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内涵发展主要内容◆学科·专业·课程◆学科建设四个关键点◆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1.学科·专业·课程⑴学科与学科分类①学科界定◆学科是一种知识体系:不同的学科就是不同的知识体系(科研与学科发展:知识的发现与创新、知识的系统化)◆学科是一种学术制度:以分科研究的制度安排来追求知识(学科分类:人为建构的,不同国家有差异)1.学科·专业·课程②学科分类◆美国ESI学科分类:描述性分类(实然状态)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由美国科技信息所(ISI)推出,分22个学科: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经济与商业、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数学、综合交叉学科、物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空间科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系统学与行为学、免疫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植物学与动物学、药理学和毒理学1.学科·专业·课程◆中国教育部分科分类:规范性分类(应然状态)◇《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由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分13个学科门类,110个一级学科◇13个学科门类:哲学、经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学科·专业·课程◆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2009,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共设5个门类、62个一级学科、748个二级学科、近6000个三级学科◇五个学科门类:自然科学类(9)、农业科学类(4)、医药科学类(6)、工程与技术科学类(24)、人文与社会科学类(19)1.学科·专业·课程⑵专业与专业分类①专业界定◆专业指社会上的专门职业:专业是指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生活生产实践中,用来描述职业生涯某一阶段、某一人群,用来谋生,长时期从事的具体业务作业规范。1.学科·专业·课程大学中的专门专业指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专业也是一种知识体系: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单一学科的专业与跨学科的专业1.学科·专业·课程②专业分类◆美国的专业分类:面向职场(描述性的)◇美国专业分为15个大类105种:商学(13个)、工程学(12个)、理学(总数25个:数学5、物理5、化学4、生物学5、计算机科学2、地球物理4)、法学(1个)、教育学(3个)、图书馆和信息研究(3个)、社会学与人文学科(13个)、健康学(5个)、医学(4个)、公共事务(6个)、技术(2个)、传媒(2个)、电影(8个)、艺术(6个)、食品与营养(2个)1.学科·专业·课程◆中国的专业分类:面向学科(规范性分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专业门类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学科门类基本一致,分设13个学科门类。◇专业类与专业点:专业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修订前的635种调减到506种。1.学科·专业·课程⑶课程与课程建设①大学课程界定◆广义的大学课程:一套完成大学学位所需的系列教学科目(Course)或经验(Program&Major)◆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教学科目(Course)◆大学课程的层次性:一堂课(Lesson)、单一科目(Course)、不同科目的组合(Program&Major)1.学科·专业·课程②课程建设◆将大学课程定义为学术计划:旨在确定课程的关键决策点,如果这些决策点得到有效解决,将会提高学生的学术体验。◆任何计划都包含一个完整的行动蓝图:目的、活动和衡量成功的方法。1.学科·专业·课程◆大学课程建设的八个关键点⒈目的:选择教育目标⒉内容:选择教学内容或主题⒊内容顺序:适当地组织内容⒋学习者:适应学习者的特征、目标和能力⒌教学过程:开展学习和教学活动⒍教学资源:选择学习材料和技术⒎评估:评估学生成果以及学习者和教师对计划的满意度⒏改进:基于经验和评估对计划进行提高1.学科·专业·课程⑷学科、专业与课程的关系◆学科是科学学的概念:知识体系与学术制度◆专业是社会学的概念:专门职业与专门学业◆课程是教育学的概念:教学科目与学术计划◆三者关系:课程来源于学科(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课程组成专业(专业即课程群)⒉学科建设四个关键点⑴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①学科建设两个问题:人的问题与资金问题◆人的问题:一个学科要得到发展必须要有知识的探索者、知识的传播者、学术薪火的承接人一门学科需要持续不断地补充研究人员以提供新知识;需要不断地补充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来引导下一代学生;需要学生源源不断地加入。⒉学科建设四个关键点◆资金问题:一个学科要发展必须从社会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学科要考虑满足社会需要◆社会需求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向:学科发展最大的资助者应该是政府。在国外,除政府之外,还有势力强大的基金会;接受它们的资助必须放弃部分自由。⒉学科建设四个关键点②学科建设要素◆团队建设:人的问题◆内容建设:知识基础◆评价体系:制度基础◆经费支持:钱的问题⒉学科建设四个关键点⑴团队建设①团队建设的策略◆卓越学术团队的特点◇国内外认可的领军人物◇若干活跃的学术骨干◇一大批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大批国内外优秀生源⒉学科建设四个关键点②如何建设卓越学术团队?◆国际化战略:按照国际标准建设一流教师队伍(海外博士学位获得者、教师的国际流动性、职称晋升的国际评审)◆实行PI制:遴选学术大师为PI,建立以PI为核心配置学术资源的管理模式(PI为英文”PrincipalInvestigator”,“首席科学家制”或“学术带头人制”)◆核心教师队伍建设:长聘-准聘制度⒉学科建设四个关键点⑵经费支持①学科承载力与重点建设◆学科承载力计算∑办学资源学科建设所需资源⒉学科建设四个关键点◆学科建设的首要原则:集中有限资源打造比较优势◆确定优先发展领域的国际惯例:◇具备卓越品质:额外投入资源,能取得国内外领先地位◇社会重大需求:能直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能造福人类◇跨学科原则:注入资源能促进跨学科,提升学校综合优势⒉学科建设四个关键点②W大学的学科分类投入◆重中之重:全国前2%或ESI千分之一(直接入选国家双一流)◆重点突破:全国前10%(获三大奖二等奖以上,可入选国家双一流)◆重点培育:全国前25%(可入选省级双一流)◆重点扶持:全国前50%(可培育省级一流学科)⒉学科建设四个关键点⑶内容建设①内容建设的核心是培育知识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基础性)◇学科整体质量衡量的标准(可比性)◇服务国家创新体系的保证(引领性)⒉学科建设四个关键点◆知识创新能力的表征◇长期稳定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方向◇有重大影响的研究项目◇有重大标志性研究成果◇有大批高水平论文⒉学科建设四个关键点②科学研究应该面向什么?◆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知识生产模式Ⅰ:生产传统学科知识(理论研究)◇知识生产模式Ⅱ:生产跨学科知识(应用研究)◆科学研究应该面向国家创新体系◇当代科研的主体形态: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中国大学的办学逻辑:首先遵循社会需求逻辑⒉学科建设四个关键点⑷评价体系①学科评价标准◆师资队伍◆学术产出◆人才培养◆学术声誉⒉学科建设四个关键点②建立学科外部评估制度◆同行评估:主要了解院系的科研条件、科研活动和科研成就(同行评估的专家由学术界的一流学者组成,进行为时一周的实地考察)◆文献计量评估:对学术机构过去五年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主要是测量不同院系的科研产出,指标包括:学术出版物的数量和他引率,并与国际上相关的学科或领域进行同型比较)⒊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⑴“双一流”大学的遴选标准①一级学科评估A+学科数⒊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②ESI学科表现(2018年3月)序号大学名称ESI1‰学科数ESI1%学科数全球排名1中国科学院大学7171072北京大学7211083清华大学5171254浙江大学8181285上海交通大学6181436复旦大学4171757南京大学2162238中国科技大学413225910中山大学山东大学211815228301⒊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③服务社会指标◆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特别荣誉奖2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36项(1999年)⒊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④二次评估:世界大学排名情况⒊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⑵地方高校的内涵建设①地方高校的界定◆内涵:由地方的省级或市级教育主管部门主导建设的高校(公办高校)◆外延:行业划转高校与地方直属高校⒊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②地方高校的SWOT分析◆劣势: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项目申请等方面相对弱势,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底子薄、积淀少(全国2000余所省属高校仅有85所有ESI前1%的学科157个,其中18所21工程大学拥有48个)◆优势: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一些极具特色的学科专业,少数大学有很长的办学历史,东部地区地方政府财力雄厚(广东、江浙、上海、北京)⒊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机遇:双一流建设打破身份固化,对部委直属和省属地方高校一视同仁,鼓励公平竞争◆挑战:“马太效应”与品牌效应;顶尖大学外延式扩展(国科大办南京学院、武汉学院,北大、清华、人大、浙大办分校)⒊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③地方高校的同型比较◆国外同型大学:美国的州立大学(加州大学系统三个层次)◆国内同型大学:广东“双一流”建设(冲、补、强)⒊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⑶东莞理工学院的高水平建设方案①东莞理工内涵提升路线图◆案例描述:地处广东省东莞市,是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地方本科院校。学校于1992年正式成立,2002年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0年获批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10年获批为广东省立项建设的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被确定为省市共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2017年,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⒊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学校定位:应用型的一流学科大学◆双一流建设政策: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应用型转变政策:面向区域重大需求,准确定位、办出特色⒊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改革链条:确定优先发展学科领域◇第一步:确定优先发展学科领域◇第二步: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第三步:校院两级运行机制(体制机制改革)⒊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②东莞理工学院5大学科群的现状分析◆东莞理工学院学科对标◇光学工程⒊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⒊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机械工程⒊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化学工程与技术⒊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⒊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东莞理工学院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师资队伍问题(数量少、高端师资缺乏)◇提高科研水平问题(科研产出少、学科平台少)◇提高教学质量问题(主要是大班授课、很少小班研讨)◇经费的多样化和稳定性(主要依靠政府拨款、科研经费少、社会集资能力不强)⒊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③东莞理工学院内涵提升的具体策略◆建立完善的管理构架◇明确权责、提高决策效率:落实“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构架◇建立学校董事会:参与学校战略规划,拓展组织外围,提高学校水平和声誉,实现学校宗旨◇理顺基层组织关系:激活学术心脏地带,教学院系相对固定,实行院长负责制;科研机构动态调整,实行PI制⒊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根据权威性评估和双一流标准来建设高水平大学◇建立经常性的外部评估制度:对重点建设的5+1个学科群,2个交叉学科研究方向进行定期项目评估◇建立严格的师资评审制度:对教授和年轻的博士进行5年一次的外部评审制度,可以与项目评估相结合◇建立有影响力的学术奖励制度:承认杰出的项目和个人,参照人民大学的杰出学者计划⒊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视招生,竭力吸引有可能成为商界领袖和杰出学者的本科生;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跨界整合能力为目标,实施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