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借鉴法国拉德芳斯地下空间规划项目简介:位于巴黎市的西北部,巴黎城市主轴线的西端。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建设开发,发展为欧洲最大的商业中心、公共换乘中心,国际三大CBD之一。设计理念:1)地下空间建设清晰,真正实现了“双层城市”的梦想轨道交通、道路和静态交通全部放置于地下,地面只有绿地、公共活动空间、喷水池等景观设施。建筑物的各种设备、设施均安装在地下,城市的表面道路之下部建阡陌交通,彼此相连,城市生命线铺设在其中。2)发达的地上、地下一体化公交系统是新城建设的必要保障。新城建设尤其是CBD地区,岗位密度与公交通勤密度呈紧密关系,高开发强度,一般80%的进出交通依靠公共交通。项目遗憾:1)因硬质立面偏多,使该区域生态恢复力下降。2)该区域配套服务型业态难以满足高集聚就业人群。拉德芳斯平面图拉德芳斯三维谷歌地图拉德芳斯立体建设与环境评价案例借鉴东京临海副都心地下空间规划项目规模:建设用地448公顷;建筑面积700万平方米。项目简介:东京临海副都心距离东京市中心以南约6km,处于海陆空三方交通的交接点,地势优越。是日本东京都规划的第7个副都心,地跨多个行政区,其土地均为填海所得,面积达442hm²。设计理念:1)产业与功能空间一体化设计产业与功能布局、分层布局、竖向布局同步考量,地下空间进一步扩展产业内涵,集聚信息、通信、多媒体、会展等东京新经济的代表产业,拉动经济发展,催动就业。新经济产业以及特色风景驱动旅游业发展,使整个区域具有鲜明的产业特色,提升区域价值。2)轨道站域与公共空间耦合设计商业、办公、文化娱乐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结合主要交通设施建设,多分布在主干道和轨道交通线两侧,强调公共空间与地下轨道站域的连通,打造高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战略发展基地。3)综合管廊与地下市政智能化运营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比较齐全,除雨水管道外其余9种管线的干管都被纳入综合管廊,上下水、供电通信和垃圾收集系统等连接到每座建筑。高投入换来了基础设施的高效能和安全可靠性。综合管廊运作全部采用信息化管理,每一个出入口及管廊内都装设了大量感应器和探测器,管线的运行情况一目了然。东京国际展示场(连接东京临海新交通线)丰田大型综合展销中心(含地下)案例借鉴上海虹桥枢纽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项目规模:总用地面积约1.4km²地上建筑总量158万m²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开发量约为18.4万m²地下停车设施规模为57.6万m²项目简介:位于上海都市圈重心,上海市区与长三角地区交通衔接门户。上海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联动长三角。交通特点:大规模停车集中在高峰时段到发,要求停车系统具有较高的集散能力。设计理念:1)支援城市活动、引导经济发展、体现功能人性化、实现环境生态化;2)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地下城,支援枢纽交通功能的高效发挥及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3)地下一层,地下步行网络;地下二层,停车环路系统;地下三、四层,轨道交通系统。虹桥枢纽核心区节点地下空间剖面示意图虹桥枢纽核心区地下2层平面布局图虹桥枢纽核心区地下1层平面布局图虹桥枢纽核心区地下分层布局图案例借鉴广州珠江新城地下空间规划项目规模:建设规模58万平方米;项目简介:位于老城(越秀区)与新城(天河区)之间的过渡地带。该项目融合了旧城改造与滨水开发。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将休闲、娱乐、餐饮、观光相结合。地下商铺面积为17万平方米,90%分布在地下1层,剩余10%则分布在地下2层,同时该层还将设置3999个停车位。第3层则为地下旅客自动输送系统(APM)的车站。交通特点:新老城区联系所产生的大规模过境交通;自身高密度开发所产生的大量到发交通。设计理念:1)与地上部分共同建立了全空间立体交通系统新城建设中在高层设置了2处直升机起降坪,可用作空中救援。同时在建筑群的2层规划设置了47座空中连廊(已建13处),仅是部分缓解了高密度开发带来的交通问题。地下空间的建设弥补了地上交通设施的不足,充分的人车分离;2)地下空间采用低碳环保科技手段建设真空垃圾收集、集中供冷、喷雾降温等环保能源系统,实现节能减排,提升环境品质。3)地下空间为市民提供绿色公共开放空间新城中大量采用下沉广场和采光天井。代表空间有一个生态性绿化区和一个开放的公共文化空间。空中地面地下珠江新城立体剖面示意图下沉广场实景地下中庭实景案例借鉴南京江北新区地下空间规划项目规模:用地总面积16.1平方公里。项目区位:江北新区处在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交汇处,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区域之一、长三角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综合门户,南京北上连接中西部的重要区域。核心区域包括了中央商务,浦口历史文化区与国际健康服务社区等多个发展组团,将坐力打造独树一帜的滨江中心区。设计理念:通过地下空间的打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支撑系统的有力保障,上下空间的复合利用,最终实现江北新区的规划目标,提升城市形象,增强综合竞争力。功能组成:1)提供功能多元的公共服务功能,以商业零售、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及生活服务各类设施满足大量地下公共活动需求;2)提供高效便捷的地下交通功能,汇集轨道交通设施、步行通道、车行道路以及静态交通设施,服务交通需求;3)建设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包括综合管廊系统、集中供冷系统、地下调蓄池、市政设施厂站等,支撑整个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开发规模:地下空间总建筑面积控制在450—480万平方米。案例借鉴四川天府新区地下空间规划项目目标:按照建设紧凑、集约型城市的要求,通过地下公共空间、交通、市政和人防等系统的统一规划建设,构建起功能齐全、安全方便、环境优美的地下空间体系。项目布局:以轨道网络为骨干线路,以各级公共中心和轨道站点为重点,以人行连通道为纽带,结合高端服务业的布局,规划沿天府大道设置新区的主要地下空间密集带。重点片区:结合轨道站点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设置五大地下空间密集区,各区再设置1-2处地下空间集中区。高新区大源金融商务区,RBD游憩商业区,秦皇寺中央商务区,成都科学城兴隆湖以南科技创新区,天府铁路新客站以南商务办公区。大源金融商务区:“地下环廊”全长约2800米的地下环形车道位于地下一层,建筑净宽11米,结构净高3.9米,其主通道为单向逆时针双车道加一条紧急停车道,环廊设有4进4出,共8条通达四周城市主路的出入口。与地块车库均设有连接车道。环道限高2.8米,车行环道内设计车速为每小时30公里。未来这里将成为建筑密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也是天府新城商务核心区,地下环道将有效解决地面交通拥堵,提高进出各楼宇的效率。