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经费阳光政府文章时间:2011-11-16背景链接2011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98个中央部门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并做好部门预算、三公经费等公开工作。三公消费的公开透明,不仅是公众的基本权利,更是责任政府的基本义务。热点时评阳光政府就是透明的政府,诚信的政府,温暖的政府,其本质是执政为民的政府。透明,决定了政府必须在阳光下行政,实行政务公开,是人民充分享受知情权和监督权;温暖决定了政府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全力维护和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体现执政为民的本质。温家宝总理指出,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使政府的工作在阳光下运行,这就需要公开、透明。只有政府了解基层和群众的情况,它才能够进步;也只有人民了解政府行为的真实情况,人民才能给政府以有力的支持和合理的批评。首先,阳光政府是公开透明的政府。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政府有责任公开一切必要的政府信息和政府行为。信息遮遮掩掩,行为躲躲闪闪,这样难以塑造磊落形象,也难以给人光明正大之感。政府信息公开,行为透明,就是把政府权力运行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其次,阳光政府是诚信政府。无论对个人、组织还是政府,诚信都是道义形象的基本来源。民无信不立,政府也只有讲诚信才能使民众信服。政府之诚,在诚实、诚恳。做什么事,进行什么管理,原因、步骤、代价、要达到的效果,都应当如实交底,这就是诚实;遇有分歧、不理解,多协商、解释并尽量达到各方满意,这就是诚恳。政府之信,在信用、信誉。言必信,行必果,有约必履,有诺必践,这就是信用;持之以恒,就有信誉。无论对市民、对社会、对企业、对客商,都能诚信以待,政府就有权威。然后,阳光政府是讲程序的政府。行政程序要事先公开,而不能临时设立,这样人们对办事就能够有明确预期,就不会忐忑不安。政府讲程序,就是讲规范,服务有章可循,而不是心血来潮,不是看情绪、看关系、看面子,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就有可能实现。最后,阳光政府是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的要义,就是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必须经由法律授权,必须合乎法律规定。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明确知道政府的限度,政府才能明确了解自己的边界。现在,依法行政已是各级政府的理念,但习惯上,具体行政行为还是常有越权现象,因此,依法行政是我们必须不断强调的一个原则。如何做“懂文化”领导文章时间:2011-11-14内容:2011年秋季福建公务员考试已经落下帷幕,现在也已经有很多考生都在准备复习2012年福建公务员春季招考。在申论方面,对于时事热点应该要多关注,把握时代脉搏,在申论写作时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专家们特精选当下热点时评,供广大考生学习!11月2日,省部级领导干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在国家行政学院开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结束仅仅半月,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的分管文化工作的领导干部便齐聚北京,充分显示了从中央到地方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重视和落实力度。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文化工作,加强理论学习和文化问题研究,提高文化修养,努力成为领导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文化,更要懂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元素,享受丰富的文化产品、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领导干部只有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高度的文化自觉,按照文化建设规律顺势而为、改革创新,方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文化之花在复兴之路上遍地绽放。提高人们的精神享受是文化发展的根本意义。构建公共文化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民众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据测算,文化领域已经成为中国少数几个总供给不能满足总需求的领域之一,尤其是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着人员、经费等方面困难,影响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领导干部一方面要重视文化基础设施这样的硬件建设,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的软件建设,防止文化利民形式化。懂得如何整合文化资源,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改革,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从根本上提升百姓的参与度和满意度。随着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增多,文化的经济功能也愈发强大。近些年陆续有20多个省区市提出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发展目标。数据表明,文化产业对各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文化产业正在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这些都要求领导干部要懂得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既有特色品牌,又有拳头产品,既注重拓展外延,又注意挖掘内涵。但同时要注意,不能将文化GDP化、指标化。应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避免将文化功利化,从更高的层面把握文化产业的价值和功能。文化管理要符合文化自身发展规律。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双重属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子系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系统内相互交融,不可分割。当行政管理顺应文化发展规律,各子系统就会产生强大的发展合力,反之则越走越远。所以领导干部在文化管理上懂得文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要有全局化、战略化的眼光,确立文化发展的战略架构,避免短期化和表面化行为;理顺文化管理的体制机制,避免条块分割的弊端,防止出现管理交叉或管理真空;转变观念,适当放权,变管理为服务,通过公平竞争机制激发创新活力,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文章时间:2011-11-11内容: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德建设文化体制改革社会公平正义文化强国文化软实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振兴背景链接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闭幕。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标准表述[综合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措施]专家给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点措施:一是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二是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三是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四是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真正从群众需要出发,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成果,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参考范文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公共文化是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并形成社会凝聚力的最基本的因素,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提升国民文化素质,还能扩大文化消费市场,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扎下深厚的根基。然而,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比如,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既表现于城乡,也呈现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文化经费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仍然偏低;如何引导、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服务的热情,也需要有完善的措施。这些问题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一些基层政府,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向民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从而积累了大量历史欠账。可喜的是,2011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政府和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这不仅令人耳目一新,也必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这是文化大发展的根基。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事实上,我们各级政府也已经做了一些成功的尝试,比如,今年年初,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2011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在北京,首都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早已免费向市民开放,公共文化服务也已经开始深入街道社区。另一方面,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要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竞争机制,解决我国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存在的单一国有资本投资体制和投资效益低下、基础设施落后、覆盖面窄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以及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机制不活、服务数量不足、服务质量普遍较差的问题。调动全社会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构建高效、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根本上来说,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国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政府有责任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最终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公务员的“两管好”文章时间:2011-11-9内容:国家公务员局制定《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的消息引起了舆论的注意。《大纲》中的基础知识部分尤其引人关注。在基础知识10个部分的内容中,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被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之前。其实,公务员培训不是什么新鲜事。还在2008年底,国家公务员局就发布了《公务员培训规定》。按照《规定》,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每5年应当参加累计3个月以上的培训,其他公务员参加脱产培训的时间一般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此次公务员局制定《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已经言明是为了在十二五期间对公务员进行职业道德轮训。中国的国家公务员数量有多少,从未见诸公开的资料。但是,按照一些公开的材料进行推算,中国公务员的数量起码也应在千万以上。县处级以上的公务员每5年累计3个月的培训,普通公务员每年不少于12天的培训,这笔费用的规模应该不小。不过,如果培训能够达到目的,那么,这笔钱就花得划算。因为官员要是拍错了脑袋,那损失不知要多少倍于培训的花销。数千万官员里,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官员脑袋出了毛病,那代价就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国家公务员管好自己的脑袋很重要。管好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