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式到内涵的嬗变-方程的意义-教学实践与思考-朱国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师/2014.3/精品课堂Jingpinketang不会不懂装懂,而是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并坚持自己的意见。二是游老师对这类孩子的尊重和关注是很到位的。分享课堂,大部分时间是一种角色换位,让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帮助学生,但是也不排斥一对一的讲授。当学生不能够将一种方法说得透彻的时候,教师就该出马了。欣赏游老师的果断,同时也欣赏游老师不是单纯地给学生讲懂,而是在学生明白第一个算式120×3的意义后,让他表达第二个算式210×2的意义。教师就是为了解决学生的疑惑而存在的,这样的处理,体现了顺应学情的分享。分享课堂有三个基本单元,但在每个单元里教师该如何做,是很值得探讨的。游老师的分享课堂,让我看到别样的美,用吴正宪老师的话来说:“游老师的课是思维不断碰撞的课堂。”思维碰撞,该吸收则吸收,该释疑则释疑,该驻足则驻足,让分享跟着学情走,才是硬道理。(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课堂□朱国荣吕英从形式到内涵的嬗变从形式到内涵的嬗变——﹃﹃方程的意义方程的意义﹄﹄教学实践与思考教学实践与思考课前思考“方程的意义”一课,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实践,无一例外都借助天平导入。教学中,根据天平演示,先呈现一组等式(方程)、不等式,再引导学生分类,进而揭示方程的概念。这几乎成了“方程的意义”一课教学的不二选择!当所有人都以为这就是真理时,谬误或许已隐藏其中!借助天平教学“方程的意义”,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一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是把“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个形式化的定义作为教学重点,还是把“知道方程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作为教学重点?我认为是后者。张奠宙教授认为“这个定义其实并不重要,那只是‘方程式’的一个外观描述,没有体现方程的本质”。史宁中教授也曾提到如何理解方程的定义问题,他说:“虽然教科书中定义为‘含有未知量的等式’,但应当知道方程的本质是在讲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有一个共同点,在这个共同点上两个故事的数量相等。”也就是说,从这个定义出发去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意义不大,关键是要知道方程是怎么回事,是做什么用的。方程是一种思想,是把未知量视为与已知数同等性质可参与运算的量,利用等量关系构造方程,求出问题的解。二是天平将“方程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的理解狭隘化,天平揭示的只是一种特殊的相等关系,即天平两端所置物品的质量相等,而“方程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的涵义要丰富得多。进一步思考,后续学生在学习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不能准确、迅速地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我以为,这与初次教学“方程的意义”时,给了学生对方37/小学数学教师/2014.3精品课堂Jingpinketang程概念的狭隘理解有关。因此,本课教学将改变把天平作为主要媒介的习惯做法,从复习“用字母表示数”导入,在链接学生对数量间相等关系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重视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找出等量关系的能力。当然,天平也是本单元学习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媒介,但不是在“方程的意义”教学中,而是在“等式的性质”教学时。教学实践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下面三题,请学生独立做在练习纸上,做完后口答校对。(1)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驶了a千米,还剩12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千米。(3)十月份他们一共投报份。【环节意图: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某一个量,是建构方程概念的重要基础。复习“用字母表示数”,意在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为引入方程作准备。】二、探索展开1.揭示课题,并请学生说说什么是方程。生:我觉得方程就是其中有一个未知数,等号两边都是等量。2.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式(第一组)。(1)呈现:五(1)班有男生20人,女生18人。五(1)班共有多少人?生:20+18=38(人)。教师板书算式及等量关系: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总人数。(2)呈现:五(1)班有男生20人,女生a人。五(1)班共有38人。生:38-20=18(人)。教师板书算式及等量关系:总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3)呈现:五(1)班有男生b人,女生18人。五(1)班共有38人。生:38-18=20(人)。教师板书算式及等量关系:总人数-女生人数=男生人数。(4)师小结并提出新的要求:刚才,我们用三个不同的等量关系写出了三个不同的算式。今天老师有新的要求,我把后两种等量关系擦掉(两个减法),你能不能把这两个题目也按第一个等量关系(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总人数),来写一个算式?学生独立写,然后指名口答。生:20+a=38(人)。师追问:这里的a表示什么?生:a表示女生人数。师:这是一个未知数。生:b+18=38(人)。师:观察这三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都有一个未知数。师:第一题没有。生:总人数都一样。生:它们的等量关系都是一样的。请学生齐读这三个算式共同的等量关系。3.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式(第二组)。(1)呈现:一个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5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生:(7+5)×2=24(厘米)。教师板书算式及等量关系:(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38小学数学教师/2014.3/精品课堂Jingpinketang(2)呈现:一个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x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一个长方形的长是y厘米,宽是5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师:根据这两条信息,请你想一个等量关系,各写一个算式。学生独立写,然后指名口答,教师板书。生1:(7+x)×2=24(厘米)。生2:(y+5)×2=24(厘米)。请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这两个算式的等量关系。4.揭示方程的概念。教师把黑板上的六个算式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师:这六个算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有一个等号,是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来的。像这样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等式。师:在这六个等式中,有几个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方程。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指名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打勾,该学生准确勾出其中四个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师:为什么你们都认为下面这四个是方程?生1:因为这四个算式里都有一个未知数。生2:这四个算式左右两边都相等。师:是的,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教师板书,并请学生齐读。师: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当我们列方程时,后面的单位是不用写的。教师擦去每个方程后面的单位。【环节意图:让学生从熟悉的、简单的等量关系中,经历方程产生的过程,初步认识方程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三、巩固应用1.判断:下边哪些式子是方程?①35+65=100②x-16>72③y+24④5x+32=47⑤28<16+14⑥6a+2b=42先请学生把自己认为是方程的式子读给同桌听,然后指名口答。生:5x+32=47和6a+2b=42是方程。师:x-16>72为什么不是方程呢?它不也含有未知数吗?生:因为它不是等式,有一个大于号的。师:这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不等式。2.看图写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1)课件呈现:请学生先找等量关系,再列方程。生1:小猫的质量+皮球的质量=盒子的质量。生2:x+0.5=2.5。(2)课件呈现:请学生先写等量关系,再列方程。学生独立写,然后投影反馈。先反馈第一小题。生1:三盒蜡笔=36枝,3x=36。生2:一×共=总,x×3=36。39/小学数学教师/2014.3精品课堂Jingpinketang师:谁能看懂这位同学写的?生3:一盒蜡笔的枝数×盒数=蜡笔的总枝数。生4:一份数×份数=总数。生5:可以把乘号省略,写成3x=36。再反馈第二小题。生1:小明+28=爸爸,x+28=40。生2:爸-小=相,40-x=28。师:同一个题,我们找的等量关系不一样,所列出的方程也不一样。生3:爸爸-28=小明的岁数,40-28=x。师:能看懂吗?同意这样列方程吗?(同意!)老师告诉大家,这个等量关系是对的,这样列方程也是可以的。生4:一般方程未知数是放在等号左边的,或者是和已知数放在一起的,这样大家才能更明白一点。师:谁这样告诉你的?生4:我在外面学的。师:你只了解了一半,当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复杂的时候,列出的方程左边有未知数,右边可能也有未知数。【环节意图:先找等量关系,并要求学生写下来,再列方程,是为了培养学生找等量关系的意识和能力,为后续学习列方程解决问题打下扎实的基础】3.找出“复习导入”三个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1)课件呈现:师:你能列出方程吗?生:不能,它还没有告诉我们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课件呈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800平方厘米。请学生想等量关系,并写出方程,然后指名口答。生:80x=4800。生:等量关系是“长×宽=长方形的面积”。(2)课件呈现: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驶了a千米,还剩12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280千米。请学生想等量关系,并写出方程,然后同桌交流。(3)课件呈现:请学生自己想一个条件,列出方程。生:31(a+b)=3100。师:你补了什么条件?生:一天共投了100份。师:如果补的条件是“一天共投了100份”,方程应该怎样列?生:a+b=100。师:谁知道他补上的是什么条件?生:他们两个人31天一共投了3100份。师:还有不一样的吗?生:31(a+50)=4800。师:大家有什么疑问吗?生:这个50哪里来的?生:这个50就是那个b,表示另一个人每天投报的份数,4800是一个月两人投报的总数。我补了两个条件。四、课堂总结1.什么是方程?2.方程是怎么来的?生1:一个等式中含有未知数。生2:方程是通过等量关系得来的。生3:方程是把未知数代入到等量关系中。师:方程是通过等量关系得来的,因此一个方程的背后一定有一个等量关系。五、拓展延伸40小学数学教师/2014.3/精品课堂Jingpinketang1.根据方程选择具体的问题情境。(1)x-17=25。一辆公交车上原来有x人,到站后有17人上车,汽车上现在有25人。一辆公交车上原来有x人,到站后有17人下车,汽车上现在有25人。(2)a+1=12。(3)6m=300。每辆小汽车m元,6辆这样的小汽车一共300元。一辆汽车每小时行m千米,这辆汽车6小时行300千米。(4)6m=300还可以表示哪些等量关系呢?教学评析这节“方程的意义”,在备课时作了深刻的思考与对比,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思路,没有把形式化的定义作为教学重点,而是让学生从更广阔的背景中去理解方程的意义,获得方程的思想。1.从大处着眼,大道至简一节课的成功不仅仅是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能否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帮助,能否使学生得到持续发展。“方程的意义”是学习方程的起始课,承载的不仅仅是认识方程的任务,从整体来说,更重要的是理解方程的意义,获得方程的思想,知道方程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为后续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做好铺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方程教学的基点应更高、更广阔些。我们将教学目标重新进行了定位,淡化了定义的形式,重组了学习素材,作了一次新的探索。2.由小处入手,细化入微方程的内涵本质是什么?张奠宙教授指出:方程是为了寻求未知数,在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起来的等式关系。这节课始终紧扣方程内涵,从“用字母表示数”链接旧知;到“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式、列方程”建构新知;再沟通新旧之间的联系进行拓展延伸,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方程的来龙去脉。如复习环节,想想哪个题目最容易做错;导入环节,什么是方程,知道的说一说;新知环节,观察3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说出背后的等量关系;交流环节,学生相互解读看图写出的等量关系和方程;回顾环节,什么是方程,方程是怎么来的,等等。每一教学着力点都深入挖掘,让学生拾级而上,主动建构起方程模型。整节课始终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找出等量关系,并通过实际问题来建立方程。在概念的引入、探究和运用上统筹设计,由点至面,紧扣思维生长点,在核心处放慢脚步,让学生经历过程,获得经验。真正实现教育研究的生命还在静静守候!3.在深处扎根,浸润思想对方程的处理,西南师大陈重穆先生提出:淡化名词术语,浸润思想方法,突出等式性质,灵活解题步骤。陈先生的话对我们的方程教学很有借鉴作用。这节课正是这样一步步走来,抓住孩子们学习的链接点,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