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春秋:应运而生战国:蔚然大宗秦朝:遭受打击西汉(武帝)后: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明清时期,儒学又有怎样的发展呢?回忆:儒学的发展史请阅读以下故事片断,结合书本内容找出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背景?明朝,番禺秀才吴必中带着书童正走在赴京考会试的途中。他是家中独子,但是他天生愚笨,多次考县试都不中,于是老爸吴老爷拿钱为他买了个秀才的头衔,这样,吴必中带着全家的希望上京了。他们走到湖南时,先是看到一些衣服破烂,瘦得只剩下骨头的难民坐在路边,接着又看到一大帮农民手拿着锄头和大刀,一边大喊:“狗官钱弓梓,拿命来”。他们赶紧避开。后来才知道他们的土地被钱弓梓给强行霸占了。政治腐败社会拜金风气盛行政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吴必中一边赶路一边还不忘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把要考的文章死死的记住。终于来到北京,他看到大街上很是热闹,大街两边都是做买卖的。最吸引他的是地上摆卖的西洋玩意,他实在爱不释手,于是买了一个望远镜。来到客栈,他看到有很多像他那样的考生,有的在高声谈论科举考试,有的埋头苦读,他也不甘落后,吃完饭早早地回房看书。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因循守旧,束缚思想商品经济发展西方文化传入,开阔眼界一、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背景⒈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尖锐⒉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⒊思想: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摧残人性⒋外部:西方文化传入(根本原因)少年求学穷困潦倒中年做官正直清廉老年入狱被迫害致死(1)人物生平1.李贽的反正统意识有官弃官有家弃家有发弃发二、明清进步思想家材料一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焚书》材料二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焚书》材料三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焚书》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辨别是非的标准。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主张男女平等李贽的“异端”思想①①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②②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③③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④④主张“真心”,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⑤主张男女平等(2)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二、明清进步思想家1.李贽:反正统意识(1)人物生平(3)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①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②其代表了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具有进步性。二、明清进步思想家2.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说(1)生平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浙江宁波余姚人。其父黄尊素为明末东林党名士,被宦官魏忠贤陷害致死。黄宗羲成年以后加入复社,坚持反宦官斗争,险遭杀害。清兵南下,他招募义兵成立“世忠营”,武装抗清。明亡后拒绝清廷征召,隐居著述。主要著作有《明夷待访录》等。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清三先生(或清初三大儒)。黄宗羲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访录》材料二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明夷待访录》批判君主专制,呼吁君臣平等二、明清进步思想家2.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说(2)主张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黄宗羲材料三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明夷待访录》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①批判君主专制;②提出君臣平等思想;③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④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二、明清进步思想家2.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说(2)主张梁启超曾说:“我们在学生时代,《明夷待访录》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一再介绍黄宗羲等人进步的政治学说,大量印发《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以有助于宣传反对君主专制,动员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3)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顾炎武(1613—1682),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年轻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遍游各地,搜集材料,尤其致力于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顾炎武学问广博,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入的研究。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注经学的研究。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著作。二、明清进步思想家3.顾炎武:启蒙精神(1)生平最引人注目的是湘西特有的一双木屐和一把油纸伞。据说,船山先生对异族满清的统治一直无法接受,骨子里都是反清复明的念头。他出外必穿木屐,以示脚不踏清王朝之地;又不管天气是晴还是雨,皆手撑着一把油布伞出门,以示头不顶清王朝之天。顾炎武材料一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材料二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顾炎武《日知录》二、明清进步思想家3.顾炎武:启蒙精神(2)主张①强烈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②提出了“众治”的主张;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④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二、明清进步思想家3.顾炎武:启蒙精神(2)主张“经世致用”——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3)评价:脚踏实地的学风对晚清学者影响很大。区分“亡国”、“亡天下”的内涵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1644年,清兵入关,王夫之和友人一起在衡山起兵抗清。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不满。不久,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晚年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人称船山先生。著作现存《船山遗书》。二、明清进步思想家4.王夫之:“孤秦陋宋”批判(1)生平①对先秦至清初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②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③哲学思想:发挥了古代“气一元论”的唯物论思想,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唯物主义思想家)。同二、明清进步思想家4.王夫之:“孤秦陋宋”批判(2)主张几乎在传统哲学的所有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超越前人的见解;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3)评价二、明清进步思想家5.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1)生平唐甄字铸万,号困亭,达州(今四川达县)人,他是清初的著名进步思想家、文学家。也是清初经世致用之学的倡导者。著有《潜书》。①倡导“经世致用”,著有《潜书》②大胆抨击君主专制(帝王皆贼也),反对神化帝王③抨击官吏为盗臣,为民贼(2)主张①在当时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对君主专制和官吏腐败行为的批判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③把希望寄托于明君,为君之道和治国之道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3)评价二、明清进步思想家5.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思考: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原因时代思想内容地位原因春秋仁、礼、为政以德不被重视要求恢复周礼,有保守的一面。战国仁政、君轻民贵不被重视强调秩序和仁义,在战国大动乱的时代不可能获得重视。秦受压制秦崇尚法家,实行暴政。西汉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独尊大一统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魏晋南北危机社会动荡;受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宋明“理”“天理”复兴、重新确立正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儒学的新发展,更好地适应统治需要。明清受批判儒学呈现守旧、陈腐的习气;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个性企图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一样波澜壮阔的景象?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生活背景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共同经历都参加过抗清斗争共同进步政治思想(批判君主专制)“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批判“私天下”的君主制“循天下之公”君臣平等“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抨击孤秦“陋宋”(三个方面)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共同经济思想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船山遗书》共同学说清初经世致用之学的推动者评价是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反映,具有解放思想的作用。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后,又一次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天崩地解”的社会大变革,明覆亡的惨痛事实,对以华夏文明为自豪的士大夫,形成巨大的冲击。伴随着政治风云的激荡,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文化学术界首先掀起了一场推陈出新的思想浪潮和文化大繁荣,传统儒学的地位发生动摇,思想遭到质疑。如: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思想家批判地继承了传统的儒学思想,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也对近代启蒙思想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三、明清之际民主思想的影响积极影响◆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批判继承了儒家思想,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是近代民主思想的先声◆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理论体系,无法实现局限性1.下列属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共同思想的是()A.反对君主专制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反对重农抑商D.主张“经世致用”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B.顾炎武《日知录》C.李贽《续焚书》D.王夫之《船山遗书》AB3.以下思想主张,有朴素民主色彩的是()A.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B.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C.气者,理之依也D.心外无物,心外无善4.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A.阶级立场不同B.政治主张的分歧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D.社会性质的差异AC5.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阅历的相同之处表现在()①生活在明末清初②参加过抗清斗争③学术活动集中在哲学领域④受到文字狱迫害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