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新世纪(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郝瑞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一、教材主线与教材体例1.教材主线依据《历史课程标准》,采用学习主题的单元结构,构建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学习主题的确定,遵循历史发展的主线与历史的阶段性特征相结合的原则。近代中国百余年的历史发展,呈现出两条鲜明的主线:其一是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主线;其二是中国近代化的主线,即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国家的发展和富强两条主线。两条主线虽互为表里并呈现出相互缠绕交叉之势,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和阶级力量的对比变化,历史的发展又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历史发展主题的提炼,对于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了解历史发展的时段性特点,是十分有利的。《历史课程标准》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思路。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也贯彻了这样一个基本思路,即每一册确定若干个学习主题,每一学习主题为一学习单元,每一学习单元由若干课组成。具体到第三册而言,它共由五个学习主题构成。这五个主题依次是: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依据《历史课程标准》,采用学习主题单元结构。2.教材体例导语:以设问的形式对本课内容进行提示。其目的和功能有二:一是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二是点出本课内容的重点,即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应该了解和把握的内容。正文:分宋体字和楷体字两部分。宋体字是课文的基本内容,也是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必修的部分;楷体字是阅读内容,是对课文基本内容的进一步拓展或补充。课后栏目:有“每课一得”“材料阅读”“自我测评”和“活动建议”四个学习栏。“每课一得”列于每课课文之后,是为配合课文而选取的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或学生感兴趣的历史知识。其目的与功能是:第一,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第二,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提高一步,将最新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而言)、能力的训练、历史研究方法的介绍融合为一,较好地体现历史观点和内容的“新”,并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第三,这是一个引子,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了解与此相关的更多的知识内容。“每课一得”既是面对全体学生,但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更面对那些吃不饱的学生。——体现出教材内容的层次性。“材料阅读”选取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供学生自行阅读,以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并为其获取更好的学业成绩创造条件。“自我测评”题型多样,梯度推进,考查知识和考查能力并重,适当侧重考查能力。编排的题目难度适中,既有课标中“内容标准”要求的知识点,如填空、填图、讲述史实故事、列举内容等等;也有一些适当扩展的题目,以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自我测评”题是学生进行自我考评的手段之一,也是对“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观念的渗透。“活动建议”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化,目的之一是把课堂教学与课后活动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动”起来,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课文内容,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与技能,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其次,是和自我测评相结合,对课标中的“评价”“探讨”等第一层次的内容,在动手动脑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入一下。它的操作性较强,如建立“历史学习留言板”,说成语故事、写小论文等。这些活动有的是集体活动,如开小型故事会、分组议一议等,有的也可以是单独进行。第三,活动建议之间采取梯度配置、前后连接的排列方法。二、单元编写思路与课文结构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5课)(单元引言:内容、目的)这是本册教材中的第一个学习单元。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华民族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日趋激烈,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顽强抗争,这是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初年近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条鲜明主线。本学习主题就是突出了这一历史发展主线。而在内容标准的选择上,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对历史知识点进行了取舍。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内容标准:(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了解魏源的主要思想。如何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对内,一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一是魏源等开始睁眼看世界;对外,是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旋涡之中。每课一得:结合课文,国家主权的解释。材料阅读:南京条约,反映的历史史实是什么?“给予”一词的理解。活动建议:做历史卡片的基本方法,学习做历史学习卡片。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内容标准: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1)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2)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3)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编排思路:劫难——抗争的交替。太平天国运动,根据学习主题的要求,用大字对太平天国运动中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了介绍;同时,为了使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我们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定都天京(南京)做了简要介绍,对其最终失败等内容,则以小字即阅读材料的方式进行了简洁的勾勒。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内容标准:(1)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在对甲午战争的介绍中,重点则是对邓世昌壮烈殉国的史实做了较多的叙述。这样的处理方式,更有利于突出学习单元的重点,便于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主线;同时,也为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探究预留了空间和时间。《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条约本身的理解;瓜分中国的狂潮(小字)每课一得:甲午战争赔款对中日两国的影响。材料阅读:李鸿章谈关于战争失败的原因。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内容标准: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义和团——背景、过渡。每课一得: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解释——与辛丑条约的影响相连接;“材料阅读”谈国家态势——与辛丑条约的影响相连接。第5课画地图讲历史(学习与探究之一)在每一学习单元都设有“学习与探究”课。学习与探究课的内容包括四个栏目:“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建议”和“活动说明”等几个栏目——(栏目设置目的)。活动目标——知识方面:了解绘图的基本知识,了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基本状况——三大条约的影响(地图上的反映);能力与情感方面:培养运用地图分析历史问题和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历史学习的兴趣。学习与探究课(活动课)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是对传统教科书的重大改革(目的、功能):第一,其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第二,活动课是融合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一体的课程,具有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历史,而不是去背既定的结论。第三,活动课中的学习与探究有助于教师观察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形成过程性评价。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第6—12课)(历史主线、设计思路与单元导言)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外国列强的侵略带给中国的后果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加重了中国的民族危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另一方面,它给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下长期高度发展同时又不易变化的自给自足的自耕农经济和君主专制体制以猛烈的冲击,迫使中国社会逐步摆脱封建王朝循环更替的发展模式,向一个新的社会形态即工业化、资本主义化的方向缓慢迈进。古老的中国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迈进,应该说这是中国历史的巨大进步。近代化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的。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追求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历程,这一过程与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过程相互伴随、相互促进。但是,它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历史相比,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是在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背景进行的,因此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之为“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派为富国强兵、以图自救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开始,经康梁维新派发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继而孙中山领导开创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掀起对封建思想文化批判的思想解放运动,呈现出明显的层层推进、急速深入的历史特征,即从最初学习西方的军工、民用生产技术,到追求政治体制的变革,到思想文化领域的自觉性革命。这是一个持续的、呈螺旋式上升趋势的过程,这已成为目前史学界的一个共识。教师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的高度来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内容标准:(1)列举洋务派为“求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3)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4)知道詹天佑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其一,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其实课程标准已经有所限定——“列举洋务派为“求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来讲,则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近代工业的兴起”的编排角度即可看出。其二,新式交通工具的编排问题。新式交通的兴起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观念的影响至远且巨,它既是近代化进程的表现,又是这一进程的推进力量,在这方面的变化尤以轮船、火车、电报最具代表性。第三,张謇作为一位清末的科举状元,能勇于退出官场转而兴办实业,既是其实业救国、振兴民族经济的爱国心使然,也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可以说,张謇的这种变化在当时的中国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其创办实业的经历又成为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内容标准:(1)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严复——“警世洪钟《天演论》”,变法舆论的宣传与新社会发展观的提出。每课一得:君主立宪制介绍。第8课辛亥革命内容标准: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如果大家对照历史课程标准可以发现,这一学习单元中,属于运用层次要求的比重相对较大。如课程标准中规定:“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我们认为,课标中的要求实际上是一个相互联系与递进的关系——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武昌起义是作为一般了解层次要求提出来的,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作为运用层次要求提出的。对于这样的内容要求,我们的理解是,学生的探讨必须是在了解孙中山建立兴中会、开展反清斗争、提出民族民主革命纲领及辛亥革命的史实基础上来展开的,如果对前面的史实无所得知,那么探讨也将成为缺乏史实支撑的无源之水。为此,我们在教材编写方面的重心在于历史史实,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