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改革背景分析(一)国家对加强思政课实效性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根据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与《〈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确立的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是高校本专科公共基础必修课之一。《意见》明确强调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但是目前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还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2015年7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提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意识不强,改革创新的手段不多,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实效性的瓶颈亟待突破,有效整合全社会资源的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为此,要求高校要坚持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二)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政课实效性的要求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为了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部分高校要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山西工商学院作为国家确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之一,也必须要适应国家教育部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作为各类各级人才培养的必修课,不能继续千篇一律地坚持传统理论教学模式,而应该区分教育教学对象,增强针对性,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应用型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培养和树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的特点,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与创业能力,更加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从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特点来讲,目前大学生大多以九五后群体为主,独立性较强,个性化想法较多,喜欢新颖、独特的教学内容与形式,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高考成绩又普遍处于中低等水平,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较差,学习动机实用性明显,喜欢实践课,不喜欢理论课,喜欢专业课,不喜欢基础课,理论学习层次性要求不高,学习方式参与性强烈,这些特点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平等交流的参与式教学模式中从情感与体验中确立核心价值观,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中特)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全国高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全面、准确、系统地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指明正确方向的信心。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政治理论知识基础差,特别是理工科类的学生,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查阅与该门课程有关的书籍,同时也可以看一些与该门课程有关的纪录片,拓展自己的视野,积极开展课堂活动,让同学们在课堂提问、演讲、辩论、讨论中等活动中,经历情感的洗涤,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自强精神、创新精神,提高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为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走出去能干”的培养目标奠定基础。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改革具体实施(一)课程改革的设计原则——“三·五·三”原则1、“三坚持”原则坚持理与论结合,坚持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坚持教学形式的多样性。2、“五结合”原则课内与课外和,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3、“三个以”原则以高质量教学课件吸引学生,以精讲亮点打动学生,以真诚信仰感动学生。(二)课程改革的理论建构——“一二三四”教学模式“三·五·三”原则三坚持五结合三个以1、一个转变即由“以教为主”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校施教、因课施教、因师施教、因生施教”,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专业特点、个人特点和课程特点紧密结合,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2、二个衔接即高中政治课程与大学思政课程的衔接。该门课程与高中部分政治课程有一些重合,也存在与高校思政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之间重合的内容,鉴于此,我们必须厘清高中与大学课程的重合点,大胆取舍。各课程之间重合内容通过教研室研讨,划清讲授界限,避免重复。3、三位一体即专题化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专题化教学,毛中特课程经过整合后,我们选择一些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基本理论点,形成相互关联的专题,构成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探究式教学,结合该门课程,抓住当前时政热点,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搜集相关资料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一方面让学生对问题有客观认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验式教学,主要在课内依据授课内容和教学计划,有选择性的采用文史漫谈、影视赏析、激情辩论、等形式进行。4、四个环节即课前学生准备、课上教师精讲、课后实践中运用、期末学习成果化。课前学生准备,每位教师在授课前提供授课提纲、学习资料、讨论问题等,学生查阅资料、精心准备,通过任务前置的方式,让学生有效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上教师精讲,每位教师每次课讲授一个专题,做到“精讲”“管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课后实践中运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及中国化成果。期末学习成果化,通过论文的形式,考核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一个转变二个衔接三位一体四个环节“一二三四”教学模式的能力。(三)教学环节改革——探究型学习模式《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它既需要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同时,又需要学生关注现实国家与社会,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客观地、发展地、全面地和辩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该门课程包括理论讲授和课堂内外实践活动两种形式,在课堂上我们将采取多样的研究型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1、影视赏析:根据授课内容播放视频(教师可以以作业形式布置视频让学生课后看),学生在课堂上谈观后感。2、主题演讲: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确定演讲主题(教师可设多项选题,供学生选择),学生自行准备并在课堂上演讲,教师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3、文史漫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让学生就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漫谈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教师或学生代表可以提问或评价。4、主题讨论: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关注的问题,确定某一热点主题并列出相关问题,学生课后收集资料,课堂上各小组进行主题发言并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讨论,教师进行最后总结和指导。教师根据各小组主题发言和讨论情况进行评分。5、主题辩论: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提前布置辩题,学生课后准备,课上辩论,教师总结。6、学生模拟教学:教师根据授课内容选择重难点及热点问题,让学生小组自行选择、准备一份多媒体PPT和教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或展示,教师根据学生准备和展示情况,给学生小组评分,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7、专题研讨答辩: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及学生关注关心的问题确定专题研讨答辩选题,学生小组自行选题,课后收集资料,集体研讨,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发言稿,课堂上学生主题发言。其他学生代表组成评委组,对参与专题研讨答辩小组成员提出问题,小组成员进行答辩。最后由教师和评委根据主题发言和答辩情况给出小组评分。说明:以上课堂实践模式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进行组织,采取不同的方式。鉴于专职教师授课人数平均在450人左右,各班的学习团队每学期至少参与两次课堂展示互动,方能取得相应的团队协作分数。(四)教学菜单设计结合教学时数及课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要求,以及我校本科生的实际状况,在纲要课改革过程中,我们试图将“全国统编、不同高校不同层次学生共用一本”的严肃严谨的教材体系转化为“各具特色、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听得懂、听得进的教学体系。在教学体系的安排上,课改组突破原有教材体系顺序,按照由一般到具体、由抽象到具象的规律,化枯燥为有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按照我校学生参与意识强、求新创新意识浓厚,而思想简单片面、忽视理论学习以及存在逆反心理等特点,实施专题教学,追踪理论创新的脚步,深入研究,突破重点难点,重新建构和精心设计专题教学内容体系。以下是我教研室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块的教学设计:1、理论教学设计理论教学我们设计了五个专题,具体教学目标如下:专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专题二,毛泽东思想的三个特殊理论成果;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基本理论;专题四,国家完全统一和国际战略;专题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具体菜单设计见下表:序号专题(模块)主要内容课内活动学时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2、毛泽东思想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影视赏析2、主题演讲82毛泽东思想的三个特殊理论成果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改造理论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文史漫谈1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基本理论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2、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学生模拟教学2、主题讨论204国家完全统一和国际战略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1、专题讨论会2、主题辩论会6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专题研讨答辩4注:课堂实践教学根据不同专业和实际情况选取实践教学形式,每个自然班参与实践活动不少于两次即可。2、实践教学设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实践教学内容必须通过整合课内资源、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形成合力,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水平,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结合当前我院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我教研室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采取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与大思政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项目序号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学时课程实践(必修)1经典感悟1、由教师指定参考书目、影视作品,学习马列、世界名著等经典著作和影视作品2、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或观后感网络实践教学102时政热评1、由教师指定网站学习领导人讲话、大政方针,了解当前国内外热点、焦点问题等视频及资料2、要求学生结合热点、焦点等内容论述相关问题网络实践教学10大思政实践(三选一)1校园实践1、学生积极参与由学生处、团委、各院系等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2、要求学生撰写活动心得体会校内实践教学282校外实践1、学生通过参加校宣传部、学生处、团委、各院系等牵头的校外实践活动,如参观红色基地、社会志愿者服务等2、要求学生撰写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校外实践教学283社会调查1、组队实践和分散自主实践相结合开展社会调研2、要求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校外实践教学28注:实践教学共计48课时,由课程实践教学和大思政实践两部分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