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商品和价值教学要求商品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细胞,它包含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一切矛盾的胚芽,可以反映出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中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内容。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从商品开始,并由此建立了科学的理论体系。教学要点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教学要点一、商品经济1、什么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教学要点2、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商品经济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的。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一般前提。剩余产品的出现并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另一个前提。教学要点3、商品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阶段和市场经济阶段。教学要点4、商品经济的特征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教学要点5、商品经济是几个社会共同存在过的经济形式,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教学要点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1、商品二要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教学要点2、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教学要点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差别:(1)它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为他人、为社会有用的;(3)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他人才能进入消费。教学要点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就使用价值本身来说,它的性质、用途等并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但是,作为交换价值物质承担者的商品使用价值,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又不能脱离它,需要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对立统一中去揭示商品及其运动规律。教学要点3、交换价值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教学要点4、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就是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教学要点5、交换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一方面,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在量上难以比较;另一方面,商品作为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是可以比较的,因此,各种不同的商品能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教学要点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教学要点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商品的两要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教学要点2、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即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具体劳动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性范畴。具体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教学要点3、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形成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历史性。教学要点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二者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们的劳动产品不用来交换,他们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而没有必要将其还原为同一的抽象劳动来计算其劳动量。教学要点四、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1、个别劳动个别劳动首先是指属于不同所有制的劳动;在私有制条件下,个别劳动即私人劳动;同一个所有制内部,不同的有独立利益的企业的劳动也是个别劳动。教学要点生产商品的劳动采取个别劳动形式的原因:第一,存在社会分工,各个商品生产者独立经营;第二,更为重要的是生产者有自身的独立利益。教学要点2、社会劳动劳动的社会性是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在商品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商品生产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教学要点3、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根源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在商品生产中表现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进而产生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教学要点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个别劳动(私人劳动)所具有的社会劳动的性质,不能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得到表现和承认。生产者各自独立经营的条件下的个别劳动阻碍了社会劳动这一要求的实现,这就形成了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教学要点个别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经过流通过程。商品进入市场并被市场所接受,对商品生产者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使个别劳动(私人劳动)获得了社会的承认,成为社会劳动的一个部分。如果不被市场接受,那么私人劳动就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商品生产者会因此而破产。教学要点第二节价值量教学要点一、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就是个别劳动时间。由个别劳动时间形成的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教学要点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的是同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教学要点具体理解:(1)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一定时期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生产者普遍使用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2)正常的生产条件是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3)决定价值的只能是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教学要点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教学要点3、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含义的联系和区别联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如果说第一种含义是价值的决定,那么,第二种含义则是价值的实现。教学要点区别:(1)第一种含义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2)第一种含义所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所决定的则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3)第一种含义涉及劳动消耗,第二种含义则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教学要点二、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1、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教学要点2、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1)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2)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3)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分工协作、劳动组织、生产管理)形式;(4)劳动对象的状况以及自然条件等。教学要点3、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的价值量的关系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教学要点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1、简单劳动简单劳动是指劳动者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教学要点2、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指劳动者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教学要点3、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由于存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差别,相应地产生复杂劳动者与简单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差别问题。复杂劳动者得到较高的报酬是理所当然的。教学要点四、科技、管理与价值创造1、现代经济中,科技、管理的作用在现代经济中,科技、管理在经济增长、价值创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教学要点2、如何理解科技、管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劳动是复杂劳动,复杂程度较高的劳动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教学要点科技人员的劳动是一种活劳动的形式,最能体现劳动的智能本质和创新本质。科技劳动既包括在大量实践经验积累和总结的基础上对科学的发现、发明、创造的智力劳动,也包括由科学转化为技术、由技术到生产应用实践过程中的智力劳动。科技劳动创造价值。在商品生产中,物化形式的科学技术进入劳动过程,但不进入价值增殖过程。不是科学技术本身创造价值,而是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的劳动者的活劳动创造价值。教学要点管理劳动是整个生产劳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管理人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人员的劳动一起形成新价值;管理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又是一种抽象劳动。由于管理劳动是一种复杂的高智力劳动,因此,它在商品新价值形成中的贡献是多倍的简单劳动。教学要点第三节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教学要点一、市场经济1、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商品经济关系发展到较高阶段,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机制时,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教学要点2、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计划配制和市场配置。两种不同的配置方式各有其特征,它们都具有自身的优势,但又都有各自的缺陷。教学要点3、市场机制市场配置方式是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来实现资源配置的。主要的市场机制有: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基础的机制。教学要点4、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和局限优势在于: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和市场主体依照一定规则进行的市场交易活动,可以自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学要点局限性是:市场机制具有自发性,市场主体的分散决策,难以自动地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市场配置不能直接对需求总量和结构进行调控,会造成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失衡。市场配置对于外部不经济的调控显得乏力。市场机制会刺激生产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导致产业结构的失衡和资源的浪费。教学要点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1、什么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既是价值量如何决定的规律,也是价值量如何实现的规律。教学要点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以此为基础进行商品等价交换。教学要点2、价值规律的作用(1)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价值规律会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2)价值规律的刺激作用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降低商品的价格。这不仅会对技术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刺激作用,而且在会在客观上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3)价值规律的分化作用竞争会实现优胜劣汰,导致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教学要点3、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不但调节着商品生产者,而且调节着商品流通者。价值规律采取市场价格与市场价值不断相背离的形式,调节着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教学要点这种现象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这是因为:现实的市场上出现价格偏离价值的现象,其可能性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价格对价值的偏离受到货币价值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教学要点价格背离价值的运动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这种现象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因为:(1)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始终是以价值为基础的;(2)从商品交换的总体来看,价格的涨落会相互抵消,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等的;(3)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供求关系,在价格的不断波动中,使供求趋于平衡,从而使价格接近于价值。教学要点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非基础性产品的使用价值变动的空间大、范围广,因而创新余地大,可以利用“创新”带来的“高附加值”摆脱原有产品价格的回落。基础性产品的使用价值改变的余地小,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难度相对比较大。即使是科技创新形成的新产品,达到成熟期后价格也会回落到与价值相一致。。复习思考题1.解释下列概念商品商品经济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价值量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复杂劳动简单劳动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市场经济资源配置复习思考题2.生产商品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3.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4.为什么说私人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