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能力.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企业能力理论已经被作为当代企业理论与战略管理领域一系列重要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共同基点。该理论认为,与企业外部条件相比,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企业占据市场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企业内部能力、经验和知识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能力理论最早是在安蒂思•潘罗斯1959年发表的《企业成长论》一文中得到比较全面深入的阐述。此后,伯格•沃纳菲尔特发表了《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成为20世纪80年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有关企业能力理论的学术论文。20世纪90年代,潘汉尔德和哈默在1990年和1994年先后发表了《公司核心能力》和《企业能力基础竞争论》两篇文章,掀起了围绕核心能力的理论研究新高潮。第一节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渊源一、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因有三:一是工人重复做类似工作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二是工人从一项工作转向另一项的转换成本下降;三是有利于工人寻求以机器代替手工的有效途径。根据他论述的限制劳动分工、促进规模效益和经济成长的因素是市场的大小,即“劳动分工由市场化程度决定”的命题,只要市场能够拓展,就可以把复杂的工作任务分解为越来越细的简单作业。斯密的生产分工理论试图从企业内因寻找解释的视角是同企业能力理论的内因成长有相似之处,但企业能力理论更注重的是能力的分工,而不是生产的分工。二、马歇尔的企业差异与企业间专业化分工理论马歇尔认为专业化分工的增加导致了新的协调问题,这又需要产生全新的内部专业职能来进行各原有的和新的各专业职能的协调整合。马歇尔还指出,生产过程和知识积累不只发生在各单个企业范围内,而且发生在产业中,发生在整个社会中。为此,马歇尔建议应当把源于企业的“内部”经济问题和源于企业间相互作用的“外部”经济区别开来。“我们可以把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有赖于这个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第二是有赖于从事这个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我们可称前者为外部经济,后者为内部经济”。三、潘罗斯的企业成长论安蒂思•潘罗斯1959年发表的《企业成长论》一文中,她主要集中分析了单个企业的成长过程。她认为以企业内在成长论来分析企业,特别要重视企业固有的能够拓展其生产机会的知识积累倾向。因此,潘罗斯的理论也可以被认为是试图使存在于单个企业中的经济资源专门化。潘罗斯主要集中于两个问题:一是企业知识促进机制和企业知识积累机制;二是企业如何积累“标准操作规程”和“程序性决策”等方面的知识。潘罗斯的理论主要是基于内部化进程之上的。新知识的积累是通过把关联的和正式的知识转化为程序化的富有针对性的意会的知识。潘罗斯理论说明,知识积累主要是企业内部化的结果,这一过程体现了企业稀缺的决策能力资源。四、理查德森的企业间的专门化理查德森把注意力集中于马歇尔经济理论中的“外部经济”问题,他着重研究生产者是如何获取每个人投资计划中包含的充分信息以确保“投资期望的重点所在”以及其后的内部协调问题。他提出了组织经济活动的“知识基础论”,即能力反映了企业累积的知识、经历和技能,企业的具体活动如生产、研发都是以能力为基础的。他还区分了“替代性活动”和“互补性活动”,即依存于同一能力的活动称为“替代性活动”;以一定的规模和专业化程度为条件,与其他活动相匹配的称为“互补性活动”。在这一理论基础上,他提出经济协调问题的制度安排的理论。替代性活动在企业内部组织和协调,因为一个组织能力的发挥倾向于使自身精通的经济活动专门化。当组织活动不属于这两类时,市场将是有效的协调方式。在企业和市场之间,还存在第三种制度形式,即组织间协调。第二节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一、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潘汉尔德和哈默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结合各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利奥纳多•巴顿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内部的知识集合,包括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价值规范四个方面,主要发挥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作用”可见,核心能力并不是简单的拥有资源,核心能力除具有卓有成效地利用资源的功能外,还与组织结构密切相关,即如何将资源转化为能力的组织资本,这种将组织结构与核心能力联系在一起、使协调和有机结合成为可能的是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组织资本反映了协调和组织生产的技术方面,而社会资本则显示了社会环境的重要性。能力的这两个方面都暗含了企业的效率,因为,二者都是在特定的情形中寻求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①核心能力的载体是企业整体,而不是企业的某个业务部门或某个业务领域;②核心能力是从企业过去的成长历程积累产生的,而不是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的;③核心能力关键在于“协调”和“有机结合”,而不是某种可分散的技术和性能;④核心能力的存在形态基本上是结构性的、隐性的,而非要素性、显性的。可见,企业的核心能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它应该是一种制度化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表现为企业的整体行动能力,长期看,它是组织具有创造独特消费者价值能力。所以,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通过获取和配置资源,从而形成竞争优势并得以保持的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获取各种资源或技术并将其集成、转化为企业开发独特技术产品的能力;二是企业组织、协调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最终将企业的技术能力延伸至不同的产品——市场领域,转化为价值的能力。因此,核心能力具有使公司持续开发新产品和拓宽市场的特性,企业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可能是给予一项或几项核心能力而发展起来的。可见,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以知识、技术为基础的综合能力,是支持企业赖以生存和稳定发展的根基,它通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体现出来。二、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体系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主要形成两大理论体系:(一)企业资源基础论以潘罗斯为代表的“企业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是一个资源的集合体,每种资源有多种不同的用途,成功的业绩依靠获得具有生产租金潜在价值的资源。这一理论的出发点是强调资源的重要性,并试图将企业内部分析和外部产业竞争环境分析结合起来。资源基础论是企业能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它主要侧重于归纳演绎的理论分析,所以它与实用性还有一段距离(二)企业能力基础论安蒂思•潘罗斯和哈默为代表的“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或“企业能力基础论”。该理论以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为出发点,并试图建立一种战略观,它更接近工商战略管理的实践。尽管这两大理论体系的研究角度存在差异,但所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一致认为,企业整体战略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企业拥有的特殊资产,即:与知识相关的、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感受到的、难以买卖和在企业内部可分割的资产。这种资产是一种特殊的智力资本,这一资本能够确保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自己特定的方式更有效地处理各种现实难题。企业能力可能分属于企业内部不同的个人,但是,存在于企业和企业战略管理中的特殊能力,更突出地表现为一个组织所拥有的资产,而不是某个人的私人资产。三、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观点(一)企业本质上永远是一个能力体系能力是企业拥有的主要资源或资产。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资源可分为三类:①有形资源;②无形资源,如专利和商标;③有关产品工艺的知识资源,主要存在于个人本身、文件、计算机或类似的存储器和交流媒介。巴尼认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包括企业用来开发、生产和分销产品或服务给消费者的所有财力、物力、人力和组织资源。财力资源包括债务、权益、留存收益等;物力资源包括企业经营中所使用的机器、生产设备、建筑物;人力资源包括与企业相关的所有经验、知识、判断、风险承担倾向和个人智慧;组织资源包括历史、关系、信用和组织文化,它们是与企业相关的个人所在群体的属性,与企业的正式报告系统、显性管理控制系统及补偿政策结合在一起。首先,对企业进行分析的最小单元不是单个的“人”,也不是组织单元,更不是其他的“物”的因素,而是反映企业本质的能力。其次,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拥有的最主要的资源或资产,企业能力可以从本质上把企业能够承担和进行内部处理的各种活动界定清楚,企业核心能力的储备状态决定企业的经营范围,特别是决定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广度和深度。再次,企业核心能力差异决定企业的效率差异,效率差异决定企业的收益差异。各企业的员工组成与能力、组织结构、经历、内部各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方式等各不相同,由此,各企业在从事相同或不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了不同的能力,显示出不同的效率,表现在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成本、产品特色、服务质量、时常位势等方面,并最终体现在获利的多寡上。企业获取“租金”的量是由持有的核心能力的状态决定,企业获取“租金”的长期性由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和积累的新的核心能力的维持时间决定。企业资源论假设资源是异质的和不可转移的,但在企业和市场制度之外,第三种组织经济活动的制度形式,即组织间协调对于促进资源获得有一定益处,知识更多地是通过个人契约,甚至是联合行动得到有效使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有效的资源配置、开发和保护是取得最佳绩效的必由之路。而且企业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不是理性决策的结果,相反,企业应被视为“适应性制度安排”,由市场力量的选择机制决定其形态,企业资源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通过一种不确定的、难以预测的、其他企业难以仿制的、甚至在一些情况下企业自身都不能复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二)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认为,积累、保持和运用核心能力开拓市场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企业核心能力的不同造成了企业间的效率差异,这种效率差异又使不同的企业产生不同的收益。1.核心能力作为企业竞争优势基础的一般逻辑核心能力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核心能力应当是有价值的。第二,核心能力具备独特性。第三,核心能力具有不可仿制性。第四,核心能力具有难以替代性。2。核心能力是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源从动态演进机制来看,在维持可能的企业竞争优势的机制中,核心能力不同于其它绝大多数资源,具有生物学意义上的“本体遗传”的特点。第一,核心能力市场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第二,与企业大多数资源相比,企业核心能力更复杂,难以识别。第三,相互关联。核心能力是复杂的,核心能力是许多不同单位或个人相互作用的产物。第四,核心能力的特征是通过自身学习得到积累,是特殊历史进程的产物。第五,核心能力具有资产专用性和沉淀成本的特性,是不可还原性投资。(三)核心能力是决定企业战略活动边界的根本因素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一套强有力的核心能力的存在决定了企业有效的战略活动领域,也就是说,产生了企业特有的生命线。如果企业置身于这些能力能够发挥价值的状态中,就构成了企业的优势。所以,核心能力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们的价值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管理者的任务是通过选择使企业能够在发挥其能力的广阔领域中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从而使公司在业务组合、多元化、收购、资源配置等方面更具有决策能力。企业核心能力与事业领域之间的关系如图1:事业领域企业核心能力新的事业领域可发挥作用的事业领域图1核心能力与事业领域之间的关系图第三节核心能力的培育和管理一、企业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培养和开发核心能力应主要关注以下五个方面的要素:(一)核心知识技术能力(二)企业的组织资源和协调能力(三)企业生产运作能力(四)企业战略管理能力(五)企业营销能力二、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阶段企业核心能力形成分为三个部分:吸收能力、开发与合成能力和延伸能力。(一)吸收能力企业获得技术资源不能仅靠引进和照搬他人成果,而必须借助于特殊的吸引能力,即将企业外部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成果吸收进企业的技术体系中。(二)开发与合作能力从外部引进技术资源后,必须给引进技术增添新的内容,使它们与顾客的需求相一致并与原有的技术结构结合起来,真正使其具有价值,这就是开发与合成的含义。(三)延伸能力经过开发与合作后的技术竞争力有所提高,就它们的潜在价值而言,它们完全有可能延伸至多个市场领域,但最终决定企业能否顺利进入某个市场的则是延伸能力,即将企业的技术能力延伸到不同产品—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