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课《朝夕》单元教学内容:听《清晨》,听《晨景》。唱《晚风》,听《渔舟唱晚》。单元教学目标: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时间的珍惜,对美好事物的追求。2.能正确感受歌(乐)曲的情绪及内容,能用正确的声音唱歌,用自己的话描述一段乐曲。3.学习六拍子的节拍特点,用正确的方式打拍子。教学重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教学难点:切分音的运用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清晨》《晨景》教学内容:演唱《清晨》聆听《晨景》教材分析:《清晨》三段体,结构规整、旋律明快,歌词也十分清新可爱,既有生活的场景。也有孩子们上学的场景,上学路上的快乐自由的嬉戏与田园风景结合,勾勒出一幅完美的乡村上学图,最后告诉孩子们,要“早起锻炼,美好时光不要辜负了”,意味深长。《晨景》管弦乐《晨景》,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五幕评剧《培尔·金特》写了二十三段配乐。本曲就是《培尔·金特》第一曲中的第一首。乐曲的主题仅在五声音阶范围内活动,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教学目标:21、通过演唱歌曲《清晨》聆听《晨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积极向上珍惜时间。2、能安静地聆听乐曲和用正确的情绪、声音演唱歌曲。3、认识新的音乐家和学习新的反复记号。教学重点:能安静地聆听和正确的演唱演唱。教学难点:在歌(乐)曲中熟练运用学过的记号。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听《晨景》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2.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4.欣赏全曲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二、表演《清晨》1、播放《清晨》师: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首先我们来听一遍歌曲,请你感受歌曲的情绪。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3(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再听歌曲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可以为歌曲分为几个乐段呢?每段的情绪分别怎样?(三段:第一段活泼,第二段优美,第三段活泼)4、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自学旋律(1)轻轻跟唱旋律,找出你认为比较难唱的地方——(学生自由发言)(2)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与帮助,指导学生唱准歌曲,引导学生观察歌曲旋律的特点,找出相同或相似乐句,讲解“同头换尾”的概念和D.C.反复记号的作用,分析歌曲ABA三段体结构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5、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指导的重点是音准:“春天的草原对我笑····”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6、在教师的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7、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8、练习运用歌谱中的反复记号。9、教师伴奏学生完整唱歌曲。10、打击乐伴奏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11、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反思:第二课时《晚风》《渔舟唱晚》教学内容:演唱《晚风》聆听《渔舟唱晚》教材分析:4《晚风》歌曲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创作的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E大调八六拍。这首歌曲二声部旋律基本上是由三度音程组成,优美流畅,节奏舒缓,且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歌曲风格。歌曲结构为一段体结构、弱起节奏,一共三个乐句,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延伸,第三乐句是第二乐句的重复与补充。《渔舟唱晚》是我国音乐家娄树华根据古曲改编的一首古筝曲。表现了夕阳斜照,渔舟满载而归,在湖面泛起涟漪阵阵、水花荡漾的美好场景。音乐前半部表现湖面的平静,夕阳晚照的宁静场景,渔舟回家,越来越近,归心似箭,乐声渐快,似听出水花四溅,渔舟就在眼前,继而湖面又恢复了平静,一切依旧。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歌曲中的不同的文化,感受一段相思的美好风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鉴赏情趣。2、用柔和声音演唱歌曲《晚风》,正确划拍子,哼唱《渔舟唱晚》的部分段子。3、复习2/4、3/4、4/4拍,学习6/8拍的相关知识。教学重点:流利演唱《晚风》教学难点:学习6/8拍的相关知识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聆听《渔舟唱晚》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3.4.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5.6.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5二、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我们前几节课都感受了描绘早晨的歌曲和乐曲,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感受一下描绘晚上歌曲。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音乐,请你们闭上眼睛来听。听完后告诉老师你们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晚风伴奏.mp3学生:闭眼睛欣赏老师:请看大屏幕,你们眼前出现的画面是否和老师想的一样呢?那谁能起来描述一下这幅图片呢?ppt展示学生:自由回答老师:这段音乐其实是歌曲《晚风》的旋律。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晚风》这首歌曲。[出示课题]三、学习歌曲1、首先先让我们一起聆听一遍。2、词作者简介乌申斯基(1824~1871)俄国教育家,俄罗斯教育科学的奠基人,提出乌氏论教育的民族性等重要教育思想、对小学儿童教育以及小学教材建设的宝贵意见,对后世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3、让我们再来聆听一次歌曲,听一听歌曲的节奏有什么样的特点。提问:什么特点?学生说一说。4、学习歌曲节奏,感受歌曲节奏美播放歌曲,体会节奏特点。找出节奏特点,认知6/8拍的图示、含义及强弱规律5、感受歌曲旋律美。(1)播放歌曲范唱,学生轻声跟随学唱。(2)教师教唱,解决学生的难点。6、歌曲声音处理:师:“这样的歌曲,我们应该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更合适呢?”学生说一说,教师指导体验。7、完整的演唱歌曲。反思:6第二课《足迹》单元教学内容:聆听《嘎达梅林》《歌唱二小放牛郎》演唱《雨花石》《我怎样长大》单元教学目标:1、欣赏、学唱歌曲,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通过歌曲介绍,让学生知道现代小学生应该担任的责任,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树立责任心和远大的革命理想。3、大胆的、用自然地和谐的声音唱歌,尝试轮唱。4、复习、学习歌谱中的知识。教学重点:用自然地和谐的声音唱歌教学难点:复习、学习歌谱中的知识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雨花石》《嘎达梅林》教学内容:演唱《雨花石》教材分析:《雨花石》是电视剧《红红的雨花石》的主题曲。旋律纯朴,歌曲以第一人称演唱,以小石子作为主角,恰当的比喻了先辈们为人民的事业默默奉献的精神,感情真挚感人。《嘎达梅林》是蒙古族的长篇叙事体的歌曲,流传于19世纪30年代的东蒙北部,新中国成立前,东蒙人民收到国民党军阀的统治和压迫,嘎达梅林(嘎达是人名,梅林是官衔)领导人民武装起义反抗暴政,但最后,不幸失败,但是蒙古人民很怀念这位英雄,是有用歌声来表达了。全曲豪放流畅,感情真挚感人,节奏深沉有力,情绪悲壮沉重,后来还被改编成乐器独奏乐曲和管弦交响诗。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中的美好的情感,唤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珍惜今天的美好的生活。通过学习《嘎达梅林》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历史责任感。。72、学会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歌唱。3、复习2/4拍的节奏图,复习反复记号,学习倚音。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用正确的声音唱歌教学难点:复习2/4拍的节奏图,复习反复记号,学习倚音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上课二、音乐知识1、休止符1)比较《小号手之歌》有和无休止符表现的音乐不同。加了休止符,缩短了音符的时值,加上重音记号,一字一顿,表达了杀白匪的决心。比较《我和小星星打电话》有和无休止符表现的音乐不同之处。使用休止符,加上轻声演唱,显得轻盈、闪烁,描绘出星星眨眼的形象。2)休止符:音乐中静穆的时间用休止符来表示,休止符虽然不出声音,但音乐仍在进行。全休止二分休止四分休止八分休止十六分休止3)重点区分二分休止符和全休止符的写法,明确在五线谱中,无论什么节拍,凡整小节休止都用全休止。2、请同学们自己举例,说明休止符对音乐形象的塑造。8三、学习歌曲一)导入歌曲欣赏歌曲《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介绍歌曲产生的背景,引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通过无数革命先烈的奋斗、鲜血得来的。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革命的解放。如叶挺、方志敏、夏明翰等等。二)介绍歌曲通过美丽的雨花石,感受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一起朗诵歌词。全曲旋律婉转起伏,节奏富有变化,后乐段音区提高,造成全曲的高潮,歌曲短小精悍,抒情优美,刻画了主人公淳朴而又高尚的心愿。三)欣赏歌曲通过欣赏可组织讨论,评价歌曲反映的思想内容和风格,以及局部重复和对比的手法。特别是歌词“静静的躺在泥土之中”和“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的旋律的区别。四)这首歌应以感受音乐形象为主,不一定要进行视唱训练,先唱歌词的方法进行教学。着重休止符的运用与演唱准确。五)教会学生用轻声演唱最后的“啊”。六)要求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满怀深情的歌唱。七)画出这首歌的旋律,看歌曲的高潮部分在哪里?它的音区是高还是低?旋律的起伏是大还是小?八)进行表演唱。四、简介歌曲《嘎达梅林》91、对“嘎达梅林”的最普遍的解释是:“嘎达”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王府中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名。也有人解释为:英雄的名字叫那达木德,又名孟亥山,蒙古族人,1892年生,1931年牺牲。“嘎达“是幼子的意思,“梅林”是官衔。《嘎达梅林》这首内蒙古民歌,唱的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故事: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了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了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牡丹闻信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摔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嘎达梅林》创作初时实际是一曲交响诗,是国际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一部中国作品,国外的许多著名乐团曾经演奏过这部作品。本作品以一个英雄的传奇表现了蒙古族人们反抗封建统治的英勇和顽强的精神,为后世很多文艺形式所引用。2、一起欣赏《嘎达梅林》,学生自由谈感受。3、你有没有感受到嘎达梅林反抗的部分,能听出来么?再听,试着把它哼出来。4、最后,嘎达梅林牺牲了,你能听出来么?再听一次。小结。反思:第二课时《我怎样长大》教学内容:演唱《我怎样长大》教材分析:10《我怎样长大》是影片《烛光里的微笑》的插曲,二段体,歌曲词义简练,优美抒情,借小树的形象教育孩子们要不怕风吹雨打才能长大的道理。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中的希望与憧憬,向往美好的生活。2、随琴声用模唱的方式或听唱的方式学习歌曲,流利的演唱整首歌曲。3、复习音符和连音线。教学重点:用正确的声音流利的唱歌。教学难点:复习音符和连音线并正确运用。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学生聆听隐形的翅膀教师:(背景音乐继续)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成长是在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育和社会的关心下成长起来的,我想,在你们的成长路上,一定感受到了这些。同时,伴随我们成长的还有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