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的仁学思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论孔子的仁学思想[摘要]:孔子的思想包罗万象,作为他思想核心的“仁”,是孔子全部学说的核心。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孔子的仁学思想的重心是探索人生原则的确立、人生目标的选择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孔子的仁学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关键词]:仁礼中国文化孔子关于“仁”的思想的提出,主要是针对西周末年那种礼崩乐坏的“乱世”而开出的一副济世良方,目的是希望实现天下太平,社会和谐。他主张在政治上实行仁政,与人相处要施行仁爱,个人修身要具备仁德。“礼之用,和为贵”,“礼”作为仁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旨在实现人们相处的和谐。孔子十分重视礼的作用,他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不懂得礼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身处世,一个君子首先是懂礼、知礼的,并且要时时处处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他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又强调说:“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孔子认为,要真正施行于仁,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因此,要真正成为一个仁者并非易事,他应该“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应该“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应该“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如此,方能实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人生境界。第一、什么是“仁学”。孔子所说的“仁”,是建立在民族宗法基础上的,是在农业文明为主的时代,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天下。与这种家天下的谱系结构相平行的精神纽线是孔子的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仁学思想。这个仁学思想的核心是反映的是人的本质,或者说是做人的行为准则。准则有两个,一是亲亲,一是爱人。亲亲是处理宗法亲族内部关系的准则;爱人是为政对待人民利益的准则。做到这两条,就是仁,就称为仁人。依仁而行,就不致众叛亲离,就能使家国社会政治秩序安定和谐。仁之此义乃春秋常谈,孔子所说也仍是如此,只是更加自觉。作为行为准则,仁有特定的要求对象,在这一点上,孔子所说有重大不同。孔子之前,仁的要求对象几乎全是大夫而不及士,孔子则不仅对大夫,还进一步对士,尤其是平民之士也提出仁的要求。所以有此要求,是因为士要人仕为官,为官就要有为官的标准,孔子的标准就是仁。也正因此,孔子对士而发的仁论爱人一义特显,而实际2上对亲亲一义孔子同样重视。扩大下移仁的要求对象、将大夫之仁改造成士之仁,是孔子的贡献。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论参考,其中的某些行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第二、“仁”与“礼”的关系。对于“仁”与“礼”的地位问题,从孔子的言行及著作中得知,“仁”的思想在孔子思想结构中是核心部分。而“礼”是儒家学说中比较崇尚的一种思想,是治国的方略。孔子说过:“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关于孔子的仁、礼在儒学思想中的重要性,我们从孔子的两句话中便可得知: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其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决必于是,颠沛必于是。”[1]子曰:“先进干礼乐,野人也;后进干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2]在对孔子的“仁”与“礼”的关系上,从仁的方面来说,仁是内在的道德自觉,礼是外在的道德规范;仁以礼为准则,礼以仁为根据,两者互相规定,互相补充。但这并不是说两者的地位就是完全平等的,孔子有些时候会更重视对于仁的培植,以不断给礼注入一种内在的新精神、新生命。他曾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就是说人要是不讲求仁了,那还要礼干什么呢!在“修身”那一节里,“中庸”作为仁的一种修养方法,讲究“不偏不倚”﹑“适量守度”,其基本精神是通过折中调和的手段,达到消融矛盾、避免冲击、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仁通过调整人们的精神状态在维持社会稳定中发挥了为礼所不能及的重要作用。所以孔子虽然以周礼为本,但因为孔子“仁学的本质不是针对社会秩序维持本身的,而是针对人类精神状态的。”因此仁仍代表着一种核心地位,礼须以仁为本,礼是实现”的途径。3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面,“仁”和“礼”实在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彼此混然一体,而非毫不相干、各自独存。它们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如果说,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的话,那么礼便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其本质的唯一恰当的方式和途径。孔孟都曾把礼比喻为出入房屋所必经的门户。孔子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3]孟子说:“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4]以礼为门,这个比喻形象而又恰切,准确地反映出礼在孔子和整个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一个人,除非自甘堕落做那见不得人的“穿窬”者,[5]否则,便不能出不由户,也不能行不由礼。只有经过礼这道门,人才能实现其人之为人的本质,或者说,只有经过礼这道门,仁才能由内在的德性转化为外在的德行。而只有当仁由内在的德性转化为外在的德行时,它才能成为一种真正完美的人格。“仁”是“礼”的内在根据,只有仁发于心,才能自觉地遵守礼;也只有依礼而行,才能最终成就仁。这看起来好像鸡生蛋、蛋生鸡一样是一个矛盾,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前一个“仁”指的是人之为人本诸自然、根之于心的真性情,而后一个“仁”则指的是经由礼的规范之后,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了的完美人格。两个“仁”实际上是同一范畴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所具有的两种不同的型态。换言之,“仁”作为一个道德范畴,有一个从潜在的德性到经由礼的规范而实现为完美人格的过程。它是动态的,不是静止不变的。因此,依仁成礼和以礼成仁两者不仅不矛盾,而且恰恰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由此我们还可以发现,仁作为一种品德具有内在和外在双重性质。就其根源而言,仁是内在的,就其实现而言,仁是外在的。明白了这一点,则那种关于“《论语》中的‘仁’充满悖论,神秘莫测”,“复杂得使人灰心丧气”的悲叹便似乎可以终止了。第三、孔子的“仁学”思想对中国的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成为东方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论基础。以孔子为代表创立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时至今日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孔子“仁学”的三点主要思想对于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积极乐观的有为精神;第二,对于道德价值的高度重视;第三,伟大的教育思想。4孔子承认天命,但又不把一切寄托于天命,相反,却强调人的自觉努力。在哲学上是持相互矛盾的天命论世界观:“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知命是孔子思想中重要的一面。然后,他并不把一切委之于天命。面对天下无道的局面,他努力去改变这种局面。“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说明了他的这种态度。关于“仁”,他说“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由此看出,他强调“仁德”的修养完全依靠自觉的努力。推而广之,推行“仁道”也要依靠人的主观努力。孔子说:“人能弘道”。孔子一生,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他表明自己的心迹:“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不甘心默默无闻。他周游列国,屡遭危难挫折而不改初衷,时人说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反映他积极有为的心态。孔子的这种积极精神,反映了春秋时期人们对待社会问题的一种新态度,即从天命论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转而从人事方面寻找答案。从孔子开始,依靠人的主观努力而不是依靠天命鬼神的思想,就成为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和一个突出的特点,不断得到丰富发展,最后形成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传统。孔子“仁学”的核心是重视道德价值的观点,他宣称“君子义以为上”,“好仁者无以尚之”,这就是认为道德是最有价值的,而最高的道德规范是仁。仁涵盖的诸德,体现的是人的多方面本质。《论语》载: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6]处事恭敬,与人忠信,都是仁的重要内容。孔子重视并强调仁德的修养与保持,就是人到夷狄之邦,也不可以丢弃。正如钱穆先生所言:“人道以恭敬忠信为主。夷狄亦人类,故虽至夷狄,此道仍不可弃。”孔子的“仁道”实乃人道,通行于人类,可以跨越时空。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十分赞赏中国儒学的宽容精神,认为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基督教更道德。儒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它不关心彼岸天国,它的“仁道”只通行于人世间,具有普世价值。的确,孔子的“仁”体现了一种宏大的道德境界、高明的人生智慧。孔子还特别注重在实践中考察人的道德品质,因此他非常重视言与行的关系。“巧言令色,鲜矣仁!”[7]“、刚毅木讷近仁。”[8]他厌恶巧言令色,强调“仁”不是外在的华丽,而是内心的美德。刚毅者不会有令色,木讷者不会有巧言。“讷于言而敏于行”是孔子一贯的主张。讷于言并不是不讲究语言的美,只是实践效果更加重要。“仁者”总是让“仁德”支配行动,“仁德”本于人心,还需要终生的修养,“仁德”体现的是人性美、人格美。孔子的“仁”其实是一种道德感情,这种感情源于心,而重在修养,修养成德而达到一种境界,此可谓5修身成仁。这样的仁人志士必有大智大勇,大气节,能“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9]这是“仁”的最高境界。生对于人是最可贵的,然而为了求仁,可以舍生忘死。孔子把“仁”看得比生命还珍贵,这是一种为了道德而超道德的理想人格。孔子曾说如果他的“仁道”理想得不到实现,他就“乘桴浮于海”[10]这不正是矢志不渝,伟大人格的表现吗?孔子的“杀身成仁”以及以后孟子一脉相承的“舍生取义”所体现的高尚节操、伟大人格,深深影响着后世的志士仁人。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是多方面的,这里仅举几点:第一,有教无类。孔子大胆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首创私人办学之风,不论贵贱、贫富、智愚,长幼,只要到了一定的年龄,悉数给予教育。有人讥讽孔子招生“何其杂也”,说孔子收徒不定条件,来者不拒,随便什么人都照收不误。孔子的学生子贡听到这种议论后,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正是老师有教无类思想的具体表现,也是老师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水平高的表现。第二,“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的因材施教的方法。孔子的学生如此众多,而且每人资质、秉性各异,怎么把这些人教育成才呢?孔子的办法是分门设科,因材施教。宋代的著名教育家朱熹曾经归纳过孔子的教学方法,“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认为这是孔子取得教育成功的根本所在。第三,教学相长。讲到古代的师生关系,人们总会提到师道尊严。认为师生之间壁垒森严,老师十分威严,动不动就斥责或施之以棍棒,甚至有人还把孔子作为提倡师道尊严的第一人。事实是,孔子对学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也很民主,常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总之,孔子一生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就其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创立儒家学派,形成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学思想,提出言行一致、改过迁善、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原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崇高师德,整理编写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古代文化典籍,以及培养了大批人材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和贡献而言,“万世师表”的称谓是当之无愧的。在孔子思想里,“仁学“乃是一切形而上学、形而下学的“基础”、“地基”;更确切地说,那是一切观念建构的参天大树的“水土”。仁学思想追求的是人人遵守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以求得全社会的和谐统一。参考文献:[1]《论语里仁》[2]《论语先进》[3]《雍也》6[4]《孟子·万章下》[5]《论语阳货》[6]《论语子路》[7]《论语学而》[8]《论语子路》[9]《论语卫灵公》[10]《论语公冶长》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