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11--雪雪雪与自然灾害:雪崩()、融雪性洪水()、雪灾()雪与人类活动:冬季保温、春季融雪、氮肥补给、病虫害;滑雪、合掌屋积雪雪与冻害积雪深度的影响因素一、积雪深度降雪量、地形、坡度、气温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此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1.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A.降雪量B.温度C.光照D.地形2.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A.农田B.林地C.城区D.乡村【答案】1.B2.C【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比西部积雪稍厚。因云量分布差异不大;该区域在长江三角洲,主要为偏东风;该区东部比西部更近海,受海洋影响,冬季东部比西部温度高。2.一般情况下,温度高的区域比附近温度低的区域积雪深度低。城区由于人口、工业集中,热岛效应明显,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示M地位置,M地为上海主城区,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全球能量平衡、气候、水文及生态影响显著,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作用。下表示我国新疆北部地表覆盖对积雪变量的影响统计情况。注:积雪年指每年的7月1日开始至次年的6月30日结束。积雪开始时间以连续5天以上日积雪深度大于5厘米为标准;积雪结束时间以连续5天日积雪深度小于5厘米确定。造成积雪结束时间不同的原因是A.稀疏灌木接受太阳辐射较强,消融速度较快B.草地植被萎缩,积雪紧实度小,消融速度较快C.农田地表裸露,反射率大,消融速度慢D.建设用地有高大建筑物,加快雪的消融【答案】B【解析】由表中数据,稀疏灌木积雪结束时间268日较晚得出,消融速度不快,所以A错;地表的紧实度越小,越有利于积雪消融,草地积雪结束266日较早;农田积雪结束264日较早,说明消融速度最快;高大建筑物的遮阳作用,减缓积雪的消融速度。二、积雪与冻害长白山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加剧的原因气候变暖导致降雪期推后+坡度大,积雪厚度小,对地表起保温作用弱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A.大气温度B.降水量C.积雪厚度D.植被覆盖度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A.年降水量最少B.冬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少D.冬季风力最大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D.太阳辐射减弱【答案】1.C2.D3.C【解析】1.在高山苔原带,大气的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与海拔有关;降水量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后减;坡度大积雪厚度小,与海拔无关,;坡度大小影响土层薄厚,海拔高低影响气温,土层和温度都会影响植被的生长。2.雪期缩短会加剧冻害。长白山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大,积雪薄,且易被风力吹散,导致冻害加剧。3.气候变暖,降雪的条件不易形成,使得雪期退后,且变短,裸露的矮小灌木,缺少积雪的覆盖,使得冻害加剧。低温冻害系数是表示农作物受低温冻害的程度,低温冻害系数越高,表明灾害越严重。说明A地区遭受低温冻害严重的原因及东北地区减轻低温冻害可采取的措施。【答案】原因:纬度高,气温低,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地形平坦开阔,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措施:调整种植结构,适当减少易受低温冻害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农业科技,培育耐寒农作物;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增加地温,避免农作物受冻害。【解析】原因:气温高低与纬度、地形地势等要素有关。措施从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等角度回答。三、雪与人类活动冬季保温、春季融雪、氮肥补给、病虫害下图中为我国某L河流(甲图)中一水文站测得的连续两日流量变化图(乙图)(双选题)。1.导致L河流量变化如图乙所示的主要原因是A.连续暴雨B.气温变化C.气压变化D.积雪融化2.正常年份,该季节流域农作物易遭受A.暴雨B.寒潮C.融雪洪涝D.病虫害【答案】1.BD2.BC【解析】1.该地位于东北,4月正值春季,应考虑主要是由于气温升高后地表的积雪融化所产生的春汛。2.春季时容易遭到寒潮的袭击,导致幼苗受冻影响春耕。春季积雪融化,汇水会产生融水洪涝影响作物生长。新疆一专家发明双层塑膜覆盖技术可解决果树冻害双层覆盖式果树越冬方法就是在果树上覆盖一层塑料布后,将草帘子或者茅草搭在果树上,形成一定间隙保温,再在上面搭一层塑料布即可,不用花费大力气为果树压枝埋土,揭膜也很方便,可以根据天气变化随时操作。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2.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3.该地可能位于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答案】1.B2.C3.D【解析】1.覆膜是为了保温,故膜内温度一定高于膜外;枯雪年空气中水分含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都弱,所以昼夜温差大。2.从图中看,该地任何时候气温均高于-16℃;无论是丰雪期还是枯雪期,气温日变化均为7℃左右;通过①②与③④对比,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有明显差异。膜内温度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3.该地寒冷期气温可以达到-16℃左右,说明地理位置上较靠北。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是地方时14:00左右,而该地气温最高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6:00左右,说明该地在北京以西约30°的地方,可判断为西北。三、雪与人类活动1.日本合掌屋日本的西部沿海地区,是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多暴雪天气。合掌屋是日本某地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1.左上图所示建筑物的屋顶造型设计是为了适应当地A.地震、火山活动频繁B.台风频发C.多洪涝灾害D.冬季暴雪2.下列四地中,合掌造最可能位于A.a地B.b地C.c地D.d地【答案】1.D2.C【解析】1.读图,该建筑物凸出的檐角太多,不适合在多台风地区;屋顶厚且陡,冬季暴雪不易在屋顶堆积,压坏屋顶;屋顶设计与洪涝灾害、地震、火山活动无关。2.读右图,日本的西部沿海地区,是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多暴雪天气,最可能有合掌造。a、b、d地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降雪少,可能性小。三、雪与人类活动2.滑雪北京周边滑雪场开发滑雪旅游业的有利条件。【答案】客源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冬季较寒冷,积雪累积厚度大、存雪时间较长;山地滑道坡度适当;森林茂密,生态环境较好。【解析】从自然条件分析,北京西北方,纬度较高,冬季较寒冷,积雪累积厚度大、存雪时间较长;山地滑道坡度适当,利于滑雪;周围有茂密森林,环境好;从客源市场分析,北京经济水平高,人口众多;从交通条件分析,交通便利。四、雪与自然灾害1.雪崩雪崩是积雪在陡峭山体发生的一种瞬间崩落现象,运动速度快,冲击力大。1970年5月31日,甲市发生里氏7.6级地震,距该市130千米左右的山峰发生大规模雪崩。雪崩导致乙市在几分钟内全城被毁,两万多居民死亡。1.据材料此次雪崩由于__破坏积雪稳定性,诱发雪崩()A.火山喷发B.地震C.飓风D.风暴潮2.雪崩是一种所有雪山都会有的地表冰雪迁移过程。据材料可知,此次雪崩的特点不包括()A.运动速度快B.破坏力大C.渐发性D.突然性3.在山腰中行走,听到冰雪破裂声或隆隆的声音;积雪在30°-60°斜坡上,并且表层的积雪出现粗糖状的冰块,这些现象是___灾害发生前的先兆()A.雪崩B.沙尘暴C.台风D.水灾4.若判断图中的雪崩是否到达乙市,最有价值的信息是雪崩的()A.形成原因B.形成源地C.移动路径D.移动快慢【答案】1.B2.C3.A4.C【解析】1.甲市发生里氏7.6级地震,距该市130千米左右的山峰发生大规模雪崩。2.瞬间崩落、运动速度快,冲击力大→此次雪崩的特点:运动速度快、破坏力、突然性。3.雪崩是积雪在陡峭山体发生的一种瞬间崩落现象。4.移动路径是判断依据。融雪性洪水是由大量积雪融化形成的洪水,常发生于中高纬度及高山地区。如图中阴影区域为新疆融雪性洪水多发地区。推测新疆融雪性洪水发生的主要季节,并说明其形成原因。四、雪与自然灾害2.融雪性洪水【答案】春季冬季,西风带来水汽迎风坡气流抬升(多地形雨),降雪多,积雪厚;春季气温回升快积雪大量融化,形成洪水。【解析】融雪性洪水是指由于前期时段降雪量较大,随后气温回升又很快,加速了积雪消融的速度,从而造成洪水。四、雪与自然灾害3.雪灾四、雪与自然灾害3.雪灾新疆雪灾防御对策规划转场时间,储备饲料;春夏季人工增雨,增加草量;加强草场与饲料基地建设;做好暖圈建设,实现牧民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