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沪科版物理必修一3.1牛顿第三定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第三章《力与相互作用》,第一节“牛顿第三定律”。二、设计思想本节以常见的拔河现象为引子,以系列化的探究问题为主线,以学生同伴合作,探究学习为主体,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体验过程、观察现象、分析归纳初步得出相互作用力大小的关系;然后通过师生对一些现象中相互作用的分析,使学生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有深刻的认识。牛顿的三个运动定律是有机的整体,对相互作用力的其它特点如反向、共线、同性质,以及与平衡力的关系,需要以后长时间、多角度进行学习,本节则作淡化处理或通过作业后再作进一步概括;对拔河比赛为什么力的大小相同而一胜一负,到学习摩擦力后再进行解释,以突出重点,分散难点,避免内容过多食而不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2)知道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及相互作用力的关系;能解释简单的有关现象。第2页共7页2、方法与途径(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验,培养学生同伴互助精神,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的习惯。(2)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评价培养学生探究规律的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感受物理学的研究方法。4、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本节课板书不多,运用投影设备辅助教学,能缩短因板书造成的等待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探究和讨论,将学生活动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避免走过场式的“探究”。教学重点认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本节课的基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中“总是”的理解是学习牛顿第三定律的关键。教学难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平衡力的关系十分相似,学生非常容易把这两种力混淆。要通过一定的学习方式和一定量的训练,帮助学生区分它们。教学准备1、弹簧秤(5N)2支×28组(课前下发到各桌,每桌2支)。第3页共7页2、圆盘测力计1个,烧杯(250ml)1个,弹簧秤(10N)1支,钩码(2kg)1只,教学铁架台1个(配水平夹2只,铁杆1根)。3、牛顿第三定律演示器1个。4、视频文件:拔河。5、ppt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第3章新课播放视频:拔河比赛。学生自由讨论:关于拔河,你知道里面的什么物理知识?还有什么疑问?教师引入:本章我们将通过各种探究活动,让大家自己去探索、观察、体验,认识物体之间的几种常见的力的产生原因、影响其大小的因素和方向的判断。最终,我们就能初步揭示与拔河比赛有关的一些规律。二、进行新课1、探究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的大小的关系(1)用投影播放实验步骤,学生按下列步骤,同桌两个同学进行探究:①甲“主动”拉乙;②乙“主动”拉甲;③双方同时施加拉力。汇总结论(播放ppt):拉力的大小是相等的。教师引导:当拔河的一方胜利时,他们的拉力不会相等了吧?第4页共7页学生进行模拟实验:④甲乙双方同时运动并通过弹簧秤相互拉对方。得出结果(播放ppt):两个人之间的拉力大小还是相等的。提出问题:如果只有一个人在拉,还会存在两个力吗?⑤按课本p63图3-4进行探究。汇总结论(播放ppt):依然存在两个力,大小仍然是相等的。(教师可引导:这个现象中的另一个力有施力物体吗?)(2)用牛顿第三定律演示器探究物体的相互作用教师引导:如果两个物体不是互相拉对方,而是互相推,它们之间的力的大小还是相等的吗?教师演示:用牛顿第三定律演示器观察两个滑块相互作用的推力的大小关系。(3)用DIS验证物体的相互作用播放图3-10,学生自行分析讨论其意义。得出结论(播放ppt):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2.总结得出牛顿第三定律(1)相互作用力(播放ppt)作用力甲对乙的力反作用力乙对甲的力举例:相互拉,相互挤压,相互吸引(或推斥),相互摩擦……结论:相互作用的力的性质总是相同的。(2)相互作用力的关系第5页共7页播放PPt:牛顿第三定律内容。三、实例分析①人的重力也有反作用力吗?(学生自行回答,教师强调是和地球作用而不是和地面。)②你是怎样从地面跳起来的?(学生实际感受跳的过程并解释。)③浮力的反作用探究。实验探究:课本图3—6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播放ppt):浮力:水→钩码竖直向上F=弹簧秤读数的减少量反作用力:码→水竖直向下F=圆盘测力计读数的增加量↑学生分析得出所以:浮力F与其反作用力F等值、反向、共线。④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自己举出相互作用的实例并尝试解释。四、课堂小结(播放ppt)相互作用力反作用力关系:等值,反向,共线(无条件)。五、作业(播放ppt)1.【思考】P65“讨论与思考”的3题与课本上某一幅本质是相同的,找找看是哪一幅,说说什么本质是相同的?2.【阅读】P66STS,结合游泳,体会(螺旋)桨的作用。第6页共7页3.【比较】结合P65“讨论与思考”1题,在作业本上完成家庭作业与活动1题。课后反思本节课为物理教研组的一节公开课,课程内容比较简单,学生探究容易安排。但既要充分放手让学生探究、又要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既要体现“用课本教”,又要做到不是“教课本”;既要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又不能面面俱到;既要让学生学好本节课,又要为年轻教师用新课改理念教学做好示范,设计起来还是很费了一番脑筋。从设计理念上说,为了充分放手让学生探究,就要改变传统的“引入→新课→练习→作业”的结构模式,大胆放手,自始至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嘴甚至动身,不能害怕耽误了做题时间,而且作业的布置模式也应该改变,从传统的书面型、做题型向活动型、思考型转化。本节课采用的教学结构模式“问题引入→规律探究→应用探究”,大胆改造了“课堂作业”这一步,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以探究的形式研究物理知识的应用,使探究落实到每一个环节。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我们本来生活在物理世界,现代新科技的成果更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学生本应该对物理现象十分亲切,但要让他们改变过去的学习方式,亲自动手合作探究得到结论,他们还会遇到很多的具体困难。本节课只给学生提出探究要求,分解探究任务,具体的探究过程让他们自己想办法,遇到学生解决不了的困难可以以小组探讨、向其他组学习等各种方法自行解决,探究得出的各种结论也由他们自己得出,避免老师替他们总结。关于“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这个问题,其实说简单了就是第7页共7页“不照本宣科”,稍有经验的教师都是这样做的。但新课改理念下的要求已不同于以往,课本提供的只是素材,如果把这些素材一股脑的搬给学生,我们经常会面临着无法“完成任务”的窘境。本节课物理知识虽然不多,但课本上要求的探究任务并不轻,不仅要探究固体的相互作用,还安排了探究液体和固体相互作用的任务;所举的例子从古到今、从生活到高科技;采用的方法既采用了常规仪器,又涉及了DIS系统;布置的作业既有思考性的“讨论与思考”,又有阅读性的“STS”,还有常规的作业部分“家庭作业与活动”。我在本节课新课的教学中合理取舍,没有提学生不熟悉的素材“滑板”、“航天器对接”,添加了“用相互作用演示器”演示物体相互推动时的作用力大小关系,在没有DIS系统的情况下利用“多学一点”里的DIS实验现象作了分析;作业的布置上大胆改造,把“思考与讨论”3题改造成思考性的问题,将“STS”里介绍的“螺旋桨”与学生较为熟悉的游泳结合起来让学生思考,将“家庭作业与活动”的1题作为书面作业让学生完成,把过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比较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既解决了本节课没有时间讨论这个问题的难题,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本节课是用晚自习上的,时间只有40分钟,由于时间紧的关系,教学安排中“三、实例分析④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自己举出相互作用的实例并尝试解释”的时间不足,学生讨论不到5分钟,显得是走了形式,这个在我的备课中也想到过,但总感到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又要结合生活实际,这一步还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安排进去了。怎么做才能做得既合理又到位,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多多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