年为初,后30年为末。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1、古人类进化过程:古猿——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现代人)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化石研究远古人类的主要证据。、二、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三、北京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1、体貌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嘴部前伸。2、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①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旧石器时代)。②过群居生活。③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3、历史意义: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证据(P5)。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年代生活地点生活状况房屋样式贡献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浙江河姆渡(长江流域)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黑陶)干栏式房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黄河流域)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制造彩陶,饲养猪狗等家畜,打猎捕鱼半地穴式房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知识拓展: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炎帝的贡献:P132、黄帝的贡献:P13-P143、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三、尧、舜、禹的禅让1、推举人才的标准———贤德之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2、禅让制的实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3、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四、大禹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大公无私的精神。【炎帝,黄帝为什么被称为“人文始祖”?】(即炎帝,黄帝的贡献)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商、周的更替:朝代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之君夏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阳城禹桀商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开始:亳;几次迁都,盘庚时迁汤纣到殷周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镐京周武王周幽王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洛邑周平王★★知识拓展:1、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诞生。(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2、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演变: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3、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都是由于国君暴虐,统治残暴、腐败,失去民心。从夏朝和商朝灭亡中我们能得什么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二、西周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内容:P213、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4、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5、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商周时期:繁荣;2、用途与功能: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3、特点: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4、代表:(1)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2)四羊方尊;二、甲骨文:1、含义: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2、造字特点: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3、记载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4、地位: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1)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一、春秋时期出现的变化:1、经济变化:①农业②手工业③商业(P27)2、政治变化:王室衰微。表现:①社会动荡,各种制度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②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国势力崛起。③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二、诸侯争霸:1、霸主:齐桓公(春秋首霸)、晋文公(城濮之战)、楚庄王、秦穆公等。2、春秋争霸的影响:①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消极影响)②在争霸中有的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出现大规模民族交融。(积极)★★齐桓公称霸的原因或条件:P29左上角“相关史事”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一、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注意方位)(韩,赵,魏三家分晋)战国著名战役:齐魏“桂陵之战”、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二、商鞅变法:1、时间:公元前356年;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2、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3、内容:政治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2.废除族的世袭特权触动了具贵族的利益3.改革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秦国确立封建制度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调动了人民生产积极性,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国富】3.统一度量衡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提高军队战斗力【兵强】4、作用:经过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启示:改革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富国强兵的有效途径。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时间:公元前256年;人物: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地点:成都平原岷江中游。2、组成、功能:P343、意义: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P34)第8课百家争鸣一、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二、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姓名派别时期著作主要思想老子道家春秋《道德经》①顺应自然;②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③主张“无为而治”庄子战国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孔子儒家春秋《论语》、《春秋》政治思想:①核心思想“仁”;②以德治国;③反对苛政教育思想:①教育: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②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孟子战国《孟子》①主张实行“仁政”;②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③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荀子战国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墨子墨家战国主张“兼爱、非攻”,选贤,提倡节俭韩非法家战国《韩非子》以法治国;反对空谈仁义;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孙兵家春《孙子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武秋法》★主要解决三大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统治者和人民的关系。三、百家争鸣的影响:P39最后一段第9课秦统一中国一、秦灭六国:1、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条件):P42第一段2、秦朝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221年;(2)都城:咸阳;(3)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3、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1、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P43-45政治、经济、思想、交通2、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3、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评价秦始皇秦始皇功:①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开创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局面。②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③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还修筑驰道、统一车轨。秦始皇过:①修皇陵建阿房宫滥用民力。②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摧残文化。③法律严苛,引发农民起义,导致秦朝短命而亡。总评: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他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其封建统治。所以我认为就其一生,功大于过。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秦朝的暴政:①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③刑罚残酷;④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二、陈胜吴广起义(又名“大泽乡起义”)——揭竿而起1、爆发根本原因:秦的暴政直接原因:征发途中遇雨误期,按律当斩2、爆发: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率众起义。3、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三、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最后推翻秦朝的是刘邦领导的起义军)1、项羽: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成语:破釜沉舟)2、楚汉之争: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双方:项羽和刘邦;目的:争夺帝位。3、刘邦取胜原因:①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②项羽虽势力强大,却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一、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称为西汉,定都长安。刘邦是汉高祖。1、汉初的社会状况及面临的问题:(1)汉初的社会状况: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锐减,土地荒芜。(2)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王朝,成为首要问题。二、休养生息政策:1.原因: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2.汉高祖采取的措施:P523.影响: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得以稳定。三、文景之治:1.汉文帝、汉景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P52)2.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出现了“文景之治”。★★秦亡汉兴的原因和启示:秦亡原因:统治者统治残暴,政治黑暗,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汉兴的原因: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治世局面;汉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提倡节俭。启示:政府要重视民生,以人为本,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或大一统的表现):P54-56,政治、思想、经济、军事2、影响: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3、评价汉武帝: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西汉王朝在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建立:刘秀称帝1、西汉的灭亡:公元9年,王莽夺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2、东汉建立: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称帝,定都洛阳。二、兴盛:光武中兴1、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中兴措施):P592、影响: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