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西门豹治邺文本分析:本文是一篇记叙文,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了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后,通过调查研究,弄清了这里贫穷的原因;接着重点写了西门豹是怎样巧妙地破除迷信的;最后略写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品质;二是使学生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豹、娶、巫”等12个生字,学会“派、媳、妇”等15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3.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2.找出邺这个地方贫穷的原因,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地破除迷信的。教学难点:1.理解西门豹的办法妙在何处。2.将课文改编为剧本,并分角色表演课本剧。课时安排:2课时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把握文章思路,知道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由学生姓氏导入复姓概念,引出本文主人公。导语:这个学期就快结束了,大家都熟悉班上的同学了吗?都交上好朋友了吗?有谁觉得自己缺少朋友或者不受关注的,站起来向大家简单推销一下自己吧。就按“姓什么,叫什么,性格怎么样,交友口号是什么”来说。(学生发言)很好,希望你们能在班上收获更多的友谊和关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名字有一个字的,也有两个字的,但他们的姓都是一个字。其实呀,我们国家的姓氏虽然绝大多数都是一个字,但也有两个甚至更多字的情况,这种姓叫复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人公的姓氏就是两个字,他姓西门,单名一个豹字。2.出示课题,介绍人物和背景。西门豹战国时期魏国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安邑一带)人。魏文侯时任邺(今河南安阳一带)令,是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曾立下赫赫功勋。他在治理邺地时,通过教化百姓,开渠引水,并寓兵于民,使得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通顺。预设:预留充分的自读时间,让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查工具书,在有疑问的句子旁打上问号。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识记生字。会写的字:西门豹bào派pài出娶qǔ媳xí妇fù淹yān水硬逼bī浮fú着旱hàn灾徒tú弟扔rēnɡ下求饶ráo骗piàn钱灌ɡuàn溉ɡài会认的字:巫wū婆官绅shēn提心吊diào胆磕kē头淌tǎnɡ血开凿záo3(2)指导归类识字。饣:饶(富饶)饮(饮料)饼(饼干)馆(饭馆)氵:派(指派)淹(淹没)浮(浮动)注(注水)(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字书写示范,指导生字书写。◆书写指导:[豹]左右结构,左紧右松,左边的四笔撇长度和弧度要写得恰当。[娶]上下结构,上窄下宽,“女”中的横要长出上部。[逼]半包围结构,“之”的平捺宜舒展,包住里面的“畐”。[浮]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布局要圆润。豹娶逼浮◆易错提示:[派]注意右部里面的笔画,不要写成“爪”。[徒]部首是“彳”,不要写成“亻”。[饶]右上部不要多写一点。[溉]右部是“既”,不要写成“即”。(4)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圈画喜欢的词语和句子。2.交流圈画内容,教师结合交流情况点拨理解重点词语。(1)西门豹到了那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预设:引导学生观察“荒芜”的图片,使学生直观认识到“荒芜”代表的意思,然后提示学生思考,得出田地长满野草的原因在于无人管理,自然迁移到“人烟稀少”的概念,明白该词语的含义。(2)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预设:可引导学生根据“提心”“吊胆”的字面意思合理想象,猜测词语的意思,再查阅词典,确定其准确含义。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分析在何种具体情境下适合使用该词,并进行造句训练。(3)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预设:提示学生进入该场景——巫婆被扔进了河里,自己也马上要被扔到河里,展开想象,揣测官绅当时的心理、表情会是什么样的,然后意会“面如土色”4的意思。教师可以补充几张面如土色的图片加深学生的印象,也可以提示学生调动回忆,回想自己在班级里“面如土色”时的情形。小结:本课的生词既有本身词义复杂的词,也有在特定历史环境中才使用的陌生词。大家一方面可以运用之前学到的方法来理解词语,另一方面也要学会查阅历史资料,补充词语相关的文化知识。3.指导词语归类。◆ABB式:眼睁睁一个个◆ABAC式:越来越穷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阅读与思考。A.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是什么?主要人物又是谁?(战国时候;邺县;西门豹)B.西门豹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破除迷信,兴修水利)C.经过西门豹的治理,那里最后变成了什么模样?(庄稼年年都获得好收成)预设: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相关句子,再回答问题。D.出示课件,填空并齐读:本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管理(邺县)这个地方,他破除(河神娶媳妇)的迷信,又(兴修水利),造福于民的故事。预设: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2)合作与交流。先标上段序,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为什么这样划分,归纳出每一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再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预设:抓住西门豹的行动变化进行思考,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划分段落。如果用起小标题的形式,那么故事的经过可以概括为: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西门豹来到邺县这个地方,了解到给河神娶媳妇和旱灾造成了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5第二部分(第10~15自然段):在河神娶媳妇那天,西门豹将计就计,揭穿了“河神娶媳妇”的骗局,惩治了巫婆和官绅,教育了百姓。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西门豹发动百姓开渠引水,灌溉田地,邺地每年都有好收成。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过渡:古时候,人们由于知识水平不高,很多自然现象解释不了,就创造了各种“神”,把很多自然现象说成“神”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各种迷信思想和迷信活动。而西门豹却敏锐地看出了这种做法的危害,巧妙地破除了当地的迷信思想,带领百姓走上了一条真正的致富之路。下节课上,我们就将仔细分析西门豹的所作所为,体会他的大智慧。小结:今天这节课上,我们主要学习了生字和词语,朗读了课文,同时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划分了文章层次。大家的表现都很不错,(示例:在生字书写上进步很大,识记速度也有了很大提升;在朗读老大爷的话时,注意到了人物语气的变化,真不错;在词语理解方面可以当老师的小助手了;还有同学,总结段落大意总能做到简洁、准确。希望大家能够向他们学习,勇于发言,敢于提问,做一个积极向学的好学生。因为只有这样做,你们才能真正投入到课堂上来,真正动脑思考,真正达到理解和学习的目的。)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熟读课文,交流识字经验。(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61.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其巧妙之处。2.感受西门豹的人物形象,受到尊重科学的教育。3.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本剧。1.了解西门豹惩办首恶、教育百姓的经过。2.指导改编并表演课本剧。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西门豹派出娶媳妇淹水硬逼浮着旱灾徒弟扔下求饶骗钱灌溉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过渡:西门豹通过破除迷信、兴修水利,最终使邺城的人民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是,在邺城横行那么多年的迷信思想,有那么容易破除吗?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西门豹是怎么做的。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合作学习,初探事情起因。(1)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西门豹到了邺县这个地方后,看到了怎样的情景?预设:先由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寻找答案,再与同桌交流,确定答案。西门豹看到了邺县“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情景。P15~16(2)分角色朗读第2~8自然段,明确西门豹摸清了哪些底细。①教师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填表。西门豹提出的问题提问的目的老大爷的回答了解到的情况这里为什么田地荒了解原因河神娶媳妇给闹河神娶媳妇是主要7芜,人烟稀少的原因这话是谁说的了解作恶的是谁巫婆说的巫婆是“首犯”新娘是哪儿来的了解谁是受害者没钱人家的女孩受害人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漳河发过大水没有了解漳河的情况没有发过,年年干旱漳河的实际情况预设:教师点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抓住人物的性格和身份,读出人物的特点,传达出巫婆官绅作恶多端和百姓可怜的情绪。引导学生抓住西门豹的“四问”和老大爷的“回答”来填表。②抓住老大爷回答中的两个“闹”字,理解字义,总括信息。明确:这两处“闹”分别是“河神娶媳妇给闹的”“每闹一次,他们要收几百万钱”,意思分别为“造成”“操办”。可见邺地穷困的根源是迷信思想作怪,获益人是巫婆和地方上的官绅,而邺地实际需要解决缺水问题。这里既有天灾,又有人祸,百姓愚昧。(3)轻声读第9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以下问题:①“这样说来,河神还真灵啊。”西门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②“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说明了什么?明确:①这句话是“正话反说”。从表面上看,河神确实很灵,因为河神娶媳妇后的确没有发过大水。但实质上,漳河没有发过水是因为这里降水量少,年年干旱就是证明。巫婆和官绅利用这一点来欺骗百姓,搜刮钱财。西门豹讲这句话时心里已经明白河神娶媳妇是个骗局,“真灵啊”是反话,带有讽刺意味。②这句话一语双关,西门豹要借送新娘惩办首恶的计划已经成竹在胸,这样说是为了防止因过早泄露而打草惊蛇。2.交流讨论,深挖事情经过。过渡:西门豹明显是打定主意要在河神娶媳妇那天破除迷信,那么他具体会怎么做呢?他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了吗?他的做法恰当吗?请大家自由朗读第10~15自然段,跟随老师一起来探究。(1)学生圈画西门豹的施计过程,教师相机点拨品析重要语句。A.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8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西门豹为什么要说“这个姑娘不漂亮”?他真的要另选一个姑娘吗?)明确:西门豹这样说是为了找个理由把巫婆投到河里。说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要另选一个漂亮的,西门豹并不是真的这样认为,而是故意装着认真给河神娶媳妇,用这些话做借口。这样既可以挽救“新娘”,又可以惩罚巫婆,可谓一举两得。B.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如何理解西门豹此处的行为和语言?)明确:“等了一会儿”并不是真的要等巫婆从漳河里出来,而是做出等的样子。“还不回来”并不是西门豹认为巫婆能回来,而是故意这样说,表面上做出以为巫婆能回来的样子。“麻烦”表面上是对官绅头子说的客气话,实际上是要严惩这个官绅头子,把他投进漳河里。C.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这一句运用了什么描写?他们为什么“面如土色”?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明确:这一句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官绅吓得“面如土色”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也被投进漳河,害怕丢了性命。从中可知所谓的河神都是骗人的。(2)再读西门豹施计过程,探究西门豹做法的巧妙。①西门豹为什么要把官绅头子投进漳河?为什么不把其他官绅都投进漳河?②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绅抓起来杀掉?③西门豹破除迷信巧妙在哪里?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