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自然灾害环境卫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五章自然灾害环境卫生第一节概述一、自然灾害的定义和特征自然灾害(naturaldisaster)由自然变异为主要因素造成的,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财产、社会功能以及资源、环境,且超出受影响者利用自身资源进行应对和处置能力的事件或现象。⒈突发灾害与缓发灾害⑴突发自然灾害:当致灾因子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突然发生的、剧烈的,人类无法控制的灾害。☆地震、洪水、泥石流、飓风、冰雹等⑵缓发自然灾害:在致灾因子长期作用下,需要长时间,逐渐成灾害。☆干旱、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等⒉原生灾害与次生灾害⑴原生灾害(originaldisasters):致灾因子直接造成某类承灾体的破坏与伤亡的灾害。承灾体(hazard-bearingbody)指直接受到灾害影响和损害的人类及其活动所在的社会与各种资源的集合。包括人类本身及生命线系统。生命线系统(lifelinesystem):是指城市供水、供电、粮油、排水、燃料、热力、通信、交通等系统。⑵次生灾害(secondarydisaster):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称次生灾害,也称灾害链(disasterchain)。灾害链特点:串发性灾害链与并发性灾害链,几种灾害可以先后发生,也可同时发生,灾害的重叠可产生更大的破坏作用。☆地震灾害引发附近海域的海啸灾害☆暴雨灾害引发当地泥石流、滑坡灾害☆地震后造成有毒化学品或放射源泄露、火灾二、自然灾害分类⒈气象灾害(meteorologicaldisaster):暴雨、土地荒漠化、干热风、高温、冻雨、暴风雪、雹害、龙卷风、干热风、雷暴、灰霾、浓雾、沙尘暴等。⒉海洋灾害(seadisaster):风暴潮、海啸、赤潮、潮灾、海岸侵蚀、土地盐碱化、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等。⒊水旱灾害(floodanddroughtdisaster):江河泛滥、山洪、涝灾、溃坝洪水、干旱等。⒋地质灾害(geologicdisaster):滑坡、泥石流、山崩、地裂缝、地面下沉、地面塌陷等。⒌地震灾害(earthquakedisaster):矿山地震、水库地震等。⒍生物灾害(biologicaldisaster)农作物和森林病害、草害、虫害和鼠害等。⒎森林草原火灾(forestandgrasslandfire))森林或草原发生大面积火灾等。三、自然灾害的等级自然灾害等级及划分依据I级巨灾>10000人亿元以上II级大灾1001~10000人千万元~亿元III级中灾101~1000人百万元~千万元IV级小灾11~100人10万元~百万元V级微灾≤10人10万元以下注:灾度根据死亡人数或直接经济损失划分1970年孟加拉国出现的热带旋风使30万人~50万人死亡1976年我国唐山地震使24.2万人死亡印尼海啸印度尼西亚发生四十年来全球最强烈的地震,这次的地震触发了海啸,南亚地区一带全被殃及。大部分地方全部海水冲毁,尸横遍地。2004年12月26日,就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每个人都欢喜地拆着圣诞礼物时,不幸已经降临了在一些比较贫穷的国家上。第二节自然灾害对人群健康的危害一、生存环境破坏对健康影响㈠饮用水供应系统和排水系统被破坏㈡食物供应严重匮乏,食品卫生隐患堪忧㈢生活居住环境恶劣,疫病流行形势严峻㈣生态环境改变,媒介传染病增加㈤卫生机构破坏,医疗防疫资源匮乏㈥燃料短缺,生活条件恶劣二、自然灾害发生后常见疾病㈠灾害创伤性疾病灾害源性疾病(hazardsourcedisease):由自然灾害引发的一系列疾病。由外界物理因素对人体造成的包括死亡在内的各种创伤性疾病。⒈颅脑损伤(颅脑硬膜外血肿、脑疝、脑挫裂伤、脑震荡等)⒉脏器损伤(心脏挤压伤、肝、脾破裂、肾、膀胱挫裂伤等)⒊创伤出血性休克⒋骨折(肋骨、脊柱、骨盆和四肢骨折等)⒌胸部损伤(血胸、气胸、血气胸等)⒍软组织损伤(冻伤、烧伤、挫裂伤、切伤、挤压伤等)⒎挤压综合征(二)灾害感染性疾病由生物病原引起原发的传染病或物理创伤后引起继发的生物感染。如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人畜共患病及创伤性感染、脓毒血症、败血症等(三)灾害应激性疾病⒈应激性心理障碍⒉生理应激性疾病⒊心理生理双重应激性疾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临床表现: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或梦境;不由自主地反复痛苦回想;持续的警觉性增高和回避;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对未来失去信心等。第三节自然灾害的卫生应急措施一、自然灾害条件下疾病预防控制对策⒈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⒉重视对疾病防控工作领导⒊加强机动卫生防疫队建设⒋建立灾害监测、评价系统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关键环节⒍加强健康教育与卫生监督二、灾区饮水卫生⒈饮用水水源选择⑴集中式供水水源地受到破坏或污染严重时,应立即选择新水源地;被淹没的水井或供水构筑物应停止供水,水退后经彻底清洗,超氯消毒后方可继续供水。⑵分散式水源选择原则: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防护。优先选择地下水,流动的水和水体大的水。⑶就地打井时,水源周围要保持清洁卫生。⑷选择河水时,应在上游水域选择饮用水水源取水点。⒉保护饮用水水源⑴清除、转移饮用水源附近堆放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废渣或废水池,妥善管理放射性物质,无法转移的有害物质应加强保护。⑵迁移饮用水源附近的的粪坑、牲畜圈,清除垃圾堆。⑶加强水源卫生管理。河水要分段、分时使用,井水应备有公用水桶,泉水要注意出水口卫生防护。⑷及时打捞水中垃圾、动物尸体和水面的漂浮物。⒊饮用水的消毒工作⑴集中式供水的消毒严格按自来水水厂标准进行消毒⑵分散式饮水的消毒井水消毒的加氯剂量应大于在容器内消毒的量,有效氯量约为3~4mg/L,经常检查余氯量,维持井水中游离余氯在0.5mg/L以上。⑶灾区常用的消毒剂:漂白粉类、有机氯氨类、氯氰脲酸类⒋饮用水水质检验⑴检验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750-2006)⑵判断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②简易分析指标:感官(浑浊度)、污染(氨氮、亚硝酸盐氮)和消毒剂(游离余氯)指标目的:判断水质有无污染,污染程度,是否流行病学安全。⑶分析指标选择要求①一般分析指标:感官、化学、污染、毒物、消毒剂、微生物指标目的:判断水质基本性状,有无污染,污染程度,有无毒物,是否流行病学安全。三、灾区临时安置点卫生⒈临时安置点要求选择在地势较高、空旷、向阳、通风、干燥、水源丰富、排水方便地方。避免可能发生洪水、山崩等造成危害,远离工业污染区。⒉临时住所要求活动板房或帐篷与周围取水点、临时厕所、垃圾收集点保持足够的距离。房屋四周清除杂草、挖排水沟,室内采光照明、通风换气良好,地面铺设水泥、砖头,避免潮湿影响。⒊临时厕所卫生⑴选址要求:地势较高,远离水源,下风向,有排水沟⑵蹲位数45:1,且坑深、口小、不渗漏、防蝇蛆,粪便满后深埋或及时清理。⑶水灾时,用大容器储存粪便,灾后运出处理。⑷利用高温堆肥法或密封发酵法处理粪便。⑸肠道传染病患者粪便设专用容器收集、处理。⒋灾区垃圾的卫生处理⑴选址要求:地势较高、远离水源和临时居住点的地方集中堆放,四周挖排水沟。⑵专人收集、运送和处理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不得任意倾倒。⑶定时喷洒消毒杀虫药剂如漂白粉、生石灰、敌百虫等。⑷传染性垃圾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也可采用焚烧处理。⑸垃圾集中后,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⒋及时开展清洁卫生活动动员群众进行经常性环境卫生清扫,划片包干,实行卫生区域责任制。及时清理帐篷和简易房内外杂物;居住房内进行彻底整顿、消毒。⒌加强安置点安全卫生管理制定卫生规章制度,宣传卫生知识,检查临时住所室内外卫生。专人负责做饭、取暖,注意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和火灾。四、灾区尸体处理⒈火葬处理优先选择的处理方法⒉土葬处理尽快腐败分解、无机化、无害化⒊尸体除臭⑴感官除臭法:掩盖作用⑵物理除臭法:物理吸附、固定⑶化学除臭法: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五、灾后环境清理⒈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⑴返回灾民住所的卫生要求⑵居住环境周围的卫生要求⒉政府组织专业人员清理废墟及废物⑴焚烧处理卫生要求⑵废物填埋卫生要求⑶临时贮存卫生要求六、灾区灭蚊灭蝇灭鼠⒈灾区灭蚊蝇方法⑴外环境灭蚊蝇方法⑵内环境灭蚊蝇方法⑶个人防蚊⒉灾区灭鼠方法⑴物理器械灭鼠方法⑵化学药物灭鼠方法结束语自然灾害不仅直接给人体带来伤害,还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破坏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生命线系统,尤其对公共卫生工程系统、设施和管网的损坏直接威胁人群健康。因此,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区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环境卫生应急工作,积极采取卫生措施,是环境卫生者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