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视频:《南京大屠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件制作:韦晓静罗森塔尔写作背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面对本文的标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问题一: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问题二:题目既然说“没有新闻”,那么文章写了什么?问题三: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问题四:对于奥斯维辛来说,什么才算新闻?奥斯维辛集中营简介1945年1月27日,席卷波兰的苏联红军在波兰南部克拉科夫的奥斯维辛小镇发现了一座用铁丝网围起的集中营,当时有7000多人,他们大部分是犹太人。所有人都表情呆滞,瘦弱不堪,奥斯维辛集中营就此为外人所知。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德军在1939年建立的,也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热金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个分营。营内采用毒气室、活埋、焚尸炉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有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400多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因此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包括大量的儿童和妇女,这里成为了犹太人永远的“噩梦”。1947年被开辟为波兰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奥斯维辛集中营密布的电网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毒气室中等死的囚犯臭名昭著的焚尸炉被烧死的囚犯集中营里的万人坑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1945年5月,美军进入了战败的德国,所见到的不禁令人触目惊心-大批的犹太人尸体。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在被等待送进杀人中心纳粹警察正对大规模“解决”后还活着的犹太妇女射杀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用来做医学实验的犹太儿童点拨明确一般新闻讲究“时效性”,就是要新鲜、要快、要及时,所以才有所谓的“抢新闻”,而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现在也只是一个供人参观,悼念死者的地方,它不是一般意义上新鲜的新闻主体了,所以作者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问题讨论题目既然说“没有新闻”,那么文章写了什么?奥斯维辛的恐怖、可怕作者并未直接描写集中营那些残酷的遗迹,展示奥斯维辛的恐怖、可怕,而是将眼光转移到了其它参观者身上,参观游览的主体实际上是其它游客,记者正是通过观察他们的感受和反应来感染读者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残酷遗迹参观众多的参观者(游客)产生参观者的感受、反应观察记者(罗森塔尔)参观者在集中营里参观了哪些地方?看见了哪些东西?他们在看见这些东西时有什么反应?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所见:————拓展分析“…人们对他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毒气室焚尸炉遇难者的鞋子堆积如山的犹太囚犯头发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拥挤的囚犯宿舍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墙及部分遇难者照片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和反应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看见毒气室时——“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看见试验室时——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参观纪念长廊时——沉思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问题讨论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今天奥斯维辛没有什么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一种不安的心情,参观过后如果不说些什么、写些什么就离开,就对不起这里死难的人”揭露种族仇恨,泯灭人性的罪恶祭奠死难的亡灵,呼吁世界和平提醒后世之人,勿忘历史的惨痛问题讨论对于奥斯维辛来说,什么才算新闻?(从原文中找)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文中体现解析奥斯维辛集中营在世人看来“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人间地狱的地方”,而现在却是到处“绿树成阴,阳光明媚”,奥斯维辛的现状对我们来说,对于历史来说,就是一种新闻。“最可怕、居然、噩梦、不该有”等词一方面可以说是作者的反语,表达出自己内心对“人间地狱”之称的奥斯维辛当年的令人发指的罪行的愤懑;同时从安逸生活的描写中也透露出了作者对这一现状的担忧,作者担忧这种情形如果常在我们脑海中回荡,就会将曾经的历史冲淡,我们的年轻一辈对此的认识就会相当淡薄,从而忘记历史,事实上作者通过奥斯维辛的现状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这也可以说是这则新闻的价值,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又一个目的。归纳文章中心: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拓展延伸这篇新闻曾夺得过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大奖”,学完了本文后,你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平时看到的新闻往往是作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用事实本身说话,而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情感”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里面不仅记录了参观者的感受,也充斥着作者的主观情感,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传达出了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也成为本文成功的亮点!1、如何理解“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雏菊花”怒放在“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说明生命的绽放是无法阻挡的,任何人、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生命的进程。邪恶永远不可能战胜正义。可以理解为作者的一种讽刺,无论纳粹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2、“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尽。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作者为什么强调姑娘的“微笑”,隐含着怎样的情感?作者描写其他人的表情木然,而着重描写了姑娘的“微笑”,其实可以理解为三层意思:一、姑娘对邪恶势力的一种蔑视,对杀戮的一种蔑视。二、姑娘的一种的坚定乐观,她对生的一种希望。三、姑娘作为生命的象征,展示了她的顽强和自信,她认为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未来一定是光明的。3、体会课文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的情感。放飞和平鸽结尾这一段发人深省:“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句话事实上作者提出了希望,希望这种罪行一去不复返,不要再有新鲜的东西可供报道了。若有,应该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在追逐游戏。教师寄语那段历史已成往事,但它留给人类的绝不只是断壁残垣和受伤的心灵,还有许多许多值得全人类去反思的东西。人类是高级动物,为什么还会出现奥斯维辛这样有计划地大批屠杀自己同类的行为?为什么从古至今几千年的时间里,全世界没有战火的日子寥寥可数?为什么还有人去跪拜凶手的灵位?这样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思考……学以致用这篇新闻曾夺得过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大奖”。现在我请每一位同学都来做“普利策新闻大奖”的评委会主席,请你们给这则新闻写一段颁奖词。每个人只写三句话。(提示:不仅仅是写一些溢美之词,而是要写出这篇新闻的独特的视角、历史价值、现实价值等等,总之要用你的文字勾画出这则新闻的灵魂来)参考一:罗森塔尔在历史的废墟中,找到了根植于生死之上的奇迹之花,让我们看到了生的希望与坚强,也让我们看到了死的沉重与尊严。参考二:罗森塔尔在这次创作中,并没有追求被记者视为生命的新鲜效应,而是用自己的心灵之笔为曾经在地狱中绽放过的生命之花谱写了一曲挽歌。参考三:生命不是永恒的,但生命永远是崭新的。即使任何色彩都不被给予,它也绝不缺乏生机。生与死正如痛苦与欢乐一样,编织着人类的现实与梦想。参考四:黑暗与罪恶是无法掩盖的,但它也永远无法扼杀生命的灿烂与绚丽。正如时间无法磨灭岁月的年轮。在满载残暴与罪恶的令人发指的废墟上,这篇新闻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尊严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