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CT检查常用的技术主要是平扫和增强扫描。近年来随着MSCT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CT检查技术不断推出并应用于临床,如CTA、CTVE、CTP等,并且CT图像的密度分辨力、空间分辨力和时间分辨力不断提高,还实现了CT图像的各向同性,因此,从理论上来说,CT检查技术可以应用于全身各个部位疾病的检查和诊断。•CT应用于各系统疾病的检查时,既有相同的扫描方法又有特殊的扫描方法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临床应用选择时,既要满足临床的诊断要求,较好地显示病变的全貌及特征,又要考虑尽可能减少患者的X线计量和检查费用。一般选择CT检查技术的原则,首先选择能解决诊断问题的简单的扫描方法。而后选复杂和高费用的检查方法。最好制定各个部位相应的CT扫描常规,便于规范操作和应用。*各向同性(也叫“立方体像素”,是指像素的长宽高都相等的情况)选择解剖位制定相应的扫描计划图一头颅•CT检查技术最早用于颅脑检查。目前在许多颅脑疾病的诊断中仍然发挥重要的作用,有些疾病还是首选的检查方法。一般颅脑CT检查先做平扫,根据临床诊断的需要再加做增强扫描或相应的图像后处理技术。•适应症:CT平扫可用于颅脑外伤、急性脑出血、脑梗死、脑先天性畸形、脑萎缩、脑积水等疾病,有时需加做增强扫描。脑肿瘤、脑脓肿等先做平扫再做增强;脑血管畸形可做脑部CTA;脑瘤术后可直接增强。•颅脑CT检查多用横断面、逐层扫描方式(非螺旋),有时加用冠状位扫描。①当疑及垂体瘤、颅底病变、小脑病变以及大脑凸面病变时可加做冠状位扫描。②头皮下软组织病变,首选冠状位扫描。③病变较小时,可在病变处用胶布固定一小橡皮,避免遗漏病灶。冠状位扫描:基线⊥听眦线•体位:患者体位有颏顶位和顶颏位,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均可,头部过伸。•范围:由基线开始连续由下向上逐层扫描,直至脑实质扫完。*颏顶位:病人仰卧扫描床,肩背部垫高,两手置于身体两侧,两膝屈曲,头部下垂,并尽可能后仰,使听眦线∥台面,正中矢状面与床面中线重合。*顶颏位:病人俯卧扫描床,两手平放于胸侧,两腿伸直,头置于头架内,下颌尽可能前伸并紧靠床面,头颅后仰,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正中矢状面与床面中线重合。头颅冠状面扫描缺点:由于患者体位不适,容易动、难固定,同时由于厚的颅底及鼻窦、鼻腔等含气结构的X线吸收差别极大,容易产生伪影而影响图像质量。所以一般不作为颅脑的常规扫描方法。横断位扫描三条基线:(1)听眦线OML:即外耳孔与眼外眦的连线,常针对幕下部位的扫描。最常用的定位线(2)听眶线RBL:即外耳孔上缘与眶下缘的连线,平行解剖学水平面。解剖学水平线(大脑基底线Reid’s基线)断面通过眼窝、中颅凹和后颅凹的上部。(3)听眉线EML:即眉上缘的中点与外耳孔的连线,通过三个颅凹的最低处,显示组织结构清楚,幕下显示第四脑室好,幕上显示基底节好。•体位:仰卧位,头置于头架中,下颌内收,使头颅正中矢状面与扫描床面中线重合,听眦线⊥床面,两侧外耳孔与台面等距。体位要摆正,使每层图像两侧对称,以准确地反映该层面的解剖结构及便于双侧对照,由下至上扫描,范围从枕骨大孔至颅顶。二头颈部头颈部CT检查包括五官和颈部的CT扫描,常规采用横断面扫描,眼眶、鼻咽、鼻窦可加做冠状面扫描,内耳、颞骨CT检查可用横断面和(或)冠状面扫描,喉部常规为横断面扫描,还可结合冠状位与矢状位重组图像进行喉部结构与病变的观察。适应症:普通X线发现鞍区形态改变,需要进一步定位定性,如鞍区骨质破坏、钙化、蝶鞍扩大;垂体瘤术后复查;鞍区其他肿瘤如颅咽管瘤、脑膜瘤。冠状位扫描:常规,扫描体位有颏顶位和顶颏位,被检者分别取仰卧位和俯卧位。扫描尽可能∥鞍背或⊥鞍底,扫描范围包括整个鞍区。横断面扫描:一般需做增强扫描,采用颅脑轴位,侧位定位像,基线可用听眶线,扫描范围从听眶线至鞍区上缘。怀疑颅内肿瘤侵入鞍区时,须加做常规头颅扫描。—1.蝶鞍蝶鞍—2.眼眶适应症:主要用于眼球突出的病因诊断。对诊断球内和眶内肿瘤、眼肌肥大、炎性假瘤和血管性疾病有特殊价值,对诊断眼外伤、眶内异物及先天性疾病有较高临床意义。冠状位扫描:当病灶位于上、下壁时,为更好地显示眶壁骨质破坏的情况,可以加做冠状位可清晰显示病变与眼部各解剖结构的关系,有助于判断眶顶骨折程度。•体位:颏顶位和顶颏位,头后仰,听眶线∥床面,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重合•范围:从眼球前部至海绵窦。(从眼睑至眶尖或中颅窝扫描)增强扫描:怀疑眶内肿瘤、炎症、血管性病变及眶内肿瘤向眶外侵犯时,需做增强扫描,扫描参数同平扫。横断位扫描:•基线:听眦线或听眶线(显示视神经和眼外肌较好)。•体位:患者仰卧,头先进,下颌稍上抬,听眶线⊥床面,两外耳孔与床面等距,正中矢状面与床面中线重合。扫描时患者眼球须保持不动。•范围:眶底至眶顶(眶下壁至眶上壁)病变较大时,根据需要扩大范围。—3.耳部、颞骨位于颞骨的中耳及内耳结构细微,CT扫描常采用薄层靶扫描或高分辨力扫描(HRCT)。适应证:先天性耳畸形、中耳炎性疾病、肿瘤性疾病、颞骨外伤等。仅观察中内耳结构平扫即可,临床疑有听神经瘤或血管病变时,须加做增强扫描。冠状位扫描:•体位:患者仰卧或俯卧,头尽力后仰或顶颏位,听眶线∥台面,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正中矢状面与台面正中线重合,有效地固定头部。•范围:从下颌髁状突后缘至岩锥后外侧,包括颞颌关节后缘至乙状窦。(自外耳道后缘向前扫描至颈内动脉管水平段。)增强扫描:仅观察中内耳骨性结构,平扫即可。临床怀疑有听神经瘤或血管病变时,须做增强扫描。横断面扫描:•体位:仰卧位,下颌稍内收,两外耳孔与床面等距,使听眶线⊥台面,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正中矢状面与台面正中线重合,使患者的体位成标准的头颅前后位。•基线:颞骨横断面扫描常用0°和30°断面。(0°头稍仰,听眶线⊥床面;30°头稍前曲,听眉线⊥床面)范围:外耳道下缘至岩骨上缘(外耳孔后1cm处向前至外耳孔前缘)—4.鼻与鼻窦•鼻与鼻窦CT扫描可用于鼻与鼻窦的肿瘤、炎症、外伤等疾病的检查。通常采用的扫描技术包括横断面和冠状面,后者更常用,可以整体性观察鼻腔及其周围结构,对鼻窦病变的上下关系显示较好。对齿槽、腭部、眶底、筛上颌窦角和前颅窝底的显示也以冠状面扫描为首选。•适应症:鼻窦占位病变、炎症、外伤。螺旋扫描:鼻与鼻窦CT常规检查,用非螺旋扫描即可。但若要使用仿真内镜观察鼻腔及各鼻窦内情况时,必须采用螺旋扫描。横断面扫描:患者仰卧,头部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下颌稍内收。∥听眦线。侧位定位像,扫描层面与硬腭平行,范围从硬腭至额窦顶部。冠状位扫描:能整体观察鼻腔、鼻窦及周围的详细结构,对鼻窦病变的上下关系能清晰显示。•体位:仰卧位时头后伸,体位摆成标准的颏顶位;俯卧位时头尽量前伸,使成标准的顶颏位,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听眶线∥台面,适当倾斜机架角度,使扫描基线⊥上颌窦底壁•基线:扫描层面∥上颌窦后缘或⊥听眦线•范围:蝶窦后壁起至额窦前壁止。(包括额窦、筛窦、上颌窦、蝶窦和鼻腔)—5.颌面部•颌面部CT扫描主要用于颌面外伤、整形、肿瘤、炎症以及放疗后复查等,还应用于腮腺肿瘤与炎症检查。常规CT扫描方法为横断面平扫,发现病变通常要加做增强扫描,以提高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差别和提供更多诊断信息。•适应症:肿瘤及放疗后复查如鼻咽癌和腮腺肿瘤;炎症如化脓性腮腺炎;外伤如颌面部骨折;整形如颜面部的美容整形。横断面扫描:头部侧位定位像体位:患者仰卧,头先进,头部正中矢状面⊥床面中线,下颌稍内收。扫描时嘱咐患者平静呼吸、不要吞咽。基线:腮腺,听眦线,从外耳孔扫描至下颌角部。鼻咽部,∥硬腭,从蝶鞍床突上扫描至硬腭上缘。增强扫描:颌面部血管病变、肿瘤以及了解有无转移时,需作增强扫描。颌面部鼻咽部∥硬腭,从蝶鞍床突上扫描至硬腭上缘鼻咽部腮腺听眦线,从外耳孔扫描至下颌角部。腮腺—6.咽喉部适应症:咽喉部肿瘤、外伤。横断面扫描:•体位:病人仰卧,身体置于床面中间,头稍后仰,使颈部∥床面,两外耳孔与床面等距。咽喉部侧位定位像。•基线:扫描层面分别与咽部或喉室平行。•范围:咽部:从口咽下1cm向上至颅底。喉部:正常成人喉介于C4、5—C7。扫描范围:从舌骨平面C4至环状软骨C6下缘。若发现肿瘤可扫描至颈根部,以了解淋巴结受累情况。增强扫描,咽喉部肿瘤或血管性病变需作增强。—7.颈部•颈部组织结构较为复杂,包括大量的软组织,如肌肉、筋膜、软骨、淋巴组织及血管等,以上软组织在CT平扫上均为中等密度影,有时难以区分正常的血管结构与增大的淋巴结或结节性病变,因此,虽然颈部的CT检查先进行横断面平扫,但往往需要加做增强扫描,以提高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差别。•适应症:占位性病变如甲状腺肿瘤及颈部各种肿块,各种原因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血管性病变如颈总动脉狭窄或扩张、颈动脉体瘤、动脉畸形及大血管栓塞,外伤(确定颈部外伤后,有无血肿和骨折等)。横断面扫描:颈部侧位定位像。体位:病人仰卧,身体置于床面中间,两外耳孔与床面等距,头稍后仰,以减少下颌骨与颈部的重叠,使颈部∥床面,两肩放松下拉,两上臂置于身体两侧,以减少肩部骨骼结构对下颈部扫描的影响,尽量使颈部与扫描层面垂直。在平静呼吸状态下,不要做吞咽动作。范围:颈部:从下颌角区域至胸腔入口进行扫描。甲状腺:C5下缘至T1(甲状腺下极)。*当用于检查和鉴别甲状腺结节或肿块的性质时,多采用平扫加增强扫描;甲状腺的炎性病变与甲状腺肿大也可做CT检查。增强扫描:可区别颈部淋巴结与丰富的颈部血管,了解病变的侵犯范围,协助对占位性病变的定位和定性。甲状腺甲状腺三.胸部•胸部肺组织含丰富气体,使肺与其邻近的组织形成的天然对比,因而常规X线胸部检查是肺部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但胸部X线片是重叠的模拟影像,有大约20%区域的病变被遮挡而容易漏诊,此外密度分辨力也比较低。•与常规X线比较,CT密度分辨力高,组织器官不重叠,对X线片不易显示的区域,如胸膜下、近横膈区和纵膈旁的病变显示清楚;对于磨玻璃密度病灶、小结节病灶和肺间质病变显示也十分敏感。还可以进一步确定胸片上发现的病变的部位和性质。•胸部CT检查常规采用横断面平扫,发现小病灶或观察肺间质等细微结构时应加做高分辨力扫描(HRCT),有时候还需要行增强扫描。利用MSCT的薄层容积扫描数据,还可进行后处理获取冠状面和矢状面的重组图像。•适应症:纵膈肿瘤;肺内良恶性肿瘤、结核、炎症和间质性、弥漫性病变胸膜腔积液和胸膜增厚的范围和程度,了解外伤后有无气胸、胸腔积液及肋骨骨折等情况。横断面扫描:•体位:患者仰卧,头先进,身体置于床面正中,两臂上举抱头,以减少肩部组织及双上肢产生的线束硬化伪影,扫描架上激光灯定位于胸骨柄切迹水平。嘱患者自然呼吸,机器发出屏气指令后,应该深吸气末屏住呼吸并保持一段时间以配合CT完成扫描。*深吸期末屏气扫描,可以减少肺内支气管、血管的聚集和肺血的坠积效应。*有时候为了区别胸水与胸膜肥厚,可以改为俯卧位。*驼背病人会不宜仰卧这可改为俯卧位。•基线:从肺尖开始扫至肺底。包括肋膈角,由上至下扫描。增强扫描:需要对肺门血管与淋巴结鉴别,或观察纵膈病变。高分辨率扫描(HRCT):适应症:肺部小结节病变;肺部间质性病变;肺部囊性病变;胸膜病变;矽肺;气道病变如支气管扩张的检查。低剂量扫描(LDCT):成人胸部健康体检、肺癌普查、肺小结节病变随访,肺结核、炎症等治疗后的复查。四.腹部•腹部包括许多重要的脏器和器官,但它们均为中等密度组织,缺乏良好的密度对比,普通X线片在腹部的应用价值不大。•CT图像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力(0.2%)随着MSCT扫描速度的不断加快和空间与密度分辨力的不断提高,CT检查在腹部疾病的发现与诊断中越来越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腹部的特殊性,CT检查前应充分做好胃肠道准备工作,尽量减少胃肠道气体产生的伪影。•适应症: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肾上腺及腹膜后腔。*注意事项•检查前尽可能食用少渣饮食,特别不能服用含有金属的药品,或进行消化道钡剂造影等。•扫描前30min口服水800-1000ml,临扫描时再口服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