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和多径衰落转载▼路径损耗(pathloss)是由发射功率的辐射扩散及信道的传输特性造成的。在路径损耗模型中一般认为对于相同的收发距离,路径损耗也相同。阴影(shadowing)效应是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障碍物造成的,这些障碍物通过吸收、反射、散射和绕射等方式衰落信号功率,严重时甚至会阻断信号。多径衰落即接收机所接收到的信号是通过不同的直射、反射、折射等路径到达接收机。由于电波通过各个路径的距离不同,因而各条路径中发射波的到达时间、相位都不相同。不同相位的多个信号在接收端叠加,如果同相叠加则会使信号幅度增强,而反相叠加则会削弱信号幅度。这样,接收信号的幅度将会发生急剧变化,就会产生衰落。路径损耗引起长距离上(100m~1000m)接收功率的变化,而阴影引起障碍物尺度距离上(室外环境是10m~100m,室内更小)功率的变化。两者在相对较大的距离上引起功率变化,故称其为大尺度传播效应(largescalepropagationeffect)。多径信号干扰也会引起接收功率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发生在波长数量级距离上,这个距离较短,所以称为小尺度传播效应(smallscalepropagationeffects)。多径信号的时延扩展可以导致频率选择性衰落(frequency-selectivefading),即针对信号的中不同的频率万分,无线传输信道会呈现不同的随机响应,由于信号中不同频率分量的衰落是不一致的,所以经过衰落之后,信号波形就会发生畸变。由此可以看到,当信号的速率较高,信号宽带超过无线信道的相干带宽时,信号通过无线信道后各频率分量的变化是不一样的,引起信号波形的失真,造成符号间的干扰,此时就认为发生了频率选择性衰落;反之,当信号的传输速率较低,信道带宽小于相干带宽时,信号通过无线信道后各频率分量都受到相同的衰落,因而衰落波形不会失真,没有符号间干扰,则认为信号只是经历了平衰落,即非频率选择性衰落。相干带宽是无线信道的一个特性,通常用最大时延扩展的倒数来定义相干带宽,Bc=1/Tm。定义相干带宽一般是用来划分平坦衰落信道和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的量化参数。时间弥散性(timedispersion):例如发射端发送一个窄脉冲信号,则在接收端可以收到多个窄脉冲,每个窄脉冲的衰落和时延以及脉冲的个数都是不同的,这样就造成了信道的时间弥散性。信道的时变性是指信道的传递函数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即在不同的时刻发送相同的信号,在接收端收到的信号是不相同的。时变性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多普勒频移(Dopplershift),即单一频率信号经过时变衰落信道之后会呈现为具有一定带宽和频率包络的信号,这又可以称为信道的频率弥散性(frequencydispersion)。相干时间是信道冲激响应维持不变的时间间隔的统计平均值。换句话说,相干时间就是指一段时间间隔,在此间隔内,两个到达信号有很强的幅度相关性。相干时间是多普勒频移的倒数,Tc=1/fm。定义相干时间一般是用来划分时间非选择性衰落信道和时间选择性衰落信道,或叫慢衰落信道和快衰落信道的量化参数。如果基带信号带宽的倒数,一般指符号宽度大于无线信道的相干时间,那么信号的波形就可能会发生变化,造成信号的畸变,产生时间选择性衰落,也成为快衰落;反之,如果符号的宽度小于相干时间,则认为是非时间选择性衰落,即慢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