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的概念1考试内容与要求1.理解教育的概念2.把握教育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3.了解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第一节教育概述第二节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第三节教育的历史发展主要内容第一节教育概述•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活动。(一)教育是人类生活延续与更新的需要。•动物界是没有教育的,所谓的“教育”只是一种本能的活动。(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一、教育是一种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现象问题: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还是动物界亦存在的活动?总之,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动物人类本质生存本能、自发行为社会活动、社会性语言无语言语言文字、高级语言目的适应环境改造环境2020/11/76•汉语中:“教”和“育”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教”一般理解为成人一手执杖迫使儿童学习之意,学习的内容在早期主要是“占卜”,后来主要是“孝”“善”;二、教育一词的由来:词源学考察•“育”一般理解为“分娩生子”,引申为“养育与生长”。《说文解字》将“教育”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代表了我国古代对教育一词的主要理解。2020/11/772020/11/78在英语中,education(教育)是根据词根educe衍化生成的,其意为“引出,自潜在物中引发”。这一词源学上的意义,反映出东西文化的一种深度内在的区别:中国的“教”、“育”强调的是儿童要学习外在的规定的立身之内容,强调成人对儿童的养育;而西方强调的是将儿童潜质的导引作为教育的内涵。在德语和法语中,“教育”源于古希腊语中的“教仆”(pedagogue)一词,又有对儿童照料的含义,以后逐渐扩大到与教育技能、方法等。•荀子:“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卢梭:“教育应当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裴斯泰洛齐:“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与能力。”•赫尔巴特:“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包括。”中外对“教育”的理解2020/11/710通过上述对教育概念不同的界定和教育一词不同的来源的分析,我们得到一些启示:•所有的教育概念的界定和词源分析都认为“教育”是一种活动过程,我们可以将“活动”作为界定“教育”概念的起点;•对“教育”概念的界定要能够涵盖不同社会、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方法的教育,具有普遍性;•对“教育”概念的界定的目的在于将“教育”这一活动与其它的活动区别开来,认识教育的独特性。三、教育的质的特点一•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二•教育引导受教育者传承经验的互动活动;三•激励与教导受教育者自觉学习和自其教育的活动。四、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分(1)活动对象的特殊性:人问题:我们能否说施动者和受动者都是人的活动就是教育呢?如文化活动(文艺演出),经济活动(第三产业),科学研究(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医疗活动,保险活动(2)活动目的的特殊性: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他社会活动各有不同的目标:经济活动以利润为目标,文娱活动以消遣为目标,医疗活动以人的健康为目标。(3)活动方式的特殊性在尊重生命,在发挥主体能动性的条件下使个体不断地被社会同化,是自我实现创造性转化的典型方式。五、教育概念的界定“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自觉地有目的的促进人的发展的活动,主要是发生在年长一代和年轻一代之间的教导与学习互动,旨在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与个性化,从初生的自然人逐步成长为能适应社会并能促进社会发展的人。狭义定义:狭义教育是指一种专门组织的不断取向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的教育。狭义教育指学校教育。广义定义:广义教育是指凡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2020/11/716一、教育者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广义的教育者是指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身心发展方面起到影响作用的人,都可以称为教育者。包括各教育管理人员、专职和兼职教师、校外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家长等。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离开了教育者及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也就不存在教育。第二节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2020/11/717二、受教育者(学习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在广义的教育中,几乎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受教育者;在学校教育中,受教育者是指获得入学资格的相对固定的对象—学生。决定谁是教育者谁是学习者的关键是个人在教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承担任务,而不是个人的年龄、性别和职位。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育活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活动,缺少了受教育者,就无法构成教育活动。2020/11/718三、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学习前人积累的经验,他主要是根据教育目的和青少年学生发展的特点选编的。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挑选和加工的、最有教育价值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人类科学文化成果的结晶。体现为各种信息载体、教育环境、教育者自身的素质。2020/11/719教育活动方式是指教育与这引导受教育者学习教育内容所选用的交互活动方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活动方式就是教育活动本身。教育活动方式以培养人为目的而组织的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社会实践活动。四、教育活动方式2020/11/720上述教育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系统。教育者是主导者,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能展开,学习者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受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和学习、发展的主体;没有教育中介系统,教育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也不能实现。因此,教育是由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各个要素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系统状况的改变。(一)•古代教育(二)•现代教育(三)•未来教育第三节教育学的历史发展2020/11/722一、古代教育(一)原始的教育形态1.教育没有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2.内容、方法简单;3.没有阶级性,教育是平等的。2020/11/723(二)古代的学校教育形态1.学校教育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2.学校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当时学校是紧缺资源,被统治阶级所垄断,劳动人民没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学校教育主要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2020/11/724(三)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并不断强化1.教育作为一种稀缺资源被统治阶级独占,劳动人民没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学校教育主要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2.学校具有阶级性、等级性与宗教性。2020/11/725(四)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是一种较封闭的教育中国古代奴隶社会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封建社会主要是“四书”、“五经”;欧洲古代封建社会主要是两种学校: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教会学校学习“七艺”,骑士学校学习“七技”。统治阶级鄙视体力劳动和劳动人民。如《论语》中记载的孔子的学生樊迟请“学稼”和“学圃”的故事。2020/11/726二、现代教育•现代教育是伴随着大工业生产而产生的,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教育的体系在不断完善。(一)学校教育逐步普及;(二)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三)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四)教育制度逐步完善。2020/11/727现代学校教育与古代学校教育的区别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担负的任务培养政治所需人才培养劳动者及各种人才服务对象少数统治阶级大众化和民主性与生产劳动的关系脱离紧密联系教育内容主要是人文社科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大大增加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为主教学方式口耳授受封闭性现代手段开放性未来教育将是一种新的教育理想。这种教育理想要以人为本,为人的发展服务,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也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2030年愿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计划。(补充)三、未来教育“教育2030行动框架”描画全球未来教育的模样七大目标勾勒全球未来教育蓝图目标1:到2030年,确保所有青少年完成免费、公平及优质的小学和中学教育,并获得有效的学习成果。各国应落实政策和法规,确保提供12年免费的、公共资助的、全纳的、公平的、有质量的初等和中等教育,其中至少包含9年义务教育。各国应当延长免费义务教育年限,达到世界基本水平;明确标准及审查课程来确保质量及背景相关性,包括技能、能力、价值、文化、知识及性别等,鼓励社会各界(青年及父母)参与学校的领导及管理,提高制度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更加公平地在优势和弱势学校中分配资金;在多语言背景下,促进双语及多语言的教育;为处于小学及中学年龄段的失学儿童及青少年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教育方式;构建更加强大的、全面的评价体系,评估学生在关键节点的学习成果,例如小学、初中教育结束时期。目标2:到2030年,确保所有儿童接受优质的儿童早期发展、保育及学前教育,从而为初等教育做好准备。各国应落实整合的、全纳的政策及法律法规,保证至少一年有质量的免费学前教育,通过幼儿保育和教育,关注最贫困及最弱势的儿童;通过营养、健康、社会和儿童保护、卫生和教育等部门的合作协调,来落实整合多部门的政策及战略;设计和实施全纳、可实施、整合的计划和服务,并建设儿童早期教育的优质基础设施,包括健康、营养、安全保护和教育需要,特别是对残疾儿童,并倡导父母是儿童的第一照顾者。目标3:到2030年,确保所有人负担得起优质的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各国应制定职业技能发展和高等教育间的跨部门政策;建立有效的伙伴关系,特别是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确保高等教育资格的可比性及认可度,促进高等教育机构间的学分转换;利用资助和技术运用,制定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远程学习政策及计划,包括互联网在线课程及其他符合公认的质量标准的方式;制定促进高等教育研究能力发展的政策,鼓励学生尽早接触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加强高等教育及研究项目的国际合作,这包括在全球及区域公约框架内互认高等教育资格;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成人教育,为所有年龄段的人提供教育培训机会;包括大学在内的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支持和促进政策的发展。目标4:到2030年,全面增加拥有相关技能的人员数量,该技能包括为就业、获得体面工作及创业的职业技术技能。各国应收集并应用变化的技能需求,从而引导技能的发展,减少不平等,应对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社会需要及非正规经济及农村发展;社会合作伙伴设计和实施教育培训项目,确保高质量的职业技能课程和培训项目;促进不同形式的(基于工作和基于课堂)培训和学习的发展;确保透明及高效的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TVET)质量保障体系和资格框架;促进通过国际合作提高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资格证书的透明度和认可度,确保工作者和学习者的流动性,保持培训计划与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同步;创建在正式及非正式场景中灵活的学习途径,并设置相应的衔接课程和职业指导和咨询服务。目标5:到2030年,消除教育上的性别差异,确保残疾人、原住民和弱势儿童等弱势群体享有平等接受各层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机会。各国应确保教育政策、部门计划和预算一定是反歧视的,确保教育公平,并为弱势及被排斥的群体开发有针对性的紧急策略。创建指标以评估实现教育公平的进展;确保教育政策、部门计划和预算规划要防范和应对教育紧急情况;明确、监测并提高女童和妇女接受素质教育的机会,提高她们的参与度和毕业率;明确弱势儿童和青年接受素质教育计划的障碍,采取平权行动来消除这些障碍;支持使学校抵御各种灾害影响的综合方法,包括更安全的学校设施、学校灾害管理和风险减少及复原能力的教育;提供远程教育、信息通信技术培训,并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确保使用多源数据和信息,包括来自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相关学校及家庭的调查;收集关于残疾儿童的数据,对不同的残疾和障碍人群进行分类和评估,并利用数据来建立制度计划和政策的指标体系。目标6:到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