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颂》《楚辞·渔父》屈原第三讲爱国文选关于屈原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是楚国的同姓贵族。祖先封于屈,遂以屈为氏。屈原曾任左徙、三闾大夫。屈原是一个感情激烈、直白袒露而又非常自信的人。这种性格与实际的政治环境难以调和。不过,这种诗人气质与环境的矛盾,既造成人生悲剧,同时也造就优秀的文学。关于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屈原的作品主要是以楚国的民间文学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从政遭遇而写出。楚地盛行的巫教,又渗透了楚辞,使之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所以,屈原的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作品:现存25篇作品中,绝大多数作品归于屈原名下当无疑义。但有部分作品自汉代就存争议。像《远游》《卜居》《渔父》等。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汉王逸注:“离,别也;骚,愁也。言己放逐离别,心中愁思,犹陈直径,以风谏君也。”《离骚》是诗人在遭第二次流放中,满怀“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委屈,凝聚忧愤、感慨于笔端写成的。这首近2500字的长诗,叙述了诗人的身世和志向,表达了他为国为民的满腔赤诚和“九死而不悔”的精神。《离骚》的艺术特点诗中大量运用神话材料,驰骋想象,上天入地,飘游六合九州,给人以神秘的感受。句式长短不拘、参差错落,韵句、散语相间,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这些都成为楚辞的显著特征。屈原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而且这种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我国文学中著名的香草美人的托喻手法的传统,影响深远。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关于屈原屈原与民间节日屈原自沉于汨罗江的日子,可能是五月五日或距这一天很近。五月五日原来是楚地的传统节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其本来意义,反而鲜为人知了。关于屈原湖北秭归屈原祠关于屈原公祭三闾大夫屈原关于屈原湖南汨罗屈原庙橘颂屈原创作背景写作年代,学术界尚无定论。一、诗人早期之作;二、作于楚怀王时代,是屈原初遭谗言时的作品。三、是屈原流放时的作品。从作品内容看,诗中表明“嗟尔幼志”“年岁虽少”视为作者早期之作比较妥当。《橘颂》朗读作品精读后皇嘉树(1),橘徕服兮(2)。受命不迁(3),生南国兮。深固难徙(4),更壹志兮(5)。注释:(1)后皇:后土皇天,即天地。嘉树:优良的果树。这句说橘树生于天地之间,是树木中的美好品种。(2)徕:同“来”。服:习惯。这句说橘树一生下来就适合于当地的气候与土壤。(3)受命:秉承天地的意旨。迁:迁徙。《考工记》:“橘踰淮而化为枳。”橘树一迁移就会变质,故云。(4)深固:橘树是多年生的灌木,根深蒂固。(5)壹志:志向专一。作品精读绿叶素荣(6),纷其可喜兮(7)。曾枝剡棘(8),圆实抟兮(9)。青黄杂糅(10),文章烂兮(11)。注释:(6)素荣:白花。(7)纷:繁茂的样子(8)曾:通“层”,重叠。剡(yǎn):锐利。这句说橘树重叠的枝条上长着利刺。(9)抟(tuán):同“团”,用人力把物体弄成圆形。这句说橘树的果实圆圆的个个饱满。(10)糅:同“揉”。这句说橘树的果实成熟时青黄相间,由青变黄。(11)文章:花纹色彩。烂:灿烂。这句说橘树的果实色彩鲜明而又绚丽。作品精读精色内白(12),类可任兮(13)。纷缊宜修(14),姱而不丑兮(15)。注释:(12)精色:鲜明的颜色。内白:果肉洁白。(13)类:似。可任:可以担当重任。橘树从外到内都美,就像君子一样,可以担当重任。(14)纷缊:同“纷纭”,繁盛众多的样子。宜修:美好。(15)姱(kuā):美好。丑:同“俦”,同类。不丑:不同于流俗,出类拔萃。作品精读嗟尔幼志(16),有以异兮(17)。独立不迁(18),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19)。注释:(16)幼志:幼年时的志向。这句感叹橘树一生下来就具有美好的特性。(17)异:不同凡响。(18)独立:特立独行。(19)廓:空寂,寓心胸开阔。形容橘树的孤寂超脱,无所私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作品精读苏世独立(20),横而不流兮(21)。闭心自慎(22),终不过失兮(23)。秉德无私(24),参天地兮(25)。注释:(20)苏:醒。这句说橘树清醒地独立于世界上。(21)横:横绝,指特立独行,决不随波逐流的品格。(22)闭心:摈弃杂念,不为外物所动。(23)不过失:没有过失。(24)秉德:秉承道德。(25)参:合。这句说可与天地相匹配。作品精读愿岁并谢(26),与长友兮(27)。淑离不淫(28),梗其有理兮(29)。注释:(26)岁:岁月。并谢:一齐凋谢。这句是说随着季节的变化,树木百草都已凋谢,但橘树却不凋谢。(27)长友:长久为朋友。愿在万物凋零的季节,我与你结成知己(28)淑:善。离:通“丽”,美好。不淫:不偏邪。(29)梗:坚硬挺直,寓品质正直。有理:纹理清晰。作品精读年岁虽少,可师长兮(30)。行比伯夷(31),置以为像兮(32)。注释:(30)师长:效法、学习。(31)伯夷:人名。殷末孤竹君的长子,周灭殷后,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古人认为伯夷、叔齐是富有节操的高洁之士。孔子:“古人中的贤人。”孟子也说:“伯夷,眼睛不看不好的事物,耳朵不听不好的声音……是圣人之中清高的人。”(32)置:树立。像:榜样。橘颂的译文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秉承天地的旨意不迁徙,生长在江南的国度。根深蒂固难以迁移,那是由于你专一的意志啊。绿叶衬着白花,繁茂得让人欢喜。枝儿层层,刺儿锋利,圆满的果实啊,青中闪黄,黄里带青,色彩多么绚丽。外观精美内心洁净,就像君子堪当大任。长得繁茂又美好,出类拔萃毫无瑕疵啊。感叹你幼年的志向,就与众不同。独立特行永不改变,怎不使人敬重。坚定不移是因为你心胸开阔无所私求啊。你遗世独立,特立独行,决不随波逐流。摒弃杂念,小心谨慎,始终不犯过失。遵守道德毫无私心,真可与天地相比啊。愿在万物凋零的季节,我与你结成知己。内善外美而不偏邪,多么正直而富有文理啊,你的年纪虽然不大,却可作人们的良师。品行好比古代的伯夷,种在这里作我为人的榜样啊。作品导读1、《橘颂》选自《楚辞•九章》。2、“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云:“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后为赞美、歌颂之意。3、从作品来看,屈原年轻时就有着远大抱负,有着卓尔不群的气度,而这一切,来源于诗人对楚国的深情。作品导读《橘颂》的地位和特点:1、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篇咏物之作。2、是托物言志方法的极大成功,被称为咏物之祖。堪称咏物诗的楷模。为中国古代的托物言志树立了很好的榜样。3、成功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详尽地描绘了橘的外貌与特性。作品导读托物言志的体现: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渗透于所描写的物体中,精确描绘了橘树的形象与品性,塑造了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全诗通篇写橘,却句句寓意,寄寓情感而不脱离景物形象,刻画形象却通篇有着作者的主观情志。阅读《橘颂》,应该抓住其托物言志的特色,结合屈原热爱楚国,追求崇高的政治理想,绝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峻洁品格来展开联想和分析。作品导读橘的外貌和特性:1、秉受天地之气而生,志向专一,不愿迁徙;(高贵、忠诚)2、枝叶纷繁茂盛;(外在之美)3、果实圆润饱满;(内在之美)4、枝干坚硬挺拔;(不随流俗)5、品性特立独行。(卓尔不凡)描写不局限于对橘作客观写照,而是始终倾注了自己的深厚感情,橘的特征与人的品格融为一体。作品导读形式特点:和屈原的其他作品相比,《橘颂》在形式上以四言为主,句法变化少,这也能说明《橘颂》是屈原早期的作品,作者在诗歌上的创造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但《橘颂》整齐的句法,有一种诗的力度,与诗中赞颂的橘的品性十分吻合。作品汇评(1)“及三闾《橘颂》,情采芬芳,比类寓意,又覃(tán,深)及细物也。”——南朝•刘勰《文心雕龙•颂赞》作品汇评(2)“一篇小小物赞,说出许多道理。且以为有志有德、可友可师,而尊之以颂,可谓备极称扬,不遗余力矣。在原当日,见国事不可为,而又有宗国无可去之义,故把橘之不能逾淮做个题目,不觉滔滔汩汩,写过又写。其上段言其处变节概,皆是自己意中之事。……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是原与橘,分不得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清•林云铭《楚辞灯•橘颂》作品汇评(3)“通篇就橘的特性和形象细致地作出拟人化的描写,实际上是作者完整人格和个性的缩影。它不黏滞于所歌颂的事物本身;但同时也脱离所歌颂的事物。这样就使得在本篇中作者的主观心情渗透了客观事物,而凝成了一个完满的艺术形象,为后来的咏物诗开辟了一条宽广的道路,树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当代•马茂元《楚辞选•橘颂》思考与练习1.试分析《橘颂》中运用的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2.请联系曾学过的屈原其他作品,谈谈你对屈原的人格魅力的理解.3.了解屈原的生平和创作。延伸阅读1.马茂元《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金开诚《屈原辞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3.赵逵夫《屈原和他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4.郭维森《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屈原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5.杨义《楚辞诗学》人民出版社6.萧兵《楚辞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楚辞·渔父》屈原焦点问题:渔父何以成为中国传统诗词中的一个经典的文化意象?文章通过何种手法把作者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内涵分析本文的这种“自设问答”在词赋的发展史上是一种滥觞之作。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gǔ,搅浑)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bù,吃)其糟而歠(chuò,喝)其醨(lí,薄酒)?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洁净的样子),受物之汶汶(ménmén,玷污,污辱)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渔父莞尔而笑,鼓枻(yì,桨)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文章内涵分析采取设为问答的方式,表现自己矛盾的心态。渔父洒落超脱,全身远害;屈原坚守信念,宁为玉碎。两个鲜明的形象,两种鲜明的人生态度。渔父的文化内涵渔父和光同尘、不做抗争的主张中,包含了睿智和超脱。没有世俗的纷扰,保有自己的一份闲适的心情。比劳心苦志、形容憔悴的屈原来说,渔父形象轻松自由,更能投合文人的胃口。文本风格分析散句为主,兼备众体以对话刻画人物思考与讨论本文通过自设问答的形式表现内心矛盾,你认为这种方式与直抒胸臆相比,优点在哪里?在屈原的执著与渔父的旷达之间,你更欣赏那一个,理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