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有理,正视青春期的叛逆》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家长明白逆反心理的含义、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及逆反的各种表现。2、帮助家长正确认识逆反,学会正确地对待孩子的逆反,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逆反期。二、教学重点: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和行为。三、教学难点:帮助家长认识在逆反问题上的几种误区。四、教学方法:采访对话、系统讲授、案例分析五、教学过程:以5岁孩子和15岁孩子的区别导入新课。各位家长,您的孩子自升入初中后,在思想上和行为上有哪些逆反的表现呢?(家长回答)一、什么是逆反心理?如何认识逆反心理?1、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2、正确认识逆反心理:在孩子的逆反问题上,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1)逆反行为不是青春期的专利。(2)逆反不等于糟糕。二、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从主观方面看:1.由于大脑的发展,脑的机能越来越完善,产生逆反心理,由于大脑的发展,脑的机能越来越完善,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很大发展,思维的广泛性也有很大进步,中学生独立意识开始增强,过分强调自我,好奇心强盛,喜欢从多视角、多纬度审视事物,同时,也形成了他们容易偏激和固执,产生逆反心理。2.中学生性生理发育,促使产生逆反心理由于青春期的到来,中学生进入第二次生理发育高峰,性生理开始发育成熟。而东方文化对性问题的隐讳,使性教育滞后,形成了中学生对异性好奇,渴望了解异性,而开始有难言的爱慕,无名的孤独,不解的困惑,产生了心理压力,形成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3.中学生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中学生虽然在生理上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但是心理发展却并不成熟,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一方面,独立意识的增强,使他们过分相信自我,迫切想摆脱成人的一切束缚和对成人的依赖,开始用自己的视角审视世界,用自己的观点评价世界,不再轻信老师家长的说教,要求以成人自居,渴望老师和家长能平等和他们交换意见,讨论问题,参与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中学生的半幼稚状态,又使他们经验不足,对事物的看法不全面,对事情的处理容易偏激,固执己见,这种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不同步,常使他们存在极强的逆反心理。客观方面:1.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无形中造成孩子的心理负荷增大,而且许多家长不遵循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规律,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结果事与愿违,使子女出现逆反心理。如:徐力杀母事件。2.学校教育的过失教师工作方法简单生硬,对品行有缺点的同学进行歧视,惩罚或变相惩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引起师生关系紧张,促使孩子对教师叛逆,形成逆反心理。教师言行不一,使教师在学生中威信降低,对教师的正面教育信息产生逆反心理,教师的教育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等都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三、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初中生的逆反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表现得很强烈,有时则以内隐的方式相对抗,常有以下具体表现:1、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有相当一部分初中生,是以一种风暴式的方式对抗某些外在力量的。这种反抗行为发生得十分迅速,常使对方措手不及。当时的任何劝导都无济于事,但事态平息以后,这种强烈的反抗情绪也将很快的随之消失。这种情形一般出现在性格外向、个性张扬的学生身上。2、漠不关心,冷淡相对初中生的另一种反抗不表现在外显的行为上,只存在于内隐的意识中。这种情况常出现于性格内向的初中生身上。他们不直接顶撞予以反抗的对象,而采取一种漠不关心、冷淡相对的态度,对对方的意见置若罔闻。这种反抗态度和情绪不易随具体情境的变化而转移,具有固执性。这种情形女生比较多见。3、反抗的迁怒初中生反抗行为的迁怒是指,当某个人的某一方面言行引起了他们的反感时,就倾向于将这种反感及排斥迁移到这一个人的方方面面,甚至将这个人全部否定。如:某个老师某一次不小心“伤害“了他,这个老师可能就被他说成一无是处,甚至连这个老师教的科目都不学。面对这些青春期孩子的逆反行为,我们家长是怎么做的呢?(家长谈论自己的做法)四、家长对待孩子逆反心理与行为的方法:(一)避免两极教育误区家长应辩证地看待孩子的青春叛逆期,该阶段是孩子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个性和创造性都恣意升腾,伺机张扬。同时,由于孩子身心发展、所受教育的局限,他们形成的诸多想法并不成熟甚至偏激,这就需要正确引导。但在现实的教育中,一些家长却很容易陷入教育两极分化的误区。误区一:全面打击。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叛逆言行,如顶嘴、不听话等,大为恼火,觉得不把孩子的这股“邪劲”压下去,孩子就有可能变坏。于是家长要么采取不理惩罚孩子,要么表现出伤心欲绝的样子,用眼泪换取孩子的顺从。渐渐地,孩子表面上恢复到以前那个言听计从的乖孩子,实际上他已关上心灵深处那扇与父母交流的大门。误区二:放任自流。在现实中,一些家长面对难管的孩子,在几次管教而无多大起色后便失去了信心,开始对孩子放任自流。此时,无论孩子的言行、想法怎样,家长都不再过问、指导。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响,行为发生偏差,等家长发现时,已耽误了孩子的一生。(二)下放权利给孩子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所以,家长要注意对他们下放各种权利,以帮助孩子从不谙世事向成熟过渡。自主权:“你应该”、“你必须”、“你懂什么”等诸如此类的话是不少家长的口头禅。建议家长们面对叛逆期的孩子尽量少说这样的话,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已是大人的孩子是不会接受这种命令口吻的。我们在和孩子说话时不妨用商量的口气,如“行吗”、“好吗”、“可以吗”等。发言权:有的家长因为孩子不认真学习,经常说“考不上大学就去扫马路”、“考不上大学就去扒垃圾”等话语,虽然是为了孩子好,但他们的耳朵已经长茧,青春叛逆期的他们对这些话可以说是“百毒不侵”。这时,家长应少说多听,了解孩子到底在想什么。时间支配权:这个时期的孩子渴望拥有自己的小天地,所以,家长不要自作主张,将孩子的时间按自己的意愿排得满满的,要将时间交给孩子自己去安排,对安排得不合理处,家长再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千万不要全盘否定孩子。表决权:家里的一些大事,如搬家、买房之类的,不妨同孩子商量一下,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如果他的意见合理或和大人的意见一致,就以他的意见来决策,这样可以增加他的“参政(家政)感”和责任感,从而增加孩子对家长在其他问题上的顺应性。有着民主氛围的家庭,孩子一般能主动向父母靠近。隐私权:孩子在进入初中后,一些家长发现,以前经常跟自己说心里话的孩子变得不太爱搭理自己了,孩子开始有了自己上锁的日记本、私人信件、QQ空间,打电话的时候关上自己的房门,生怕家长听到他们的秘密。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实在不愿同家长交流,也不必过于强迫,尤其是不要偷窥孩子的隐私,尊重孩子的同时,也是为自己赢得尊重。正如教育专家孙云晓所言,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然而却有很多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不给孩子私人空间,总觉得孩子还需要家长不断纠正,低估了孩子在成长中有自我纠错的能力,不相信孩子能够自己通过纠错站起来,剥夺了孩子的自我体验。(三)加强亲子沟通。对于叛逆较明显的孩子,家长会感觉到与之不好沟通,下面我介绍几种比较实用的亲子沟通技巧。1、多进行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人类的本能需求,在青春期,孩子其实有与父母沟通的强烈愿望,所以家长要适时把握,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不要因为工作忙、应酬多而忽视孩子的对话需求,家长要勤于与这一特定生理时期的孩子对话。指导他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父母的罗嗦、老师的批评,这些教诲都是善意的,是为了帮助自己健康成长。(2)、多陪孩子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如:看足球赛、欣赏演唱会等,鼓励其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展现自我价值,用知心朋友的态度与他们交流感受,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正确的待人接物观念。(3)、学会倾听。当子女向你谈他感兴趣的话题时,要集中注意力听,不要心不在焉或不理睬,如果正在做十分紧急的事,不妨跟子女打个招呼,以便子女谅解。虽然叛逆的孩子不喜欢别人的唠叨,但是他们自己却喜欢向他人倾吐自己的心事。我们要平心静气地当个听众,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子女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看法后再以交换意见的方式提出你的想法,不要一味说教而不顾子女的感受;对需要干预的事应采取适宜的形式,避免简单粗暴导致更深的隔阂。总之,与孩子多进行情感交流,必须在时间上有所投资。很多家长常常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赚钱养家,其实对孩子来说,最需要的是父母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一个可以让孩子倾吐心事的朋友。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的夫人在美国一所著名女子私立学校的一次毕业典礼上层深情地说:“年轻的女士们,有一天当你们到了我这样年纪的时候(布什夫人当时已70岁),你们回顾你们的一生,决不会因为曾经错过一次赚钱的机会、一笔生意而感到后悔,你们却会因为没有好好花时间和你们的孩子、和你们的丈夫、和你们所心爱的人建立美好的关系而感到后悔不已。”老布什夫人的肺腑之言,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2、尊重孩子。3、改良自己的教育方式。4、选择恰当的教育时机。5、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人家的孩子比。最后,送给大家几句话:赶火车误了,可以坐下一列;赶飞机误了可以搭下一班;赶轮船误了,可以等下一期。但孩子的成长中,他/她的心灵向父母开放的时间却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了,你就很难走进孩子的心里。家长朋友们,如果我们多抽出点时间给孩子,多与孩子交流沟通,真正去了解青春期的孩子,你会发现,其实叛逆的他们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不可以亲近。如果我们洒下宽容的阳光,一定能化解他们心中的阴霾;如果我们设置激励的磐石,一定能激起他们生命的浪花;如果我们播下爱心的种子,一定能收获满园的芬芳。让我们真正走进青春期孩子的心灵,伴着他们顺利走过自己的叛逆期。作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今后您在对待孩子的逆反问题上有了哪些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